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雍帝昏聵,冤殺大臣,你能進駐中原,其實有他一大半的功勞。這話不大順耳,卻是實話,不知你肯不肯認。」


    狄邁輕哼一聲,在他手上捏捏,又學著他的模樣,往下撇了撇嘴。


    劉紹一笑,繼續道:「陸元諒、荀廷鶴死在他的手上,就不必說了。後來許寧遠、曾圖所在城池相繼獻誠投降,這帳往上一捋,也都要算他頭上,不怪旁人。」


    「我深恨劉崇,其實早有除他之心,隻可惜勢單力薄,始終未能如願。」劉紹身體微微前傾,「所以我想借你之力——」


    他說到這裏,頓了一頓,故意問:「不知你肯不肯借?」


    狄邁心中一熱,把他按回床頭,「我解甲之前,能替你做一二件事,也不算白做了這攝政王。」


    劉紹緊了緊他手,不再兜圈子,忽地神情一整,「我想要你同雍國議和,以罷兵為條件,逼劉崇退位!」


    第162章 當時費盡人間鐵(八)


    辛應幹坐在椅子裏麵,眨眼間出了一頭的汗,抬頭看向狄邁,壯起膽子問:「攝政王,臣方才……沒大聽清。攝政王之意是,是……」


    狄邁知道自己說得明白,他不是沒有聽清,隻是一時反應不過來,便沒有說話,隻是沉沉地看著他。


    辛應幹瞠目結舌,不再發問,隻覺狄邁方才那一番話像是幾個炸雷,在心裏來來回回地響。


    狄邁身在高位,沒法拍拍屁股說走就走,想要把大權平穩交到狄誌手中,需要些親信大臣以作輔翼,不可能始終把他們瞞在鼓裏。


    後日就要立狄誌為帝,在此之前,需要與辛應幹等人通氣,今日見他,便是為了講明此事。


    他來之前問過劉紹,劉紹說讓他幹脆自稱身體不好,無力再憂勤國事,故而想要放權以頤養天年,狄邁沒有應下,隻道:「我看著說吧。」


    他心中另有打算。


    早在數年之前,他除掉狄廣、狄雄,剛得誌的時候,就想把劉紹拉到台前來,讓他名著一國,讓眾人都識得他,甚至還想過為他一變祖製,讓他大大方方站到自己身邊來。


    可惜他這雄心生出還沒有兩天,就得知了劉紹被雍人俘虜回去的消息,於是便沒了下文。


    再之後草草五年多過去,他傷心尚且不及,自然再不會想起此事。


    到了如今,雄心繞指,也不再想著這些了。隻是天下總得有二三人知道,劉紹不是降而復叛、叛而又降的反覆之人,更不是什麽被夏國攝政王看中的男寵。


    這些話他不可能昭告天下,但對著幾個「託孤」之臣,總還是要捅破窗戶紙,把話說個明白的。


    辛應幹在椅子裏搖晃一陣,隻覺頭頂嗡嗡作響,心裏縱有千百個念頭,這當口也轉不起來。


    他疑心狄邁在說笑話,可知道他從來不是會說笑的人,況且看他臉色,威嚴深沉,絕無半點笑意。


    他又疑心是自己聽錯,可狄邁接下來又說了很多。他越聽越明白,也越聽越糊塗,聽到後來,已再無可疑——


    狄邁當真是要放著皇位不要,解甲歸田了!


    天吶!


    他太陽穴上猛地一跳,如遭重錘,幾乎昏死過去。


    自從他投順以來,就把狄邁視作明主,心中堅信他遲早有一日能承天景命、丕承正統,開不世之功,混一區宇,大騁雄才。


    自己這從龍之臣,到時也能附驥而上,奕世富貴自不待言,隻盼異日能夠垂名竹帛,稱頌於後世,讓後人每一讀史,見「辛應幹」三字,對他這堂堂開國宰相,都向風慕義、欽羨不止,如此也算遂了平生之誌,不枉在世上這一遭。


    狄邁與他,不敢比古之明君賢相如魚得水,那也是雄主能臣一時相逢。


    他在雍國時不得誌,到了狄邁身邊,便即披肝瀝膽、竭智盡忠、焚膏繼晷、苦心經營——或許有時還有那麽一點諂媚,但也隻為能輔佐明主,以建功立業,青史留名,豈有他哉?


    他就像是那得誌的範雎,一朝佩了秦國的相印,就要抖一抖翅膀,驚煞雍國那些個有眼無珠的魏齊。


    可是——


    他聽不懂、想不通、也絕不相信狄邁正和他說的這些。


    九十九步已走完,眼看著隻差這最後的一步,至尊之位已是近在咫尺,怎麽可能在這個時候頓住腳步、反往後走?


    古往今來,為著這個位置,多少父子、叔侄、兄弟不惜反目成仇?


    不說別人,就說狄邁他自己,不也是殺了叔叔、殺了那麽多個兄弟、還差點被人殺死,才終於走到今天的麽?


    他會舍下這一切,去當個山水閑人,無兵無權地了此一生?


    他隻要再向前一步,那是怎樣地權勢煊赫!從此往後幾百幾千年,後人讀史,必當繞不開他這一筆!


    可他這時悄無聲息地退了,反不及完顏亮,不出數十年,便會如塵埃散盡,再無蹤影,早知今日,先前又何必爭來爭去了?


    辛應幹嘴唇抖了一陣,耳鳴聲漸漸小了,艱難問道:「王爺此言……可當真麽?」


    狄邁看著他,「絕無戲言。」


    辛應幹聞言半張著嘴,隨後慢慢合上了,隨後,他不顧在狄邁麵前失儀,慢慢抬手抱住了頭。


    狄邁說要他輔佐狄誌,可狄誌哪裏及他雄才大略於萬一?他辛應幹輔佐此人,又能幹出多大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裂竹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小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小蝸牛並收藏裂竹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