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觀察中,甄回慢慢的也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定的規劃,比如現在,他已經十一歲,虛歲已經十二,他決定就在今年返回蘇州,緣由很簡單,他想要參加明年年初縣衙的縣試,準備開啟屬於自己的科舉之路。


    不是他自我感覺良好,好像覺得自己學問高,覺得目前已經足夠水平參與到這千軍萬馬一般的鄉試,會試中去,而是想要慢慢的開始經營屬於自己的人脈,還有就是為將來的路做一定的準備。


    在他看來,就目前的狀態來說,即使皇帝三五年內不至於立馬翹辮子,可是時間也不會太長了,畢竟年紀在這裏擺著,這個時代高壽的人畢竟不多,高壽的皇帝更加稀罕,幾乎不可能,所以這老皇帝能支撐五年以上,那絕對是屬於驚喜的結果了,若是這樣,那麽也就是說,在甄回二十歲之前,估計這新帝就該登基了。


    新帝登基,朝廷的官員必定會在一段時間內又一次新舊交替,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帝初年的進士,很可能就將會成為未來朝廷的中堅力量,被重用這是肯定的。而甄回想要博取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作為自己能更快的晉升的一個途徑。隻是這樣的情況也有一定的細節上的區分。


    比如,若是在新帝繼位之時,老臣不配合,甚至有老臣想要來個什麽權傾天下,一言而決,架空皇帝,那麽那些所謂的新帝的天子門生,最大的用處就是和這些老臣對掐,而新來的進士,剛剛進入朝政,經驗能有多少?人脈又能有多少?甚至是官職,也微末的很,如此一來,必定損傷嚴重,最終能有幾個搏殺出來,還真是不好說。要是遇到這皇帝本身能力也差點的話,很可能連著兩屆進士都不可能有什麽太好的結果。


    要是這樣的話,甄回覺得,這進士不考也罷,免得給自己找麻煩。可是要是新帝人品好,能力好,老臣又配合,那麽不用說了,隻要是新帝之初上位的進士,必定能有所作為,哪怕是為了給朝廷換一換新血,讓這個朝廷烙印上新帝自己的意誌,而不是延續先帝的痕跡,那麽這新一代的進士們,也會得到新帝很好的培養,得到更多的機會。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心在這個時候去蘇州,開始他的科舉之路,按照他自己的規劃,用一兩年的時間,把這秀才的身份搞定,然後爭取在老皇帝最後的時間裏把舉人也考出來。如此一來,他就能安心的等待最佳的會試機會,看準了朝廷動向之後,再看什麽時候最合適再往上爬。


    這樣的一個安排,在其他人看來,可能感覺這小子很自大,把科舉看的實在是太簡單了些,甚至連甄老爺這裏也不能這麽說,不然鐵定就是一頓的訓斥,說他大言不慚,說他自是太高什麽的。


    可是真要說起來,對於科舉,甄回雖然還沒有考過,可是他卻還算是有信心,這個信心不是說他知識比別人多多少,而是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或者說是現代這回帶來的遺產,從小學開始,我們國家的孩子們那就是基本在考試中長大的,對於考試已經形成了一種本能一樣的反應,即使不是學霸,也多半都能稱得上一聲考霸了。在歸納考題上更是很有點磚家叫獸的級別。懂得太多的讓自己提升成績的辦法,不管是笨蛋法子,還是巧妙的偷懶的法子,全都多的是。


    而甄回想到的能讓他在科考中脫穎而出的方法也絕對是很可行的。秀才之內,他都不用多費心,就憑著自家的書籍,自家的教育環境,他就能很肯定的表示沒有壓力,更不用說,他家畢竟是官宦之家,回到蘇州,好歹也是屬於縣令需要照顧的那一類人,所以在一開始考試的時候,隻要他不是太差勁,沒有不通過的道理,這一點即使到了州府,也一樣的道理,隻要不是太差經,錄取了之後容易讓人非議,那麽這些官宦子弟其實比尋常的士子更容易得到通過的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特權吧,隻是這更多是屬於一種潛規則,是官員們對於官宦之家中的子弟自己求上進的一種隱性的鼓勵。畢竟誰家也不想都出二世祖,紈絝子弟不是!能有這上進的心思,要是一不小心受到打擊頹廢了,那可真是太讓人遺憾了。


    這一點甄回很清楚,而這個清楚不是他一開始就知道的。畢竟前世他就是個小老百姓出身,哪裏知道這麽多官場潛規則,就是那些什麽小說裏也沒有啊!這卻是甄老爺告訴他的,甄老爺自己就曾經是受益者,自然明白這裏頭的關竅,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對於兒子將來秀才的功名那是基本不擔心的,就自家兒子這讀書的勁頭,沒有優待都能考上,更不用說還有這麽一個緣故的情況下了。


    唯一能讓他有點撓頭,不太能確定的,說起來也就是那鄉試了,因為這絕對是個大大的分水嶺,不僅僅是在待遇和社會地位上,在官府的眼中也是一樣的,若是說前頭的科舉,這所謂的潛規則朝廷什麽都不知道,這也絕對不可能,不過是睜隻眼閉隻眼罷了,畢竟作為秀才,也不過是能見官不跪,沒什麽別的好處,當成隱形福利也不是不行。畢竟人家皇家其實從大局來看也覺得鼓勵官宦富豪之家的孩子努力進學是有利於整體的社會穩定的,最起碼能少一些為虎作倀的惡少!社會治安也能得到一些緩解。所以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而到了舉人,又是免稅,又是能當官的,這絕對就是屬於英才一類的人了,是朝廷最底層官員的標準,也算是能代表朝廷臉麵的一類人,哪怕是為了不至於出來什麽不學無術,讓人恥笑的官吏,也絕對不是能隨便糊弄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之甄費奮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之甄費奮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