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林如海點了點頭,並且轉頭對著邱幕僚說道:
「這法子可以,不過這事兒不能做的太過明顯了,先報災,過上些日子,在放出風聲,對了,那些鹽商最是喜歡鬥富,找哪天他們都在的場合引上一引,咱們的收穫還能多些。大不了給他們都列單子,保證把他們的壽禮都寫上他們各自的姓氏。想來他們能更加積極些。「
像是這樣的商戶,若是能在上奏的摺子上多上一句,什麽揚州商戶孫某,錢某之類的,那就足夠他們一家子,不對,是一族人歡天喜地了。雖然就是寫上了,上頭估計也不過是過上一眼,不一定能記住,看過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可重視的,轉眼就能往到了腦後,可好歹也算是上奏天聽了。而對於林如海他們來說,卻不過是筆桿子加上幾筆而已,這就是官和商的區別。
邱幕僚聽了也是笑了,他就知道自家這個東家不是那種迂腐的,不過是添一筆而已,若是能讓國庫多點收入,貧寒百姓能多幾分救濟,這又有什麽不妥當的!若不是林如海有這樣圓滑的手段,他也不可能在這裏呆上這麽幾年,也不可能吧這些鹽商們收拾的聽話了。於是立馬行禮遵命。把這一次受災的鹽戶的名冊遞上便告退了。
林如海看著名冊,那一個個名字,就是一條條的性命,這個時候的鹽戶,那都是一家守著一個鹽罐子,日日靠著煮海得鹽過日子的,颱風毀了家業,又因為狂風暴雨,導致柴火不足,甚至還有人在颱風中喪命,如此一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了。
越想越是煩躁的林如海索性放下了這冊子,又拿起了薛蟠的文章看了看,抬頭吩咐門口的長隨去喊了薛蟠過來,想著還是把這孩子的功課先教導完吧,好歹是在家裏,且歇一歇,又轉身在書架上找了幾本書,準備等著薛蟠來的時候,給他讀。
當薛蟠來到林如海的外書房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林如海正在挑選書本的樣子。看到他進來,林如海也不多說什麽,隻是整理了一下手裏的基本書,對著薛蟠說道:
「這幾本你回去好生讀了,都是能讓你長見識的好書,看的精細些,裏頭的文章都是很不錯的,學著他們的樣子寫,你以後說不得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你的這一篇我看著還有些趣味,用詞也算雅致,隻是有些起伏,想來是不習慣的緣故,寫的不夠流暢,好在這樣的毛病多寫些,多練習就成了,隻要堅持,將來對於你些八股策論還是很有些好處的。「
既然是教導他正緊的事兒,薛蟠自是不會大意,立馬很是恭敬的行禮,道謝,上前幾步,雙手接過了書本,就在他接下書的一瞬間,他眼睛突然瞄到的那冊子,眼睛就是一愣,手也不自覺的停了下來。
林如海順著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看到了那鹽戶的冊子,心下有些煩躁,口氣很是不好的說道:
「你還不快拿了書回去,看這些做什麽,這不是你能知道的。「
薛蟠一愣,立馬回神了,趕忙說道:
「是,姑父,是蟠兒魯莽了。「
說著接了書就想走,可是才退了幾步,他又停下了,不是他聖父,不是他老好人,更不是他想著表現,想著招搖,而是看著這冊子上寫的颱風,寫的鹽戶的損失,他忍不住想到了現代的時候電視裏那些受災的場麵,無論是四川的地震,還是印尼的海嘯,他眼前呈現的總是這樣,那樣的悲慘的樣子,所以他實在是忍不住回頭對著林如海問了一句:
「姑父,天災很厲害嗎?死了很多人嗎?「
也許是薛蟠眼神帶著憐憫的神色讓人不忍拒絕,或許那孩子不忍的表情打動了林如海,總之林如海在看了薛蟠一會兒之後,總算是不再趕他走了,隻是閉著眼睛,長嘆了一聲,然後無力的說道:
「八成的鹽戶受災,家破人亡的就有四成,可以說這一次死傷不再少數,你說天災厲害嗎?孩子,天災永遠都是最厲害的,因為你無力對抗!「
這一刻的林如海是疲憊的,不像是那個因為有了兒子就歡喜的紅光滿麵的三品大員,而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正直的官員,是個懂得民生疾苦的官宦,這一刻的林如海讓薛蟠很是敬佩,無論這林如海是不是真的能做出救助災民的舉動,無論他是不是能力挽狂瀾,最起碼他不是個冷血冷心的人,懂得憐憫,懂得關注百姓生死。
想到這些,薛蟠忍不住又走了回來,湊到了林如海的身邊,想了想,最終咬著嘴唇,很是堅定的說道:
「姑父,那我們該怎麽就他們?請大夫?家破人亡那就是沒有家了,咱麽要幫著他們建房子?還是送衣裳?「
林如海眼睛突然一亮,死死地盯著薛蟠,
「你說什麽?「
「姑父不是說他們家破人亡嗎?那就是家沒有了,想要幫助他們,不是該幫著他們建房子,讓他們重新有個家?他們沒有家了,那麽也許也沒有了衣裳穿,沒有了東西吃,或者連著家裏的其他東西也沒有了,我們是不是也該幫著送些過去?恩,我家有當鋪,有好些別人送來當的舊衣裳什麽的,我回去和爹說,把那些舊衣裳送過來姑父你給他們送去好不好?還有我們家下人多,也許也有好些他們不穿的衣裳,整一整估計也不少,收拾出來,也能送去,這樣他們就有衣服換洗了,再找找有沒有別的不用的,什麽菜刀,什麽碗筷的,他們一定也都沒有了,送去他們要不要?「
「這法子可以,不過這事兒不能做的太過明顯了,先報災,過上些日子,在放出風聲,對了,那些鹽商最是喜歡鬥富,找哪天他們都在的場合引上一引,咱們的收穫還能多些。大不了給他們都列單子,保證把他們的壽禮都寫上他們各自的姓氏。想來他們能更加積極些。「
像是這樣的商戶,若是能在上奏的摺子上多上一句,什麽揚州商戶孫某,錢某之類的,那就足夠他們一家子,不對,是一族人歡天喜地了。雖然就是寫上了,上頭估計也不過是過上一眼,不一定能記住,看過了也不覺得有什麽可重視的,轉眼就能往到了腦後,可好歹也算是上奏天聽了。而對於林如海他們來說,卻不過是筆桿子加上幾筆而已,這就是官和商的區別。
邱幕僚聽了也是笑了,他就知道自家這個東家不是那種迂腐的,不過是添一筆而已,若是能讓國庫多點收入,貧寒百姓能多幾分救濟,這又有什麽不妥當的!若不是林如海有這樣圓滑的手段,他也不可能在這裏呆上這麽幾年,也不可能吧這些鹽商們收拾的聽話了。於是立馬行禮遵命。把這一次受災的鹽戶的名冊遞上便告退了。
林如海看著名冊,那一個個名字,就是一條條的性命,這個時候的鹽戶,那都是一家守著一個鹽罐子,日日靠著煮海得鹽過日子的,颱風毀了家業,又因為狂風暴雨,導致柴火不足,甚至還有人在颱風中喪命,如此一來,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了。
越想越是煩躁的林如海索性放下了這冊子,又拿起了薛蟠的文章看了看,抬頭吩咐門口的長隨去喊了薛蟠過來,想著還是把這孩子的功課先教導完吧,好歹是在家裏,且歇一歇,又轉身在書架上找了幾本書,準備等著薛蟠來的時候,給他讀。
當薛蟠來到林如海的外書房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林如海正在挑選書本的樣子。看到他進來,林如海也不多說什麽,隻是整理了一下手裏的基本書,對著薛蟠說道:
「這幾本你回去好生讀了,都是能讓你長見識的好書,看的精細些,裏頭的文章都是很不錯的,學著他們的樣子寫,你以後說不得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你的這一篇我看著還有些趣味,用詞也算雅致,隻是有些起伏,想來是不習慣的緣故,寫的不夠流暢,好在這樣的毛病多寫些,多練習就成了,隻要堅持,將來對於你些八股策論還是很有些好處的。「
既然是教導他正緊的事兒,薛蟠自是不會大意,立馬很是恭敬的行禮,道謝,上前幾步,雙手接過了書本,就在他接下書的一瞬間,他眼睛突然瞄到的那冊子,眼睛就是一愣,手也不自覺的停了下來。
林如海順著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看到了那鹽戶的冊子,心下有些煩躁,口氣很是不好的說道:
「你還不快拿了書回去,看這些做什麽,這不是你能知道的。「
薛蟠一愣,立馬回神了,趕忙說道:
「是,姑父,是蟠兒魯莽了。「
說著接了書就想走,可是才退了幾步,他又停下了,不是他聖父,不是他老好人,更不是他想著表現,想著招搖,而是看著這冊子上寫的颱風,寫的鹽戶的損失,他忍不住想到了現代的時候電視裏那些受災的場麵,無論是四川的地震,還是印尼的海嘯,他眼前呈現的總是這樣,那樣的悲慘的樣子,所以他實在是忍不住回頭對著林如海問了一句:
「姑父,天災很厲害嗎?死了很多人嗎?「
也許是薛蟠眼神帶著憐憫的神色讓人不忍拒絕,或許那孩子不忍的表情打動了林如海,總之林如海在看了薛蟠一會兒之後,總算是不再趕他走了,隻是閉著眼睛,長嘆了一聲,然後無力的說道:
「八成的鹽戶受災,家破人亡的就有四成,可以說這一次死傷不再少數,你說天災厲害嗎?孩子,天災永遠都是最厲害的,因為你無力對抗!「
這一刻的林如海是疲憊的,不像是那個因為有了兒子就歡喜的紅光滿麵的三品大員,而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正直的官員,是個懂得民生疾苦的官宦,這一刻的林如海讓薛蟠很是敬佩,無論這林如海是不是真的能做出救助災民的舉動,無論他是不是能力挽狂瀾,最起碼他不是個冷血冷心的人,懂得憐憫,懂得關注百姓生死。
想到這些,薛蟠忍不住又走了回來,湊到了林如海的身邊,想了想,最終咬著嘴唇,很是堅定的說道:
「姑父,那我們該怎麽就他們?請大夫?家破人亡那就是沒有家了,咱麽要幫著他們建房子?還是送衣裳?「
林如海眼睛突然一亮,死死地盯著薛蟠,
「你說什麽?「
「姑父不是說他們家破人亡嗎?那就是家沒有了,想要幫助他們,不是該幫著他們建房子,讓他們重新有個家?他們沒有家了,那麽也許也沒有了衣裳穿,沒有了東西吃,或者連著家裏的其他東西也沒有了,我們是不是也該幫著送些過去?恩,我家有當鋪,有好些別人送來當的舊衣裳什麽的,我回去和爹說,把那些舊衣裳送過來姑父你給他們送去好不好?還有我們家下人多,也許也有好些他們不穿的衣裳,整一整估計也不少,收拾出來,也能送去,這樣他們就有衣服換洗了,再找找有沒有別的不用的,什麽菜刀,什麽碗筷的,他們一定也都沒有了,送去他們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