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綜武俠]和武俠主角同在 作者:風雨琉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5章 周芷若的哥哥11
有了決斷,阿玉他們的動作是很快的,畢竟有著元兵的威脅,大家也心裏沒底,隻想著早點到安全的地方去,先是安葬了死去的人,隨後就是把那些個婦孺老弱安置到幾間還算整齊的屋子裏,由幾個村婦負責照看,用採藥材,換取吃食暫時還是能過得去的,剩下的男丁們都跟著阿玉到了對岸,去往武當山,那裏張鬆溪給他們安排了人接待,負責引他們去那處他提起的山穀,在山穀中建造房子,也不用多,先建上五間大屋子,把所有人都搬過來是正緊,其他的等著人都到了,再慢慢的折騰就是了。
至於建造房子的銀錢,這一次阿玉出了大頭,他這些年的收穫就沒有在村子裏放過,都在對麵自己找的隱秘的地方,不說那些個河底找上來的好東西,就是他打獵換來的銀錢也足夠了,畢竟這時候建房子,村民們要求不高,能有茅草屋子就能暫時安生。
當然考慮到山裏冬天寒冷,阿玉還是讓大傢夥兒用石頭做牆基,一直達到半腰的位置,上麵再用土磚,這樣工程量相對大了些,可是他能出錢啊!花錢僱傭了武當山腳下好些的農戶,人手一多,速度自然就上去了,半是石頭的屋子,加上阿玉指導下建造的土炕,保證冬暖夏涼,這樣的屋子就是那些個來幫忙建房子掙工錢的看著也歡喜羨慕。
等著五間大屋子建好,拖家帶口的大搬家就開始了,各家真是窮怕了,就是家裏的罈罈罐罐也是不捨得扔,愣是走了五六趟,才算是把東西搬完,緊接著又是建造更多的房子,女人們忙著燒火做飯,還要負責給各家劃地,開荒,折騰山地,甚至還有阿玉說的,在新村子邊上做上一圈的柵欄,好歹能起點警戒的作用,畢竟這裏是山裏,野獸這東西總是要防範的。
這樣一折騰,一直折騰了三四個月才算是完事兒。這期間,阿玉一直沒有去武當派拜見,倒不是他矯情,而是真的是忙不過來,二十多家人家要安頓,這麽多男人都在做活,他總不能不跟著忙乎吧,再說了大家幹的都是體力活,怎麽也該弄點吃的才是,他每天帶著那些個跟著他學打獵的孩子就在村子邊上的山上晃悠,爭取每天都讓大家吃上些肉食,再有一個,他也需要好好看看周邊的環境,生怕有什麽猛獸,以後威脅到這些村民的安全,用了這麽久的時間,他總算是大致上把周圍的地方都踩了一遍,心裏才算是安穩了,這裏確實是個好地方,二十多戶人家,加起來,人口不過是不滿百的樣子,在這個地方確實是能好生的休養生息了。
不說山間獵物如何,就是那些個山林之中的藥材,野菜,蘑菇,果子,也能讓大家有所依靠,不至於餓肚子,而那些新近開出來的一些個山坡地,雖然加上山穀中的平地目前還不能像是一開始說的那樣,做到一家五畝,可是一家三畝卻已經能夠了,就憑著這些地,種上些糧食,再加上別的補充,各家過上衣食不愁的日子已經夠了,隻要人勤快,再養上一些雞或者豬,想來隻有越來越好的份。
也就是在這一次的搬遷中,阿玉第一次知道,周芷若其實並不是周顯的親生女兒,就像是某些同人說的,那是周顯在回老家的途中救下的一個身懷六甲的女子生下的,而周芷若的生父,也確實是襄陽薛家家主,是一家藥鋪的主人,也是一個醫藥世家,從周顯挖出來的周芷若的生母留下的遺物中,阿玉看到了一本醫書,從上麵的信息中得知,果然是逍遙派薛慕華的後人,隻是這裏沒有武學,沒有其他,除了一本薛慕華的醫術手劄,再無別的了,這讓阿玉很是失望,他不打算讓周芷若去峨眉,可是卻也希望周芷若能學成功夫的,這沒有了武功秘籍,難不成就讓周芷若當個大夫?
好像這個也是不錯的,繼承家業,也算是不錯的理由,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裏,醫術好確實更有利些,再加上自己教導的武功,好歹也能讓周芷若有些自保的功夫,這樣應該也不錯了,至於別的,想要成為高手什麽的,那就隻能看機緣了,以後再說好了。
看看那小小的盒子裏的醫書,阿玉細細的想了想,又覺得沒有武功秘籍才是正常的,若是真的有什麽秘籍,那周芷若親生父母又怎麽會落得這樣的下場,要靠著一個擺渡的貧戶養育自家女兒?
隻是周顯這一輩子,外人看著,有侄子,有女兒,而其實呢,什麽都沒有,女兒,侄子,沒有一個是有血緣的,想想周芷若,那是真的從出生起就由他一把屎一把尿的養大,不知道費了多少的心力,阿玉呢!雖然他能做的很多,也不少掙錢,可是他來的時候,畢竟隻有七歲多些,也是個孩子,誰能一開始就指望一個孩子養家?所以說周顯是個好人,那是一點都不為過的,他用他最樸實,最善良的心接納著兩個孩子,並且一直肩負著為父的責任,在想想原著中被他救助的常遇春他們,隻能說他本性如此了,或者說周顯就是這一本書裏最典型的好人沒好報的案例。
不管怎麽說,阿玉在這一刻,他對於周顯隻有敬重,隻有欽佩,當然阿玉自認他不是什麽好人,最起碼他對於薛慕華的醫書是很垂涎的,在半哄半騙的徵求了周芷若的意見後,這書阿玉得以拜讀,學習,雖然不能抄錄,但是就憑著阿玉的腦子,讀上兩邊,這裏頭的內容基本已經全到了他的腦子裏了,當然他這徵求意見什麽的,周顯也是看在眼裏的,周顯也不是迂腐的,也不是不通事理的人,他知道自己沒有本事,以後這閨女能靠得住的還是阿玉,他也信得過阿玉,更想著阿玉本來就是大夫,隻有他學了醫書,以後才能更好的教導閨女,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心願,讓閨女能繼承家業。誰說老實人就沒有心計?周顯顯然想的很是周全,也想的很有些長遠,絕對是個有腦子的。
有了決斷,阿玉他們的動作是很快的,畢竟有著元兵的威脅,大家也心裏沒底,隻想著早點到安全的地方去,先是安葬了死去的人,隨後就是把那些個婦孺老弱安置到幾間還算整齊的屋子裏,由幾個村婦負責照看,用採藥材,換取吃食暫時還是能過得去的,剩下的男丁們都跟著阿玉到了對岸,去往武當山,那裏張鬆溪給他們安排了人接待,負責引他們去那處他提起的山穀,在山穀中建造房子,也不用多,先建上五間大屋子,把所有人都搬過來是正緊,其他的等著人都到了,再慢慢的折騰就是了。
至於建造房子的銀錢,這一次阿玉出了大頭,他這些年的收穫就沒有在村子裏放過,都在對麵自己找的隱秘的地方,不說那些個河底找上來的好東西,就是他打獵換來的銀錢也足夠了,畢竟這時候建房子,村民們要求不高,能有茅草屋子就能暫時安生。
當然考慮到山裏冬天寒冷,阿玉還是讓大傢夥兒用石頭做牆基,一直達到半腰的位置,上麵再用土磚,這樣工程量相對大了些,可是他能出錢啊!花錢僱傭了武當山腳下好些的農戶,人手一多,速度自然就上去了,半是石頭的屋子,加上阿玉指導下建造的土炕,保證冬暖夏涼,這樣的屋子就是那些個來幫忙建房子掙工錢的看著也歡喜羨慕。
等著五間大屋子建好,拖家帶口的大搬家就開始了,各家真是窮怕了,就是家裏的罈罈罐罐也是不捨得扔,愣是走了五六趟,才算是把東西搬完,緊接著又是建造更多的房子,女人們忙著燒火做飯,還要負責給各家劃地,開荒,折騰山地,甚至還有阿玉說的,在新村子邊上做上一圈的柵欄,好歹能起點警戒的作用,畢竟這裏是山裏,野獸這東西總是要防範的。
這樣一折騰,一直折騰了三四個月才算是完事兒。這期間,阿玉一直沒有去武當派拜見,倒不是他矯情,而是真的是忙不過來,二十多家人家要安頓,這麽多男人都在做活,他總不能不跟著忙乎吧,再說了大家幹的都是體力活,怎麽也該弄點吃的才是,他每天帶著那些個跟著他學打獵的孩子就在村子邊上的山上晃悠,爭取每天都讓大家吃上些肉食,再有一個,他也需要好好看看周邊的環境,生怕有什麽猛獸,以後威脅到這些村民的安全,用了這麽久的時間,他總算是大致上把周圍的地方都踩了一遍,心裏才算是安穩了,這裏確實是個好地方,二十多戶人家,加起來,人口不過是不滿百的樣子,在這個地方確實是能好生的休養生息了。
不說山間獵物如何,就是那些個山林之中的藥材,野菜,蘑菇,果子,也能讓大家有所依靠,不至於餓肚子,而那些新近開出來的一些個山坡地,雖然加上山穀中的平地目前還不能像是一開始說的那樣,做到一家五畝,可是一家三畝卻已經能夠了,就憑著這些地,種上些糧食,再加上別的補充,各家過上衣食不愁的日子已經夠了,隻要人勤快,再養上一些雞或者豬,想來隻有越來越好的份。
也就是在這一次的搬遷中,阿玉第一次知道,周芷若其實並不是周顯的親生女兒,就像是某些同人說的,那是周顯在回老家的途中救下的一個身懷六甲的女子生下的,而周芷若的生父,也確實是襄陽薛家家主,是一家藥鋪的主人,也是一個醫藥世家,從周顯挖出來的周芷若的生母留下的遺物中,阿玉看到了一本醫書,從上麵的信息中得知,果然是逍遙派薛慕華的後人,隻是這裏沒有武學,沒有其他,除了一本薛慕華的醫術手劄,再無別的了,這讓阿玉很是失望,他不打算讓周芷若去峨眉,可是卻也希望周芷若能學成功夫的,這沒有了武功秘籍,難不成就讓周芷若當個大夫?
好像這個也是不錯的,繼承家業,也算是不錯的理由,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裏,醫術好確實更有利些,再加上自己教導的武功,好歹也能讓周芷若有些自保的功夫,這樣應該也不錯了,至於別的,想要成為高手什麽的,那就隻能看機緣了,以後再說好了。
看看那小小的盒子裏的醫書,阿玉細細的想了想,又覺得沒有武功秘籍才是正常的,若是真的有什麽秘籍,那周芷若親生父母又怎麽會落得這樣的下場,要靠著一個擺渡的貧戶養育自家女兒?
隻是周顯這一輩子,外人看著,有侄子,有女兒,而其實呢,什麽都沒有,女兒,侄子,沒有一個是有血緣的,想想周芷若,那是真的從出生起就由他一把屎一把尿的養大,不知道費了多少的心力,阿玉呢!雖然他能做的很多,也不少掙錢,可是他來的時候,畢竟隻有七歲多些,也是個孩子,誰能一開始就指望一個孩子養家?所以說周顯是個好人,那是一點都不為過的,他用他最樸實,最善良的心接納著兩個孩子,並且一直肩負著為父的責任,在想想原著中被他救助的常遇春他們,隻能說他本性如此了,或者說周顯就是這一本書裏最典型的好人沒好報的案例。
不管怎麽說,阿玉在這一刻,他對於周顯隻有敬重,隻有欽佩,當然阿玉自認他不是什麽好人,最起碼他對於薛慕華的醫書是很垂涎的,在半哄半騙的徵求了周芷若的意見後,這書阿玉得以拜讀,學習,雖然不能抄錄,但是就憑著阿玉的腦子,讀上兩邊,這裏頭的內容基本已經全到了他的腦子裏了,當然他這徵求意見什麽的,周顯也是看在眼裏的,周顯也不是迂腐的,也不是不通事理的人,他知道自己沒有本事,以後這閨女能靠得住的還是阿玉,他也信得過阿玉,更想著阿玉本來就是大夫,隻有他學了醫書,以後才能更好的教導閨女,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心願,讓閨女能繼承家業。誰說老實人就沒有心計?周顯顯然想的很是周全,也想的很有些長遠,絕對是個有腦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