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能。
因為那一把平安信隻是兇手苦心遮掩的工具。沈鵲白的信都偷偷寫給了沈清瀾,這個十九年不曾蒙麵,卻主動來信問候他是否平安康健、每月按時送月錢、逢年過節來信贈禮,還總是牽掛他學業的哥哥。
沈鵲白看著沈清瀾,心像泡在這捧溫茶裏,他用腦袋蹭了蹭沈清瀾的手,小聲喊:「哥哥。」
「哥哥在。」沈清瀾說,「一路遠來,累壞了吧,隨我回府去,先好好睡一覺。」他轉過身,想起什麽,又轉頭問,「可有人陪你?」
後頭的小太監連忙上前,「奴婢見過世子爺。老祖宗急著回宮復命,便讓奴婢陪著五少爺回府。」
一旁的聞榭摸出銀子遞過去,說:「這一路勞公公照顧我家小少爺。正下雨,公公去樓裏喝杯熱茶,歇會兒再回去。」
小太監沒有推辭,笑嗬嗬地接了,又說了兩句吉祥話,行禮後便離開了。
上了馬車,沈清瀾才說:「這樁婚事雖然荒唐,但到底是陛下賜婚,還是明瑄王府的婚事,所以簡單不得。前去宣旨的是陛下的伴讀太監,四品,老資歷,名叫魚半湖。禦前的人最會察言觀色,我猜他們這一路不會薄待你,一點銀錢是還人情,也是送人情。」
他不喜這些幹係,卻明白有時候喜不喜的不重要。
「我知道。」沈鵲白翻身枕在他腿上,閉眼道,「哥哥放心。」
沈清瀾聞言按了按他的額頭,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
魚半湖換了身幹淨的圓領紅袍,在殿前磕了個頭,等裏頭傳來一聲清脆鍾鈴,才起身走了進去。殿內沒有內宦伺候,隻有個穿寬鬆長袍的男人坐在榻上,手裏捧著一本書,正在鑽研身前的棋局。
魚半湖輕步上前,候在一旁,沒有說話。
半晌,景安帝嘆了口氣,負氣般地扣上棋書,說:「寫……」他岔了氣,猛地咳起來,魚半湖忙上前替他順氣。少頃,景安帝晃晃手,說完了話,「……得什麽東西?」
「您別動氣。」魚半湖捧著玉盞給他,「您這是入了神,得喝口茶歇息,再靈犀一點,一指破局。」
景安帝抿了口茶,用眼神點了點魚半湖,說:「哄朕。」
魚半湖笑著說:「看來奴婢這嘴還是不中用。」
景安帝放下茶盞,「那孩子如何?」
「生得真叫一漂亮。」魚半湖用手指比劃著名,「那眉眼,跟畫出來的似的,又幹淨又精巧。」
景安帝笑,「你個老傢夥,別隻顧著看臉了吧?」
「那不能,奴婢這一路瞧得仔細,那是棵小青鬆,端莊知禮、半點不嬌氣浮躁,骨頭是又直又硬的。」沈鵲白給的錢,魚半湖拿去給底下的崽子們買了吃喝,這會兒化成口好聽的氣,吹進了龍耳,「奴婢瞧過他的手,白皙漂亮,卻有繭子,估計是嬤嬤沒了,得自己提水幹活。回程時奴婢同五少爺聊天,他還偷摸問奴婢,殿下是不是生得像猛虎夜叉,嚇不嚇人?」
「倒是藏著點孩子氣。」景安帝看著棋麵,臉上帶著笑,「你去選些東西,估摸著是年輕人喜歡的,送到永定侯府去。」
「遵旨。」魚半湖行禮,躬身退出殿外。
一道腳步聲隨即響起,玉色袍角拂過地上的雙耳龍紋熏爐。景安帝伸手撥了個棋,說:「半湖說他是小青鬆,你呢?」
「臣覺著說不定,」這聲音涼的,像捧冰過的酒,「是棵梧桐木。」
「若真是梧桐木,先入瓊仙苑也擋不住他盤龍臥鳳。」景安帝看著棋盤,終於還是惱了,「不下了,什麽為難人的殘局,趕快叫阿行來破這一局。」
蘭欽看了眼亂糟糟的棋麵,心想祝鶴行應當是不想來接盤,他說:「殿下回了宣都便徑直往寒青寺去,還未曾踏出寺門一步。」
景安帝「哦」了一聲,琢磨道:「看來這趟朝天城之行,有什麽障了他的眼啊。」
*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章 新婚
從宣都西門出去,行二十裏,有六淨山,竹浪千層,霧靄成雲。雲端住著寒青古寺,簡樸幽靜,香火寥寥。
行至寺門前,沈清瀾說:「山上隻住著師父了無和一個小沙彌。了無師父入佛門五十載,他有入世之能,卻從未下山。當年瑛王上山叩問天道,了無師父隻作搖頭笑,不算王朝命,瑛王威逼利誘不成,下令燒廟,了無師父端坐火中,麵容清淨慈悲。」
沈鵲白說:「我信世間有大能,能算天運人命,但命若靠算,活著就不知樂、不得樂,不如一步一前,自己去看。」
沈清瀾靜了片刻,說:「有理,隻是我眼瞎多年,深知走得太慢要打飄,走得太快易磕絆,行將踏錯要頭破血流。」
「哥哥的教誨,我謹記在心。」沈鵲白扶著他走上台階,一步一頓,一步一響,「哥哥聽,我步步走得穩妥。」
沈清瀾輕笑,牽他進入寺門。
穿過幽靜竹徑,前方橫著一條曲折小泉,細細木欄跨懸泉上,沈鵲白低頭瞥見泉中錦鯉,紅的白的黑的黃的,擺擺竄竄的像株漂了色的優缽羅。下了橋,前方大片鋪石地,這座寺廟沒有誦經聲,靜得過分。
突然,左側竹林間滾出個小沙彌和裹土的蘿蔔。他在地上咕嚕兩圈,用腦門剎地,一個鯉魚打挺翻起來,抓起蘿蔔上前招呼二人,「阿彌陀佛。」
因為那一把平安信隻是兇手苦心遮掩的工具。沈鵲白的信都偷偷寫給了沈清瀾,這個十九年不曾蒙麵,卻主動來信問候他是否平安康健、每月按時送月錢、逢年過節來信贈禮,還總是牽掛他學業的哥哥。
沈鵲白看著沈清瀾,心像泡在這捧溫茶裏,他用腦袋蹭了蹭沈清瀾的手,小聲喊:「哥哥。」
「哥哥在。」沈清瀾說,「一路遠來,累壞了吧,隨我回府去,先好好睡一覺。」他轉過身,想起什麽,又轉頭問,「可有人陪你?」
後頭的小太監連忙上前,「奴婢見過世子爺。老祖宗急著回宮復命,便讓奴婢陪著五少爺回府。」
一旁的聞榭摸出銀子遞過去,說:「這一路勞公公照顧我家小少爺。正下雨,公公去樓裏喝杯熱茶,歇會兒再回去。」
小太監沒有推辭,笑嗬嗬地接了,又說了兩句吉祥話,行禮後便離開了。
上了馬車,沈清瀾才說:「這樁婚事雖然荒唐,但到底是陛下賜婚,還是明瑄王府的婚事,所以簡單不得。前去宣旨的是陛下的伴讀太監,四品,老資歷,名叫魚半湖。禦前的人最會察言觀色,我猜他們這一路不會薄待你,一點銀錢是還人情,也是送人情。」
他不喜這些幹係,卻明白有時候喜不喜的不重要。
「我知道。」沈鵲白翻身枕在他腿上,閉眼道,「哥哥放心。」
沈清瀾聞言按了按他的額頭,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
魚半湖換了身幹淨的圓領紅袍,在殿前磕了個頭,等裏頭傳來一聲清脆鍾鈴,才起身走了進去。殿內沒有內宦伺候,隻有個穿寬鬆長袍的男人坐在榻上,手裏捧著一本書,正在鑽研身前的棋局。
魚半湖輕步上前,候在一旁,沒有說話。
半晌,景安帝嘆了口氣,負氣般地扣上棋書,說:「寫……」他岔了氣,猛地咳起來,魚半湖忙上前替他順氣。少頃,景安帝晃晃手,說完了話,「……得什麽東西?」
「您別動氣。」魚半湖捧著玉盞給他,「您這是入了神,得喝口茶歇息,再靈犀一點,一指破局。」
景安帝抿了口茶,用眼神點了點魚半湖,說:「哄朕。」
魚半湖笑著說:「看來奴婢這嘴還是不中用。」
景安帝放下茶盞,「那孩子如何?」
「生得真叫一漂亮。」魚半湖用手指比劃著名,「那眉眼,跟畫出來的似的,又幹淨又精巧。」
景安帝笑,「你個老傢夥,別隻顧著看臉了吧?」
「那不能,奴婢這一路瞧得仔細,那是棵小青鬆,端莊知禮、半點不嬌氣浮躁,骨頭是又直又硬的。」沈鵲白給的錢,魚半湖拿去給底下的崽子們買了吃喝,這會兒化成口好聽的氣,吹進了龍耳,「奴婢瞧過他的手,白皙漂亮,卻有繭子,估計是嬤嬤沒了,得自己提水幹活。回程時奴婢同五少爺聊天,他還偷摸問奴婢,殿下是不是生得像猛虎夜叉,嚇不嚇人?」
「倒是藏著點孩子氣。」景安帝看著棋麵,臉上帶著笑,「你去選些東西,估摸著是年輕人喜歡的,送到永定侯府去。」
「遵旨。」魚半湖行禮,躬身退出殿外。
一道腳步聲隨即響起,玉色袍角拂過地上的雙耳龍紋熏爐。景安帝伸手撥了個棋,說:「半湖說他是小青鬆,你呢?」
「臣覺著說不定,」這聲音涼的,像捧冰過的酒,「是棵梧桐木。」
「若真是梧桐木,先入瓊仙苑也擋不住他盤龍臥鳳。」景安帝看著棋盤,終於還是惱了,「不下了,什麽為難人的殘局,趕快叫阿行來破這一局。」
蘭欽看了眼亂糟糟的棋麵,心想祝鶴行應當是不想來接盤,他說:「殿下回了宣都便徑直往寒青寺去,還未曾踏出寺門一步。」
景安帝「哦」了一聲,琢磨道:「看來這趟朝天城之行,有什麽障了他的眼啊。」
*
作者有話要說:
第12章 新婚
從宣都西門出去,行二十裏,有六淨山,竹浪千層,霧靄成雲。雲端住著寒青古寺,簡樸幽靜,香火寥寥。
行至寺門前,沈清瀾說:「山上隻住著師父了無和一個小沙彌。了無師父入佛門五十載,他有入世之能,卻從未下山。當年瑛王上山叩問天道,了無師父隻作搖頭笑,不算王朝命,瑛王威逼利誘不成,下令燒廟,了無師父端坐火中,麵容清淨慈悲。」
沈鵲白說:「我信世間有大能,能算天運人命,但命若靠算,活著就不知樂、不得樂,不如一步一前,自己去看。」
沈清瀾靜了片刻,說:「有理,隻是我眼瞎多年,深知走得太慢要打飄,走得太快易磕絆,行將踏錯要頭破血流。」
「哥哥的教誨,我謹記在心。」沈鵲白扶著他走上台階,一步一頓,一步一響,「哥哥聽,我步步走得穩妥。」
沈清瀾輕笑,牽他進入寺門。
穿過幽靜竹徑,前方橫著一條曲折小泉,細細木欄跨懸泉上,沈鵲白低頭瞥見泉中錦鯉,紅的白的黑的黃的,擺擺竄竄的像株漂了色的優缽羅。下了橋,前方大片鋪石地,這座寺廟沒有誦經聲,靜得過分。
突然,左側竹林間滾出個小沙彌和裹土的蘿蔔。他在地上咕嚕兩圈,用腦門剎地,一個鯉魚打挺翻起來,抓起蘿蔔上前招呼二人,「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