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這能挑選的餘地這麽大,需要查探的人這麽多,也是一種福氣,最起碼這證明國家精英人才資源豐富對吧。這要是換個人均識字率低的朝代,哪有這樣的選擇餘地?就萬曆皇帝這殺雞一樣的折騰,隻怕這會兒舉人都快成稀罕貨了。而在這大明?幾百年的太平盛世,幾百年的科考積攢,讓這年頭候選的官員預備隊真心不少。就好像這一年年不斷地折騰,從沒有發生過一樣,一有缺,立馬就能隨便挑。


    不過人再多,也遮掩不住萬曆皇帝那股子折騰勁。朝中好幾個人老成精的老傢夥,能穩穩噹噹的在這朝堂站著,就是已經看透了萬曆皇帝的底線,懂的在什麽樣的皇帝手下該怎麽做官。所以嘍,幫著鑽營什麽的,基本沒他們的份,反倒是告誡謹慎的占了多數。


    「想要去也成,隻是到了那裏,要踏實些,好好幹,咱們家不缺銀子,別為了這些個東西,丟了命。若是能進一筆,將這互市做好了,那這穩定邊疆的功勞,怎麽也少不了你那份。」


    「就知道往上爬,你看這是個往上走一步的好機會,可你怎麽不看看這幾年跌下去的人數,難道你還沒看明白?咱們這個陛下,在貪這個事兒上,可不好糊弄。而那裏,如今這一路說一句是趟著錢都不為過,你能守得住?即使你能管住自己不伸手,可你本就不是什麽強硬的性子,若是一個不好,讓人牽扯到這上頭,那……」


    「去也好,是個能出成績的地方,隻是你要記得,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即使平庸些,也別幹不該幹的事兒,你這官才能做穩當了。」


    萬曆皇帝在宮裏看著錦衣衛送上來的一張張朝堂大佬們家中□□子侄的談話記錄,嘴上牽起了幾分笑容。果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己嚴懲貪腐,這下頭的就知道了分寸,這些個人……嗯,給他們點麵子,放這幾個下去也好,說不得反過來還能成為他掌控那邊的好手。


    萬曆皇帝點著這桌上幾個人的名字,心裏一圈一圈的開始琢磨這些人該怎麽用,滿肚子的帝王心術,正想的入神。一個轉眼,吧唧,一個大雷讓萬曆皇帝又一次上火了。


    「劉大夏?」


    這人是誰?怎麽這麽大的膽子?萬曆皇帝腦子一時間還有點懵,不知道該怎麽反應,倒是匯報的張誠一臉的可惜,悲痛,不甘等等,相當的戲多。


    「是的,陛下,就是這個劉大夏。奴婢查到,最早這些圖紙有損,是因為永樂十九年紫禁城大火,因為當時宮中還有不少曾跟著鄭公公出海的老人,所以不少都重新補上了,雖比不得最初的那些,卻也算是不少。隻是……到了憲宗皇帝時,因為外戰開銷過大,曾詢問過這些圖紙,想重開海貿,不想,那些文官卻說這是勞民傷財的不義之舉,舉朝反對不說,還……可憐鄭公公,28年的辛苦,最後客死異鄉,換來的這……還不知道被他們拿去便宜了誰。」


    皇帝終於反應過來了,這是說圖紙沒有了?被人藏了?偷了?這幫子混帳偷了他的東西?偷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丫丫個呸啊,這些人怎麽敢?


    「哼……什麽勞民傷財,什麽不義之舉,根據錦衣衛密檔記載,不說那些朝貢有多少好處,也不說那些進來的海外之物價值幾何,但是出海得利的部分,七次下來就有千萬兩白銀,百萬兩黃金。這怎麽就勞民傷財了?怎麽就是不義之舉了?說白了,不過是這些東西都成了宮中主導的,成了國庫的收益,沒了他們的份而已。看看如今這西洋的東西源源不斷就是個實證。這些人,這些人隻怕是肢解了朝廷的艦隊,吃飽了自己的肚子。」


    萬曆皇帝氣的連桌子都掀了,他不是那種養在宮中什麽都不懂的孩子,從小就給張居正帶著在外頭走動,又有阿玉這樣的時不時的提點,如今對於利益這兩個字,看的那是相當的透,不過是張誠的一句話,一個名字,一說什麽反對,就已經揣摩出這裏頭的關竅,你說他能不火?這和家裏的管家偷了主人的秘方,自己開店掙錢有什麽區別?


    「哼,這事兒絕對不能這麽算了。去,去問問阿玉,有什麽法子將這圖紙再尋出來?這些人既然自己能做,這圖紙隻怕還在他們手裏,錦衣衛這個時候不動,什麽時候動?告訴他,能抓耗子的才是好貓。」


    耗子?嘿,這些人還真是耗子。還是吃裏扒外的耗子。阿玉對於皇帝這個說法那是相當的肯定,對於這些文官的鄙視在這一刻更是深刻。都不用張誠說第二遍,立馬滿臉義憤的拍著胸脯說到:


    「公公放心,我知道怎麽做,再不濟,那船總是在的,有船就有船匠,有船匠就能做出圖紙來,至於這海圖……這世上還沒有我們錦衣衛找不到的東西,東南沿海的大戶人家家裏,就不信沒半點藏著。這些人,哼,往日是沒和他們算帳罷了,如今也該是他們還帳的時候了。」


    皇帝想重開大航海,阿玉就是拚了命都會支持,更不用說隻是讓他找東西了,這有啥?就是不和他說,其他錦衣衛,隻要說一聲,也絕對辦得到。至於其他的?那更簡單,那海圖就他那腦子,現畫都沒問題的好不。這任務真心沒難度。


    倒是這皇帝親自下的任務,這活計絕對是個能得聖心的好活,他好像不怎麽好吃獨食啊!這會兒皇帝是在氣頭上,所以第一個隻想到了自己,若是醒悟過來,想到自己這官職,重新吩咐了指揮使他們……嗯,自己還是應該和上頭說說,功勞隻有做大了,這事兒才能更圓滿。再說了,這說了之後對於上頭怎麽猜測自己和宮裏的關係……好處其實真的很不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