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24孝出場次數太多的緣故,阿玉對於王祥,雖一直覺得他虛偽愛炒作,可同樣對於他的寬厚心胸很讚賞,往來之間也算和睦。如今突然又發現了一個屬於王祥的小秘密,他一下子唏噓起來。


    名利這東西真的是太折騰人了,看看王祥,幾十歲的人,竟是不顧年老,做起了這溝通南北的活來。反過來,再看自己,他又有什麽資格說別人呢?他一門心思想要做什麽名士,想弄什麽學堂,難道就沒有對名利的渴求?


    往日裏,什麽改變歷史,什麽造福天下,難道不一樣是被名利束縛?終究都一樣,是凡俗中的一員,他也不例外!


    「伯兄,你怎麽了?可是那王公說的有什麽對咱們不利之處?」


    看著阿玉神色不好,那腦子不知道飄到了什麽地方,秦潤實在有些忍不住了,伸手扯了一把阿玉的袖子,十分緊張的詢問起來。剛才他聽了滿耳朵的八卦,到這會兒還沒反應過來到底誰是誰呢,隻覺得到處都亂鬧鬧的。難不成這裏頭有什麽不妥當的?不然大哥不至於神遊天外吧。對,一定是有什麽大問題了。難道自家這裏還有什麽不安穩?是了,自家是侯爵府邸了,大概很容易讓人盯上吧。那……是不是大哥會有危險?


    自己嚇自己嚇的不輕的秦潤這會兒哪還有往日的沉穩,什麽拉袖子,要是阿玉再不回神,估計他整個人都能撲上去了。好在阿玉反應夠快,在被打擾的第一時間就驚醒了,轉頭看到秦潤那緊張的有些發白的小臉,都不用過腦子,立馬拍著他的手臂,安撫起來。


    「無事,無事。」


    嘴上說著無事,心下想的事情還挺多,結合了一下王祥給的消息,阿玉知道,這曹魏目前朝堂上風雨隻能算是暫歇。畢竟這後宮沒孩子是魏明帝的硬傷,這之後怎麽樣,還要看他是不是能趁此機會徹底掌控內宮,自己生下孩子來,若是能,那麽後頭還有戲,若是不能,遲早連著後宮的人也會反水,到時候隻怕還是個早亡的結果。


    有了這麽一個定論,他忍不住往蜀漢那邊又想了想,阿鬥……忍字頭上一把刀啊,這娃悲催的,其實也不比魏明帝好多少,雖然內外爭鬥相對少些,可底氣也少,為了防禦曹魏,這麽些年重心一直都是在軍事上,如此一來民生上進步很有限,如今這十年的時機……能不能抓住是個問題,抓住了文臣會不會做大又是個問題,文武之間的紛爭是不是壓的住還是個問題。


    有心給阿鬥鼓鼓勁吧,阿玉能想到的就一副對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可偏偏還不能用,因為他如今所在就是吳啊,這要是讓人知道了……沒文字獄都能搞出心理陰影來。所以最終隻能歇菜。全看阿鬥自己了。


    兩圈分析完畢,阿玉終於徹底回了神,然後將自己想的,一股腦的開始灌輸給秦潤,爭取讓這娃早點多幾分政治頭腦。把秦潤給折騰的,眼睛都快冒金星了,半響才說道:


    「伯兄,若是如此,那是不是說,弱司馬懿那邊能壓得下去,這三國之間平穩可能不止十年?」


    咦?其實這孩子腦子還是挺不錯的嘛,一下子就看到了關鍵!阿玉點點頭,微笑贊同的說到:


    「確實,若是能壓下去,哪怕是為了不讓司馬家有重新起來的機會,這一統天下的事兒,也會緩一緩。畢竟曹家的人也不傻,一個是統一了,徹底沒戲;一個是不統一還能坐擁三分之一,隻要想明白就知道怎麽選。」


    「那咱們東吳呢?」


    「東吳?不上不下,若是能安生,倒也正是個平穩過度的好時機。未來也能多一些希望。」


    「那咱們呢?伯兄,你有如此本事,真的就隻當夫子了?」


    「當夫子更安全,未來畢竟局勢難料,咱們人丁稀落,總要以家族傳承為重。」


    「委屈了伯兄。」


    「哪裏委屈了,為兄倒是樂的輕鬆,行了,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多上幾次山來的利索,那王公遠道而來,且鬆快幾日,等他去了建業,咱們就去山上待幾日,這時節不攢點皮子,白費了這大雪。」


    嗯?打獵和不浪費雪有什麽關係?哦,是了,大雪天皮毛最後世保暖是吧。秦潤如今也不是那什麽都不懂的娃子了,不過是腦子一轉就明白了阿玉的意思。看,代溝這東西,果然還是年輕些的更容易彌補上,這不就培養出來了嘛,和那些老頭,真心沒啥溝通的欲望。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古典的彩蝶 2瓶


    ^_^


    第203章 在三國做個大當家56


    阿玉就像是一隻章魚, 從最底層,正一點一點的開始往上觸探,用纖細的足, 在這個時代的頂層留下屬於自己的微瀾。而這樣不顯眼的微瀾, 在開春之後, 漸漸的散發出別樣的不同來。


    首先, 阿玉那個學堂算是正緊的開出來了,裏頭的學生不多,也就五六個,而且還沒收啥學費。


    是的,這個你們沒看錯,就是沒學費, 因為這個時候所謂的開放式的學堂還沒成規模, 更沒有什麽係統, 一般來說,知識是被壟斷的, 就在各個世家手裏捏著, 這些人家開學堂要收費嗎?學裏都是自家子弟,收個毛啊。


    就是有外來求學的, 不是關係戶,就是天分特別好的。即使是天分特別好的, 那基本能識字的多半幾代往上肯定也是士族中的一員,人脈,名聲, 都值得投資的,那你說,還收啥錢?能過節過年的送點禮就不錯了。這也是為啥,古代的師生關係那麽鐵的緣由之一,這裏頭的投資,不是一點兩點,不感情親密些,都還不上這份人情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