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 作者:風雨琉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值得一直說的是,這所謂的告禦狀,人邊境來的不知道這告狀該怎麽整,居然一腦袋撞到了錦衣衛衙門去了?這……真的還能算是禦狀?好吧,好歹這說明他們錦衣衛如今的名聲,在殺貪上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和反貪局有的一拚了。
受了冤屈,求告有門;受了災荒,朝廷救災及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這幾年年景真心不怎麽的,災禍一年一個大招,可到底百姓的心還是穩的。對著朝廷也沒太多的怨言,畢竟天災人禍的,哪年沒有?即使如今比以往厲害些,這不是朝廷也更得力些嘛,往上數幾十年,那救災可沒如今這麽利索。由此可見,即使天時再不濟,皇帝還是好的。
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原本在十七年就該反了的廣東白蓮教憋屈的依然躲在一角,自己和自己玩;某個動不動造反的劉先生,還沒蠱惑起災民,就被手下直接告發;南麵的某些小國,依然在大明的赫赫聲威下瑟瑟發抖;北麵的某個土蠻將本該帶給大明的兵災燒向了還是軟柿子的後金……
依然做著千戶的阿玉十分淡定的看著手裏和歷史截然不同的消息,喝著茶,手在桌子上輕輕的打起了拍子。
他已經可以預見了,這之後的大明即使再怎麽折騰,比如萬曆又開始不上朝啊,或者這什麽立太子的事兒上和人嗆聲啊,有了如今的基礎,也絕對夠後世的大明皇帝多折騰幾年了。
最起碼到了萬曆二十年的現在,這士紳一體納糧已經基本完成了。有功名和有官職的,按照等級領取返稅銀子,再加上每年官員考核中田畝的數字核定,應該就足夠吧土地兼併的問題解決一部分。同時也最大限度的免去了田地稅賦的流失。
大海中官方組織的海外貿易如火如荼,市舶司那邊每年的商戶合作聯盟出海活動頻繁,有這麽一個大肥肉吊著,有錢的不在死盯著土地,作坊開始林立。底層百姓種田餬口,做工貼補家用,兩相疊加,日子比以往已經好過多了。
即使如今災禍依然頻繁,小冰河氣候越來越明顯,可這不是有南麵那麽多朝貢的小國嘛,別的不說,把朝貢的東西直接指定成糧食,救災真心不會再有捉襟見肘的麻煩了。以工代賑也一點點的開始在全國實行,這不但是讓全國的官道越發的順暢,水利越發的整齊,連著百姓對著勞役也不在談虎色變一般的抗拒。
互市讓北麵的草原成了牛羊的養殖基地,西北成片的沙棗,成片的棉花田,讓西北貧瘠的土地也有了經濟產出,即使不產糧食也不至於沒得吃。九邊的將士從南麵告禦狀的同僚身上學到了討薪技能,隻幹了一回,就將那些喝兵血都快習慣的大人們給鎮住了。一連串的人頭讓他們明白,啥事兒都該有個分寸,所以如今再不濟7成的餉銀總是能拿到的。
若是再加上這些年匠人們因為不斷地研發獲得的皇帝支持和地位提升,將作監的實名責任製的實行,讓兵器精良程度開始恢復。這往日已經成為大明負擔,成為軟肋的九邊已經重新恢復到了英宗時期的戰鬥力。
有了這些,你說,就是再來三大征又如何?就是後頭的天啟皇帝再喜歡木匠又怎麽樣?再說了,人天啟真的沒政治智慧?真傻不拉幾的,他也不可能作著木匠還能掌控朝堂。宦官掌權名聲是不好,可細看歷史,這也不過是人家平衡朝堂權利的一種辦法而已,最起碼人天啟皇帝當家的時候,沒穿過打補丁的衣裳,人內庫裏的銀子還是挺多的好不。
這樣一想,阿玉覺得自己未來的日子,嗯,或者說剩下的20年的日子,那妥妥應該很順心。就是再怎麽偷懶,也不至於帶著遺憾離開了。這樣真的是好啊,感覺拯救了整個世界一樣。而且還是作為隱藏在後頭的大boss,哎呦,這感覺比當宰相什麽的,更牛掰好不。
那麽接下來他該幹啥?自然是趕緊的看永樂大典了。這東西他可是想了很久的。難得的有背全全本的機會,他怎麽能錯過。至於那些名臣……嗬嗬,他如今看多了名臣,連著名臣的各種不為人知的隱秘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任務還有啥問題?
倒是下一次,他會去哪裏?這是個問題。
「阿玉,怎麽還不回去?這都散衙了。」
已經成為總旗的鐵虎從隔壁的屋子出來,瞧著阿玉還沒有回家的跡象,忍不住過來喊了一聲。微微皺起的眉頭,帶著疑惑的眼神,阿玉一看就知道這傢夥隻怕不知道想到哪裏去了。一時有些無語。
「這就走……」
「怎麽,可是想到了什麽?你說,那……」
「說什麽說,有事兒回家說。」
最近,南鎮撫司的頭頭因為西麵查貪的事兒出了岔子,被牽連奪職,雖說這事兒讓錦衣衛整體上有些丟臉,可同樣也給不少人帶來了新的升職機會。即使是錦衣衛,也免不了一個蘿蔔一個坑,階級有幾分固化。如今難得有這麽一個高職位,誰不眼紅?在這衙門夠的上資格的都開始各顯手段了。鐵虎也忍不住琢磨著自家老大的升職問題。雖說去年,阿玉剛升到了正千戶的位置,看著好像再升有點不怎麽可能。可這裏不是錦衣衛嘛,或許皇帝就真的看重阿玉呢?
為了這個,鐵虎的心都熱了,滿腦子都是弱勢阿玉成了鎮撫使,那自己成為百戶的可能性有幾成這樣的問題。
可惜啊,阿玉的嘴那個緊啊,不管何時何地,不管他怎麽問,阿玉都沒表示過一句,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愁死個人了。
受了冤屈,求告有門;受了災荒,朝廷救災及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這幾年年景真心不怎麽的,災禍一年一個大招,可到底百姓的心還是穩的。對著朝廷也沒太多的怨言,畢竟天災人禍的,哪年沒有?即使如今比以往厲害些,這不是朝廷也更得力些嘛,往上數幾十年,那救災可沒如今這麽利索。由此可見,即使天時再不濟,皇帝還是好的。
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原本在十七年就該反了的廣東白蓮教憋屈的依然躲在一角,自己和自己玩;某個動不動造反的劉先生,還沒蠱惑起災民,就被手下直接告發;南麵的某些小國,依然在大明的赫赫聲威下瑟瑟發抖;北麵的某個土蠻將本該帶給大明的兵災燒向了還是軟柿子的後金……
依然做著千戶的阿玉十分淡定的看著手裏和歷史截然不同的消息,喝著茶,手在桌子上輕輕的打起了拍子。
他已經可以預見了,這之後的大明即使再怎麽折騰,比如萬曆又開始不上朝啊,或者這什麽立太子的事兒上和人嗆聲啊,有了如今的基礎,也絕對夠後世的大明皇帝多折騰幾年了。
最起碼到了萬曆二十年的現在,這士紳一體納糧已經基本完成了。有功名和有官職的,按照等級領取返稅銀子,再加上每年官員考核中田畝的數字核定,應該就足夠吧土地兼併的問題解決一部分。同時也最大限度的免去了田地稅賦的流失。
大海中官方組織的海外貿易如火如荼,市舶司那邊每年的商戶合作聯盟出海活動頻繁,有這麽一個大肥肉吊著,有錢的不在死盯著土地,作坊開始林立。底層百姓種田餬口,做工貼補家用,兩相疊加,日子比以往已經好過多了。
即使如今災禍依然頻繁,小冰河氣候越來越明顯,可這不是有南麵那麽多朝貢的小國嘛,別的不說,把朝貢的東西直接指定成糧食,救災真心不會再有捉襟見肘的麻煩了。以工代賑也一點點的開始在全國實行,這不但是讓全國的官道越發的順暢,水利越發的整齊,連著百姓對著勞役也不在談虎色變一般的抗拒。
互市讓北麵的草原成了牛羊的養殖基地,西北成片的沙棗,成片的棉花田,讓西北貧瘠的土地也有了經濟產出,即使不產糧食也不至於沒得吃。九邊的將士從南麵告禦狀的同僚身上學到了討薪技能,隻幹了一回,就將那些喝兵血都快習慣的大人們給鎮住了。一連串的人頭讓他們明白,啥事兒都該有個分寸,所以如今再不濟7成的餉銀總是能拿到的。
若是再加上這些年匠人們因為不斷地研發獲得的皇帝支持和地位提升,將作監的實名責任製的實行,讓兵器精良程度開始恢復。這往日已經成為大明負擔,成為軟肋的九邊已經重新恢復到了英宗時期的戰鬥力。
有了這些,你說,就是再來三大征又如何?就是後頭的天啟皇帝再喜歡木匠又怎麽樣?再說了,人天啟真的沒政治智慧?真傻不拉幾的,他也不可能作著木匠還能掌控朝堂。宦官掌權名聲是不好,可細看歷史,這也不過是人家平衡朝堂權利的一種辦法而已,最起碼人天啟皇帝當家的時候,沒穿過打補丁的衣裳,人內庫裏的銀子還是挺多的好不。
這樣一想,阿玉覺得自己未來的日子,嗯,或者說剩下的20年的日子,那妥妥應該很順心。就是再怎麽偷懶,也不至於帶著遺憾離開了。這樣真的是好啊,感覺拯救了整個世界一樣。而且還是作為隱藏在後頭的大boss,哎呦,這感覺比當宰相什麽的,更牛掰好不。
那麽接下來他該幹啥?自然是趕緊的看永樂大典了。這東西他可是想了很久的。難得的有背全全本的機會,他怎麽能錯過。至於那些名臣……嗬嗬,他如今看多了名臣,連著名臣的各種不為人知的隱秘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任務還有啥問題?
倒是下一次,他會去哪裏?這是個問題。
「阿玉,怎麽還不回去?這都散衙了。」
已經成為總旗的鐵虎從隔壁的屋子出來,瞧著阿玉還沒有回家的跡象,忍不住過來喊了一聲。微微皺起的眉頭,帶著疑惑的眼神,阿玉一看就知道這傢夥隻怕不知道想到哪裏去了。一時有些無語。
「這就走……」
「怎麽,可是想到了什麽?你說,那……」
「說什麽說,有事兒回家說。」
最近,南鎮撫司的頭頭因為西麵查貪的事兒出了岔子,被牽連奪職,雖說這事兒讓錦衣衛整體上有些丟臉,可同樣也給不少人帶來了新的升職機會。即使是錦衣衛,也免不了一個蘿蔔一個坑,階級有幾分固化。如今難得有這麽一個高職位,誰不眼紅?在這衙門夠的上資格的都開始各顯手段了。鐵虎也忍不住琢磨著自家老大的升職問題。雖說去年,阿玉剛升到了正千戶的位置,看著好像再升有點不怎麽可能。可這裏不是錦衣衛嘛,或許皇帝就真的看重阿玉呢?
為了這個,鐵虎的心都熱了,滿腦子都是弱勢阿玉成了鎮撫使,那自己成為百戶的可能性有幾成這樣的問題。
可惜啊,阿玉的嘴那個緊啊,不管何時何地,不管他怎麽問,阿玉都沒表示過一句,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愁死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