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又有周邊其他的商鋪的人聽到了這裏的消息,趕了過來,要說這掌櫃東家之類的,這樣的人和那些百姓可不能比,他們銀子更多,可是他們的疑心也更重,生怕是官府拐著彎的折騰他們,不過當他們看到知府衙門門口都是一些實物之後,這疑心倒是去了大半,若是知府衙門是為了銀子,那裏會要這樣的東西!看樣子是真的為了災民了,這救災,他們還是願意出一份力的,人之初,性本善嘛,是個人都有同情心,都對於弱者願意伸出援手。
「去,把後院那些上次咱們家擴建圍牆多出來的轉頭,瓦片都運來,那些個多的堆著咱們也沒有用,給了衙門,還能給災民重新建房子,這天都要涼了,再不建,災民這日子可怎麽過呢!」
一個身上穿著藏青色綢子的中年人對著身邊的長隨囑咐起來,說話間眉眼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高高在上,在他眼裏,自己是在施捨,是自己有善心。
邊上另一個和他差不多的中年人看了他一眼,滿臉的不削一顧,轉頭大聲對著身邊的人說道:
「要嘛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位,既然是為了災民,那咱們也不能小氣了,拿那些個不上不下的東西對付人,你去,回家和太太說一聲,讓她在家裏收拾收拾,把用不上的那些被褥衣裳之類的都拿些過來,不用太好的,綢子什麽的百姓也穿不上,就細布的那些就成,還有讓家裏再帶五十石米過來,災民吃飯也是大事兒,知府衙門官倉固然有糧食,可是誰知道夠多少人吃的,咱們也盡一份心吧,對了咱們家城外的山上不是還有好些木材嘛,也運點過來,蓋房子沒有木料可不成。」
這一連串的吩咐,眼見著就是不下二十車的東西,聽得邊上的人一個個都崇拜的看著他,他心裏立馬得意了,再看看邊上那個老對手七竅冒煙的樣子,滿意的不行,還最後加了一句:
「用剩的磚瓦,能蓋起半間屋子就不錯了,運過來丟人現眼啊!哎,真是厚臉皮。」
說完一甩袖子,就往回走,那藏青色衣裳的中年男子氣的眼睛都紅了,牙齒咬的咯吱咯吱的響,等著那人走後,他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說道:
「去,傻站著幹什麽?還不快去窯廠,給爺定東西,二十萬塊磚,五萬塊瓦,爺怎麽也要建上一排的房子不可,誰敢說爺丟人現眼?」
揚州因為鹽商時不時的鬥富,弄得如今這整個揚州的商人們都多多少少的有了這麽一種習慣,那就是不能讓同行比下去,剛才那兩個都是綢緞莊的主子,這薛家也好,林如海也好,都沒有使什麽手段,他們自己和自己鬥上了,若是林如海知道這樣,隻怕就是睡著了,立馬笑都能笑醒了。
果然,這兩個東西還沒有運來,這事兒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了,揚州這地方,除了鹽商,其他的各大商家也是不少的,誰讓揚州富庶呢!於是富裕的地方,這大商戶,有錢人就越多,有錢人一多,這派係自然也多,一個兩個才開始的時候或者真的隻是想著盡一份心,隨便給點什麽,免得讓人說自己這是為富不仁什麽的,可是架不住後頭有人火上澆油不是,不過是一天的功夫,這幾乎每一家富戶都開始上火了,一個個的往衙門裏走,不說是知府衙門了,就是林如海的鹽道衙門,也有了不少人送救災的清單過來,因為不是直接送銀子,那零零散散的車更是多的數不勝數,更要命的是,這東西看不出銀子啊!收的人高興,拿出來的人居然也很高興!你說怪不怪。
來來來,咱們算算啊!就說這轉頭,五十兩能買上二十五萬塊,看著多吧!真要算銀子,那是真不多,一塊磚才過少錢?都能忽略不計,這樣一來,這些富戶們都不覺得花錢心疼了不是,隻想著這便宜東西,送出去真是長臉啊!看看,多少車啊!看著就排場,為了排場,為了長臉,自然是越多越好,反正不值錢嘛!可是他們忘了,他們送的不僅僅是磚,還有別的,比如瓦,五萬塊瓦,還有什麽木頭,什麽衣裳,什麽布料,還有被褥,這東西看著零碎,看著每一樣都不怎麽值錢,可是數量一起來,在這麽一加,立馬就不一樣了,其實還真不是社呢麽小數字,就最初那兩個富戶,真要算計起來,一人最起碼出了一二百兩銀子。
要是當時衙門說讓他們花銀子救災,估摸著他們是打死也不肯出這麽些銀子的,能出個五十兩,估計他們就覺得自己花了很多錢了,回家還要肉疼上半天呢!可如今呢!一個個都沒當回事啊!隻覺得這從自家一長串的車子出去,比隔壁那家多了兩輛車,那就是自己長臉了!把人家比下去了。
林如海看著這源源不斷的救災的東西,眉開眼笑啊!雖然說這一次的大災他的鹽稅估計是夠嗆了,可是看看,這救災上自己是稱心的不行了,不說別的,就說那房子,按照如今這些物資的數量,那些鹽戶怕是提前幾十年要進入小康了,從茅草棚子能直接晉升到了磚瓦房啊!這能提升這些鹽戶多少的幸福感啊!
好吧,這些什麽幸福感什麽的,林如海其實不知道這個詞,隻是明白若是這房子建好了,讓鹽戶住上這樣的房子,對於鹽戶來說是多麽的不敢置信,能讓他們對於未來的工作添加多少的熱情,又能讓他們將來避免多少的災禍而已。
這樣的就在送物資活動連著進行了三天,這知府就來找林如海了。
「去,把後院那些上次咱們家擴建圍牆多出來的轉頭,瓦片都運來,那些個多的堆著咱們也沒有用,給了衙門,還能給災民重新建房子,這天都要涼了,再不建,災民這日子可怎麽過呢!」
一個身上穿著藏青色綢子的中年人對著身邊的長隨囑咐起來,說話間眉眼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高高在上,在他眼裏,自己是在施捨,是自己有善心。
邊上另一個和他差不多的中年人看了他一眼,滿臉的不削一顧,轉頭大聲對著身邊的人說道:
「要嘛不做,要做就要做到位,既然是為了災民,那咱們也不能小氣了,拿那些個不上不下的東西對付人,你去,回家和太太說一聲,讓她在家裏收拾收拾,把用不上的那些被褥衣裳之類的都拿些過來,不用太好的,綢子什麽的百姓也穿不上,就細布的那些就成,還有讓家裏再帶五十石米過來,災民吃飯也是大事兒,知府衙門官倉固然有糧食,可是誰知道夠多少人吃的,咱們也盡一份心吧,對了咱們家城外的山上不是還有好些木材嘛,也運點過來,蓋房子沒有木料可不成。」
這一連串的吩咐,眼見著就是不下二十車的東西,聽得邊上的人一個個都崇拜的看著他,他心裏立馬得意了,再看看邊上那個老對手七竅冒煙的樣子,滿意的不行,還最後加了一句:
「用剩的磚瓦,能蓋起半間屋子就不錯了,運過來丟人現眼啊!哎,真是厚臉皮。」
說完一甩袖子,就往回走,那藏青色衣裳的中年男子氣的眼睛都紅了,牙齒咬的咯吱咯吱的響,等著那人走後,他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說道:
「去,傻站著幹什麽?還不快去窯廠,給爺定東西,二十萬塊磚,五萬塊瓦,爺怎麽也要建上一排的房子不可,誰敢說爺丟人現眼?」
揚州因為鹽商時不時的鬥富,弄得如今這整個揚州的商人們都多多少少的有了這麽一種習慣,那就是不能讓同行比下去,剛才那兩個都是綢緞莊的主子,這薛家也好,林如海也好,都沒有使什麽手段,他們自己和自己鬥上了,若是林如海知道這樣,隻怕就是睡著了,立馬笑都能笑醒了。
果然,這兩個東西還沒有運來,這事兒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了,揚州這地方,除了鹽商,其他的各大商家也是不少的,誰讓揚州富庶呢!於是富裕的地方,這大商戶,有錢人就越多,有錢人一多,這派係自然也多,一個兩個才開始的時候或者真的隻是想著盡一份心,隨便給點什麽,免得讓人說自己這是為富不仁什麽的,可是架不住後頭有人火上澆油不是,不過是一天的功夫,這幾乎每一家富戶都開始上火了,一個個的往衙門裏走,不說是知府衙門了,就是林如海的鹽道衙門,也有了不少人送救災的清單過來,因為不是直接送銀子,那零零散散的車更是多的數不勝數,更要命的是,這東西看不出銀子啊!收的人高興,拿出來的人居然也很高興!你說怪不怪。
來來來,咱們算算啊!就說這轉頭,五十兩能買上二十五萬塊,看著多吧!真要算銀子,那是真不多,一塊磚才過少錢?都能忽略不計,這樣一來,這些富戶們都不覺得花錢心疼了不是,隻想著這便宜東西,送出去真是長臉啊!看看,多少車啊!看著就排場,為了排場,為了長臉,自然是越多越好,反正不值錢嘛!可是他們忘了,他們送的不僅僅是磚,還有別的,比如瓦,五萬塊瓦,還有什麽木頭,什麽衣裳,什麽布料,還有被褥,這東西看著零碎,看著每一樣都不怎麽值錢,可是數量一起來,在這麽一加,立馬就不一樣了,其實還真不是社呢麽小數字,就最初那兩個富戶,真要算計起來,一人最起碼出了一二百兩銀子。
要是當時衙門說讓他們花銀子救災,估摸著他們是打死也不肯出這麽些銀子的,能出個五十兩,估計他們就覺得自己花了很多錢了,回家還要肉疼上半天呢!可如今呢!一個個都沒當回事啊!隻覺得這從自家一長串的車子出去,比隔壁那家多了兩輛車,那就是自己長臉了!把人家比下去了。
林如海看著這源源不斷的救災的東西,眉開眼笑啊!雖然說這一次的大災他的鹽稅估計是夠嗆了,可是看看,這救災上自己是稱心的不行了,不說別的,就說那房子,按照如今這些物資的數量,那些鹽戶怕是提前幾十年要進入小康了,從茅草棚子能直接晉升到了磚瓦房啊!這能提升這些鹽戶多少的幸福感啊!
好吧,這些什麽幸福感什麽的,林如海其實不知道這個詞,隻是明白若是這房子建好了,讓鹽戶住上這樣的房子,對於鹽戶來說是多麽的不敢置信,能讓他們對於未來的工作添加多少的熱情,又能讓他們將來避免多少的災禍而已。
這樣的就在送物資活動連著進行了三天,這知府就來找林如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