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 作者:風雨琉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曆皇帝再一次知道阿玉,回想這個人隻用了三秒鍾,從這個角度來看,阿玉絕對可以自豪了,這存在感槓槓的。
「那個秦玉……是了,就是那個會治跌打損傷的錦衣衛是吧。」
看看,還說他爹為國盡忠什麽什麽的,弄到最後,對皇帝來說,記憶最深的依然是救駕。
「是的,秦玉當了小旗之後……如今不單是他所在的百戶所征大力推動拆除違章和清理街麵的事兒,就是其他幾個千戶所也開始跟進了。下頭幾個小崽子們說,咱們皇城根附近的幾處胡同巷子的,瞧著就比以往幹淨寬敞……那些銀子倒是也不都是他們自己拿的,下頭新添的清理溝渠的,多是貧寒人家……」
作為一個能幹的奴才,皇帝感興趣的人,那他就要比皇帝更感興趣,不把人祖宗十八代一併查出來,那都是不合格。所以嘍,這裏皇帝剛問了個開頭,那明顯屬於內侍的太監就吧啦吧啦的,將阿玉最近幹的事兒全給倒騰出來了。就差沒有將阿玉掙了多少錢給一併算了,這詳細程度,不說別人怎麽的,反正皇帝聽著挺滿意的。
「這事兒辦的不錯。那些大臣總說錦衣衛橫行京城,弄的天怒人怨,前陣子還有人彈劾,說錦衣衛巧取豪奪。如今看來,那些彈劾實在是有些牽強附會,不收銀子,不收銀子這街麵能整理趕緊?商稅商稅碰不得,如今難不成連清掃大街的錢都想國庫幫著給?哼……」
皇帝的聯想力那絕對不是常人能揣摩的,看看阿玉這事兒,明明是整理街道,搞了一點子形象衛生工作,可到了皇帝這裏,立馬就能聯繫到商稅上,由此可見這皇帝對於商稅的問題有多糾結了。
他這裏糾結,那邊內侍聽著卻感覺膽戰心驚,忙不迭的開始勸阻。
「哎呦,陛下,可不敢多說了,這商稅的事兒……連著張閣老不也沒法子嘛,咱們……」
「嗯?……」
一個側目瞪眼,將內侍的話全堵在了肚子裏,可同樣,萬曆皇帝自己心裏也十分的不舒坦。老實說對於張居正,萬曆皇帝心裏那是不怎麽舒坦的,畢竟相權過大侵犯的是他作為皇帝的皇權,小的時候不懂這些,能不怎麽在意,等著他大了心裏還能沒點疙瘩?所以啊,歷史上在張居正死了兩年之後,才會有剝奪一切官職最終抄家問罪,全家餓死的慘事兒發生。這是皇帝放棄了庇佑,讓張居正的仇家趁機報仇了的結果。
可人不怎麽感冒,對於張居正的變法,萬曆其實還是看得到好處的,也知道張居正為什麽這麽做,老實說,若不是張居正,這大明的財政最起碼提早五十年奔潰,更不可能有萬曆三大征的出現,這些功績說白了,那全是金子銀子堆出來的。
可為什麽最終這一條鞭法還是人亡政息了呢?一來是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別扭心理導致了他在不能超越張居正政績的時候,下意識的不想承認和使用,以至於讓利益被侵占的其他人鑽了空子,二來也是這朝堂上能像是張居正這樣,用強力的手段推行這一法令的人太少,以至於被翻盤了。
若是能堅持下去,甚至有所發展,比如商稅什麽的弄上來點,比如那什麽攤丁入畝提早出世什麽的。那即使後來小冰河什麽的麻煩再多,這國內的亂子怎麽也不至於那麽大,更不可能給後金有南下的機會。
甚至想的美好一點,說不得反過來還能利用這天氣的問題,讓後金那些旗人在關外凍死個大半什麽的。為啥後金那麽熱衷於南下?因為北麵實在太冷太難熬了唄,不然怎麽也不至於年年折騰對吧。
好吧,又扯遠了,再說這裏,皇帝又一次想起了阿玉,自然而然的對於出宮就起了心思,想想自己今兒似乎沒什麽事兒,心裏有感覺有些不痛快,索性就換了一身的衣裳,帶著貼身的兩個人,又一次出宮了。
而就在他出宮的檔口,李太後那裏自然也立馬就得到了稟告,太後想了想,忍不住對著邊上的內侍說到:
「別說是皇帝了,就是哀家,聽著你們說,那大街上如今的變化,也想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變利索了。還記得當年剛進京的時候,沒見過什麽市麵,總覺得京城繁華。可這時間長了,回頭想想,那大街上確實也有不妥當的地方,不說那溝渠沒人清理後那味道,一到夏日是如何的難聞,隻那街麵,商鋪擠吧的,走路都費勁。要這麽說,這大街確實該有人管管,那孩子倒是個有心的,這樣,明兒你去一趟,嗯,也別用哀家的名頭,讓武清伯去,賞那孩子十兩銀子。」
「太後娘娘仁慈,這賞的可不小,尋常人家,都能舒舒坦坦過上一二年了。」
「你呀,別當哀家什麽都不知道,就他如今這身份,還缺這幾個錢?不過是表示那麽一個意思,讓他知道知道好歹,以後也能更盡心些。唉,沒了張師傅,皇帝身邊……總該在培養出幾個得力的人來。」
能當上太後,李氏也同樣不是簡單的,聽聽這話,就知道多有遠見,也怪不得歷史上將兒子吃的那麽死死的,還得了偌大的好名聲。
另一頭萬曆走出了皇宮,重重的吐出一口氣,隻覺得剛才還有些憋悶的胸口突然暢快了幾分,心情也變得好了不少,揮一揮手,讓內侍在前頭引路,慢慢的往南麵走去。
「果然是寬敞了,看著就讓人心裏舒坦。」
「可不是,陛下,您看那兒,那一邊正在拆的兩處宅子,往日是最窮苦的幾戶人家合住的大雜院,聽下頭的小崽子們說,這地方,那秦玉是打算全部拆了,種上樹木,搭建個亭子,專門給路人避雨遮陰用的。對了,還有這邊,這一處正在上瓦的,是一處茅廁。嘿嘿,說起來這秦玉也是個秒人,居然說這附近走街串巷的路人什麽的,平日沒處上茅房,這才隨意……弄得街麵臭烘烘的,若是建好了,這街麵還能更幹淨些,就是賣糞肥都能多得幾個錢……還有那兒,街前頭那一處新建的地方,那是大澡堂子,聽說還分什麽男女,您說,這澡堂子大老爺們去也就罷了,確實不錯,省了家裏折騰。可這大姑娘小媳婦的,哪個會來?很多人都說,這秦玉啊,那是跌進了錢眼裏了,恨不得每一個路過的都收上幾個錢來。」
「那個秦玉……是了,就是那個會治跌打損傷的錦衣衛是吧。」
看看,還說他爹為國盡忠什麽什麽的,弄到最後,對皇帝來說,記憶最深的依然是救駕。
「是的,秦玉當了小旗之後……如今不單是他所在的百戶所征大力推動拆除違章和清理街麵的事兒,就是其他幾個千戶所也開始跟進了。下頭幾個小崽子們說,咱們皇城根附近的幾處胡同巷子的,瞧著就比以往幹淨寬敞……那些銀子倒是也不都是他們自己拿的,下頭新添的清理溝渠的,多是貧寒人家……」
作為一個能幹的奴才,皇帝感興趣的人,那他就要比皇帝更感興趣,不把人祖宗十八代一併查出來,那都是不合格。所以嘍,這裏皇帝剛問了個開頭,那明顯屬於內侍的太監就吧啦吧啦的,將阿玉最近幹的事兒全給倒騰出來了。就差沒有將阿玉掙了多少錢給一併算了,這詳細程度,不說別人怎麽的,反正皇帝聽著挺滿意的。
「這事兒辦的不錯。那些大臣總說錦衣衛橫行京城,弄的天怒人怨,前陣子還有人彈劾,說錦衣衛巧取豪奪。如今看來,那些彈劾實在是有些牽強附會,不收銀子,不收銀子這街麵能整理趕緊?商稅商稅碰不得,如今難不成連清掃大街的錢都想國庫幫著給?哼……」
皇帝的聯想力那絕對不是常人能揣摩的,看看阿玉這事兒,明明是整理街道,搞了一點子形象衛生工作,可到了皇帝這裏,立馬就能聯繫到商稅上,由此可見這皇帝對於商稅的問題有多糾結了。
他這裏糾結,那邊內侍聽著卻感覺膽戰心驚,忙不迭的開始勸阻。
「哎呦,陛下,可不敢多說了,這商稅的事兒……連著張閣老不也沒法子嘛,咱們……」
「嗯?……」
一個側目瞪眼,將內侍的話全堵在了肚子裏,可同樣,萬曆皇帝自己心裏也十分的不舒坦。老實說對於張居正,萬曆皇帝心裏那是不怎麽舒坦的,畢竟相權過大侵犯的是他作為皇帝的皇權,小的時候不懂這些,能不怎麽在意,等著他大了心裏還能沒點疙瘩?所以啊,歷史上在張居正死了兩年之後,才會有剝奪一切官職最終抄家問罪,全家餓死的慘事兒發生。這是皇帝放棄了庇佑,讓張居正的仇家趁機報仇了的結果。
可人不怎麽感冒,對於張居正的變法,萬曆其實還是看得到好處的,也知道張居正為什麽這麽做,老實說,若不是張居正,這大明的財政最起碼提早五十年奔潰,更不可能有萬曆三大征的出現,這些功績說白了,那全是金子銀子堆出來的。
可為什麽最終這一條鞭法還是人亡政息了呢?一來是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別扭心理導致了他在不能超越張居正政績的時候,下意識的不想承認和使用,以至於讓利益被侵占的其他人鑽了空子,二來也是這朝堂上能像是張居正這樣,用強力的手段推行這一法令的人太少,以至於被翻盤了。
若是能堅持下去,甚至有所發展,比如商稅什麽的弄上來點,比如那什麽攤丁入畝提早出世什麽的。那即使後來小冰河什麽的麻煩再多,這國內的亂子怎麽也不至於那麽大,更不可能給後金有南下的機會。
甚至想的美好一點,說不得反過來還能利用這天氣的問題,讓後金那些旗人在關外凍死個大半什麽的。為啥後金那麽熱衷於南下?因為北麵實在太冷太難熬了唄,不然怎麽也不至於年年折騰對吧。
好吧,又扯遠了,再說這裏,皇帝又一次想起了阿玉,自然而然的對於出宮就起了心思,想想自己今兒似乎沒什麽事兒,心裏有感覺有些不痛快,索性就換了一身的衣裳,帶著貼身的兩個人,又一次出宮了。
而就在他出宮的檔口,李太後那裏自然也立馬就得到了稟告,太後想了想,忍不住對著邊上的內侍說到:
「別說是皇帝了,就是哀家,聽著你們說,那大街上如今的變化,也想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變利索了。還記得當年剛進京的時候,沒見過什麽市麵,總覺得京城繁華。可這時間長了,回頭想想,那大街上確實也有不妥當的地方,不說那溝渠沒人清理後那味道,一到夏日是如何的難聞,隻那街麵,商鋪擠吧的,走路都費勁。要這麽說,這大街確實該有人管管,那孩子倒是個有心的,這樣,明兒你去一趟,嗯,也別用哀家的名頭,讓武清伯去,賞那孩子十兩銀子。」
「太後娘娘仁慈,這賞的可不小,尋常人家,都能舒舒坦坦過上一二年了。」
「你呀,別當哀家什麽都不知道,就他如今這身份,還缺這幾個錢?不過是表示那麽一個意思,讓他知道知道好歹,以後也能更盡心些。唉,沒了張師傅,皇帝身邊……總該在培養出幾個得力的人來。」
能當上太後,李氏也同樣不是簡單的,聽聽這話,就知道多有遠見,也怪不得歷史上將兒子吃的那麽死死的,還得了偌大的好名聲。
另一頭萬曆走出了皇宮,重重的吐出一口氣,隻覺得剛才還有些憋悶的胸口突然暢快了幾分,心情也變得好了不少,揮一揮手,讓內侍在前頭引路,慢慢的往南麵走去。
「果然是寬敞了,看著就讓人心裏舒坦。」
「可不是,陛下,您看那兒,那一邊正在拆的兩處宅子,往日是最窮苦的幾戶人家合住的大雜院,聽下頭的小崽子們說,這地方,那秦玉是打算全部拆了,種上樹木,搭建個亭子,專門給路人避雨遮陰用的。對了,還有這邊,這一處正在上瓦的,是一處茅廁。嘿嘿,說起來這秦玉也是個秒人,居然說這附近走街串巷的路人什麽的,平日沒處上茅房,這才隨意……弄得街麵臭烘烘的,若是建好了,這街麵還能更幹淨些,就是賣糞肥都能多得幾個錢……還有那兒,街前頭那一處新建的地方,那是大澡堂子,聽說還分什麽男女,您說,這澡堂子大老爺們去也就罷了,確實不錯,省了家裏折騰。可這大姑娘小媳婦的,哪個會來?很多人都說,這秦玉啊,那是跌進了錢眼裏了,恨不得每一個路過的都收上幾個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