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一想,周圍來來去去都是青衣弟子,倒顯得我這一身黑色頗有些格格不入。
阿纖姐喜歡青色和白色混著穿,喜歡銀飾,更顯得柔和隨適。她其實也有四十往上了,五官亦很清淡,隻是皮膚極有光澤,她自己謙稱隻是化妝技巧得當,不過外人看上去絕對是隻能叫姐姐的。況且,她本人也數次糾正過我對她的稱呼,什麽姨姨嬸嬸的一律不行,隻能叫姐。
然而在我心裏,是敬她愛她如母親的。我讀書寫字,女紅諸事,都是阿纖姐一手教的。
嗯……當然醫術和詩書是沈敘教的,不過他肯定和我的阿纖姐不一樣啦。他不配他不配!
穿過一條小廊,阿纖姐掀起珠簾讓我進入診室。
四周不設藥櫃,隻一張桌,已經為我才側麵添上了一把椅子,還有一張竹製躺椅供需要的病人躺下,屋裏點著檀香,窗外的含笑探頭探腦擠進來了一點枝葉。
「坐。」她指著側麵的椅子對我說,「穀主今天出穀義診去了,你就跟著我罷。一會他們引了人進來,我先診脈,你留心聽我如何說,如何問,自己再切一遍,別想太多,和書上的先對應起來。脈書你可都背過?有沒有上手切過脈?經絡又如何?」
我如實回答:「脈書剛背完,隻粗略感受過……內經也都學過,但針灸推拿還沒學到。」
她摸了摸我的頭:「已經學得很快了。沈敘也對你太嚴了點。」
哦那何止是嚴格啊,我癟了癟嘴:「我還以為能來做阿纖姐的徒弟呢,誰知道穀主大手一揮,就讓我去山上找沈敘……」
她聞言淺淺笑起來:「怎麽,沈敘這什麽不好嗎?」
「那倒不是……」我掏出軟酥分給她,「阿纖姐,你認得沈敘嗎?」
她雖然還笑著,眉頭卻帶上了一絲陰霾:「那自然是認識的。」
哎?故事!一定有故事!
不過任憑我怎麽打探,也沒捕到一絲風,捉到一片影。阿纖姐無論如何隻是說,沈敘來時她已經隨穀主在隱仙穀行醫很久了,所以認得。旁的一問三不知,我本想問問沈敘來時是什麽情況,又擔心阿纖姐不知他身體情況,說漏了嘴讓他難過,就也沒問。
活得久的人果然故事多。我想著。和阿纖姐分著吃了酥,又送了她香囊,她欣喜地誇了我繡工越發進步了,歡喜地收進袖裏。隨後看診的人就由門外弟子們引了進來,我們也隨即進入工作。
中午放了簡單的飯菜,竟然還有午休。阿纖姐這裏的生活節奏和沈敘那裏比起來簡直是養老模式。不過這個診所本來也是穀主的,好像養老模式才是正常的。
我放下自己塗塗改改的筆記,趴在桌子上看窗外。
這個診所在隱仙穀穀內比較高的一處坡上,為的是來求醫問藥的人能很快找到。穀主在的時候就由穀主坐診,不在的時候就是阿纖姐。我小時也來過幾次,不過都在後院裏玩耍,偶爾進來找他們玩,也沒太多記憶了。不過一早來看,這裏的病人大多是普通的緩徵,來這裏抓藥看診,或者長病輕症,來隱仙穀養病。沈敘那邊多是疑難雜症,還有不少重傷急診,甚至還有不少中毒遇害,怨不得他的口碑那麽兩極化了。世人大多小病緩病,一帖帖藥吃下去,自然不知急症上身也可能需要醫生動刀見血的,都是誤解罷了。
不過這絕不是說穀主這裏工作輕鬆,雖然隻是短短半天,我亦收穫不小。阿纖姐診脈問得極細,許多病症還未顯現,就已經被她慧眼識得,這樣一來,隻需淺表幾副藥,就能杜絕一場大病的可能。這其中包含的技巧和經驗,都是再給我二十年也未必修得的。
別說到那個境界了,我懨懨地一下下翻著手邊的筆記,脈書上的字句寫得如詩如畫,身臨其境一般,真的上手依然是眼前一黑。什麽浮沉,什麽虛實,什麽遲數,什麽如珠走盤,什麽散如楊花,珠在哪,花又在哪?該走的是我,該散的也是我吧。
古人筆記雲,心中了了,指下難明。可見從學入用從來艱難,古今相同。
第20章
阿纖姐重新換了一爐香,看我趴在桌上不動,主動建議道:
「你去外麵走走吧?還有小半個時辰才開診呢。」
她又走過來用食指戳戳我的臉:「才第一天而已,摸不出來太正常了。當初穀主教我把脈,我把著穀主的手摸了好久,脈都沒找到,懷疑他是不是還魂來的,沒有脈搏。」
我們一起笑過,我才想起一件大事,趕緊跑出門來。
在帳房的偏側,我終於找到了埋頭計算的小欣。她看我跑著來有些愕然,隨後趕緊放下手裏的活計,拉了我出門。
我們隨便找了一顆樹下坐下,隱仙穀裏的樹都是山穀中原本就存在的,隻在中心河穀地區砍伐一些建起民居或者辟成藥田。樹蔭如巨大的傘蓋,把陽光遮了個嚴嚴實實。
我掏出另一份軟酥和給她的定製款香囊:「生辰禮物!」
她接過去的時候有些猶豫,但無疑也是高興的。
「卿卿,」她笑得遲疑,「真難為你記得。」
我靠著她坐下:「當然記得呀,從前每個生日都給你做軟酥來著。是你運氣好,生在夏末。這多半是今年最後一批甜桃了,再想吃到這麽好吃的酥,就得明年入夏啦。」
「嗯。」她點點頭。<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阿纖姐喜歡青色和白色混著穿,喜歡銀飾,更顯得柔和隨適。她其實也有四十往上了,五官亦很清淡,隻是皮膚極有光澤,她自己謙稱隻是化妝技巧得當,不過外人看上去絕對是隻能叫姐姐的。況且,她本人也數次糾正過我對她的稱呼,什麽姨姨嬸嬸的一律不行,隻能叫姐。
然而在我心裏,是敬她愛她如母親的。我讀書寫字,女紅諸事,都是阿纖姐一手教的。
嗯……當然醫術和詩書是沈敘教的,不過他肯定和我的阿纖姐不一樣啦。他不配他不配!
穿過一條小廊,阿纖姐掀起珠簾讓我進入診室。
四周不設藥櫃,隻一張桌,已經為我才側麵添上了一把椅子,還有一張竹製躺椅供需要的病人躺下,屋裏點著檀香,窗外的含笑探頭探腦擠進來了一點枝葉。
「坐。」她指著側麵的椅子對我說,「穀主今天出穀義診去了,你就跟著我罷。一會他們引了人進來,我先診脈,你留心聽我如何說,如何問,自己再切一遍,別想太多,和書上的先對應起來。脈書你可都背過?有沒有上手切過脈?經絡又如何?」
我如實回答:「脈書剛背完,隻粗略感受過……內經也都學過,但針灸推拿還沒學到。」
她摸了摸我的頭:「已經學得很快了。沈敘也對你太嚴了點。」
哦那何止是嚴格啊,我癟了癟嘴:「我還以為能來做阿纖姐的徒弟呢,誰知道穀主大手一揮,就讓我去山上找沈敘……」
她聞言淺淺笑起來:「怎麽,沈敘這什麽不好嗎?」
「那倒不是……」我掏出軟酥分給她,「阿纖姐,你認得沈敘嗎?」
她雖然還笑著,眉頭卻帶上了一絲陰霾:「那自然是認識的。」
哎?故事!一定有故事!
不過任憑我怎麽打探,也沒捕到一絲風,捉到一片影。阿纖姐無論如何隻是說,沈敘來時她已經隨穀主在隱仙穀行醫很久了,所以認得。旁的一問三不知,我本想問問沈敘來時是什麽情況,又擔心阿纖姐不知他身體情況,說漏了嘴讓他難過,就也沒問。
活得久的人果然故事多。我想著。和阿纖姐分著吃了酥,又送了她香囊,她欣喜地誇了我繡工越發進步了,歡喜地收進袖裏。隨後看診的人就由門外弟子們引了進來,我們也隨即進入工作。
中午放了簡單的飯菜,竟然還有午休。阿纖姐這裏的生活節奏和沈敘那裏比起來簡直是養老模式。不過這個診所本來也是穀主的,好像養老模式才是正常的。
我放下自己塗塗改改的筆記,趴在桌子上看窗外。
這個診所在隱仙穀穀內比較高的一處坡上,為的是來求醫問藥的人能很快找到。穀主在的時候就由穀主坐診,不在的時候就是阿纖姐。我小時也來過幾次,不過都在後院裏玩耍,偶爾進來找他們玩,也沒太多記憶了。不過一早來看,這裏的病人大多是普通的緩徵,來這裏抓藥看診,或者長病輕症,來隱仙穀養病。沈敘那邊多是疑難雜症,還有不少重傷急診,甚至還有不少中毒遇害,怨不得他的口碑那麽兩極化了。世人大多小病緩病,一帖帖藥吃下去,自然不知急症上身也可能需要醫生動刀見血的,都是誤解罷了。
不過這絕不是說穀主這裏工作輕鬆,雖然隻是短短半天,我亦收穫不小。阿纖姐診脈問得極細,許多病症還未顯現,就已經被她慧眼識得,這樣一來,隻需淺表幾副藥,就能杜絕一場大病的可能。這其中包含的技巧和經驗,都是再給我二十年也未必修得的。
別說到那個境界了,我懨懨地一下下翻著手邊的筆記,脈書上的字句寫得如詩如畫,身臨其境一般,真的上手依然是眼前一黑。什麽浮沉,什麽虛實,什麽遲數,什麽如珠走盤,什麽散如楊花,珠在哪,花又在哪?該走的是我,該散的也是我吧。
古人筆記雲,心中了了,指下難明。可見從學入用從來艱難,古今相同。
第20章
阿纖姐重新換了一爐香,看我趴在桌上不動,主動建議道:
「你去外麵走走吧?還有小半個時辰才開診呢。」
她又走過來用食指戳戳我的臉:「才第一天而已,摸不出來太正常了。當初穀主教我把脈,我把著穀主的手摸了好久,脈都沒找到,懷疑他是不是還魂來的,沒有脈搏。」
我們一起笑過,我才想起一件大事,趕緊跑出門來。
在帳房的偏側,我終於找到了埋頭計算的小欣。她看我跑著來有些愕然,隨後趕緊放下手裏的活計,拉了我出門。
我們隨便找了一顆樹下坐下,隱仙穀裏的樹都是山穀中原本就存在的,隻在中心河穀地區砍伐一些建起民居或者辟成藥田。樹蔭如巨大的傘蓋,把陽光遮了個嚴嚴實實。
我掏出另一份軟酥和給她的定製款香囊:「生辰禮物!」
她接過去的時候有些猶豫,但無疑也是高興的。
「卿卿,」她笑得遲疑,「真難為你記得。」
我靠著她坐下:「當然記得呀,從前每個生日都給你做軟酥來著。是你運氣好,生在夏末。這多半是今年最後一批甜桃了,再想吃到這麽好吃的酥,就得明年入夏啦。」
「嗯。」她點點頭。<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