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邑秋拍著大腿,表情痛苦。葛豐一聽這話,很不自然地笑了。
他低著頭說:「老師,我,我也要走了。」
陶邑秋睜大圓眼:「你幹嘛去?」
「我要去考空軍。」
葛豐一臉愉快,精神抖擻:「我也要上前線。」
他因為激動,臉上浮現出高燒般的紅暈:
「老師,您以為日本兵吃了東北就會罷休?您上街看看,英租界、法租界,哪裏見不到日本人?它管著老百姓的吃穿,還有各項稅款,簡直把我們同胞當作豬狗!國難當頭,我們年輕人不盡力,那怎麽能行?」
陶邑秋深吸一口氣,又陷在椅子裏:「……不是還沒打麽?」
「早晚的事。」葛豐手撐著膝蓋,「我這次來,也是替同學們傳個話:大家希望您留在北平!」
陶邑秋像被鞭炮崩了脖子,立刻一哆嗦:
「我留下?做什麽?」
「保衛北平!」葛豐笑了,「您是讀書人的領袖,大家要聽您的指揮。我今天也是來請您出發,隨我去新平客棧呢!好多同學都在那兒。大家要保衛北平!」
陶邑秋的臉上浮動著微笑。然而那微笑像糖霜,一碰就要掉:
「話是這樣講……可是,可是人是自由的。我要不要做表率,怕還是……」
「那您是……想走嗎?」
短暫的沉默過後,葛豐沉下臉來,目光如炬:
「老師想去哪兒?天津、河北、重慶,還是南京?哪裏安全?到處都是逃命。」
這話讓陶邑秋無法回答。他咳嗽一聲站起來,緩緩地踱步:「書生又不能動刀動槍,空有個模子,我當不了什麽領袖。」
「那書生能幹什麽呢?」
葛豐冷冷地望著他,依然禮貌地麵帶微笑:「老師是要與日本人,吟詩作賦嗎?」
此話一出,陶邑秋的神經受了刺激,立刻回頭看著他:
「葛維卿,你是什麽意思?你沒爹沒娘,要當英雄好漢,我不攔你。可我年過半百,不論打什麽仗,我都隻想安度晚年——各有各的自由,你書讀到狗肚子裏了?!」
話至結尾,陶邑秋已激動得滿臉通紅。然而葛豐麵沉似水地站了起來,伸手指向他的鼻尖:
「說到底,你就是貪生怕死。」
陶邑秋「哇」地一嗓子:「怕死怎麽了?民不畏死,貴大患若身!仗還沒打呢,你憑什麽給我安排出路!」
他氣呼呼地重新坐下:「我怕死,礙著你的英雄路了?」
葛豐沒有說話。
他起身走到門邊,不輕不重地落了一句話:
「真沒想到,鳳蓮會有您這樣的父親。」
陶邑秋默然坐在桌邊,小女兒的信還躺在茶杯底下。
他心裏很苦,又慌張,完全不知道外麵是個什麽世界。
他是有意做表率的,不過不能流血犧牲。今日見了葛豐,他忽然緊張起來。尤其那幾句「保衛北平」,大有拔刀見血之勢。
他小時候聽家裏姆娘說,劊子手砍頭分兩步,先把脖頸後麵劃開,看準了骨縫再下刀。那刀是卸骨刀,有時候一下子砍不斷,還得鋸兩下。有的人腦袋落地了嘴裏還喊冤呢。
這恐怖的故事幾乎陪伴了陶邑秋一輩子。後來親眼見人殺雞,一剪子豁斷脖子的時候,他緊緊攥著太太的手說:「天吶,都不用看骨縫了嗎?」
死亡是悽慘的。沒有風花雪月的光景,隻剩腦袋骨碌在地上。
他還沒活夠,當英雄不是願望之一。從古至今的英雄都沒有好下場,陶邑秋隻想做一個寂寞的隱者,隨時隨地有花可看。
日本打進來,會怎麽樣?東北不是也沒有什麽屠城的新聞嗎?在日本人手底下苦,沒有小日本的時候,就不苦了?
自己這麽老了,會被叫去做雜役?可是城裏還有年輕人,抓他們就夠了。再者說,大女婿在日本人的公司入了股,自己想清閑地活下去都不行嗎?
眼睛看著信,陶邑秋更加不是滋味。
鳳蓮小時候,乖巧聰明,自打跟這幫混帳一起念書就開始不服管教。那些外來的思想毒害了她,連孔孟都不學了,摩登的詞語引誘出鳳蓮叛逆的主張。
夜不歸宿跟男同學聊什麽民主與政治、在官宦小姐家作客頂撞人家的父親、當場拒絕自己給她安排的婚姻……父母愛子女的心哪裏受得了這種折磨,她簡直是穿著冰刀在陶邑秋的心上遊走,把他的愛意切成了碎片。
於是陶邑秋與她斷絕關係,攆出門喝西北風。不想五年過去,鳳蓮果真再沒回家。
女兒過得是什麽日子?喝粥怎麽能長身體?陶邑秋心如刀絞,恨不得下一秒就飛出去抓她回來。
為什麽要打仗?打得他孑然一身,不知何處是瀟湘。
可是葛豐的話語又響在耳畔:
鳳蓮怎麽有您這樣的父親。
他是老師,是受尊敬的文人,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直到今天,他被人說,不配做她的父親。
第13章 未知生(三)
4.
「今晨四時,日軍在盧溝橋開炮」。
北平很荒涼,橋洞子裏竄出一隻野貓,閃電般沖向路邊,驚擾了二三行人。大路空曠,他們原本麵色憂戚,此時便破口大罵:「碰什麽瓷兒?滾遠點!」
罵過之後,又交頭接耳地離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他低著頭說:「老師,我,我也要走了。」
陶邑秋睜大圓眼:「你幹嘛去?」
「我要去考空軍。」
葛豐一臉愉快,精神抖擻:「我也要上前線。」
他因為激動,臉上浮現出高燒般的紅暈:
「老師,您以為日本兵吃了東北就會罷休?您上街看看,英租界、法租界,哪裏見不到日本人?它管著老百姓的吃穿,還有各項稅款,簡直把我們同胞當作豬狗!國難當頭,我們年輕人不盡力,那怎麽能行?」
陶邑秋深吸一口氣,又陷在椅子裏:「……不是還沒打麽?」
「早晚的事。」葛豐手撐著膝蓋,「我這次來,也是替同學們傳個話:大家希望您留在北平!」
陶邑秋像被鞭炮崩了脖子,立刻一哆嗦:
「我留下?做什麽?」
「保衛北平!」葛豐笑了,「您是讀書人的領袖,大家要聽您的指揮。我今天也是來請您出發,隨我去新平客棧呢!好多同學都在那兒。大家要保衛北平!」
陶邑秋的臉上浮動著微笑。然而那微笑像糖霜,一碰就要掉:
「話是這樣講……可是,可是人是自由的。我要不要做表率,怕還是……」
「那您是……想走嗎?」
短暫的沉默過後,葛豐沉下臉來,目光如炬:
「老師想去哪兒?天津、河北、重慶,還是南京?哪裏安全?到處都是逃命。」
這話讓陶邑秋無法回答。他咳嗽一聲站起來,緩緩地踱步:「書生又不能動刀動槍,空有個模子,我當不了什麽領袖。」
「那書生能幹什麽呢?」
葛豐冷冷地望著他,依然禮貌地麵帶微笑:「老師是要與日本人,吟詩作賦嗎?」
此話一出,陶邑秋的神經受了刺激,立刻回頭看著他:
「葛維卿,你是什麽意思?你沒爹沒娘,要當英雄好漢,我不攔你。可我年過半百,不論打什麽仗,我都隻想安度晚年——各有各的自由,你書讀到狗肚子裏了?!」
話至結尾,陶邑秋已激動得滿臉通紅。然而葛豐麵沉似水地站了起來,伸手指向他的鼻尖:
「說到底,你就是貪生怕死。」
陶邑秋「哇」地一嗓子:「怕死怎麽了?民不畏死,貴大患若身!仗還沒打呢,你憑什麽給我安排出路!」
他氣呼呼地重新坐下:「我怕死,礙著你的英雄路了?」
葛豐沒有說話。
他起身走到門邊,不輕不重地落了一句話:
「真沒想到,鳳蓮會有您這樣的父親。」
陶邑秋默然坐在桌邊,小女兒的信還躺在茶杯底下。
他心裏很苦,又慌張,完全不知道外麵是個什麽世界。
他是有意做表率的,不過不能流血犧牲。今日見了葛豐,他忽然緊張起來。尤其那幾句「保衛北平」,大有拔刀見血之勢。
他小時候聽家裏姆娘說,劊子手砍頭分兩步,先把脖頸後麵劃開,看準了骨縫再下刀。那刀是卸骨刀,有時候一下子砍不斷,還得鋸兩下。有的人腦袋落地了嘴裏還喊冤呢。
這恐怖的故事幾乎陪伴了陶邑秋一輩子。後來親眼見人殺雞,一剪子豁斷脖子的時候,他緊緊攥著太太的手說:「天吶,都不用看骨縫了嗎?」
死亡是悽慘的。沒有風花雪月的光景,隻剩腦袋骨碌在地上。
他還沒活夠,當英雄不是願望之一。從古至今的英雄都沒有好下場,陶邑秋隻想做一個寂寞的隱者,隨時隨地有花可看。
日本打進來,會怎麽樣?東北不是也沒有什麽屠城的新聞嗎?在日本人手底下苦,沒有小日本的時候,就不苦了?
自己這麽老了,會被叫去做雜役?可是城裏還有年輕人,抓他們就夠了。再者說,大女婿在日本人的公司入了股,自己想清閑地活下去都不行嗎?
眼睛看著信,陶邑秋更加不是滋味。
鳳蓮小時候,乖巧聰明,自打跟這幫混帳一起念書就開始不服管教。那些外來的思想毒害了她,連孔孟都不學了,摩登的詞語引誘出鳳蓮叛逆的主張。
夜不歸宿跟男同學聊什麽民主與政治、在官宦小姐家作客頂撞人家的父親、當場拒絕自己給她安排的婚姻……父母愛子女的心哪裏受得了這種折磨,她簡直是穿著冰刀在陶邑秋的心上遊走,把他的愛意切成了碎片。
於是陶邑秋與她斷絕關係,攆出門喝西北風。不想五年過去,鳳蓮果真再沒回家。
女兒過得是什麽日子?喝粥怎麽能長身體?陶邑秋心如刀絞,恨不得下一秒就飛出去抓她回來。
為什麽要打仗?打得他孑然一身,不知何處是瀟湘。
可是葛豐的話語又響在耳畔:
鳳蓮怎麽有您這樣的父親。
他是老師,是受尊敬的文人,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直到今天,他被人說,不配做她的父親。
第13章 未知生(三)
4.
「今晨四時,日軍在盧溝橋開炮」。
北平很荒涼,橋洞子裏竄出一隻野貓,閃電般沖向路邊,驚擾了二三行人。大路空曠,他們原本麵色憂戚,此時便破口大罵:「碰什麽瓷兒?滾遠點!」
罵過之後,又交頭接耳地離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