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2-11-23


    正月十九日,漫天飛雪,說起長安的雪卻是和去年一樣下了一個冬天,山巒、湖海、村寨之中全部一個白。今日的雪下得分外大,眼前兩米之外瞧不得別人何樣,雪裏剛留一竄腳印,眨眼間回頭看時卻找不到印子,雪中呼嘯的厲風如刺一般生疼的打在人麵,蒙蒙天空一片陰霾,人心也多了幾分涼瑟和凝聚。宮內的場院裏半個時辰內積聚了數百大臣,不論文武皆麵色各異,見麵未來得及話敘長短便三五幾人急急的圍在一起,麵色慌張互說主意,“此事如何辦理?”“明公作何說法?”“不論陛下有何心思,我等皆須維護國本。”“是嘞是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數位大臣輕聲議論著即將朝拜皇帝的事情,聚在一起商議好之後便整理衣裝分先後次序陸陸續續的進了前殿。原是前數日間,劉邦因千番思忖如何讓如意代太子一事而愈加煩悶不已,竟半月不見朝臣。朝中各大臣皆以自己門道探得皇帝心思正和他們所想一致:皇帝欲廢太子,立趙王。


    蕭何為官首,得知此事後坐臥不安,以前就知道皇帝一直欲廢太子,近日更甚。蕭何曉得廢太子乃動搖國本之大事,他為丞相需得發揮輔政大臣的作用,那便是協助皇帝攘外安內,即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廢太子一事關係國本,蕭何不敢大意,此事不僅是呂、戚二人之間的仇怨,更是危急漢室存亡的大事,廢太子可能引起後黨的反擊造成宮變,北邊匈奴也有趁勢南下的可能,如此說來,攘外安內的基礎便是國本的順暢和安定。諸臣聽說關於皇帝欲廢太子的消息後,不等丞相的召集,皆將心提在喉間陸續拜訪丞相府商議對策和立場,蕭何隻有一個意思:保持國本,擁護太子。諸臣皆為此意。文武結好對策卻不敢進宮強勸,諸位不過是私下合成一股力量擁護太子,此並非呂後黨,皆因曆朝曆代立嫡立長製度決定。


    正月十八日,朝臣接到皇帝消息:明日進宮議事。翌日時候,諸臣急忙草草見了麵,皆稱此次皇帝的召見有可能是關於太子的廢立問題,大家擔憂之際便再次堅定幾日前的商議之後陸續進殿,一位年輕宦官關了殿門後便神色慌張一路小跑在通往長樂宮的路上。諸臣趨步進殿,卻見皇帝仿佛在榻上坐了很久,案子前的熏爐裏的熏香幾盡,麵色較為溫和的目視一圈群臣,便將繁瑣的禮節一概攔下,諸臣未行大禮趕緊分班站好。一時,殿內分外安靜,似隻聽得殿外雪花咯吱落下,諸臣心內卻緊張而波瀾,皆埋頭不敢起先說話是因為大家皆知今日皇帝召會的目的。諸臣互相之間低頭目視一番又各自站好。


    劉邦早已掃得群臣今日異樣,不如往日多言,一個個皆若縮頭龜沒個活力。劉邦反倒笑開了,“嗨喲!諸臣工受凍嘞?卻也非春夏明花,為甚萎靡蔫狀?”諸臣皆目視彼此而更自躬身埋首不語。劉邦蹙起眉頭,搓了鼻子思忖片刻,眼前一亮便立即挺直腰板急問蕭何,“幾日不朝,朕莫得聞聽外事,可有亂乎?”蕭何出班一步拱手從容道,“未也,隻是民心更聚罷了。”劉邦唏噓一口氣,連說,“便好便好。”劉邦麵似猶豫,故手遮半頰作撓之樣又急掃一圈文武,隻抿嘴而不好開口。諸臣皆小心視之而愈發安靜,殿內竟無一絲聲響,靜的出奇。


    “朕便直說了。”劉邦見氣氛沉悶便兀然一語,他曉得今日是必說此事。半月之間於宮內思索換太子一事,不僅源於戚夫人對他的死纏爛打以及呂後對戚夫人和趙王的一些,更是由於劉邦自己對太子一直以來的不滿意,太子性格過於仁弱而不動權術謀略,本身不似大丈夫的豪情萬丈,也比不上劉邦自己的無賴灑脫。劉邦回到關中便暗自調查了太子在關內所做的事皆出自呂後之謀,太子並無反抗也無自己的意見便全部接受;劉邦回到關內後,太子雖有三或五日一朝自己,自打罵了太子之後便再也不見他的蹤影,問詢之後卻是太子徘徊殿外不敢見自己,劉邦當時惱怒太子的懦弱,便更堅定廢黜之心。劉邦知道廢立太子有難度,但他為皇帝,是最後的決策人,隻要他一口死扛著不接受大臣的勸諫,那麽趙王有可能被立為太子,於是他願意賭一賭。劉邦見諸臣齊齊抬頭若受驚一樣昂高脖子看著自己,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卻不知他們為何動作如此一致,便微前傾了傾身子,腹內計劃一番才於安靜之中若悶夏季節突然一聲驚雷似的說道,“朕欲廢黜皇太子,改立趙王。”


    話音未落間,朝臣皆已一片嘩然,於台下騷動有間,皆搖頭表示不可以。蕭何收攏大家意見立即出班拱手嚴肅而正色奏道,“不可不可,此事甚大,關係國本,萬萬不可動此念。”群臣立即附議,“陛下三思,國本順暢,內外調和;太子無錯,不可廢黜。”數百大臣齊齊出前一步拱手奏勸皇帝,聲若洪鍾震響殿宇。劉邦早猜得會有此情形,倒也沒太不悅,舉手隔空稍稍安撫,“諸臣工聽朕一言:國本,國之基石與根本,類於擇梁柱,其必自身壯而強,才可做柱石頂起明堂殿宇;若其自身短小柔弱,必不能做頂梁柱,恐其周邊之柱皆分其光輝分其力,以便取而代之,支柱之力被代,能謂頂梁柱麽?知其不可為而使其為之,則明堂殿宇危矣。有人曰: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為擇所而後錯之,錯險則危;如何避錯,不過就是慎擇君。梁柱之木孰強孰弱,比較一番便罷;若人也如梁柱可比較,孰強孰弱,諸臣工皆知,奈何頑固至此強守一句祖宗規製而不隨時局變動。有錯則改益萬代子孫,若諸位明知其不可為君,還要為了祖宗規製頑固到底,不是朕罵諸位,而是諸位本為迂腐臣被寫進曆史,為後人笑。”劉邦一番滔滔大論這才作罷,見群臣啞然一片,他略有得意。


    劉邦還未完全笑開,便聽一人洪亮道,“臣雖國戚皇親,摒私情而道公論,陛下所言繆矣。國本類於梁柱卻非等同於梁柱,立嫡立長延續千載不變,陛下若否定此規則是否定祖宗之製。”劉邦一瞧,正是連襟樊噲,沒想到他今兒個倒是出來挺快,出來頂撞自己倒是出乎意料的。劉邦咬牙眯眼未瞧得片刻,又有留侯張良出班奏勸,“陛下慎思之,朝外南強北勁,若國本動搖之事傳入胡人之耳則危矣。”群臣皆蠢蠢欲勸皇帝,劉邦先其一步對張良道,“君侯多慮矣,此為我內事,出殿則卿等絕口若瓶,胡人如何曉得?”“陛下一念關乎天下,太子賢明不可隨意更改。”張良再次強勸,群臣也都目光匯聚張良之身,個個翹足豎耳寄希望於他,希望劉邦能夠如往昔一樣聽從張良意見。劉邦麵有尷尬不悅,與張良目視良久,二人目光之間若似暗戰與埋怨,張良探得劉邦已心生不悅,他那如虎豹的眼睛裏早已氤氳起怒意,一番較量之後,張良主動退敗站回原位。劉邦也頓時無話,抓了案子上的點心無意吃著,他深知張良的話代表群臣態度,再要狡辯也是無益,便暫作停歇以作打算。


    但一想到此事的成敗關乎戚姬母子的安危,劉邦便是眼睛一亮若有了動力似的再次發起攻勢,話裏話外皆是剛強般的斬釘截鐵,“朕若廢黜太子,諸臣工便若了四皓而皆歸隱商山麽?趙王為儲,諸臣工便要做舊太子黨羽而與趙王對立麽?若趙王日後執政,諸臣工便罷官不仕麽?天下無有諸位,江山便會不永了?朕就是要廢黜,諸位隨意。”劉邦話裏句句生硬而埋怨。


    群臣固爭之,皆不得。周昌雖內心焦急,卻一臉平靜的出班拱手道,“臣敢問陛下,顧公顧私?”劉邦毫不猶豫便道,“國事為公,家事為私,故公大於私,朕顧公。”“國儲為公為私?”周昌追問。劉邦心下一亮,曉得自己進了周昌圈套,卻也從容聰明回道,“亦公亦私。”“錯也,國儲必為國事,儲君是天下之主,豈能是一家之主?”周昌見皇帝默然便趁勢接道,“既是公事,天下黎民皆擁護太子,此為公;陛下所說顧公與實不符,陛下因愛戚夫人而欲立其子,此為私。臣愚也,不知陛下如何作選?”周昌一番話叫群臣內心喜悅非常,皆翹首目視周昌卻不敢肆意欣喜。劉邦卻怒火中燒恨不得啖肉食皮,案子下的雙手緊緊捏在一起,忽然一股怒火直衝腦門便大肆發作,‘啪――的’一聲,劉邦一手拍案,黑臉怒視周昌壓低聲音道,“你非要朕難堪麽?太子與趙王皆我子嗣,哪輪到你插嘴?朕隻為漢室江山考慮,你個榆木貨,誰說朕為戚夫人母子?你倒是……”“陛下不為戚夫人,為何廢黜太子?”周昌不待劉邦說完便冒險搶了一句。“周昌!”劉邦大怒,拍案而起直指周昌,眼睛犀利若鉤子直盯盯視他,“朕為漢―室―考―慮!”劉邦說的一字一句,六字之中好些責怨,過了案前立於台邊目視一番群臣,最後目光還是落在周昌身上,話裏剛硬道,“日後再有頂撞,朕便不饒你。”周昌卻仿佛來勁,心裏也火冒三丈,怒火像是融進血液亂竄全身,昂起頭顱挺直身子對劉邦一拱手,一著急卻口吃起來,“臣、臣惹你生氣,你便拿、拿了臣腦袋罷了。臣、臣素來剛、剛直,怕日後還、還要惹你生氣,不若此時、此、此時不饒臣了,臣也、也不必提心吊膽。”台下群臣素來知道周昌一著急便會口吃,一口吃便會使他可愛憨厚起來,周昌仿佛個惹人發笑的優伶似的在台下表演,群臣皆有笑意卻不敢大肆而笑,皆看皇帝臉色硬憋住笑意。劉邦麵色卻有緩和,臉不自覺的往身後的榻邊看去,又捂嘴高聲清咳兩聲之後便又一副嚴容視之。


    周昌見身後有異樣,顧不得許多又義正詞嚴對劉邦拱手道,“臣、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廢太子,臣、臣期、期期不奉陛下詔。陛下不饒臣,便、便逮了臣入獄,可、可好?給陛下個清靜、靜嘞。”台下群臣再也忍不住,‘噗嗤――’一聲哄堂大笑起來。劉邦被大臣這麽一笑,他也忍不住了,連忙跑回案前趴在案子上笑得麵紅耳赤,殿中宦官宮女皆被周昌的口吃逗得前仰後合,竟也忘記了這是在上朝。“卿曰期期,到底幾期?”劉邦趴在案前笑問周昌。周昌一愣,略作沉思便挺直腰杆,“鳳兮鳳兮,自是、是一期嘞。”周昌的挺拔公正樣卻叫大臣更是笑個不停,劉邦更是笑軟在案上不能起身。


    周昌見氣氛有些緩和,皇帝也不似原先的暴怒發威,覺得有些事此時說較為合適,便再次拱手義正言辭而鏗鏘相勸,“陛、陛下,奈你說個、個百十來遍,昌與各位臣工都、都都不奉陛下詔,陛下休要、休要再議。臣等堅決不奉詔,莫要議此事,不奉便是堅決的了。”


    殿內哄笑良久才被周昌此話又逐漸恢複平靜,劉邦稍整衣冠,淡色的笑意中氤氳起無限惆悵,周昌把他想要說的話堵截了,周昌明確表態堅決擁護太子。劉邦見再議論此事也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便欣然作罷,“此事便罷,此事便罷。”話罷,劉邦喟然長歎一聲,黯然神傷的起身離去。


    群臣皆行禮告退出了宮殿,待周昌跨步出殿,身後衣角卻被一名花樣少女揪著,那少女隻道,“周公稍待。”周昌一臉疑惑,不太熟悉戴青,方在疑惑時,呂後卻從東廂房急急而出。周昌大驚之時,呂後卻‘噗通――’一聲跪在周昌麵前,麵色略顯一絲後怕與擔憂,炯炯看著周昌便是肅然一拜,“微君,太子幾廢。恩德深四海,呂雉及太子莫能忘卻。”周昌驚愕不已,微怔半晌才緩過神兒,忙扶起呂後,驚呼,“皇後折煞臣,擁護太子為漢臣責任,豈是周昌一人之力?”呂後對皇帝的廢黜太子還有餘悸,麵容稍有僵硬的笑了笑,便又作一個素禮恭送周昌出殿。周昌卻嚇得一身冷汗,不知皇後就在東廂房密切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瀟的風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瀟的風箏並收藏漢室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