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一個,這能算是青史留名不?能算典故不?若是都能算的話……靠著蚊香流芳百世,為啥阿玉就覺得這麽接受艱難呢?


    「郎君,怎麽辦?咱們這貨實在是供應不急啊,這附近山頭上藥材都快采沒了,就是能長起來,一時半刻的,也來不及啊。」


    「去,喊顧三,讓他走訪這附近的村落,就說我這裏敞開了收這幾個藥材,咱們自己不成,這外頭有的是人,有的是山,怕什麽。」


    是啊,怕什麽,阿玉的背脊挺得直著呢。這都是小場麵。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霖霖 4瓶


    ^_^


    第182章 在三國做個大當家35


    整整一個夏天, 阿玉這邊忙的幾乎飛起來,雖然說因此得到的好處也相當的多,比如這福壽叔說的, 在那l型屋子到他們最早建的竹屋之間, 建起正緊的家主正房這個事兒是已經辦妥當了, 阿玉也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主屋, 和前頭的原本準備做學堂,後來成了待客堂屋的大屋,勉強平行,將整個不平整的山縫一般的地方,收拾的有了點正緊屋舍庭院的模樣。


    此外,因為蚊香的銷售太過火爆, 即使價格不高, 工錢藥材錢給的也很有良心, 也積攢下了大量的銀錢東西。不說錢有多少,這個問題阿玉隻要一看到那用滕筐裝的銅板就感覺頭疼, 除了大致數字, 具體的他不想了解。早年數銅板數到手抽經的經歷還歷歷在目,他不想在經歷第二遍, 這樣的活動,還是讓看到那些筐子就兩眼放光的福壽叔他們來好了。


    庫房裏如今物品多的, 若非那石縫夠大,都沒處放了。布匹,糧食, 文房器物,擺件,銅器,甚至還有鐵劍,皮甲,往日無處可尋摸的東西,如今就這麽被送上門了。展現出一種喧譁炫目般的發達氣息來。福壽叔更是滿足的,日日眉開眼笑,滿足的不行。似乎已經看到老秦家不如中上等人家的行列了。走路都輕了幾分,說話都響了三個調。


    至於其他人,許是受到福壽叔的影響,一個個的也十分的歡喜,折射到日常生活中,最起碼這在做蚊香這事兒上,一個個的都十分的積極,好像生怕不能及時給對方送過去,就是失禮了一般,那種位卑者的惶恐忐忑,戰戰兢兢演繹的十分明顯。隻是這樣的心態他們自己並沒發現而已。


    阿玉有心想說上些什麽,可最終卻什麽都沒說。他很清楚,這樣的心態對於他們來說難免。到底本身底蘊確實差了一些,底層的落魄士族,能重新接觸到往日隻能遙望的高等階級,還是如此的突如其來,沒有半點準備和沉澱,怎麽可能沒半點異樣。與其死死的壓抑著,還不如釋放出來,權當是一種歷練。想來隻要度過了這一段時間,這種激動緩和下來了,那麽他們總能尋到屬於自己的正確位置,將來許是在遇上更驚喜的事兒,也能穩得住了。若是真能如此,那即使如今出醜都是值得的。


    當然,這所謂的歷練隻是他們自己內裏,隻要對著自己人,他們想怎麽鬧都沒事兒。對外?阿玉還是要講究個體麵的,好歹他將來是要在這些圈子裏混的,自然從一開始就要將架子搭起來。


    所以嘍,那些所謂的豪門,所謂的官宦人家的來人,除了被引進來的時候能接觸到看著挺熱情的下人之外。接著就被十分講究的這秦家的家主引到了很有些新奇的屋子裏,請了匠人為他們講述火炕的作用了。還有這秦郎君親自來請他們幫忙,讓他們將這法子帶到各處,教給更多的人,這禮儀,這言辭,這民生大義……聽著就帶勁,就覺得自己十分的重要好不。


    這事兒他們能推?不能啊,這麽好的東西他們不是沒聽顧家的人說過,當時因為沒親眼見過,十分的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求教。又因為本就有求香的事兒在前頭,有些怕冒然說了,顯得自家無禮貪婪,得寸進尺,不知道分寸。平白給這些也擠在這邊的其他人家留下口舌,讓自家家主沒臉,這才一直憋著。


    可不想這秦家的人這麽的知情識趣,明顯這是人家秦家是看好咱們家,信得過咱們家,想和自家往來啊!對,自家這樣的人家,家主名揚天下,有誰不想往來,對吧。不過能這麽主動,話說的也這麽好聽,還這麽高大上:托他們幫著傳揚出去,好讓更多的百姓在冬日能免去幾分苦寒!這話說的多好聽,反正他們聽著就覺得這秦郎君心善,會辦事兒,會說話,值得交往了。


    所以一個個哪裏還有功夫管這老秦家的下人是啥心情?一個個的都忙乎著趕緊畫圖紙的畫圖紙,尋地方上手直接實驗的實驗,都忙乎的連蚊香都快忘了。等著他們一個個的感覺學會了,蚊香這貨也好了,自然更沒工夫管下人的事兒了,趕緊的將東西送回去才是正緊,這可是大夏天!蚊蟲正厲害呢!早去回去,讓家主能少受幾日罪,他們指不定還能多得些賞錢,這能不積極?


    至於人走了?都走了,還能有啥影響?反正阿玉不過是這麽輕輕的一撥,用一個本就想推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以求多保存幾許漢家苗裔的火炕,就將自家下人穩不住的瑕疵給遮掩住了。不但如此,還一箭三雕的順帶為自己又刷了一波知名度,好感度。有了這個火炕,他不用細想都知道,到了冬日,自己這名聲隻怕還要更響亮些。最重要的是,這東西什麽地方更得用?北方啊!你說,這傳揚的方向,對他未來的計劃多有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