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宋國被滅,這魯國……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偏他們那裏,你也知道,魯儒多好口舌而輕實物,哪裏有什麽反擊之力,若非口碑還算響亮,隻怕早就……如今齊國怕是等不得了,前些日子,周王室已鬆了口風,隻怕不用一二年,就要……天下爭雄的檔口,田氏如何還能留著他們。」


    說起齊國田氏,钜子的語氣就顯得有幾分鄙夷。呢,其實阿玉也鄙視,誰讓齊國這田氏得國不正呢。早年,齊國,那可是薑姓呂氏的封國。是薑太公呂尚的封地,何其顯赫榮耀。而田氏不過是外來投靠之人,卻處心積慮用了幾代人,生生用歌姬家妓招攬賓客,留其血脈,以田為姓氏。營造出田氏一門興旺的架勢,用這些,數量近百的假子分占各處要職,架空了薑姓王室不說,還將最後一任薑姓呂氏的大王流放到荒島,生生的給餓死了。如此行進行徑,卑劣到了極點,也怪不得諸國側目,天下鄙夷,也怪不得之後這國中高利貸盛行呢。上行下效的結果而已。


    倒是這攻占魯國……


    「若是這麽說,他們這時機倒是選的不錯,國中也算有些能人。可惜了,齊國雖曾和秦國並稱東西兩帝,可若是他們想要一統,隻怕沒這個福分。」


    「若非魯國實在是不成,這樣的便宜就是想占,也占不了。魯國……我往日也有所察覺,也曾想過是不是去幫一幫,可如今,且不說你上次讓元宗來說的話,就是魯國本身……那些儒家之人,我墨家和他們卻沒什麽交情。」


    什麽交情,交惡還差不多,儒墨兩家口舌之爭也不是現在就有的,恩怨細究都能有幾十年了,現在有了正緊的藉口,墨家弟子也不是被打了左臉還要送上右臉的傻子,那裏還會在摻和。所以這一句可惜了,隻能說,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魯國的末路罷了。


    倒是這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周王室的結局,更讓人唏噓些,雖說早在春秋時,這周王室已經要靠各國貢品過日子了,這如今……一個歷經八百年的王朝終於要落幕了,大傢夥兒的心總會失落幾分對吧。


    墨家钜子四五十歲的人,這會兒和阿玉說起這天下大勢,你一句我一句的,那是越說越投機,越說越囉嗦,他自己沒覺得,可邊上的人看著卻有些傻眼,不過是看個病而已,怎麽就搞得像是遇上了什麽知己一樣,這樣的熱乎呢?明明人家阿玉,好像還沒滿二十對吧。若是利索點,钜子的孫子都不會比阿玉小多少,這投契的,怎麽這麽詭異呢?


    邊上的墨家子弟忍不住開始不住地打量起了阿玉,或許是這眼神太過熱切,或許是時間長了,這動作太過明顯,終於,這兩個說的熱鬧的人察覺了,往下一看,再相互看了一眼,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看看我,這來你這裏看病,居然還說這些,對了,阿玉啊,我這身體……」


    「沒事兒,養一養就好,钜子在我這裏住上幾日,待吃過頭裏幾次的藥,剩下的,便是帶回去自己煎熬服用也是可以的。對了,這次來了這麽些,我瞧著都是武藝出眾的,钜子,這肉食我就不提供了,由著諸位自去山上狩獵可好?若是得了好些的皮子,正好頂了我的藥錢。」


    將往來說的如此清晰透明,不用賒欠如何不好?別說是钜子了,就是其他墨家人也忍不住點頭,這是給了他們將來求醫留了情分啊。也省的他們這些沒點私房錢的,不好張口,這樣的好處,他們怎麽可能說不好。


    所以,阿玉其實你這後勤工作幹得,也挺主動積極的對吧。求得是什麽呢?其實還是墨家這消息門路啊,別看阿玉自己說什麽雜家的說的這麽熱鬧,可他自己知道,他就一個人,又是在這樣的地方,若是不通過墨家,這消息蔽塞的,真是不能看了。這樣兩項便利真的是很劃算的。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肉包包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斐葉 30瓶;


    第224章 在尋秦記裏開地圖18


    合則兩利的阿玉和墨家近來日子過得相當的有滋有味, 在墨家不住的擴充人口的基礎上,連著阿玉都忍不住多收了幾個孩子當徒弟,總覺得這自家撐起來的雜家招牌正在閃閃發亮。


    而這日子過得平順了, 有些有的沒的, 自然也就開始冒出來了, 比如某一日, 某個墨家的底子幫著送一些阿玉這裏沒有的藥材的時候,不經意的當做八卦說起,那邯鄲城裏又出了新鮮事兒,那嬴子楚,那個秦國的質子居然逃了回去的時候,阿玉的腦袋那就一下子雜念迭生, 開始想一些可能了。


    什麽可能?當然是個真嬴政的事兒了。沒有什麽比培養一個帝王更有成就感了, 想想當年的李承幹, 好吧,那其實和培養也不搭嘎, 阿玉充其量就是當了一回小智囊而已。可如今這個……奶娃開始, 是不是挺有挑戰性的?阿玉有點蠢蠢欲動了。


    不過在這之前,阿玉還是好好的鄙視了一下那些寫書的人, 拍電視劇的人,這事兒幹的怎麽能這麽粗糙呢?你看啊, 說起來吧,這嬴政……甚至是嬴子楚,其實這電視劇取的名字都不對, 人家那是嬴姓趙氏政,嬴子楚也應該是嬴姓趙氏異人,對,就是異人,因為這會兒人家還沒拜那個楚國的華陽夫人為母,沒開始收攏秦國的楚國出身的人脈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