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百姓困惑不已,口口相傳越聚越多,一窩蜂全湧到府衙去看熱鬧了。
暮城雪行在前麵,子衿戶衣分列其後,和光堂上下理事有六人相隨,最後是蘇王府侍衛十六人抬了八口棺材,俱是素衣如雪,白紗纏頭,神情肅穆。
到了衙前路口,暮城雪停下。眾人原本圍得水泄不通,漸漸為她讓開一條路。暮城雪舉步緩行,領著眾人登上衙堂。
百姓喧嚷漸息,等著聽她說話。
太子坐明堂上,目光溫和投下:「堂下何人?所為何事?」
「蘇王府暮城雪,為府中人鳴冤。」
那日和光被害者甚多,其實不止八具屍體。暮城雪隻讓人抬了八具來提供證據,先前眾人隻是知道和光進了刺客,現下親眼看到這麽多棺材,被震得目瞪口呆。
「京城王都,光天化日,入室殺人,還有沒有點王法了?」百姓們義憤填膺。
「你有什麽證據說那就是晁家人做的?」也有人反駁。
暮城雪適時提供證據:「我趕到之時,見到了他們頭領的臉。」
暮廣問道:「是誰?」
暮城雪勾一勾唇角:「晁坤晁大人獨子,晁燮。」
堂下一片譁然。
京城的天越發陰沉了。
暮廣受理此案,當日便命人與蘇王女一同去晁府探查。晁家也硬氣得很,直接閉門拒絕搜查。
兩邊橫眉冷對,劍拔弩張。這幾乎就坐實了罪名,甚至有了謀反的意思:你心裏沒鬼,為什麽拒檢?就算沒做那些事,應該也藏了些不能見人的東西吧?
暮淵此時又是一紙詔令下來,兩邊各大二十大板,象徵性地批評了幾句,稱證據不足辦事不力,令暮廣回府暫歇。
子衿氣得心慌,咬牙切齒地咒罵道:「和光堂上上下下當場被殺二十六人,他們竟然當做無事發生,居然還敢拒檢?」
暮城雪道:「晁家勢大,此時非是正麵硬抗的好時機。」
暮廣也道:「如今公道自在人心,晁家背離道義,大勢已去。雖是手中握有強師勁弩,然失了民心,終歸無法長久。」
李直亦點頭稱是,想了半晌後微微一嘆:「我與晁節同朝為官數十載,也算是同僚。他是位極具野心之人,亦有雄才大略。隻可惜晁家心術不正,家主自出生起,走得便是條邪路。」
府上
數日後,禁苑。
皇帝在高入九闕的鹿台上飲酒,周圍絲竹管弦,水袖翩翩。
暮淵閉著眼睛,臉上沒有表情。酒杯從他掌間滑落,他微仰起頭,在歌舞聲中迅速捕捉到了一絲不和諧的聲音。可能是得益於敏銳的聽覺,也可能隻是因為,已經聽過了太多遍。
溫熱的眼皮蓋在眸子上,為那人留出一片暗紅色的背景。
暮淵閉著眼也能看見背後的畫麵,那衣服和衣服下的人都安靜地出現在暗紅色的場景裏,輕而易舉。
袍子長長的下擺在磚石上拖動,刮蹭出簌簌聲響。那袍子是玄色的,暗紋從下擺一直延伸到頸間。也不知道那雙靴子是誰造的,總是悄無聲息地踩在各種材質的地麵,從來不發出任何聲響。
袍子裏的人顏色蒼白,毫無血色。並且一直如此。
「下去吧。」暮淵沒睜眼,吩咐道。
「是。」彈琴的樂師和跳舞的歌女們如是說,似是調轉了一個方向,屈身下拜:「晁大人。」
那人不說話,眾人也就伏在地麵上不敢起身。
暮淵捂著胸口一陣咳嗽,聲音因為惡疾的緣故顯得發虛:「朕說,讓你們都下去。」
無人應答,也無人動作。
暮淵隨手從憑幾上抄起一個酒壺丟了出去,晁坤微微一動,酒壺擦著他的耳畔飛過,撞碎在身後的廊柱上。
酒液不可避免地潑了出來,濺了些在晁坤臉上。
晁坤沒動,探出舌尖,舔砥著淌到唇邊的液體。
可能是他揮了揮手,暮淵聽見收拾樂器以及衣裙摩擦的聲響,眾人退了下去。
那人卻沒走,暮淵能察覺到他的氣息依舊停在鹿台上。
他有些煩躁地咳嗽兩聲,道:「朕說,都滾。」
晁坤邁步上前,依舊不怎麽發出聲音。他彎下身子,嘴唇觸碰著暮淵的鬢角。一縷長發垂下來,順著暮淵的衣領爬進龍袍,隨著晁坤的動作刮蹭著他胸口的皮膚。
晁坤一直都不太喜歡束髮,要是來見的是暮淵就更隨意了,長發盡數散著,隻拿一根暗色的帶子攏了過長的發尾,大多數依舊散在外麵,隨著當日或大或小的風飄起,翻飛。
「懷殷說的滾,自然是對人說的。可那日懷殷曾親口說過,子嫿不是人。」晁坤輕笑一聲,道:「子嫿不是人,自然就不用滾。」
暮淵聽見他提起從前,眼皮下的眸子一跳,更加反感他的觸碰,伸手欲推,掙紮中撞到了晁坤攏在寬袖中的右臂。
晁坤的袖子被他不小心推上去一些,一截金屬的手臂便露了出來,暮淵皮膚甫一觸碰到冰冷的金屬,便像被毒蛇咬了似的迅速抽了回去,不自然地在龍袍下屈伸著手指。
「懷殷這是心疼了。」晁坤勾了下唇,權傾朝野的人此刻竟因為皇帝一個細小的反應而出言調戲,蒼白的臉上都染了點紅暈,看起來竟有些得意。
暮淵懶得理這個瘋子,幹脆再次閉上眼,眼不見為淨。
暮城雪行在前麵,子衿戶衣分列其後,和光堂上下理事有六人相隨,最後是蘇王府侍衛十六人抬了八口棺材,俱是素衣如雪,白紗纏頭,神情肅穆。
到了衙前路口,暮城雪停下。眾人原本圍得水泄不通,漸漸為她讓開一條路。暮城雪舉步緩行,領著眾人登上衙堂。
百姓喧嚷漸息,等著聽她說話。
太子坐明堂上,目光溫和投下:「堂下何人?所為何事?」
「蘇王府暮城雪,為府中人鳴冤。」
那日和光被害者甚多,其實不止八具屍體。暮城雪隻讓人抬了八具來提供證據,先前眾人隻是知道和光進了刺客,現下親眼看到這麽多棺材,被震得目瞪口呆。
「京城王都,光天化日,入室殺人,還有沒有點王法了?」百姓們義憤填膺。
「你有什麽證據說那就是晁家人做的?」也有人反駁。
暮城雪適時提供證據:「我趕到之時,見到了他們頭領的臉。」
暮廣問道:「是誰?」
暮城雪勾一勾唇角:「晁坤晁大人獨子,晁燮。」
堂下一片譁然。
京城的天越發陰沉了。
暮廣受理此案,當日便命人與蘇王女一同去晁府探查。晁家也硬氣得很,直接閉門拒絕搜查。
兩邊橫眉冷對,劍拔弩張。這幾乎就坐實了罪名,甚至有了謀反的意思:你心裏沒鬼,為什麽拒檢?就算沒做那些事,應該也藏了些不能見人的東西吧?
暮淵此時又是一紙詔令下來,兩邊各大二十大板,象徵性地批評了幾句,稱證據不足辦事不力,令暮廣回府暫歇。
子衿氣得心慌,咬牙切齒地咒罵道:「和光堂上上下下當場被殺二十六人,他們竟然當做無事發生,居然還敢拒檢?」
暮城雪道:「晁家勢大,此時非是正麵硬抗的好時機。」
暮廣也道:「如今公道自在人心,晁家背離道義,大勢已去。雖是手中握有強師勁弩,然失了民心,終歸無法長久。」
李直亦點頭稱是,想了半晌後微微一嘆:「我與晁節同朝為官數十載,也算是同僚。他是位極具野心之人,亦有雄才大略。隻可惜晁家心術不正,家主自出生起,走得便是條邪路。」
府上
數日後,禁苑。
皇帝在高入九闕的鹿台上飲酒,周圍絲竹管弦,水袖翩翩。
暮淵閉著眼睛,臉上沒有表情。酒杯從他掌間滑落,他微仰起頭,在歌舞聲中迅速捕捉到了一絲不和諧的聲音。可能是得益於敏銳的聽覺,也可能隻是因為,已經聽過了太多遍。
溫熱的眼皮蓋在眸子上,為那人留出一片暗紅色的背景。
暮淵閉著眼也能看見背後的畫麵,那衣服和衣服下的人都安靜地出現在暗紅色的場景裏,輕而易舉。
袍子長長的下擺在磚石上拖動,刮蹭出簌簌聲響。那袍子是玄色的,暗紋從下擺一直延伸到頸間。也不知道那雙靴子是誰造的,總是悄無聲息地踩在各種材質的地麵,從來不發出任何聲響。
袍子裏的人顏色蒼白,毫無血色。並且一直如此。
「下去吧。」暮淵沒睜眼,吩咐道。
「是。」彈琴的樂師和跳舞的歌女們如是說,似是調轉了一個方向,屈身下拜:「晁大人。」
那人不說話,眾人也就伏在地麵上不敢起身。
暮淵捂著胸口一陣咳嗽,聲音因為惡疾的緣故顯得發虛:「朕說,讓你們都下去。」
無人應答,也無人動作。
暮淵隨手從憑幾上抄起一個酒壺丟了出去,晁坤微微一動,酒壺擦著他的耳畔飛過,撞碎在身後的廊柱上。
酒液不可避免地潑了出來,濺了些在晁坤臉上。
晁坤沒動,探出舌尖,舔砥著淌到唇邊的液體。
可能是他揮了揮手,暮淵聽見收拾樂器以及衣裙摩擦的聲響,眾人退了下去。
那人卻沒走,暮淵能察覺到他的氣息依舊停在鹿台上。
他有些煩躁地咳嗽兩聲,道:「朕說,都滾。」
晁坤邁步上前,依舊不怎麽發出聲音。他彎下身子,嘴唇觸碰著暮淵的鬢角。一縷長發垂下來,順著暮淵的衣領爬進龍袍,隨著晁坤的動作刮蹭著他胸口的皮膚。
晁坤一直都不太喜歡束髮,要是來見的是暮淵就更隨意了,長發盡數散著,隻拿一根暗色的帶子攏了過長的發尾,大多數依舊散在外麵,隨著當日或大或小的風飄起,翻飛。
「懷殷說的滾,自然是對人說的。可那日懷殷曾親口說過,子嫿不是人。」晁坤輕笑一聲,道:「子嫿不是人,自然就不用滾。」
暮淵聽見他提起從前,眼皮下的眸子一跳,更加反感他的觸碰,伸手欲推,掙紮中撞到了晁坤攏在寬袖中的右臂。
晁坤的袖子被他不小心推上去一些,一截金屬的手臂便露了出來,暮淵皮膚甫一觸碰到冰冷的金屬,便像被毒蛇咬了似的迅速抽了回去,不自然地在龍袍下屈伸著手指。
「懷殷這是心疼了。」晁坤勾了下唇,權傾朝野的人此刻竟因為皇帝一個細小的反應而出言調戲,蒼白的臉上都染了點紅暈,看起來竟有些得意。
暮淵懶得理這個瘋子,幹脆再次閉上眼,眼不見為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