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啊!真是悲催啊!這麽就又到了這麽一個習慣把人當奴才牲畜的朝代呢!好好想想,似乎有很多本書都是清朝的,什麽胡一刀,什麽陳家洛,還有這一次自己來的—鹿鼎記,不用說,自己以後在這個朝代折騰的日子還是不少的。


    這裏是揚州,是天下少有的繁華之地,也許這已經是他目前唯一的安慰了。雖然,這繁華似乎和他搭不上什麽關係,可是好歹有一個未來的金主正等著他。那就是韋小寶。


    不過阿玉如今有個大問題,他該怎麽和韋小寶搭上關係呢?這個真的是個大問題啊!根據目前阿玉觀察的情況來看,這裏似乎是陳小春版的那部鹿鼎記,因為他曾在麗春院附近聽到有人喊雙兒。


    好吧,這個論證似乎也很不著調,但是他實在沒法子,誰讓這版本多的讓他有點頭疼呢!更要緊的是,因為來的匆忙,他都沒機會把所有的版本都看一遍,預習一下,如今腦子裏能記得的就是原著和陳小春版還有就是那個星爺的搞笑版了,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有什麽主意?


    「阿玉,阿玉。」


    門口一陣的喊聲,阿玉忙不迭的答應著走了出去,一個微微駝著背的中年男子正吃力的在搬動糞桶,阿玉一見這樣,忙不迭的上前幫忙,把糞桶抬下來,放到一邊,又趕忙打水,讓那中年男子洗漱,好清理身上的汙祟。


    「大伯,你去歇著吧,一會兒我出去就是了。」


    阿玉看著那中年男子菜色的臉頰,渾濁的眼珠子,喘息都帶著粗氣,就知道他累的不行,忙勸著他去休息,說來,這人是阿玉這次穿越身份的伯父,因為家境貧寒,自小就做活,替人家抗重物掙力氣錢,因為常年彎著腰背負重物走路,不到二十就駝背了,因為這個,一直都沒有娶親,後來在城裏找了一個打更的活計,如今又做了夜香郎,也算是能餬口了,而阿玉的身份,則是這大伯的親侄子,自小父母雙亡,辦喪事又花費了全部的家業,不得不投靠著這個不怎麽有能力的大伯過日子。現年才不過十二歲。


    嫩啊!阿玉又一次扮嫩了!娃娃臉的優勢太明顯,怪不得人家都羨慕妒忌恨呢!過來隻要不是乞丐都能找到撫養人,好歹能混過最初的一段時間不是!


    阿玉作為這秦家唯一的子嗣,秦家大伯自然是要盡力撫養,最起碼養大了自己也能有個送終的人不是,所以阿玉就和大伯住在一起,就是剛才說的,那間茅草屋子裏。


    這茅草屋子就在城邊上,靠近水邊,按照文人的說法,這叫結廬而居,聽著很是文雅,其實這可不是什麽好事,這屋子潮濕的很,要是下雨,還能折騰出外頭大雨,裏頭小雨的層次感,唯一的好處是,這裏住的人少,或者說是沒人要住,能到這裏安居的,多是貧寒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家。阿玉他們能多圈點地界,也不怕人家嫌棄他們這裏味道不好什麽的,人窮就沒有了嫌棄的資格,歷來如此。


    阿玉他們伯侄二人,就在這河邊,用竹子和茅草搭了三間屋子,住的倒是還算寬敞,自從阿玉來了以後,因為地上總是濕乎乎的,還在家裏編了好些竹蓆子鋪到地上,在加上一層土,算是簡單裝修了。


    隻是這住是沒問題了,可是吃飯還是大事!要阿玉說起來,他似乎每次穿越都要麵臨吃飯的大問題,這大伯當夜香郎,掙得真心不多,從各處收夜香,再運到各處田莊積肥的地方,一次能有個三五文就不錯了,這年頭,買上一升糙米都要七文,也就是說,他們做上兩天,也不過是能喝粥的地步,真心是攢不起銀子,更何況前幾日,秦家大伯還病了一場,把阿玉好容易摸魚掙了幾天的七十文錢也花了出去。一貧如洗就是如此了。


    秦家大伯看著阿玉,人還沒長大就吃力的推著車子放到一邊,扶他坐下,又是端水,又是熬藥,心下很是欣慰。


    「阿玉長大了,知道疼人了,放心,大伯好著呢!還能幹很久,給阿玉攢銀子,娶媳婦,看著孫子出生呢!我們老秦家,可是隻有你這條根,大伯還等著你傳宗接代呢!這樣以後才能有臉麵去見列祖列宗不是!」


    雖然臉上還是病容,可是秦家大伯卻依然笑著,有什麽比兒孫孝順更讓人歡喜的,這比家財萬貫都靠譜呢!


    阿玉一聽,身子就是一僵,他自己知道,他是不可能在這個時代娶妻生子什麽的,不然這以後可麻煩的緊,總不能讓他留下孤兒寡母的,自己回去,讓他們吃苦不是!可是這大伯說的也是,這方麵他還真是要好好打算,這可不是以前那幾家人,還有別的子女,他不用擔心,這麽一個一心都是為了他活著的大伯,若是他真的早早的回去了,估計他也活不成了。也許,這一次自己要多呆些時候了,哎,他就是心軟啊!


    「大伯,這事兒早著呢!咱們還是說別的好,比如,看,這是什麽?」


    阿玉轉化話題,從邊上的木桶裏提溜出一條鯽魚來,足足有四指寬,孩童小臂般長短,看的秦家大伯眼睛都亮了。


    「好傢夥,你小子,這是逮著大魚了,趕緊的,上城裏去,這一下子能賣出二三十文錢了。」


    大伯坐不住了,起身就準備帶著阿玉往外走,被阿玉拉住了,笑嘻嘻的對著秦家大伯說道:


    「大伯,您才回來,急什麽?再說了,不止呢!您看看,還有兩條小魚呢!我都殺了,正準備熬魚湯,等您喝完藥,把魚湯喝了,咱們再走也不遲,這魚養著,下午我們賣到麗春院去,聽說他們出的價格更高些,再說了,我這還下著簍子呢!一會兒看看,還有沒有,若是有大的,咱們一併賣了,買點米回來,小的,就還是給您補身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俠]和武俠主角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武俠]和武俠主角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