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0-06-21
李明博長了一雙小眼睛,這雙眼睛小到如果你不仔細觀察,很可能誤以為他的先天性瞎子。(.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不過還好,作為一個江界種地為生的普通農民,隻要他的視野足夠他看清腳下的泥土田埂和嬌嫩的禾苗,也就足夠了。
李家是朝鮮國大姓,甚至連朝鮮國王也是姓李的。不過,李明博既不是王室後裔,甚至家裏也從來沒有什麽顯赫人物,距離他的家族上一次出一個文化人,已經是兩代以前了,當時他的曾祖父在一江之隔的遼東還屬於大明朝的時候,曾經在一個明國人所開的商行裏做夥計,每天四處奔波為老板收購高麗參等特產。由於動作勤快,手腳幹淨被老板的賞識,因此把他提拔城了二掌櫃。如果說做跑腿的活計還隻需要勤奮和城誠實的話,那麽作為負責一地經驗的二掌櫃,就需要一些文化知識了。為此,老板還出錢讓他去當地的一所私塾讀書。這就是李明博這一係的李家人的曾經取得的最高成就了。
後來他曾祖父老了,就帶著一輩子的繼續回到江界鄉下的老家,買了一些地,當起了小地主。
然而隨後的後金入侵,那些幾百年前曾經被朝鮮人叢圖們江以南的平原趕到了圖們江以北的山區去艱難生產的建州女真們,依然留著可笑的禿頭鼠尾辮,這時候卻成了還鄉團,一路從鴨綠江以北勢如破竹的殺到了王京,俘虜了朝鮮國王。從此朝鮮國淪為了後金國的藩屬。李明博的祖父在這場戰亂中喪生,為了躲避戰火,李明博的父親帶著此時才幾歲的李明博躲到了深山之中,一躲就是兩年。
兩年之後,偶爾在山中聽到女真蠻子已經和國王簽訂了城下之盟大軍退出了朝鮮國境的消息,這才從山裏走出來。
然而這時他們的土地已經荒蕪,被地方官員以無主之地的名義分給了別的流民。還好他老爹臨走時沒有忘記帶上地契,於是乎在當地能人的指點下,他老弟果斷的拿出了地契中的一大半獻給了縣官,這才最終得以重新要回一部分土地,不至於成為失地流民。
然而,經此一事,李家也從小地主變成了自耕農。
李明博的老爹死後,李家又經曆了兄弟分家等農民的傳統問題,以至於李家自有的土地越來越少,已經不足以養活一家大小,為此不得不得向地主租種土地。
最終李明博的生計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租種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盤剝,那些每天吃晚飯就盤算著怎麽多拔佃農一根,毛的地主們有著種種匪夷所思或是高明,或是拙劣的手段。無論是大鬥進小鬥出,還是勾結管理篡改田賦文書,一道道沉重的被強壓到了李明博的肩頭,每天他都覺得有做不完的農活,卻怎麽都吃不飽飯。
就在今年新春裏,李明博的第六個孩子剛剛出生(夭折了4個,實際上他隻有兩個孩子能夠活下來,且其中一個是女兒),他那個叫做三順的婆姨就背上背著孩子,在月子裏挽起褲腳,不顧冬末春初的水稻田裏還浮在水麵上的冰渣子,下田栽種秧苗了。
雖然朝鮮人的傳統就是如此,然而多少受過一丁點教育,至少能夠寫得出自己名字的李明博還是為此感到十分的愧疚,時常暗歎自己的無能。
不過,就在昨天,他那個在城裏水碼頭當力工的兄弟托人帶來口信,說是城裏來了一群清國人,正在大肆招工,準備在本地招上一些能吃苦耐勞的老實漢子去清國遼東挖金礦,聽說每月不僅提供食宿,還能有2兩銀子的工錢,一年下來省著點,不怕事能存上20兩白花花的銀子?20兩呐,自從女真蠻子入侵朝鮮以後,四十年過去了,李明博還真的沒有機會能夠看到20兩白銀到底是什麽樣子呢!
再說了,李明博自己心裏也有些小九九。在他看來,既然遼東發現了金礦還要這麽多人手,說明這個金礦的規模肯定不小。當年李明博和他爹一起在山裏躲避兵災的時候,也是無意間見過山裏淘金人開挖的礦坑的,大多數都很淺,甚至有些幹脆就隻是在河水溪流中用個盤子淘金沙而已。
朝鮮北部多山,礦產豐富,在山裏以挖礦探礦為生的人也不算少數,耳濡目染之下,李明博還是對礦脈這之類的知識有一定了解的。
因此他斷定,這個在遼東被發現的金礦必然不小,才需要招募如此多的人手。那麽隻要自己在那裏幹上一段時間之後,摸清當地的地理情況,說不定有機會找到一條小的分支的礦脈。到時候自己一個人偷偷開采,一部分帶回家鄉,就立刻暴富,甚至還可以把這個秘密當做傳家寶傳下去,那麽李家後世,豈不是就富貴榮華指日可待了?(多麽典型的小農思想……)
退一萬步說,即便沒有這個機緣,那麽老老實實在那裏幹上幾年,存下一筆銀子,回鄉也能買下一片土地,讓李家在他手中重新恢複作為地主的繁榮。
所以左思右想之下,他就和婆娘說了這個事兒,然後又把自己的分析和想法一股腦的說給了她聽。這個平日裏就沒什麽主見,隻知道勤勞耕作勞動來養活子女的朝鮮女人,聽到他說的前景是如此的光明,也是激動地兩眼冒光。當即表示了支持,連連稱讚自己的男人果然識字的就是不一樣,見識又要多了許多咧。
她還主動勸慰有點放心不下家裏的李明博,對他說家裏反正還有自己和一男一女已經成年的勞力,等李明博走了之後,家裏雖然少了一個壯勞力,卻也因此少了一張吃飯的嘴,倒是把找個好點的人家嫁掉,有著夫家的幫襯,她和大兒子一起下地幹活,也足以養活三口人了。
聽了女人的勸解,李明博終於放下了心中最後的一點顧慮,作出了到遼東去挖金子的重大決定。
至於是否能夠被選上,李明博倒是一點不擔心。他弟弟帶來的口信說,這次清國來人要招的人很多,因此是區挖礦,因此特別看重是否能夠吃苦,是否聽話老實,身家是否清白,如果是家裏雜七雜八的親戚很多的大宗族的人,他們是不願意要的。據他弟弟說,是因為清國人怕這種人去了之後手腳不幹淨,夾帶金沙私吞的話損失不小,而如果家裏是大宗族的話,很可能就仗著這點不服管轄了。因此為了減少麻煩,清國人是不想要這種人的。
李明博照著這個條件和自己一對比,當時就覺得簡直就是說的自己了。
論身體的健壯,雖然他已經年過四十,歲月和風霜已經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但是由於持續的勞作,他自信身體還和20歲的小夥子一樣的健壯有力。而且他家除了在城裏碼頭當力工的弟弟之外,再也沒有什麽宗親父老了,身世那是絕對的清白。而且他還有一個別人所沒有的優勢,就是他對采礦一事略有所知,這就是一個突出點了。
最後還得加上,他弟弟說,這次清國人也擺脫了他們碼頭的管事兒幫忙招人,借著這層關係招來的人,隻要條件符合,都會優先錄用的。所以碼頭上的幹活的人紛紛都帶去口信給自己家的親朋好友,他弟弟自然在第一時間想到了他這個哥哥,還說,若不是因為他家裏孩子尚小,怕自己走了之後留下婆娘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又怕她耐不住寂寞紅杏出牆,他肯定自己就先報名去了。
因此,李明博去當礦工的事情,可以說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博就穿著一件單薄的舊衣服,帶著一壇子他婆娘親手做的泡菜,大步流星的朝著城裏趕去,除此之外,他什麽都沒有帶。在他心裏,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不能做出一番成果來,還不如就此客死異鄉,不用再回來,以免麵對家人失望而安慰的神情。因此當他的婆娘勸說他帶上家裏唯一一件厚棉襖,聽說遼東比朝鮮更冷,到了冬天也好有個禦寒的衣物的時候他笑著拒絕了。
他說,現在才8月,到了那邊隻要幹上一個月,買件厚棉襖也就綽綽有餘了,這件襖子就留在家裏,到了她和兒子誰需要出門的時候就穿上禦寒吧。
到了江界城裏,李明博找到他的弟弟李登灰,然後李登灰帶著他找到了碼頭的管事。這時候,管事那裏已經聚集了十幾個看上去也是老實忠厚的農民模樣的青壯,看樣子也是準備去當礦工的。
管事的見到李登灰帶著人進來,就迎了上去,和李登灰在一旁低聲說了一會兒話,就滿臉帶著笑容的走過來對李明博說:“原來你就是李明博啊。到了那邊,可要好好幹,聽工頭的話哦,否則如果被開革了,我和你弟弟的一片苦心也就白費了,傳出去我們的麵子上也不好看不是?”
李明博老老實實低眉順眼的回答說:“是,有勞您了。我一定好好幹,不辜負您的教誨。”
當天晚上,他們就被管事的帶到了城裏一個倉庫模樣的地方,把這一群人交給了一個沒有留著辮子,反而留了一頭短發的年輕男人,在倉庫四周都有一些衣襟裏鼓鼓的健壯的凶惡漢子或是巡邏,或是站在交通路口,目光不善的掃視著他們。
李明博觀察到,每當一個人被“清國人”帶去問話得到了滿意的結果之後,管事就會得到一張細細的白條。
他隱隱的覺得裏麵有些什麽不對頭,不過還沒有等他仔細想想,就輪到他被帶去問話了。
李明博長了一雙小眼睛,這雙眼睛小到如果你不仔細觀察,很可能誤以為他的先天性瞎子。(.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不過還好,作為一個江界種地為生的普通農民,隻要他的視野足夠他看清腳下的泥土田埂和嬌嫩的禾苗,也就足夠了。
李家是朝鮮國大姓,甚至連朝鮮國王也是姓李的。不過,李明博既不是王室後裔,甚至家裏也從來沒有什麽顯赫人物,距離他的家族上一次出一個文化人,已經是兩代以前了,當時他的曾祖父在一江之隔的遼東還屬於大明朝的時候,曾經在一個明國人所開的商行裏做夥計,每天四處奔波為老板收購高麗參等特產。由於動作勤快,手腳幹淨被老板的賞識,因此把他提拔城了二掌櫃。如果說做跑腿的活計還隻需要勤奮和城誠實的話,那麽作為負責一地經驗的二掌櫃,就需要一些文化知識了。為此,老板還出錢讓他去當地的一所私塾讀書。這就是李明博這一係的李家人的曾經取得的最高成就了。
後來他曾祖父老了,就帶著一輩子的繼續回到江界鄉下的老家,買了一些地,當起了小地主。
然而隨後的後金入侵,那些幾百年前曾經被朝鮮人叢圖們江以南的平原趕到了圖們江以北的山區去艱難生產的建州女真們,依然留著可笑的禿頭鼠尾辮,這時候卻成了還鄉團,一路從鴨綠江以北勢如破竹的殺到了王京,俘虜了朝鮮國王。從此朝鮮國淪為了後金國的藩屬。李明博的祖父在這場戰亂中喪生,為了躲避戰火,李明博的父親帶著此時才幾歲的李明博躲到了深山之中,一躲就是兩年。
兩年之後,偶爾在山中聽到女真蠻子已經和國王簽訂了城下之盟大軍退出了朝鮮國境的消息,這才從山裏走出來。
然而這時他們的土地已經荒蕪,被地方官員以無主之地的名義分給了別的流民。還好他老爹臨走時沒有忘記帶上地契,於是乎在當地能人的指點下,他老弟果斷的拿出了地契中的一大半獻給了縣官,這才最終得以重新要回一部分土地,不至於成為失地流民。
然而,經此一事,李家也從小地主變成了自耕農。
李明博的老爹死後,李家又經曆了兄弟分家等農民的傳統問題,以至於李家自有的土地越來越少,已經不足以養活一家大小,為此不得不得向地主租種土地。
最終李明博的生計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租種地主的土地忍受地主的盤剝,那些每天吃晚飯就盤算著怎麽多拔佃農一根,毛的地主們有著種種匪夷所思或是高明,或是拙劣的手段。無論是大鬥進小鬥出,還是勾結管理篡改田賦文書,一道道沉重的被強壓到了李明博的肩頭,每天他都覺得有做不完的農活,卻怎麽都吃不飽飯。
就在今年新春裏,李明博的第六個孩子剛剛出生(夭折了4個,實際上他隻有兩個孩子能夠活下來,且其中一個是女兒),他那個叫做三順的婆姨就背上背著孩子,在月子裏挽起褲腳,不顧冬末春初的水稻田裏還浮在水麵上的冰渣子,下田栽種秧苗了。
雖然朝鮮人的傳統就是如此,然而多少受過一丁點教育,至少能夠寫得出自己名字的李明博還是為此感到十分的愧疚,時常暗歎自己的無能。
不過,就在昨天,他那個在城裏水碼頭當力工的兄弟托人帶來口信,說是城裏來了一群清國人,正在大肆招工,準備在本地招上一些能吃苦耐勞的老實漢子去清國遼東挖金礦,聽說每月不僅提供食宿,還能有2兩銀子的工錢,一年下來省著點,不怕事能存上20兩白花花的銀子?20兩呐,自從女真蠻子入侵朝鮮以後,四十年過去了,李明博還真的沒有機會能夠看到20兩白銀到底是什麽樣子呢!
再說了,李明博自己心裏也有些小九九。在他看來,既然遼東發現了金礦還要這麽多人手,說明這個金礦的規模肯定不小。當年李明博和他爹一起在山裏躲避兵災的時候,也是無意間見過山裏淘金人開挖的礦坑的,大多數都很淺,甚至有些幹脆就隻是在河水溪流中用個盤子淘金沙而已。
朝鮮北部多山,礦產豐富,在山裏以挖礦探礦為生的人也不算少數,耳濡目染之下,李明博還是對礦脈這之類的知識有一定了解的。
因此他斷定,這個在遼東被發現的金礦必然不小,才需要招募如此多的人手。那麽隻要自己在那裏幹上一段時間之後,摸清當地的地理情況,說不定有機會找到一條小的分支的礦脈。到時候自己一個人偷偷開采,一部分帶回家鄉,就立刻暴富,甚至還可以把這個秘密當做傳家寶傳下去,那麽李家後世,豈不是就富貴榮華指日可待了?(多麽典型的小農思想……)
退一萬步說,即便沒有這個機緣,那麽老老實實在那裏幹上幾年,存下一筆銀子,回鄉也能買下一片土地,讓李家在他手中重新恢複作為地主的繁榮。
所以左思右想之下,他就和婆娘說了這個事兒,然後又把自己的分析和想法一股腦的說給了她聽。這個平日裏就沒什麽主見,隻知道勤勞耕作勞動來養活子女的朝鮮女人,聽到他說的前景是如此的光明,也是激動地兩眼冒光。當即表示了支持,連連稱讚自己的男人果然識字的就是不一樣,見識又要多了許多咧。
她還主動勸慰有點放心不下家裏的李明博,對他說家裏反正還有自己和一男一女已經成年的勞力,等李明博走了之後,家裏雖然少了一個壯勞力,卻也因此少了一張吃飯的嘴,倒是把找個好點的人家嫁掉,有著夫家的幫襯,她和大兒子一起下地幹活,也足以養活三口人了。
聽了女人的勸解,李明博終於放下了心中最後的一點顧慮,作出了到遼東去挖金子的重大決定。
至於是否能夠被選上,李明博倒是一點不擔心。他弟弟帶來的口信說,這次清國來人要招的人很多,因此是區挖礦,因此特別看重是否能夠吃苦,是否聽話老實,身家是否清白,如果是家裏雜七雜八的親戚很多的大宗族的人,他們是不願意要的。據他弟弟說,是因為清國人怕這種人去了之後手腳不幹淨,夾帶金沙私吞的話損失不小,而如果家裏是大宗族的話,很可能就仗著這點不服管轄了。因此為了減少麻煩,清國人是不想要這種人的。
李明博照著這個條件和自己一對比,當時就覺得簡直就是說的自己了。
論身體的健壯,雖然他已經年過四十,歲月和風霜已經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但是由於持續的勞作,他自信身體還和20歲的小夥子一樣的健壯有力。而且他家除了在城裏碼頭當力工的弟弟之外,再也沒有什麽宗親父老了,身世那是絕對的清白。而且他還有一個別人所沒有的優勢,就是他對采礦一事略有所知,這就是一個突出點了。
最後還得加上,他弟弟說,這次清國人也擺脫了他們碼頭的管事兒幫忙招人,借著這層關係招來的人,隻要條件符合,都會優先錄用的。所以碼頭上的幹活的人紛紛都帶去口信給自己家的親朋好友,他弟弟自然在第一時間想到了他這個哥哥,還說,若不是因為他家裏孩子尚小,怕自己走了之後留下婆娘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又怕她耐不住寂寞紅杏出牆,他肯定自己就先報名去了。
因此,李明博去當礦工的事情,可以說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博就穿著一件單薄的舊衣服,帶著一壇子他婆娘親手做的泡菜,大步流星的朝著城裏趕去,除此之外,他什麽都沒有帶。在他心裏,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不能做出一番成果來,還不如就此客死異鄉,不用再回來,以免麵對家人失望而安慰的神情。因此當他的婆娘勸說他帶上家裏唯一一件厚棉襖,聽說遼東比朝鮮更冷,到了冬天也好有個禦寒的衣物的時候他笑著拒絕了。
他說,現在才8月,到了那邊隻要幹上一個月,買件厚棉襖也就綽綽有餘了,這件襖子就留在家裏,到了她和兒子誰需要出門的時候就穿上禦寒吧。
到了江界城裏,李明博找到他的弟弟李登灰,然後李登灰帶著他找到了碼頭的管事。這時候,管事那裏已經聚集了十幾個看上去也是老實忠厚的農民模樣的青壯,看樣子也是準備去當礦工的。
管事的見到李登灰帶著人進來,就迎了上去,和李登灰在一旁低聲說了一會兒話,就滿臉帶著笑容的走過來對李明博說:“原來你就是李明博啊。到了那邊,可要好好幹,聽工頭的話哦,否則如果被開革了,我和你弟弟的一片苦心也就白費了,傳出去我們的麵子上也不好看不是?”
李明博老老實實低眉順眼的回答說:“是,有勞您了。我一定好好幹,不辜負您的教誨。”
當天晚上,他們就被管事的帶到了城裏一個倉庫模樣的地方,把這一群人交給了一個沒有留著辮子,反而留了一頭短發的年輕男人,在倉庫四周都有一些衣襟裏鼓鼓的健壯的凶惡漢子或是巡邏,或是站在交通路口,目光不善的掃視著他們。
李明博觀察到,每當一個人被“清國人”帶去問話得到了滿意的結果之後,管事就會得到一張細細的白條。
他隱隱的覺得裏麵有些什麽不對頭,不過還沒有等他仔細想想,就輪到他被帶去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