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小廝和常隨聽著似乎沒差,可事實上呢?小廝,一般也就在家忙乎,而常隨呢,則能跟著出去。像是阿玉這樣的官,能跟著出去,那就能多點見識,能學點眉高眼低,能見識更多的人……更要緊的是,一般跟著出去的,到了人家家,那是很有可能給點賞錢啥的。


    老劉頭心下有那麽一個念頭,若是這樣的好事兒能常遇上……哪怕一次就幾個大錢呢,那長年累月的攢起來,湊上幾年也絕對不是什麽小數字,要是再加上他們的工錢,那就更多了。等著自家孫子到了能成親的年紀,指不定靠著阿玉,就能重新站起來,置辦上一點子產業了。若是真的有這一天,到了那時候,他真的是死了都能閉眼了。再不用操心那孩子了。


    有了這麽一點子心思,老劉頭對於阿玉的事兒自然是越發的上心。日常在胡同裏走動那耳朵都是豎著的。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才沒多久,就讓他尋到了一個合適的。


    「就咱們後頭那胡同口,挨著外頭巷子的第一棟。前後有三進不說,邊上還有兩個小跨院,說起來那最初也是正緊的大三進的格局,聽說還是當年萬家,就是萬貴妃的娘家兄弟在這錦衣衛裏頭做的時候,置辦下的宅子。後來轉了幾手之後,靠著巷子的那一邊,被人隔出了三間廊下的鋪麵,另外賣了出去,這宅子看著就不怎麽規整了,不然那價格……如今才250兩,還是前年剛翻修過的,七八成新的模樣,實在是劃算的緊。」


    250兩?聽著這數字,阿玉就眉頭一挑,你別說啊,比當初的開封價錢可低了真的合算多了,這還有什麽可說的?就阿玉這到一個地方就置辦一地產業的習慣,就一個字:買。嗯,不對,還有幾個問題要弄清楚。


    「他們怎麽想著賣房子了?我記得這一家,好像也是啥百戶吧。」


    「不是百戶了,是副千戶,聽說是要外放到西北那邊去,所以升了一級。我瞅著,估計是想多帶點銀子傍身的,畢竟咱們這樣的,外放實職的一般沒有個一二十年都未必能回來。這屋子空關著白白的浪費了,還不如拿了銀子到了地方上在置辦,說不得操持的好了,等著年老回來,這家業還能翻得多些。」


    這倒是說得也不錯,若非是進進出出的,總有這麽些官員什麽的流動,這京城的房子還不知道會緊張成什麽樣呢。


    「既然這樣,我這幾日也沒空,你這樣,封上二兩銀子的紅封,請了胡同裏營造上拿手的幫著去看看,隻要不是太出格,那就請了中人來,咱們趕緊買了。房產這東西,隻要置辦下了,怎麽也會虧空了去。還省的銀子胡亂花了。」


    「可不是這麽說嘛,倒是這個院子……阿玉,這也算是你家的祖宅了吧,是放著還是……」


    「先放著。嘿嘿,這說親的那麽多,你說,若是我將來生兩個兒子什麽的,這不正好給兒子分家嘛。」


    嚓,人還沒成親呢,連著兒子分家都出來了,這話說的臉皮可真是夠厚實的,聽得老劉頭都笑的肚子疼。


    「那,那你這親事可要抓緊了,不然這兒子可怎麽來。」


    「什麽兒子?阿玉,你莫不是外頭有了兒子?這還沒成親,就有兒子?可不是正經人的做派……」


    還正經人的做派呢,你這傢夥進門都不帶招呼的,又是什麽做派?阿玉翻著白眼看著這不拿自己當外人的鐵虎,已經什麽都不想說了。和這人都嘴皮子實在是浪費,這小子,如今不知道從哪裏學來的油滑,居然無師自通的學會了不想聽的自動過濾的法門。讓人和他說話,十分的憋屈。


    不過見多識廣學得多也不是沒好處的,如今的鐵虎,早退去了往日的青澀,不說待人接物如何,就是算帳什麽的,也十分的熟練,當阿玉的副手當的,十分的利索。以至於在阿玉如今常被經歷司喊去忙乎的情況下,成了那羊毛的生意的掌事人,有大半生意都靠著他張羅。


    至於今兒這來……看看他從懷裏的帳冊就知道,這是又結了一筆帳款,來算帳了。


    「不是和你說了嘛,以後兩個月算一次就可,怎麽又來。」


    「不來我可不放心,那麽些銀子存在我這裏,晚上我都睡不好了。對了,阿玉,這羊毛最近進京的比上個月多了足足五六倍,可這東西卻市麵上少見,你看……」


    「是不是禦馬監搭手的那批?和他們,嗯,甚至是和東廠搭上的,咱們都別管,權當看不見,誰知道他們是想幹什麽,沒得沾上什麽麻煩。倒是那五城兵馬司的人怎麽說?夜裏巡邏的有個毛氈大氅還是挺頂用的,比他們以往的頂事兒多了,怎麽樣?可願意換了咱們的?」


    「這事兒啊,估計是輪不上咱們了,我聽說他們那邊也有人去了邊境,隻怕也想跟風自己幹呢,倒是外頭幾個馬場……哦,是了,那是人禦馬監的地盤,咱們也不好插手。唉,這樣一來,這生意……」


    「那就慢慢走吧,頭湯已經讓咱們喝了,怎麽也要給別人留下點,到底也都是自己人……」


    許是真的都大了,如今兩人見麵說些私房話,說些玩笑什麽的,漸漸的已經開始少了起來,倒是外頭的瑣碎占據了他們大半的話題和生活。老劉頭更是在鐵虎坐下,放下冊子的時候,就帶著自家孫子退出了門外,以示避忌,雖說這規矩依然疏鬆,卻依然開始有了章法。這或許就是尋常人家和官員府邸的區分,從生活上,工作上,就已經開始有了階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