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綜武俠]和武俠主角同在 作者:風雨琉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玉聽了沒有什麽意見,就他來說,隻要把自家的醫館弄好了,這就是他兒子以後傳家的本事,比田地也不差什麽,大伯說什麽就是什麽,小爺有錢,好幾張銀票呢!再說看看數字就知道了,大伯還是知道分寸的,把大頭都給了自己,他還能說什麽!夠當地主了就成了,還有二百一十八畝地,每年的租子也能有二百兩,有什麽不夠的!
倒是大郎他們聽說了之後,三兄弟給大伯跪下行了大禮,作為一個繼子,還是一來就是三個,大伯能給他們管著吃喝,討了媳婦,學了手藝,如今還要給他們造房子,分家業,這恩情,比著親爹也不差什麽了,對於阿玉的地位他們更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自己也知道分寸不是,大伯和阿玉能想到他們,房子,田地什麽都安置的好好的,不用他們費一點的心思,寬厚的已經讓他們不知所措了。
至於大伯娘!雖然對於大伯把自己的親兒子秦石都要一起分出去心裏多少有點不自在,可是她也不是傻子,這家業怎麽起來的是看的一清二楚,全是阿玉折騰的,讓她說出把阿玉的東西奪過來給小兒子,她也說不出口不是!
更要緊的是,這一次大伯做得很是公道,一家五個小子,阿玉不算,剩下四個,田地,房子那是一模一樣,雖然大家心裏也清楚,大伯必定還會有不少的私房留給石頭的,可是這個大家也能理解,畢竟那才是他的親生的兒子,麵上能做到這一步,已經能讓所有人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好胸徑了。
不管怎麽說,大伯這是從根子上一下子解決了家庭危機產生的可能,等著二郎媳婦進門,三個媳婦相處必定能不錯,畢竟已經沒有了可以掙的東西了不是!各家都分好了,就等著老三媳婦進門開始建房子了。
至於這大郎他們分出去後大伯他們的住所,大伯表示,到時候嗎,他就住到分給石頭的院子裏,也就是那四間三進院子中的第一間,這大宅子到時候直接全給了阿玉,並且和阿玉商量好了,讓阿玉一家子搬到後院,把前院的正屋利用起來,辦一個學堂私塾,讓村子裏的孩子們也有個讀書的地方。
這幾年從阿玉教導家裏的人讀書識字以來,大伯越來越覺得讀書的重要,不說別的,往來信件總是比傳口信靠譜吧,若是子孫後代裏能出一個正緊的讀書人,老秦家又該是怎麽樣的發達!
阿玉已經有了兒子了,石頭也長得健壯,看著就是個好孩子,家裏也不愁吃穿了,他們供得起讀書人了,不求孩子們立馬就能科考做官,隻要能這麽讀下去,一代代的,總能出個秀才什麽的吧!就這樣,估計也能算得上是書香人家了,大伯其實還是很在意這些的,他回到了家鄉,可是卻又不是家鄉,同一個滁州,這裏什麽都好,可是卻不是祖宗們埋骨之地,他想著,等著這裏正緊的全安生了,也許他也該回去看一看祖墳了,有阿玉在,這祖墳冒青煙其實也能想一下的,看看,如今好歹也是出了一個名大夫不是!
也許大伯真的是年紀大了,想的越發的多了起來,也許這是屬於男人的更年期?阿玉不知道,他這會兒沒心思想這些有的沒的,因為丐幫終於來信了,帶來了小寶關於他老娘處理的意見。
第95章 夜香郎和小寶21
人的生長環境足可影響一個人很多性格和見識,像是小寶,在他來說,生存永遠都是第一位的,而所謂的禮教,所謂的規矩,都是在沒有生存威脅的時候拿出來用的。所以在書裏,他曾把自己是妓女之子的身世當做自己最大的把柄,親自送到康熙的手裏,成功的換取了信任。
而這一次,當阿玉的傳信到了小寶這裏,他知道阿玉有替他安置他娘的意思之後,對於自己即將多個後爹沒有任何的牴觸,相反還積極的給自家娘準備嫁妝,這樣的態度,在現代說起來不稀奇,可是在這個時候,簡直就是異類中的異類,封建禮教到了這個年代,除了貧寒交迫的人家為生存,不得不改嫁以外,多少女子都是以守節為榮,當然,小寶娘也沒有什麽節可守就是了,但是在阿玉給小寶娘重新安置的身份來說,那就是個寡婦,還是個富裕的寡婦,有兒子在京城衙門當差的寡婦。人家小寶可是送了嫁妝過來了呢!
對於如今一下子暴富,有了幾十萬兩銀子的小寶來說,銀子拿真就不是個事兒,若不是這大筆的還沒有送進來,小寶估計能把一半的銀子都送到阿玉手上,不過就是這樣,也托丐幫又送了一個箱子過來,也正是因為置辦這些,所以拖拉了一點的時間。
箱子裏能有什麽?除了老花頭,教給阿玉辦事兒用的一萬兩銀子,還有就是一些珠寶了,這時候的小寶能收的賄賂其實不怎麽多,畢竟一直在宮裏,所以雖然有些個精品,但是能拿出來的數量也不多,上次給阿玉的,就已經是他身上那時候近乎一半的珠寶了,他還是很重視阿玉這份交情的,到了這一次,他身上已經一時拿不出什麽大東西了,不過他不是有錢嗎!所以在京城大肆採購了一番,用他宮裏養出來的眼力,狠狠的挑了不少的東西。
人啊,見的多了,自然見識也上去了,阿玉看看手裏那一整套犀牛角的梳子就想要感慨一下,這東西看著不起眼,可是就這麽一套,估計沒有百十兩銀子是拿不下來的,這小寶是準備讓他娘的嫁妝晃花別人的眼睛不成?
當然這東西不止一套,小寶從來就是個很懂得送禮的人,阿玉家裏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禮物,當然這和當初給阿玉的必定是不一樣的,雖然用心,但是分量上輕了些,畢竟不是誰都能和阿玉一樣不是!可就是這也讓老秦家所有人很是歡喜,想來在小寶娘的婚事上,老秦家是絕對會出大力了。
倒是大郎他們聽說了之後,三兄弟給大伯跪下行了大禮,作為一個繼子,還是一來就是三個,大伯能給他們管著吃喝,討了媳婦,學了手藝,如今還要給他們造房子,分家業,這恩情,比著親爹也不差什麽了,對於阿玉的地位他們更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自己也知道分寸不是,大伯和阿玉能想到他們,房子,田地什麽都安置的好好的,不用他們費一點的心思,寬厚的已經讓他們不知所措了。
至於大伯娘!雖然對於大伯把自己的親兒子秦石都要一起分出去心裏多少有點不自在,可是她也不是傻子,這家業怎麽起來的是看的一清二楚,全是阿玉折騰的,讓她說出把阿玉的東西奪過來給小兒子,她也說不出口不是!
更要緊的是,這一次大伯做得很是公道,一家五個小子,阿玉不算,剩下四個,田地,房子那是一模一樣,雖然大家心裏也清楚,大伯必定還會有不少的私房留給石頭的,可是這個大家也能理解,畢竟那才是他的親生的兒子,麵上能做到這一步,已經能讓所有人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好胸徑了。
不管怎麽說,大伯這是從根子上一下子解決了家庭危機產生的可能,等著二郎媳婦進門,三個媳婦相處必定能不錯,畢竟已經沒有了可以掙的東西了不是!各家都分好了,就等著老三媳婦進門開始建房子了。
至於這大郎他們分出去後大伯他們的住所,大伯表示,到時候嗎,他就住到分給石頭的院子裏,也就是那四間三進院子中的第一間,這大宅子到時候直接全給了阿玉,並且和阿玉商量好了,讓阿玉一家子搬到後院,把前院的正屋利用起來,辦一個學堂私塾,讓村子裏的孩子們也有個讀書的地方。
這幾年從阿玉教導家裏的人讀書識字以來,大伯越來越覺得讀書的重要,不說別的,往來信件總是比傳口信靠譜吧,若是子孫後代裏能出一個正緊的讀書人,老秦家又該是怎麽樣的發達!
阿玉已經有了兒子了,石頭也長得健壯,看著就是個好孩子,家裏也不愁吃穿了,他們供得起讀書人了,不求孩子們立馬就能科考做官,隻要能這麽讀下去,一代代的,總能出個秀才什麽的吧!就這樣,估計也能算得上是書香人家了,大伯其實還是很在意這些的,他回到了家鄉,可是卻又不是家鄉,同一個滁州,這裏什麽都好,可是卻不是祖宗們埋骨之地,他想著,等著這裏正緊的全安生了,也許他也該回去看一看祖墳了,有阿玉在,這祖墳冒青煙其實也能想一下的,看看,如今好歹也是出了一個名大夫不是!
也許大伯真的是年紀大了,想的越發的多了起來,也許這是屬於男人的更年期?阿玉不知道,他這會兒沒心思想這些有的沒的,因為丐幫終於來信了,帶來了小寶關於他老娘處理的意見。
第95章 夜香郎和小寶21
人的生長環境足可影響一個人很多性格和見識,像是小寶,在他來說,生存永遠都是第一位的,而所謂的禮教,所謂的規矩,都是在沒有生存威脅的時候拿出來用的。所以在書裏,他曾把自己是妓女之子的身世當做自己最大的把柄,親自送到康熙的手裏,成功的換取了信任。
而這一次,當阿玉的傳信到了小寶這裏,他知道阿玉有替他安置他娘的意思之後,對於自己即將多個後爹沒有任何的牴觸,相反還積極的給自家娘準備嫁妝,這樣的態度,在現代說起來不稀奇,可是在這個時候,簡直就是異類中的異類,封建禮教到了這個年代,除了貧寒交迫的人家為生存,不得不改嫁以外,多少女子都是以守節為榮,當然,小寶娘也沒有什麽節可守就是了,但是在阿玉給小寶娘重新安置的身份來說,那就是個寡婦,還是個富裕的寡婦,有兒子在京城衙門當差的寡婦。人家小寶可是送了嫁妝過來了呢!
對於如今一下子暴富,有了幾十萬兩銀子的小寶來說,銀子拿真就不是個事兒,若不是這大筆的還沒有送進來,小寶估計能把一半的銀子都送到阿玉手上,不過就是這樣,也托丐幫又送了一個箱子過來,也正是因為置辦這些,所以拖拉了一點的時間。
箱子裏能有什麽?除了老花頭,教給阿玉辦事兒用的一萬兩銀子,還有就是一些珠寶了,這時候的小寶能收的賄賂其實不怎麽多,畢竟一直在宮裏,所以雖然有些個精品,但是能拿出來的數量也不多,上次給阿玉的,就已經是他身上那時候近乎一半的珠寶了,他還是很重視阿玉這份交情的,到了這一次,他身上已經一時拿不出什麽大東西了,不過他不是有錢嗎!所以在京城大肆採購了一番,用他宮裏養出來的眼力,狠狠的挑了不少的東西。
人啊,見的多了,自然見識也上去了,阿玉看看手裏那一整套犀牛角的梳子就想要感慨一下,這東西看著不起眼,可是就這麽一套,估計沒有百十兩銀子是拿不下來的,這小寶是準備讓他娘的嫁妝晃花別人的眼睛不成?
當然這東西不止一套,小寶從來就是個很懂得送禮的人,阿玉家裏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禮物,當然這和當初給阿玉的必定是不一樣的,雖然用心,但是分量上輕了些,畢竟不是誰都能和阿玉一樣不是!可就是這也讓老秦家所有人很是歡喜,想來在小寶娘的婚事上,老秦家是絕對會出大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