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邊境的走私商戶,互市加上邊軍糧餉的補發,緩和了邊境問題,也同時增強了邊軍的戰力,這讓邊關的安全提升了好幾個等級。羊毛的廣泛利用和羊價的下跌,再加上最初時做的蜂窩煤,更讓這北方的保暖開始變得容易起來。即使到了小冰河時期,百姓也不會太難熬了。


    如今皇帝又對著田稅和海商開始下手了,隻要堅持下去,不,這麽多銀子,看在銀子的份上,萬曆皇帝也一定會堅持下去,那麽到時候國庫的銀子又該有多豐富?大明打開了大門,那這知道了世界的廣闊,知道了外頭的情況,別的不說,當國內糧食不足的時候,哪怕再沒腦子,隻怕也會有機靈的人知道從東南亞運糧食回來吧!那樣災年的饑荒又會下降多少?糧食還會是大問題嗎?


    盤算到了這裏,阿玉隱隱都快為自己自豪了。看看,這才來了幾年啊,這成績,從歷史角度看,說是扶大明於傾倒也不為過啊。這種成就感,就是當年幫著李承幹奪取帝位,都沒有過。畢竟那時候大唐盛世正隆,很多事兒隻能說是順勢而為,比不得如今這樣細調微烹般的艱難繁瑣。付出的多了,這獲得成績的成就感自然就更強些。


    那麽這麽偉大的阿玉大人,接下來又該幹點什麽呢?掰著手指頭不住地盤算的阿玉,眼睛又開始往路政的方向瞄了。為啥看這個?因為人李自成其實就是這條線上的人啊,人家那是世襲的驛館工作人員。最初隻是因為被砸了飯碗,走投無路這才起義的好不。若是沒有那明末的某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神經說什麽驛站耗費頗大,要裁撤,人家可未必會幹那殺頭的勾當。畢竟大明的驛站,那日子過得還是很不錯的,明顯的福利不多,可隱形福利很不少。


    比如走過路過的官員家眷什麽的,作為不是明文規定的可以免費享受驛站服務的官員公差,享受了驛站給的福利,怎麽也會給點賞錢對吧。


    比如那些蹭好處的商戶旅人什麽的,用公家的地方給他們提供食宿什麽的,怎麽也要收點費用的對吧。


    若是再加上幫人寄存東西,或者兼職一下民信局的差事什麽的,這日子過得,驛站的老大的油水絕對不會比尋常的小官少,尋常的驛丁都能頂的上衙門差役的收入了,你說他們還起義個毛啊。


    想到這些,阿玉對於他新婚之後的新項目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朝沒有高鐵,沒有飛機但是有水路、驛路。驛路類似今天的國道,驢友可以自駕遊,不收費,不過驛站隻負責接待官員和公差。實際上則是官員家屬也一樣蹭著用。


    民信局,是明朝永樂年間在民間出現的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


    第145章 當個合格的錦衣衛42


    對於驛站的問題, 不想不覺得,一想,阿玉突然覺得他一直以來重點有點不對啊, 怎麽算了半響, 這幹的事兒將近七成的好處, 都是萬曆皇帝的?搞得自己好像光顧著怎麽幫萬裏皇帝撈錢一樣。明明他還是挺憂國憂民的, 明明看的還是挺遠的,怎麽就愣是忘了什麽叫:想致富,要修路,這麽個至理名言呢?


    清理河道,修繕官道,這從來都是一個王朝強盛與否的標緻。自古以來, 河道是否通暢, 官路是否不絕, 代表著帝王意誌傳遞的遠近疏堵。如今他既然連著漕運的事兒都開始插手了,隱在後頭, 引導出了新局麵, 那麽這驛站是怎麽也不能放過的。


    因為驛站裁撤所以有了李自成失業,因為西北軍餉拖欠, 所以有了那位大明敲響喪鍾的流寇。所以這大明的問題,歸根結底依然是銀子的問題。如今軍餉的問題已經開始逐步的緩解, 財大氣粗到內庫比國庫都大的萬曆皇帝,在互市源源不斷的創造利潤的同時,已經很有遠見的將這一部分的銀錢直接劃到了軍餉撥發的一檔裏, 專款專用,避開了無數的手。成了九邊最基本的餉銀保證。


    軍餉有了造血的,那這驛站……道路上的,什麽能掙錢?在阿玉看來,隻要敢放開這些驛站的手腳,這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大不了將民信局合併不就是了?大不了將快遞業發展起來不就是了?你什麽時候見過高速公路休息站虧錢的?就是公款吃喝多點,維持總是可以的吧。開闢點新財路總是可以的吧。


    想的很美好,可真的細究一下,阿玉就有些傻了。明朝的驛站……問題大的不是一點兩點啊。


    明朝的驛站根子上來說,那就是個豪華官方招待所。而且,因為郵政和軍事情報傳遞用途,這時候的驛站,真的,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一樣,遍布在全國的交通路線上。為全國的「體製內人員」提供免費服務!總的來說,那就是數量多,檔次高,功能多。


    按照當時的規定,大部分驛站都擁有二進甚至三進的院子。大門、鼓樓、中門、前後廳、左右廂房、廚房、庫房、馬房、驛丞宅等設施必須色色俱全。標準的驛站,要有10間供官員居住的上房,20間供來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廂房。可同時接待幾十名賓客入住。


    而接待這麽些人,自然還需要配置廚房和馬廄。而有了這些,那馬夫、驢夫、步夫、館夫、庫夫、鬥級、房夫、廚夫等管理和服務人員自然也一樣必不可少了。而這些工作人員也需要居住,即使隻有大通鋪房,那也一樣占地方要蓋房子不是,若是在加上備用的倉庫和臨時監獄什麽的,掰著指頭一算就知道這驛站有多大,事兒有多繁瑣,人員有多複雜了,從職能上看,這驛站真的很強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