「上回給你講的,是皇族的家事,這回要講的,是朝堂上的事。」
我有點不安地回頭看了一眼沈敘,他沒什麽反應,看來也並不在乎穀主和我講過什麽關於他的事。
「我朝建立之初,有四個家族隨皇帝徵得天下,後來也就作為朝中重臣,慢慢發展成了手握重大權勢的勢力。其中林氏與曲氏久居京城,多出達官顯宦,每朝宰相也出於其中,是文臣肱骨。而另外兩家武將世家,從開國時就立下汗馬功勞,之後一家駐守西北,一家駐守西南,為朝廷把控兩處多有他族來犯的邊疆,是武治之範。這兩家中,西北那家姓江,世襲定遠將軍之號。西南那家姓沈,世襲破虜將軍之名,不過如今,已經沒有了。因為那是你的母家。」
風愈發得緊了。
穀主又喝了一口酒。
「我與你的伯父沈溯將軍初逢於京城。那時他還年輕,襲爵之前在禦軍中做一個小官,跟著歷練些。雖說他年紀比我輕上一些,我們卻成為了摯友。後來西南又起烽煙,他承襲名號掛帥出征,邀我同去,我也就隨他做了他帳下的軍醫,陪他駐守西南。後來沈將軍在一場戰役中受了重傷,我就找了這處還算寧靜的穀地,在這裏建了個小樓陪他養傷,順便治治病人種種藥材。你們也知道,這處小樓就是攬月閣。」
「說回沈家。最初沈溯將軍家裏嫡出這一脈隻有他一個兒子,下麵隻有兩個妹妹。雖然說不上子嗣凋零,到底戰場兇險,難保意外。沈家又不似江家,江家開國那位先祖就是位女將軍,後代不論兒女都授以武功,甚至有先帝恩典,長女也能襲爵。沈家的女兒一般都要外嫁,所以老兩口都想再添個兒子。也是他們運氣好,沈將軍都年過二十了,居然真得了個弟弟。」
「沈將軍的弟弟沈浮,就是你的父親。他降生時,沈家歡喜極了,聖上也龍顏大悅。一等到他五歲,就把他宣進宮裏,與皇子公主一處學習。待他成年,更是讓他留在京城做官。不解其中意味的人大約覺得沈家愈發顯赫,但所謂權謀自然不會明顯到讓人一眼就能窺得其中詳細。如果接下來我說的你聽不懂,回去問沈敘吧,他會好好和你解釋的。」
「沈家與江家常居邊疆,對當地的勢力和兵力的把控遠超朝廷,縱然他們自己沒有反心,皇帝也絕不可能沒有疑心。卿卿,權力是這世上最能歪曲人心的東西,尤其是當一個人坐擁天下時,他看任何人的目光,就都是懷疑的。開國二百年,沈家在西南盤踞二百年,西南到底是皇上的,還是沈家的,在當時都是個問題。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沈家人能抽身。沈溯是朝廷的大將軍,所以他的弟弟要留在京城,朝廷可以給他厚祿,但不可能給他高官。因為他就是用來牽製他哥哥的棋子,隻要沈將軍有不臣之心,他的弟弟就危在旦夕。沈將軍在我這裏養傷時,這個小弟尚且沒什麽用處。幾年之後,西南又亂,皇上派皇子親臨隱仙穀長跪不起,請求沈將軍出征。隨後聖上就以關切為由要求沈浮把一家老小都接到京中,實為人質。沈將軍在外不得不瞻前顧後,隻以聖令為上,不敢逾越一步,以致最終孤身入敵,與敵軍首領同歸於盡。他死前遺言說不想入將軍陵,隻想歸葬此草莽山林,於是我隨大軍回京,謊報亂陣中找不到大將軍的屍首,隻能在京中將軍陵裏立一方衣冠塚,暗中將他斂葬於此。」
「他死後,聖上本已將破虜將軍之號轉授他的弟弟沈浮,隻等沈將軍的喪期過了行襲爵禮。當年除夕夜宴,聖上對沈氏一族大行封賞,甚至親自命人製了宮宴菜餚送到府上。宮中賜菜,沈家自然是人人都要分一口,共沐皇恩。事後想來,也正是那一晚的賜菜中,下了陽株血魂散,沈家上下,無人倖免。不過之前也說過,陽株血魂散了無蹤跡,不定時毒發,中毒之後要許多年才會慢慢顯現。聖上此舉,無疑是想讓沈氏一脈逐漸凋零,再無回到西南的可能。隻是沈家畢竟是武將出身,即使沈浮長在京中,也時常出去遊玩狩獵。許是在狩獵中受過傷,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隨後族中之人去世時他留了心眼,真的發現了血魂散的,證實了他的猜想,總之,沈浮參透了聖上趕盡殺絕之心,也實在找不到拯救族人的法子,他告病修養,遣散家丁,最終一劑劇毒,帶著全族一起自盡而亡。」
第73章 泉下應有知
「當然,如果一切就是這樣,自然也不會有你了,卿卿。也不會有我知道這個故事的內情,沈氏一族就會如史書所寫,始於開國元年,一度輝煌顯赫之極,最終兩兄弟一位戰死,一位瘋魔以致全族皆亡。顯然,事有意外。」
「沈浮有一兒一女,但髮妻去世得早,他從前也沒什麽續弦或者的興趣,是個熱衷山水的閑官。然而在一次遊玩中,他偶遇了一位江湖女子,一見傾心。然而沈浮終究是出身高門大族的官員,不能大張旗鼓娶她入門,就算是納妾,也恐遭人恥笑。不過,這位女子並不怎麽在乎名分,跟著他回到京城,做了他府上的一名侍女。其實這時沈浮也已過了中年,兩人更多的也是相互陪伴之誼,少作他想。直到她察覺到了丈夫的不對勁,又恰逢此時,發現自己有了孩子。」
「正是因為這個孩子讓她對飲食格外注意。沈浮端來的菜飯她也沒有吃。隻是因為感到疲倦就去睡了一覺,哪想到醒來時,身邊就是地獄。也好在她是在江湖上歷練出來的,沒有猶豫也沒有害怕,當即悄悄抹去了自己在沈府生活的痕跡,逃出醴都,憑著記憶一路北上,來隱仙穀投奔了我。世事也就真應了這剛好二字,剛好她是位江湖女子,進沈府時不曾有過什麽儀式,身份也不貴重,更不喜拋頭露麵,以是後來朝廷派人查問沈氏滅門一案,都無人知曉少了一位侍女,也剛好她懷了孕,所以不曾動過下了毒的飯菜,給自己和腹中之子留了一線生機,更剛好,她從她丈夫口中得知過我的事,料想我與沈將軍關係密切,不會對她坐視不理,所以選擇了來這裏投奔我。」<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我有點不安地回頭看了一眼沈敘,他沒什麽反應,看來也並不在乎穀主和我講過什麽關於他的事。
「我朝建立之初,有四個家族隨皇帝徵得天下,後來也就作為朝中重臣,慢慢發展成了手握重大權勢的勢力。其中林氏與曲氏久居京城,多出達官顯宦,每朝宰相也出於其中,是文臣肱骨。而另外兩家武將世家,從開國時就立下汗馬功勞,之後一家駐守西北,一家駐守西南,為朝廷把控兩處多有他族來犯的邊疆,是武治之範。這兩家中,西北那家姓江,世襲定遠將軍之號。西南那家姓沈,世襲破虜將軍之名,不過如今,已經沒有了。因為那是你的母家。」
風愈發得緊了。
穀主又喝了一口酒。
「我與你的伯父沈溯將軍初逢於京城。那時他還年輕,襲爵之前在禦軍中做一個小官,跟著歷練些。雖說他年紀比我輕上一些,我們卻成為了摯友。後來西南又起烽煙,他承襲名號掛帥出征,邀我同去,我也就隨他做了他帳下的軍醫,陪他駐守西南。後來沈將軍在一場戰役中受了重傷,我就找了這處還算寧靜的穀地,在這裏建了個小樓陪他養傷,順便治治病人種種藥材。你們也知道,這處小樓就是攬月閣。」
「說回沈家。最初沈溯將軍家裏嫡出這一脈隻有他一個兒子,下麵隻有兩個妹妹。雖然說不上子嗣凋零,到底戰場兇險,難保意外。沈家又不似江家,江家開國那位先祖就是位女將軍,後代不論兒女都授以武功,甚至有先帝恩典,長女也能襲爵。沈家的女兒一般都要外嫁,所以老兩口都想再添個兒子。也是他們運氣好,沈將軍都年過二十了,居然真得了個弟弟。」
「沈將軍的弟弟沈浮,就是你的父親。他降生時,沈家歡喜極了,聖上也龍顏大悅。一等到他五歲,就把他宣進宮裏,與皇子公主一處學習。待他成年,更是讓他留在京城做官。不解其中意味的人大約覺得沈家愈發顯赫,但所謂權謀自然不會明顯到讓人一眼就能窺得其中詳細。如果接下來我說的你聽不懂,回去問沈敘吧,他會好好和你解釋的。」
「沈家與江家常居邊疆,對當地的勢力和兵力的把控遠超朝廷,縱然他們自己沒有反心,皇帝也絕不可能沒有疑心。卿卿,權力是這世上最能歪曲人心的東西,尤其是當一個人坐擁天下時,他看任何人的目光,就都是懷疑的。開國二百年,沈家在西南盤踞二百年,西南到底是皇上的,還是沈家的,在當時都是個問題。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沈家人能抽身。沈溯是朝廷的大將軍,所以他的弟弟要留在京城,朝廷可以給他厚祿,但不可能給他高官。因為他就是用來牽製他哥哥的棋子,隻要沈將軍有不臣之心,他的弟弟就危在旦夕。沈將軍在我這裏養傷時,這個小弟尚且沒什麽用處。幾年之後,西南又亂,皇上派皇子親臨隱仙穀長跪不起,請求沈將軍出征。隨後聖上就以關切為由要求沈浮把一家老小都接到京中,實為人質。沈將軍在外不得不瞻前顧後,隻以聖令為上,不敢逾越一步,以致最終孤身入敵,與敵軍首領同歸於盡。他死前遺言說不想入將軍陵,隻想歸葬此草莽山林,於是我隨大軍回京,謊報亂陣中找不到大將軍的屍首,隻能在京中將軍陵裏立一方衣冠塚,暗中將他斂葬於此。」
「他死後,聖上本已將破虜將軍之號轉授他的弟弟沈浮,隻等沈將軍的喪期過了行襲爵禮。當年除夕夜宴,聖上對沈氏一族大行封賞,甚至親自命人製了宮宴菜餚送到府上。宮中賜菜,沈家自然是人人都要分一口,共沐皇恩。事後想來,也正是那一晚的賜菜中,下了陽株血魂散,沈家上下,無人倖免。不過之前也說過,陽株血魂散了無蹤跡,不定時毒發,中毒之後要許多年才會慢慢顯現。聖上此舉,無疑是想讓沈氏一脈逐漸凋零,再無回到西南的可能。隻是沈家畢竟是武將出身,即使沈浮長在京中,也時常出去遊玩狩獵。許是在狩獵中受過傷,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隨後族中之人去世時他留了心眼,真的發現了血魂散的,證實了他的猜想,總之,沈浮參透了聖上趕盡殺絕之心,也實在找不到拯救族人的法子,他告病修養,遣散家丁,最終一劑劇毒,帶著全族一起自盡而亡。」
第73章 泉下應有知
「當然,如果一切就是這樣,自然也不會有你了,卿卿。也不會有我知道這個故事的內情,沈氏一族就會如史書所寫,始於開國元年,一度輝煌顯赫之極,最終兩兄弟一位戰死,一位瘋魔以致全族皆亡。顯然,事有意外。」
「沈浮有一兒一女,但髮妻去世得早,他從前也沒什麽續弦或者的興趣,是個熱衷山水的閑官。然而在一次遊玩中,他偶遇了一位江湖女子,一見傾心。然而沈浮終究是出身高門大族的官員,不能大張旗鼓娶她入門,就算是納妾,也恐遭人恥笑。不過,這位女子並不怎麽在乎名分,跟著他回到京城,做了他府上的一名侍女。其實這時沈浮也已過了中年,兩人更多的也是相互陪伴之誼,少作他想。直到她察覺到了丈夫的不對勁,又恰逢此時,發現自己有了孩子。」
「正是因為這個孩子讓她對飲食格外注意。沈浮端來的菜飯她也沒有吃。隻是因為感到疲倦就去睡了一覺,哪想到醒來時,身邊就是地獄。也好在她是在江湖上歷練出來的,沒有猶豫也沒有害怕,當即悄悄抹去了自己在沈府生活的痕跡,逃出醴都,憑著記憶一路北上,來隱仙穀投奔了我。世事也就真應了這剛好二字,剛好她是位江湖女子,進沈府時不曾有過什麽儀式,身份也不貴重,更不喜拋頭露麵,以是後來朝廷派人查問沈氏滅門一案,都無人知曉少了一位侍女,也剛好她懷了孕,所以不曾動過下了毒的飯菜,給自己和腹中之子留了一線生機,更剛好,她從她丈夫口中得知過我的事,料想我與沈將軍關係密切,不會對她坐視不理,所以選擇了來這裏投奔我。」<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