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幹淨了,換來的不僅僅是那些上頭王公大臣的滿意,連著貧民百姓也滿意,連著交錢交的肉疼的都滿意。開國這麽些年,可以說這大概是頭一次,這四個衙門能一下子獲得這麽多的點讚。這可把那些個頭頭腦腦給樂壞了!即使是他們,那也不是天生就喜歡人人怕的,能得些好名聲,誰不喜歡啊!對吧!這萬民稱頌什麽的……哎呦,想想都覺得帶感啊!


    而這上頭高興了,覺得事兒幹的漂亮了,那這修建什麽浴室啊,公共廁所啊,這事兒催促的自然越發的多起來,撥款也利索了起來,如此一來良性循環,你說,這京城麵貌會變成什麽樣?


    反正萬曆皇帝隔了一個多月再次出宮的時候,差點沒認出來。


    「這,這是京城?這這麽……」


    看,皇帝都傻了吧!


    第116章 當個合格的錦衣衛13


    作為一個微服私訪的皇帝, 猛地發現自己溜達了十年的皇城根居然突然又不認識了,差點有迷路的危機,你說他這第一反應是啥?回去?不, 朕是皇帝, 不能這麽丟臉!問內侍?看那傻眼的樣子就知道, 這傢夥也不知道。這麽一來就隻能問別人了!讓皇帝禮賢下士可以, 可這迷路什麽的……這樣的事情是什麽人都能知道的?這麽影響皇帝威信的事兒,萬曆皇帝表示,絕對不能傳出去。所以嘍,他能想到的,就是趕緊的定一個近距離的目標,然後好好的搞搞清楚這到底是怎麽了。


    至於近的地方去哪裏?那還用說?錦衣衛人家最近, 親衛嘛, 自然就住在皇宮的邊邊上, 幾步路的事兒估計再怎麽迷路也迷不到哪裏去。再說了,就萬曆皇帝那愛麵子的脾氣, 這附近能讓他不忌諱身份下問的, 甚至感覺和這事兒沾邊的也就隻有阿玉一個人了。不找他找誰對吧!


    「走,去秦玉那小子家裏, 他不是正好管著這些的嗎,一定知道這是怎麽了。這才隔了一個月吧, 怎麽覺得京城……嗬嗬,像是變大了??」


    「可不就是變大了嘛,公子, 你看看,那街麵,去除了那些個後來搭出來的那些,這大街多寬敞?簡直就是寬了一倍。要我說這還是咱們心軟,留了情麵的結果,不然這還能更敞亮呢。您忘了,早年永樂年間這京城剛建好的時候是啥樣?那大街上可是能走大軍的。如今這樣,不過是恢復了七八成而已。」


    很多事兒不說,那一時想不到,可這真揭開了窗戶紙,真是沒什麽不能理解的。像是這街道變寬的誒事兒,阿玉這麽一說,萬曆皇帝就笑著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轉頭對著張誠說道:


    「合著這是咱們官府太好說話,所以讓這看著不起眼的百姓給得寸進尺了?什麽叫蠶食,用了一二百年,占領下的這半條街就是最好的例證。果然,即使是螻蟻也不能小瞧了。」


    恩?這是又想到哪裏去了?阿玉怎麽感覺今兒這萬曆皇帝話裏有話的感覺那麽濃鬱呢?是被憋屈了?還是啥想不通了?那種你快來問的隱藏心思外露的,都快成洋蔥了,一股子直接冒出來的急切感。


    想要當個權臣,你首先就要當個佞臣,而想要當個佞臣,你從根子上就要當個貼心人。在這一點上,人嚴嵩絕對是做的想當的到位的。不單是到位,人的書法還愣是能寫書正直不阿的韻味來,妥妥達到了騙人先騙己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怪不得後世那麽多人給他洗地,拿著徐階老家的田地數字和政治倒退和嚴嵩時期做對比,洗白了無數遍。


    咳咳咳,說遠了,歷史人物嘛,正啊反的,阿玉表示,不和他產生糾結的一概不多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是最實在的。所以在貼心人這個人設上,阿玉那是相當的用心。


    眼睛滴溜溜的那麽一轉,顯出幾分機靈,然後特親厚的往萬曆皇帝身邊那麽一湊,嬉皮笑臉的問道:


    「公子,可是遇上什麽難事兒了?要不和阿玉說說?我雖說懂得不多,可有人聽你說,總比悶著生閑氣強對吧。」


    為啥萬曆皇帝和張誠他們從來不懷疑阿玉?為啥從沒有想過阿玉前幾次關於稅賦什麽的,說那些話的背後是不是用心什麽的?關鍵就在這裏了,你看看阿玉這疲賴的樣子,你說,有那個小子在知道了這對方是皇帝的情況下還能這麽嬉皮笑臉的?就是張誠這麽個宮裏的死人堆裏混出頭的都不覺得有這個可能。


    不單不覺得刻意,甚至在阿玉偶爾湊過去沒大沒小的搭著他肩頭說話的時候,張誠還偷偷的覺得有趣,看著阿玉的眼神都帶著歡喜縱容。畢竟就他這麽個身份,幾乎從入宮開始往上爬的那一刻開始,就摒棄了親情友情。年輕的時候為了活命,為了往上爬不覺得這有什麽不好,可真到了如今這地位年紀……像是阿玉這樣,不知根底,沒有利益糾葛,卻帶著晚輩般的親近,這樣的情感對於張誠來說也是十分的珍貴。


    所以嘍,當阿玉這次這麽主動的湊上門要幫忙當樹洞什麽的,張誠一邊為阿玉的機靈點讚,一邊還幫著刷起了好感。


    「你小子倒是機靈,是個會看眼色,知道好歹的。比那些自覺是聰明人的還懂事兒多了。」


    有對比才有發現,這一點張誠顯然用的十分的溜,雖然說阿玉一時半會兒的還沒弄清楚到底哪個那麽倒黴,被他當了踏腳石,可就萬曆皇帝那眼睛裏一閃而過的惱怒,他就知道,自己今兒這表現即使再差,也有了墊底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