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坡路走得更累些,但我想到沈敘午飯時間必須回去的要求,腳下走得快,又想起他說不定餓了,更添上兩分著急。
從中庭換上室內的木屐,我穿進沈敘的屋子,他靠在床上抬眼看我:「著什麽急?」
「不急不急,」我本想打開那張紙給他匯報工作,卻想起已是正午,先從懷裏摸出稞餅遞過去,「還熱著,你先吃。」
他把手頭的書放在一邊接過去,卻沒有要吃的樣子。我顧不上他,先去把菜擱到廚房。
回來時他依然拿著餅看著我,我上前去,伸手想探探他的額頭,卻被他的話截在半路:「我沒發燒。」
「哦。」我訕訕收回手,反正他比我懂多了,他說啥就是啥。
「我隻是……身上不太舒服。」他含糊不清地說。
估計是累著了吧,他那麽瘦,嘖嘖。我想著。
又想起還給他買了個鏡子,我從包裏拿出來:「上次你說你這裏也沒有鏡子,我就一樣買了兩個。」
他擰了下眉頭,不過什麽也沒說。
我環顧四周,隻找到一個箱子上沒什麽陳設,我就把鏡子支在上麵。而他隻是無言地看著我回到床邊,心事難辨。
試圖給自己找個地方坐下未果,隻好隨便坐在沈敘榻邊的地上。
「起來,地上髒。」沈敘一把把我拉起來。
每天灑掃熏藥,到底哪裏髒啊,我髒了這地還差不多,我想著。
不過看他折起身下的毯子給我騰了個地方,我還是乖乖坐下。
這時我突然想起些事,問他:「沈敘,明天我可以多用點錢嗎?我朋友的生辰快到了,我想去鎮上給她挑樣禮物。」
他隻是點點頭:「你別把自己弄丟就行,本來你的月錢以後也分到我帳上,你計劃著用,我懶得算那麽清楚。」
沈敘沒有雙腿,靠著蓋著毯子不太看得出來,現在毯子被他折起一大片讓我坐下,倒顯得他缺陷得很明顯。我和他坐得有點近,心下略有些不太自在,總怕他又開始嘲諷捉弄我。好在沒有,他隻是看我吃了起來,才把餅放進嘴裏。
吃過飯收拾一番,我趕緊拿出記下的病例給沈敘看,又不放心,把方姨說的話一一複述給他聽。他聽了讓我明天去交代給他們,突然危重起來的病人依舊送上山來,其餘不著急的病情變化,就勞煩他們注意著,由我帶給他消息。
接著,沈敘又要我去依照名字找了幾張方子,凝神塗塗改改起來。我又去煎上藥,燒上水。沈敘的杯子空了,他自己顯然沒有添。
藥灌裏發出沉悶的液體聲響,我拿著書走到沈敘身邊坐下。他白了我一眼:
「去大堂桌上坐著學,這樣看書遲早瞎掉。」
我在心裏回他一眼,要瞎你先瞎。
「我怕你有時喊我嘛。」他是病人,我不和他計較。
沈敘頓了頓:「那你去餐廳桌上。」又補充道:「把中間簾子拉起來掛著,這樣可以了吧。」
哦可以可以。我站起來,把分隔餐廳和他的屋子的屏風搬斜一點,拉起簾子。屋裏更亮堂了。
「喏,」他把幾張方子遞過來,「我改過的,你去再抄一份,抄的時候對著名字,在脈案裏對應看看症候和我的診斷,有不懂的來問我。今天其他的先學業先停下,這幾個病例摸透」
我接過來,沈敘的字瘦勁,雖然寫得著急多有連筆,但硬骨斷金,筆鋒外露,有點像他這個人。
餐桌就在窗旁,一抬頭就能穿過透亮的明輝看到沈敘,我一邊抄著,一邊問著,他時時放下手裏的卷宗,耐心地給我講著,講到要處更是提醒我記成筆記,時時溫習。
陽光和煦。
在床上靠了一天,杜絕了摩擦勞累,沈敘明顯感覺到疼痛漸緩。
還好隻是活動過多,如果運氣好沒什麽急事,再歇一下就能不痛了,他想道。默默在腦海裏規避另一個引起更大疼痛的可能。
這些想法並沒有帶給他什麽太大的波瀾。疼痛於他如潮汐之於岸灘,漲漲落落,常來常往。
心潭裏的點點漣漪卻來自很多個不起眼的微妙碎屑。
溫和真是能讓人產生依賴的慣性。他想。從沒有這樣一天,能靠在床上被另一個人精心照拂。但真到了這麽一天,心裏卻並不慌亂,像夏夜裏飽飲過白日陽光後不甘冷寂的活水,泛著輕靈的聲音和熨帖的餘溫。
熱著的稞餅,他數量著,筆觸落紙的聲音,相伴而生的鼻息,及時添滿的茶杯。對他的生活來說那麽陌生,又那麽熟悉。
沈卿卿其實還挺聰明。他又想著。也算細心,她隻是無知且懵懂,並非全然的混沌。
對了,生辰。他突然想起。漫長的時光裏,這個詞已經太久沒有出現。
她來到這裏那天,應該是十六歲生辰。他回憶著。似乎應該補一個表示。
能有什麽呢?他啞然失笑,尚且不說自己靠在這榻上,即使好起來也不過守著這小小的攬月閣,有什麽能給一個自在的小姑娘裝點她的十六歲呢?
他看向窗外暮色中的庭院。
路狹草木長,未必此願無違。
他嘆了一口氣,伸手把白天她支起來的那麵新的小鏡子覆在桌麵。
疏簾卷月影。
--------------------
終於回歸了小日常補點設定,好像沒什麽可拿出來說的,就提示一個小小的點吧。沈卿卿覺得攬月閣很大,覺得沈敘很有名很厲害。沈敘覺得自己廢人一個,攬月閣很小。很長一段時間裏這都會是他倆感情線裏一個巨大的矛盾點,也是未來他們倆需要去解決的一個問題qwq<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從中庭換上室內的木屐,我穿進沈敘的屋子,他靠在床上抬眼看我:「著什麽急?」
「不急不急,」我本想打開那張紙給他匯報工作,卻想起已是正午,先從懷裏摸出稞餅遞過去,「還熱著,你先吃。」
他把手頭的書放在一邊接過去,卻沒有要吃的樣子。我顧不上他,先去把菜擱到廚房。
回來時他依然拿著餅看著我,我上前去,伸手想探探他的額頭,卻被他的話截在半路:「我沒發燒。」
「哦。」我訕訕收回手,反正他比我懂多了,他說啥就是啥。
「我隻是……身上不太舒服。」他含糊不清地說。
估計是累著了吧,他那麽瘦,嘖嘖。我想著。
又想起還給他買了個鏡子,我從包裏拿出來:「上次你說你這裏也沒有鏡子,我就一樣買了兩個。」
他擰了下眉頭,不過什麽也沒說。
我環顧四周,隻找到一個箱子上沒什麽陳設,我就把鏡子支在上麵。而他隻是無言地看著我回到床邊,心事難辨。
試圖給自己找個地方坐下未果,隻好隨便坐在沈敘榻邊的地上。
「起來,地上髒。」沈敘一把把我拉起來。
每天灑掃熏藥,到底哪裏髒啊,我髒了這地還差不多,我想著。
不過看他折起身下的毯子給我騰了個地方,我還是乖乖坐下。
這時我突然想起些事,問他:「沈敘,明天我可以多用點錢嗎?我朋友的生辰快到了,我想去鎮上給她挑樣禮物。」
他隻是點點頭:「你別把自己弄丟就行,本來你的月錢以後也分到我帳上,你計劃著用,我懶得算那麽清楚。」
沈敘沒有雙腿,靠著蓋著毯子不太看得出來,現在毯子被他折起一大片讓我坐下,倒顯得他缺陷得很明顯。我和他坐得有點近,心下略有些不太自在,總怕他又開始嘲諷捉弄我。好在沒有,他隻是看我吃了起來,才把餅放進嘴裏。
吃過飯收拾一番,我趕緊拿出記下的病例給沈敘看,又不放心,把方姨說的話一一複述給他聽。他聽了讓我明天去交代給他們,突然危重起來的病人依舊送上山來,其餘不著急的病情變化,就勞煩他們注意著,由我帶給他消息。
接著,沈敘又要我去依照名字找了幾張方子,凝神塗塗改改起來。我又去煎上藥,燒上水。沈敘的杯子空了,他自己顯然沒有添。
藥灌裏發出沉悶的液體聲響,我拿著書走到沈敘身邊坐下。他白了我一眼:
「去大堂桌上坐著學,這樣看書遲早瞎掉。」
我在心裏回他一眼,要瞎你先瞎。
「我怕你有時喊我嘛。」他是病人,我不和他計較。
沈敘頓了頓:「那你去餐廳桌上。」又補充道:「把中間簾子拉起來掛著,這樣可以了吧。」
哦可以可以。我站起來,把分隔餐廳和他的屋子的屏風搬斜一點,拉起簾子。屋裏更亮堂了。
「喏,」他把幾張方子遞過來,「我改過的,你去再抄一份,抄的時候對著名字,在脈案裏對應看看症候和我的診斷,有不懂的來問我。今天其他的先學業先停下,這幾個病例摸透」
我接過來,沈敘的字瘦勁,雖然寫得著急多有連筆,但硬骨斷金,筆鋒外露,有點像他這個人。
餐桌就在窗旁,一抬頭就能穿過透亮的明輝看到沈敘,我一邊抄著,一邊問著,他時時放下手裏的卷宗,耐心地給我講著,講到要處更是提醒我記成筆記,時時溫習。
陽光和煦。
在床上靠了一天,杜絕了摩擦勞累,沈敘明顯感覺到疼痛漸緩。
還好隻是活動過多,如果運氣好沒什麽急事,再歇一下就能不痛了,他想道。默默在腦海裏規避另一個引起更大疼痛的可能。
這些想法並沒有帶給他什麽太大的波瀾。疼痛於他如潮汐之於岸灘,漲漲落落,常來常往。
心潭裏的點點漣漪卻來自很多個不起眼的微妙碎屑。
溫和真是能讓人產生依賴的慣性。他想。從沒有這樣一天,能靠在床上被另一個人精心照拂。但真到了這麽一天,心裏卻並不慌亂,像夏夜裏飽飲過白日陽光後不甘冷寂的活水,泛著輕靈的聲音和熨帖的餘溫。
熱著的稞餅,他數量著,筆觸落紙的聲音,相伴而生的鼻息,及時添滿的茶杯。對他的生活來說那麽陌生,又那麽熟悉。
沈卿卿其實還挺聰明。他又想著。也算細心,她隻是無知且懵懂,並非全然的混沌。
對了,生辰。他突然想起。漫長的時光裏,這個詞已經太久沒有出現。
她來到這裏那天,應該是十六歲生辰。他回憶著。似乎應該補一個表示。
能有什麽呢?他啞然失笑,尚且不說自己靠在這榻上,即使好起來也不過守著這小小的攬月閣,有什麽能給一個自在的小姑娘裝點她的十六歲呢?
他看向窗外暮色中的庭院。
路狹草木長,未必此願無違。
他嘆了一口氣,伸手把白天她支起來的那麵新的小鏡子覆在桌麵。
疏簾卷月影。
--------------------
終於回歸了小日常補點設定,好像沒什麽可拿出來說的,就提示一個小小的點吧。沈卿卿覺得攬月閣很大,覺得沈敘很有名很厲害。沈敘覺得自己廢人一個,攬月閣很小。很長一段時間裏這都會是他倆感情線裏一個巨大的矛盾點,也是未來他們倆需要去解決的一個問題qwq<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