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這些題外話,在阿玉和張三豐合力之下,張無忌這一次的發病好的很是快捷,臉色也不過是蒼白了些,更別說那書裏寫的那種身上都布滿寒霜什麽的,對於張無忌來說,不過是身子發愣,骨頭髮寒而已,和最初比起來,真的是好了太多太多了,他看向張三豐和阿玉的眼神都都是帶著濃濃的感激,特別是在阿玉說起他的新藥的時候,更是一心以為這是八叔為了自己才專門研發的,甚至認為,八叔在沒有到了能出山的時候,就冒險出來採藥,製藥,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病,心裏更是感動的不行。


    阿玉這麽一個小小的動作,為了自保,不安之下做的準備,一下子就收攏了張三豐和張無忌兩個人的感動,這絕對是阿玉沒有想到的,當然他也不會傻的去解釋,反正這對於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想來以後張三豐在教導自己上會更用心,而張無忌到了以後位高權重的時候,對於自己也隻有更加恭敬的份。


    而另一邊的常遇春在張三豐收功,張無忌有所好轉後,也好奇的打聽了一下張無忌的病情,聽到是朝廷的人幹的,立馬附和著大罵了一通朝廷,說起這蒙古人欺負漢人孩子,更是列舉了無數的實例,說起這天下孤兒無數,說起被蒙古人隨意踐踏致死的孩童,立馬引得眾人都心裏熱血沸騰,忍不住想要找個蒙古人來砍上幾刀才好。


    也正是他這樣的敘述,倒是讓張三豐對於明教反抗元人多了幾分讚賞,不論他心裏對明教有多少隔閡,多少的避諱,從漢人的角度來說,他們能站出來殺蒙古人,給漢人百姓報仇,還是很讚賞的。這不但是要有勇氣,更需要毅力,看如今天下到處起義不斷,就知道明教在這方麵付出了多少。


    再加上阿玉先頭說起的那一句漢人,那一句族人,張三豐對著常遇春也難得的和顏悅色起來,當然常遇春能對著張三豐和阿玉說這麽多,也正是因為有了阿玉那一句族人的話,讓他覺得自家和武當其實還是有溝通的可能的,武當比那些個假清高的人強了許多,至少人家分得清什麽是自己人,這是他行走江湖以來難得遇上的,自然更想多得到些認同,說的也就更多了些,不然你看看原著,常遇春除了不願聽張三豐的勸,轉投武當之外還說了什麽?抱怨其他人的不理解?這是常事,誰處在他的位置上都會抱怨,可關鍵是他從沒有說過自己為什麽加入明教,也從沒有說為什麽而戰。


    任何人之間其實從陌生人到熟悉,到朋友,所白了就是一個溝通深淺的問題,常遇春覺得武當是屬於能夠溝通的,自然越說越多,而說的越多,交流的越是多,雙方自然更加熟悉,親近起來,在聽到了張無忌的病情後,雖然常遇春已經不需要在去找胡青牛治病,可是這個時候卻依然想起了這麽一個人,也許能對武當有所幫助,也算是報答了武當收留周承誌和救助自己的恩情。


    當然這有阿玉在麵前他也不好說什麽胡青牛醫術比阿玉好之類的話,畢竟阿玉的醫術他也是親身感受過的,就在剛才,不過是一盞茶的功夫,自己的傷勢就好了大半,隻要好好休養,說不得連個病根都不會留下。想想原著中常遇春因為張無忌沒能及時得到治療,最後在張無忌的試水中一下子減少了四十年的壽命和如今比起來,那才是真的賺到了,隻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不過他早亡也不是沒有好處的,最起碼沒有了朱元璋後來的鳥盡弓藏下毒手的迫害,這要說起來,還真是不知道是好是壞了。


    當然這樣的事情,不是阿玉去考慮的,如今的常遇春不過是二十出頭,距離朱元璋毒殺功臣不知道還有多少年呢,阿玉那個時候估計早死了,那裏有這樣的功夫去管這些事情。隻是沒有了常遇春以自身傷病不治交換張無忌治病這事兒估計也懸了,誰知道這個時候的胡青牛是怎麽想的,萬一耽擱了劇情,他以後可就沒有了金手指的幫助了,好在阿玉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從一開始他就想好了對策,這個時候拿出來正是時候。


    他不過是細細的想了想,當然這個想想也有些做戲的成分,轉身拿了紙筆,把張無忌的病因,治療的前後,方法,取得的效果都一一寫了下來,甚至還寫了一些自己對於這個病症的諸多想法,還有很多相關的可能,更少不了一些其他探討性的詢問和請教,然後對著常遇春說道:


    「胡先生的大名我是早就知道的,隻是因為胡先生的規矩,我也不好貿然上門求教,如今倒是個機會,無忌這個病症也算是奇特,沒有什麽徹底治癒的法子,所以我想請常大哥走上一趟,將我這治療的過程給胡先生看看,請胡先生指點一下我這個後學的醫術,麻煩你了。」


    不說讓胡青牛給明教以外的人治病,而是說發現了奇特的病症,同行間進行醫術交流,用這個說辭,徹底的避開了所謂的明教不明教的壁壘,這就是阿玉想出來的法子。


    聽了阿玉這麽一說,張三豐第一個眼神亮了起來,這不是武當和明教有什麽牽扯,而是自己的弟子是個醫癡,想要找個前輩探討醫術,這理由很正當,很強大,就是拿出去別人也沒法子說嘴,難不成連醫術探討也錯了不成?這江湖中多一個神醫,對於江湖人可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阿玉如今才幾歲?那些個江湖人說不得就有什麽時候會求到阿玉身上,所以這事兒放到阿玉身上,那是反彈最小,也最不容易讓人詬病的地方。張三豐看著阿玉的眼神更加柔和了,覺得這個孩子真是機靈,居然能有這樣的法子,甚至他想著,自己先前還擔心張無忌若是真的去了碟穀醫仙那裏,萬一讓他們給忽悠去了明教,那自己可怎麽辦?武當的名聲怎麽辦?畢竟人家張無忌的老娘,那可是天鷹教白眉鷹王的女兒,白眉鷹王可是明教四*王之一,說張無忌有一半的明教血統也是可以的,不一定一定要呆在武當,把人送去了來個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武當連找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呢!還是阿玉這個方法好,這是醫術交流去的,那就是那邊真的治好了張無忌也不能把人強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俠]和武俠主角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武俠]和武俠主角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