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拿出金子,置辦了田地,也是巧了,這蘇州城裏有一位晉商正想著回老家頤養天年,要把手裏的產業全部賣了出去,甄費立馬就去看了,三百畝水田,五百畝中田,再加上二百畝坡地,正好是千畝田產,隻作價七千兩,著實公道,甄費二話不說全部吃下,他如今也明白了世事,這金銀古玩再多,也不及這田產家業穩當,若是當年家中產業都放到這田地上,也不至於損失了大半的家業,想想當年被燒毀的無數珍本古籍,古董珍寶,還有他花費了無數銀兩,心血建造的花園,他心下就覺得心痛的不行。哎,真是痛過才知道差距啊!


    重新建起家業,家中一共有一萬零貳佰兩銀子,買田產用了七千兩,建造房子用了五百兩,家具擺設,鍋碗瓢盆,又是五百兩,隨後又花費了一千兩,將自己的書房重新填滿,雖然再沒有什麽珍本古籍,可是好歹也都是官刻本集,也算是精緻。花了一百兩,買了兩房老實憨厚的下人,把門房,花匠,廚娘,灑掃,長隨,丫頭,一一都補充完整。還剩下一千一百兩,甄費隻留下一百兩放在公中,其餘的全交由封氏,由她開始重新籌備女兒的嫁妝。


    這個時候普通人家一年花銷不過是二十兩銀子,像是甄費家這樣的,一百兩也能花銷上半年了,這半年裏,甄費準備隨時開學堂,到時候就會有束脩補充到公中,還有田產,到了夏季,三百畝一年兩季的水稻就能收一次租子,無論怎麽算,除了稅賦之後,二百兩的租子總是有的,也能補充到了公中,這樣一算,確實夠用,更不用說到了秋冬,這一千畝地總計的租子該有多少了,他們家就是憑著這些田產,不過一二年,也必然能恢復了元氣。


    封氏聽了甄費的話,說是有大能告訴丈夫,女兒已經有了消息,即將回家,她雖然心裏很有些不確定的,但是這麽些年了,這是第一次能得到女兒的消息,不管真假,她都願意相信這是真的,更不用說甄費回來後,那所謂的出家的事兒被一僧一道修改了記憶變成了四處尋找女兒,他自然也是這麽和妻子說了,聽的封氏心酸的不行,想著自家丈夫說不得就是在外頭找女兒辛苦,這才讓佛祖開眼,有貴人相助。所以也不反駁,自顧自歡喜的按照丈夫的意思置辦起來。


    這邊甄費重整家業,一心等著女兒歸來,而另一邊,這甄英蓮也出現了,還是馮淵先買了他,又說三日後來接人,拐子則是真的屬於天數到了,就合該有這麽一劫,雖然沒有了薛蟠這個冤大頭,卻依然想著另外再賣一次,好多得些銀錢,這一次的第二個賣家正巧也是薛家人,是薛家五房的一個爺們,準備買了給妹妹做陪嫁丫頭的。


    等到了兩個買家碰麵的時候,雙方一說話,察覺了這拐子一女賣兩家,自然是不幹了,爭執了起來,就差沒有動手了,也是薛家這幾年家教好了不少,雖然依然有些高高在上的樣子,可是顧忌多了很多,唾沫橫飛還能壓製著沒有先動手,生怕壞了他們薛家如今的仁善的名頭。


    這時候薛蟠安排的人出現了,(人家都不用等著甄英蓮,隻要盯著馮淵,看看,這不是立馬及時就參與到其中了不是!聰明人就是有聰明人的法子。)及時製止了雙方過激的行為,一邊打著圓場,一邊讓人看住了拐子,畢竟這才是這場衝突的關鍵人物,可不能讓他跑了,然後又細細的詢問了甄英蓮,待到知道這拐子並非是甄英蓮的親父,這下人立馬知道,這估計就是大爺說的那個人了,也不知道大爺從哪裏聽來的事兒,一心想著解救這麽一個姑娘,當然知道了是誰,他自然也明白了該怎麽做了,這可是大爺事先都關照好的,他立馬對著雙方說道,這既然是拐子,那麽這姑娘說不得是好人家的閨女,且不可隨意就讓人家入了奴籍,咱們可是仁善的人家,連著皇上老爺都誇讚過的仁善人家,不遇上也就罷了,這遇上了,怎麽也要幫著幫著尋了這姑娘的家人才好,兩位爺還是去衙門讓大人做主的好。一來能抓了這拐子,二來二位也好做個見證。至於買人的銀子,那自然是會讓這拐子吐出來,還了二位的。


    馮淵也算是金陵小鄉宦人家,祖上也是出過官員的,雖然不過是六七品的小官,可是到底在本地也算是有些名聲,薛家更不用說了,這些年那是把名聲看的很是重要,雙方其實也都聽過對方的名頭,也知道對方不是什麽不知禮的人家,更沒有什麽過節,雖然剛才雙方有些爭執,說白了不過少年人麵皮薄,又是在街上,有些麵子上下不去而已,如今有了薛蟠的人搭梯子,自然立馬把火都沖拐子發了,狠狠地點頭,表示絕不輕饒了這惡人。


    對於薛家五房的人來說,這丫頭買不買這個那是真無所謂,不過是看著長的不錯,年紀也合適罷了,又不是別人買不到,拿回了銀子,還能維護了薛家的名聲,沒什麽不好的!而馮淵則是想著,若是真的是好人家的姑娘,那自己所謂的買來當妾,以後再不娶妻也不用了,直接就能上門提親,多省事兒,還省的以後有了孩子身份上卻是個庶子。至於這姑娘娘家好不好!他倒是不怎麽在意,若是家境不好的,好歹他家也就他一個人了,也不會有什麽人嫌棄他找到人家不好。若是家境好的,這姑娘被拐了一次,想要嫁出去也難,有他上門提親,又有這救助之恩,想來也不會為難了他!


    這樣一想,立馬就跟著薛蟠的人去了衙門,新任的知府已經到任,姓柳,說來和四王八公的柳家也有些關係,加上自身也有些本事,這才爬到了這麽個位置,自從到了金陵,他也想著好好的藉助像是薛家這樣拐著彎的老親們做些政績,好早些突破四品的大關。早就往這金陵住著的幾戶能扯上關係的人家送了帖子了,這其中就有薛家,好歹薛家如今在京城名聲不錯,聽說在金陵也很有些聲望,就是讀書人中也有些影響力。柳大人那裏會放過這樣的人家不結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薛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紅樓同人]薛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