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風忽地吹過,漫野碧草次第折腰,像是拓上了風的腳印,讓人竟然能清晰看到風的形狀。這風欺近過來,繞著兩人的褲腳轉了個彎,又向著遠處蕭蕭而去,掀起濃綠色的波浪,浪頭重重疊疊,翻翻湧湧,眨眼間就去得遠了。
狄邁牽過劉紹的手,篤定地道:「我知道該怎麽走了。」
他循著風,循著草,循著天上的薄雲和夜升晝落的繁密朗星,循著悠遠的童年那影影綽綽的模糊記憶,淌過十一條小河,翻過二十三座高山,撥開四百七十萬棵綠草,竟然當真將劉紹帶到了金城腳下。
狄邁轉頭看了劉紹一眼,然後拉著他邁步踏進城中。
這座葛邏祿的都城遠不及長安的城牆雄偉高大,隻像是一座在雍國隨處可見的尋常小城,可進城之後,城中市井儼然,街上人流如織,倒沒有劉紹預先設想過的蕭條寥落之景。
他們倆都不是黏黏糊糊的性格,先前趕路時,其實把手牽在一起的次數屈指可數,可這會兒進了城裏,狄邁反而緊緊拉著劉紹的手不鬆開了。
劉紹又覺奇怪,又覺好笑,有心想要調笑一番,但看狄邁緊抿著嘴,神情激動,也就不再說話,反而緊了緊他的手。
這一路上,他後悔的時候很多,可要是說最不後悔的時候,那大概就是現在了吧。
狄邁找到宮門口,嘰裏呱啦地說了些什麽,臉色漲紅,因著激動,脖頸上的青筋都隱隱繃了起來,連比帶劃的,卻始終攥著劉紹的手沒放開。
劉紹聽不懂葛邏祿語,不知道狄邁在說什麽,隻知道他手心當中出了一層熱汗,將他的手也給打濕了。
他由著狄邁攥著自己,見宮門口那人也和狄邁說了些什麽,之後就轉身進到門內去了,也不著急,陪狄邁耐心地等著。
過不多時,剛才那人回來,這次又帶了兩個人來。這兩人見了狄邁,先是一愣,隨後又嘰裏呱啦地說了一通,狄邁口中也不停,幾個人此起彼伏,你唱我和。
劉紹對著聽不懂的外國話,一律打成青蛙叫,又聽一陣,忽然間就想起大學時旁聽的一節德語課來,竟然覺著有幾分相似,不過大概還是有區別的——區別隻在於是德國青蛙還是蒙古青蛙。
過了一陣,蛙聲漸歇,那兩人領著狄邁往宮中去,狄邁把劉紹的手攥得死緊,指了指他,又說了些什麽,前麵那兩人看了劉紹一眼,對狄邁點了點頭。
劉紹猜想自己這就算進宮來了,下一步就是拜見狄邁的那個父汗,隻是不知這個葛邏祿汗到底長什麽樣子。
他在長安時,倒是聽過一些關於這位大汗的傳言。
傳說這人貪婪暴虐,每征服一個部落,就要屠戮得血流成河。但又有傳言說他心向王化,識漢字、學漢語,延攬漢人官員,處處模仿漢家禮製威儀。
有說他身長九尺、青麵獠牙的;也有說他身形矮小,瘸了條腿,平日裏佝僂攜杖的;最離譜的,還有人說他每頓飯都要吃生狼腦,還一吃就是九個——這就有點西遊記了,倒是不必採信。
正胡思亂想間,一串腳步聲由遠及近地響起,沉重卻不雜亂,劉紹隻用耳朵便知道這是一個身材雄壯的人,一抬頭,果然瞧見一堵巍巍城牆就此坐落在自己眼前。
狄邁鬆開劉紹的手,向前兩步跪倒在地,含淚喊了一聲:「阿爹!」
劉紹手上一涼,忽地想起,大汗名喚狄野,如果讀得快了,聽著就像在喊「爹」一般,也不知這麽多年來他到底占了別人多少便宜——幸好他倒真是狄邁的爹。
狄野原本坐下,這會兒從椅子上微微起身,身子前探,仔細瞧著狄邁的臉,濃濃的絡腮鬍子下麵、那張紫銅般的麵皮上麵,浮現出一抹驚訝的神色。
狄邁身上許久未曾打理,麵孔如同一筆狂草寫就的,別說是近十年沒有見過他的狄野,就是同他朝夕相處的劉紹,也時常懷疑他和自己印象當中的英俊少年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
可即使這樣,狄野還是幾乎一眼就認出他來,瞧了瞧左右宮人,拔高了聲音,激動道:「是我的四兒回來了!」
他繞過桌案,走下台階,從地上一把拉起狄邁,讓他揚起麵孔看著自己。
狄邁眼含熱淚,這才想起自己剛才一時激動,用的竟是漢語,用鄉音又叫了聲:「爹!」
「真是他,真是他!」狄野因著激動,臉上的鬍鬚根根炸開,「你都長這麽大了!我聽人說你跑了,好孩子,這麽遠的路,你竟然跑回來了!」
一開始帶狄邁進宮的人從旁道:「四太子是有大福氣的人啊!」
劉紹雖然聽不懂他們說話,可眼前這幅父子相認的場麵,倒讓他多少有些觸動。
他忽然也想念起自己的父母——不是在長安的鄂王和鄂王妃,而是他真正的、生他養他的父母。他們收到自己死訊的時候,到底有多傷心啊?
狄邁又說了一陣,忽然想起什麽,兩步走上來,拉過劉紹的手,對狄野道:「父汗,這位是我在雍國交的朋友。」
狄野上下打量劉紹兩眼,見他是個漢人,吃驚地問:「他竟然甘願不遠千裏和你回來這邊麽?」
狄邁心中被道激流熱騰騰地一衝,高聲道:「是!」
狄野轉向劉紹,用漢語對他道:「你的什麽是名字?」
劉紹一愣,先是驚訝於狄野竟然會說漢語,然後是驚訝這漢語讓他說得奇形怪狀,愣了一秒鍾才明白他問的是什麽。
狄邁牽過劉紹的手,篤定地道:「我知道該怎麽走了。」
他循著風,循著草,循著天上的薄雲和夜升晝落的繁密朗星,循著悠遠的童年那影影綽綽的模糊記憶,淌過十一條小河,翻過二十三座高山,撥開四百七十萬棵綠草,竟然當真將劉紹帶到了金城腳下。
狄邁轉頭看了劉紹一眼,然後拉著他邁步踏進城中。
這座葛邏祿的都城遠不及長安的城牆雄偉高大,隻像是一座在雍國隨處可見的尋常小城,可進城之後,城中市井儼然,街上人流如織,倒沒有劉紹預先設想過的蕭條寥落之景。
他們倆都不是黏黏糊糊的性格,先前趕路時,其實把手牽在一起的次數屈指可數,可這會兒進了城裏,狄邁反而緊緊拉著劉紹的手不鬆開了。
劉紹又覺奇怪,又覺好笑,有心想要調笑一番,但看狄邁緊抿著嘴,神情激動,也就不再說話,反而緊了緊他的手。
這一路上,他後悔的時候很多,可要是說最不後悔的時候,那大概就是現在了吧。
狄邁找到宮門口,嘰裏呱啦地說了些什麽,臉色漲紅,因著激動,脖頸上的青筋都隱隱繃了起來,連比帶劃的,卻始終攥著劉紹的手沒放開。
劉紹聽不懂葛邏祿語,不知道狄邁在說什麽,隻知道他手心當中出了一層熱汗,將他的手也給打濕了。
他由著狄邁攥著自己,見宮門口那人也和狄邁說了些什麽,之後就轉身進到門內去了,也不著急,陪狄邁耐心地等著。
過不多時,剛才那人回來,這次又帶了兩個人來。這兩人見了狄邁,先是一愣,隨後又嘰裏呱啦地說了一通,狄邁口中也不停,幾個人此起彼伏,你唱我和。
劉紹對著聽不懂的外國話,一律打成青蛙叫,又聽一陣,忽然間就想起大學時旁聽的一節德語課來,竟然覺著有幾分相似,不過大概還是有區別的——區別隻在於是德國青蛙還是蒙古青蛙。
過了一陣,蛙聲漸歇,那兩人領著狄邁往宮中去,狄邁把劉紹的手攥得死緊,指了指他,又說了些什麽,前麵那兩人看了劉紹一眼,對狄邁點了點頭。
劉紹猜想自己這就算進宮來了,下一步就是拜見狄邁的那個父汗,隻是不知這個葛邏祿汗到底長什麽樣子。
他在長安時,倒是聽過一些關於這位大汗的傳言。
傳說這人貪婪暴虐,每征服一個部落,就要屠戮得血流成河。但又有傳言說他心向王化,識漢字、學漢語,延攬漢人官員,處處模仿漢家禮製威儀。
有說他身長九尺、青麵獠牙的;也有說他身形矮小,瘸了條腿,平日裏佝僂攜杖的;最離譜的,還有人說他每頓飯都要吃生狼腦,還一吃就是九個——這就有點西遊記了,倒是不必採信。
正胡思亂想間,一串腳步聲由遠及近地響起,沉重卻不雜亂,劉紹隻用耳朵便知道這是一個身材雄壯的人,一抬頭,果然瞧見一堵巍巍城牆就此坐落在自己眼前。
狄邁鬆開劉紹的手,向前兩步跪倒在地,含淚喊了一聲:「阿爹!」
劉紹手上一涼,忽地想起,大汗名喚狄野,如果讀得快了,聽著就像在喊「爹」一般,也不知這麽多年來他到底占了別人多少便宜——幸好他倒真是狄邁的爹。
狄野原本坐下,這會兒從椅子上微微起身,身子前探,仔細瞧著狄邁的臉,濃濃的絡腮鬍子下麵、那張紫銅般的麵皮上麵,浮現出一抹驚訝的神色。
狄邁身上許久未曾打理,麵孔如同一筆狂草寫就的,別說是近十年沒有見過他的狄野,就是同他朝夕相處的劉紹,也時常懷疑他和自己印象當中的英俊少年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
可即使這樣,狄野還是幾乎一眼就認出他來,瞧了瞧左右宮人,拔高了聲音,激動道:「是我的四兒回來了!」
他繞過桌案,走下台階,從地上一把拉起狄邁,讓他揚起麵孔看著自己。
狄邁眼含熱淚,這才想起自己剛才一時激動,用的竟是漢語,用鄉音又叫了聲:「爹!」
「真是他,真是他!」狄野因著激動,臉上的鬍鬚根根炸開,「你都長這麽大了!我聽人說你跑了,好孩子,這麽遠的路,你竟然跑回來了!」
一開始帶狄邁進宮的人從旁道:「四太子是有大福氣的人啊!」
劉紹雖然聽不懂他們說話,可眼前這幅父子相認的場麵,倒讓他多少有些觸動。
他忽然也想念起自己的父母——不是在長安的鄂王和鄂王妃,而是他真正的、生他養他的父母。他們收到自己死訊的時候,到底有多傷心啊?
狄邁又說了一陣,忽然想起什麽,兩步走上來,拉過劉紹的手,對狄野道:「父汗,這位是我在雍國交的朋友。」
狄野上下打量劉紹兩眼,見他是個漢人,吃驚地問:「他竟然甘願不遠千裏和你回來這邊麽?」
狄邁心中被道激流熱騰騰地一衝,高聲道:「是!」
狄野轉向劉紹,用漢語對他道:「你的什麽是名字?」
劉紹一愣,先是驚訝於狄野竟然會說漢語,然後是驚訝這漢語讓他說得奇形怪狀,愣了一秒鍾才明白他問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