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 作者:風雨琉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深人靜,阿玉睡不著的時候,從現實延伸到史書,雙方印證對比之後,挖深了往細想,也曾有過這麽一個念頭:嵇康幼年經歷或許就是他到處得罪人,最後被鍾會構陷,落下如此悲慘結局的根本原因。
換句話說,那就是小時候從官宦子弟,猛地失去所有,整日被歧視被欺負,等著哥哥做官,他又重新被看好。這上上下下的,從自卑到自尊,轉換速度太快太極端,導致了青年時期心態有些失衡。所以才動不動疾世憤俗,嘴巴不饒人。
這樣的性子若是換在後世太平年間,等著成熟了,知道好歹了,來個浪子回頭什麽的,指不定還能混個好名聲。可偏偏世情如刀,政事如局,他沒這個福氣等到這樣的機會,所以最終把自己都給坑了進去。
要阿玉說,人活一世,路都是自己走的,吃苦受罪還是風光無限,也都和你自己有關,何必太在意別人怎麽看?又不是為了別人活的?像是阮籍也好,呂安也罷,還有嵇康,這些所謂的晉魏名士,在阿玉看來,他們的所謂不羈,所謂肆意,有幾分真?幾分假?或許到了最後連他們自己都分不清了吧!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出出的默劇,在演給別人看。他們的人生,留給自己的還剩下幾成?
反正就阿玉這幾世歷練的眼光,他不喜歡嵇康,即使用音樂家的神經質來解釋,也不能讓他更欣賞,反過來倒是那個總被比作醜角的嵇喜,讓阿玉說更像是個勵誌傳奇。更符合他對精英人才的評判標準。
弱弱的解釋一下,那些推崇竹林七賢,喜好古琴的親們。阿玉真心沒有鄙視嵇康的意思,隻是吧……
咱們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作為嵇康的好友-阮籍,母親去世了,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去弔唁,阮籍居然就因為覺得嵇喜為人鄙俗,就白眼相加,不理不睬,愣是將嵇喜擠兌的,自己尷尬回去。而等到嵇康攜酒挾琴前去,他則欣喜非常,馬上黑眼珠轉過來了。這就是「加以青眼」這個詞的由來。
看看,這還不夠說明問題?你這到底是辦喪事呢,還是擺譜呢?人好心來祭奠,你就這麽個態度?還笑嘻嘻的和人喝酒彈琴?這不是找罵是什麽?反正這種混帳,除了這晉魏時期,估計到哪個朝代都是被罵的份。
若說阮籍一個不能說明問題,那《世說新語·簡傲》中還有類似的記載,這次說的是嵇康的莫逆之交呂安,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倒是嵇喜在家,想著是自家兄弟的朋友,就客客氣氣地招呼他進屋坐,結果他不肯不說,還在門上寫了一個很大的「鳯」(「鳳」的繁體字)字就走了。
嵇喜是個實在人,心想這鳳是吉祥之物,以為他是在恭維自己,還很高興。可誰知道啊,這癟犢子呂安的意思卻是要把字拆開來看的,就是「凡鳥」二字,平庸的凡俗的鳥。這是說嵇喜比他弟弟差得遠,是個「俗」人。還是這麽當著麵嘲諷智商的說,你說,這是不是混帳?而這樣的人,是嵇康的死黨,還莫逆?那麽你說,嵇康又是個什麽樣的人?
是,才華肯定有,不然也就沒《廣陵散》了。隻是什麽懷才不遇,什麽性情剛烈……年少的時候肆意可以當做叛逆期來看,那到了三四十歲,還能這麽浪,那肯定不是性子問題。
要阿玉說,你娶了老曹家的閨女,靠著裙帶混了個官,還是一步登天直接成了中散大夫,正五品,文官第十階的中高端位置。到了後來自然不好再去做司馬家的官,這是常識好不,有什麽好不忿的,還懟人家?表示清高什麽的,也不是這麽來的。隻要還要臉,要名聲,你就得閑著。看看,這什麽學道啊,什麽訪仙啊,這不是都做的挺好的嗎。你這做都做了,怎麽就不能在多管一管自己的嘴巴呢?
你說嵇康不懂?尋仙訪道隻是性子淡?從嵇康的好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長呂巽□□。呂安憤恨之下,準備狀告呂巽。嵇康因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勸呂安不要揭發家醜時的理由:保全門第清譽!這一點上來看,嵇康其實啥都懂,道理規矩,禮儀聲譽,門清的很。既然啥都懂,那你說這彈琴吟詩,自我滿足,不願為官……很明顯了對吧。明知故犯說的就是他們這樣的。
反過來我們在看嵇喜,魏時舉秀才,用才學在父親過世之後,頂門立戶不說,還庇佑著能讓自家弟弟成為肆意灑脫的性子,這是何等的本事?後來成為衛將軍司馬攸之司馬,做為齊王一派重要幕僚博弈官場,又是何等的手段?到了晉朝建立,歷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揚州刺史、太僕、宗正。一級級的往上升,這輾轉騰挪的本事,又是怎麽樣的讓人驚艷?
若是再算上守江夏時,守城得勝的戰功;當刺史時的平叛功勞。這樣的一個文武雙全的本事人,俗什麽俗?雖從青史留名的角度看,確實比不得嵇康名聲響亮,可要阿玉說,這才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最起碼人家即使在亂世,也依然活的十分不錯對吧。
《晉書·武帝紀》記載:晉太康三年,吳故將莞恭、帛奉舉兵反,攻害建鄴令,遂圍揚州,徐州刺史嵇喜討平之。那是啥時候?283年,那時候嵇喜幾歲了?63歲啊!對比一下嵇康263年40歲翹辮子,誰是人生贏家不解釋。
這兩兄弟不管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對於阿玉來說,這都是後頭的事兒,就目前來看,想勾搭過來那是絕對沒戲。但是有了王祥這麽一根線,好歹已經若有若無的,對著北麵曹魏大地勾搭上了。隻要保持住和王祥的關係,時不時的有個書信往來,阿玉覺得,他的收穫絕對小不了。
換句話說,那就是小時候從官宦子弟,猛地失去所有,整日被歧視被欺負,等著哥哥做官,他又重新被看好。這上上下下的,從自卑到自尊,轉換速度太快太極端,導致了青年時期心態有些失衡。所以才動不動疾世憤俗,嘴巴不饒人。
這樣的性子若是換在後世太平年間,等著成熟了,知道好歹了,來個浪子回頭什麽的,指不定還能混個好名聲。可偏偏世情如刀,政事如局,他沒這個福氣等到這樣的機會,所以最終把自己都給坑了進去。
要阿玉說,人活一世,路都是自己走的,吃苦受罪還是風光無限,也都和你自己有關,何必太在意別人怎麽看?又不是為了別人活的?像是阮籍也好,呂安也罷,還有嵇康,這些所謂的晉魏名士,在阿玉看來,他們的所謂不羈,所謂肆意,有幾分真?幾分假?或許到了最後連他們自己都分不清了吧!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出出的默劇,在演給別人看。他們的人生,留給自己的還剩下幾成?
反正就阿玉這幾世歷練的眼光,他不喜歡嵇康,即使用音樂家的神經質來解釋,也不能讓他更欣賞,反過來倒是那個總被比作醜角的嵇喜,讓阿玉說更像是個勵誌傳奇。更符合他對精英人才的評判標準。
弱弱的解釋一下,那些推崇竹林七賢,喜好古琴的親們。阿玉真心沒有鄙視嵇康的意思,隻是吧……
咱們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作為嵇康的好友-阮籍,母親去世了,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去弔唁,阮籍居然就因為覺得嵇喜為人鄙俗,就白眼相加,不理不睬,愣是將嵇喜擠兌的,自己尷尬回去。而等到嵇康攜酒挾琴前去,他則欣喜非常,馬上黑眼珠轉過來了。這就是「加以青眼」這個詞的由來。
看看,這還不夠說明問題?你這到底是辦喪事呢,還是擺譜呢?人好心來祭奠,你就這麽個態度?還笑嘻嘻的和人喝酒彈琴?這不是找罵是什麽?反正這種混帳,除了這晉魏時期,估計到哪個朝代都是被罵的份。
若說阮籍一個不能說明問題,那《世說新語·簡傲》中還有類似的記載,這次說的是嵇康的莫逆之交呂安,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倒是嵇喜在家,想著是自家兄弟的朋友,就客客氣氣地招呼他進屋坐,結果他不肯不說,還在門上寫了一個很大的「鳯」(「鳳」的繁體字)字就走了。
嵇喜是個實在人,心想這鳳是吉祥之物,以為他是在恭維自己,還很高興。可誰知道啊,這癟犢子呂安的意思卻是要把字拆開來看的,就是「凡鳥」二字,平庸的凡俗的鳥。這是說嵇喜比他弟弟差得遠,是個「俗」人。還是這麽當著麵嘲諷智商的說,你說,這是不是混帳?而這樣的人,是嵇康的死黨,還莫逆?那麽你說,嵇康又是個什麽樣的人?
是,才華肯定有,不然也就沒《廣陵散》了。隻是什麽懷才不遇,什麽性情剛烈……年少的時候肆意可以當做叛逆期來看,那到了三四十歲,還能這麽浪,那肯定不是性子問題。
要阿玉說,你娶了老曹家的閨女,靠著裙帶混了個官,還是一步登天直接成了中散大夫,正五品,文官第十階的中高端位置。到了後來自然不好再去做司馬家的官,這是常識好不,有什麽好不忿的,還懟人家?表示清高什麽的,也不是這麽來的。隻要還要臉,要名聲,你就得閑著。看看,這什麽學道啊,什麽訪仙啊,這不是都做的挺好的嗎。你這做都做了,怎麽就不能在多管一管自己的嘴巴呢?
你說嵇康不懂?尋仙訪道隻是性子淡?從嵇康的好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長呂巽□□。呂安憤恨之下,準備狀告呂巽。嵇康因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勸呂安不要揭發家醜時的理由:保全門第清譽!這一點上來看,嵇康其實啥都懂,道理規矩,禮儀聲譽,門清的很。既然啥都懂,那你說這彈琴吟詩,自我滿足,不願為官……很明顯了對吧。明知故犯說的就是他們這樣的。
反過來我們在看嵇喜,魏時舉秀才,用才學在父親過世之後,頂門立戶不說,還庇佑著能讓自家弟弟成為肆意灑脫的性子,這是何等的本事?後來成為衛將軍司馬攸之司馬,做為齊王一派重要幕僚博弈官場,又是何等的手段?到了晉朝建立,歷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揚州刺史、太僕、宗正。一級級的往上升,這輾轉騰挪的本事,又是怎麽樣的讓人驚艷?
若是再算上守江夏時,守城得勝的戰功;當刺史時的平叛功勞。這樣的一個文武雙全的本事人,俗什麽俗?雖從青史留名的角度看,確實比不得嵇康名聲響亮,可要阿玉說,這才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最起碼人家即使在亂世,也依然活的十分不錯對吧。
《晉書·武帝紀》記載:晉太康三年,吳故將莞恭、帛奉舉兵反,攻害建鄴令,遂圍揚州,徐州刺史嵇喜討平之。那是啥時候?283年,那時候嵇喜幾歲了?63歲啊!對比一下嵇康263年40歲翹辮子,誰是人生贏家不解釋。
這兩兄弟不管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對於阿玉來說,這都是後頭的事兒,就目前來看,想勾搭過來那是絕對沒戲。但是有了王祥這麽一根線,好歹已經若有若無的,對著北麵曹魏大地勾搭上了。隻要保持住和王祥的關係,時不時的有個書信往來,阿玉覺得,他的收穫絕對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