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獎賞蘇玉?是了,這藥的事兒不好張揚,可到底也是功勞,有功不賞說不過去。而太上皇出麵……果然比自己出麵更合適,李世民看向這個已經老態畢現的父親,眼中的光柔和了許多。父親終究是父親。


    「這倒是好辦,這孩子產業不多,日子不怎麽好過,準備上二百畝地,想來他一定歡喜。」


    阿玉確實要高興了,吧唧產業又要升級了。


    第79章 當李承幹的小夥伴26


    這裏宮裏的兩大巨頭正準備賞點田地, 犒勞一下功臣,那邊阿玉就幹了很不符合功臣身份的事兒,你猜他幹什麽了?嘿, 說出來你都不敢信啊, 這小子居然在打皇子……


    嗯, 好吧, 這打皇子什麽的,說的有點過了,事實上是在練習打架,至於為什麽會有這活動?大家也不想想,四個皇子在阿玉家裏吃喝住,光躺著坐著也忒無聊了些, 時間長了, 那小脾氣蹭蹭的就往上漲, 吃虧的是誰?還不是他家的下人,所以啊, 作為主家, 他自然要想法子了。


    按理說弄點功課什麽的,其實也能讓這些皇子們有點事兒幹, 安生下來,可畢竟他們都有傷, 趁著人家行動不便,就欺負他們讓他們做功課,是不是太不人道了些?


    阿玉經歷過後世的教育, 也經歷過幾次的古代教育,還曾親手教養過不少孩子,所以啊,對於這教育啥的,挺有心得,知道越是這樣坐臥不能動的時候,這樣年紀的孩子,那心就越是蠢蠢欲動,所以他細心地安排了一下。


    早上起來,先帶著他們做一趟早操,參考內容,簡化版逍遙拳,傳統項目嘛,他很拿手的,而且運動量也不大,挺適合身體不怎麽樣的孩子啟蒙,雖然因為各自有傷,又是初學,打的亂七八糟的,可好歹身子是舒展開了;等著這一趟拳下來,吃過了早飯,趁著天色亮了,就開始早讀,然後連上一會兒的字。等著這個做完,那接下來時間就輕鬆了,在吃午飯前,先來一局手球,哦,就是藤球版的排球,有活動了身體,又能培養默契,對太子拉近兄弟關係挺有效果。


    至於下午,這就是前頭那一幕了,阿玉開始充當教官,教他們怎麽的打架。你別說啊,別看一個個不是虛胖的,就是身子弱的,可越是這樣的孩子,這對於打架似乎就越發有熱情,聽到阿玉說教他們這個,那眼睛都能直接的點燃燭火了。即使親自搭手的時候,是不是讓阿玉給揍一下,都沒人說一句。


    「對,對對,就是這樣,這手肘這地方用力,一下子擊中對方的腹部,絕對能讓對方疼的五髒六腑都發顫……對,這一腳踹的不錯,若是鞋底加上一層鐵,鞋頭鞋跟也包上,那一腳出去,保證斷了骨頭……」


    阿玉打架的經驗有多豐富?這個……真不好說,武俠裏頭他動手基本都是殺人,好像沒啥打架解決的,到了開封府,那基本也不是打架而是拿人,所以這手法上真算起來,比尋常打架什麽的,肯定是狠了很多,看看,這才教了幾招,這幾個皇子眼睛都快瞪圓了。


    「老天,居然有這麽多道道,阿玉啊,我記得好像沒聽過你打架,怎麽這知道的這麽仔細?還竟是狠招,這要是誰對上你,那豈不是不死也半殘?」


    李泰看著這樣的阿玉有些發怵,這些皇子裏頭,他是屬於最沒戰鬥力的,因為身材,早就自我放逐到了文人係統,對武事頗有些敬而遠之的味道。可心裏要說沒半點渴望,那是不能的,作為男孩子,誰不想自己本事大,沒人幹的過對吧,可再怎麽渴望,這發狠的事兒……小生怕怕啊。看看做示範的三哥,都已經氣都穿不過來了吧,太嚇人了。


    「那是程處默他們在前頭頂著,既然有人出手,我幹嘛費這個力氣。不過不打不代表不會,再說了,打架其實並不難,那拚的本就是一個狠字,就是力氣不濟,靠著這狠勁也能嚇到人不是。你看我家就我一個,可就是沒人敢欺負上門,你當時為啥?這不單單是因為有人罩著,更多是他們知道,真逼急了,我敢玩命,你說他們還敢來嗎?好歹我也是五品官員的兒子,是世家旁支子弟,對吧!」


    阿玉起身,將已經有些受不住的李恪拉起來,扶到一邊椅子上做好,自己重重的喝了一口水,這又繼續的說到:


    「還有你們,這一次就是教訓,別聽那些老古董說的,什麽要溫潤,要斯文,這世道,若是這書本道理誰都能說的通,什麽事兒都能辦得到,那還用武將幹什麽?還打什麽仗?幾個儒生出去,那什麽吐蕃,什麽吐穀渾豈不是都全拿下了?由此可見,武力威懾,才是最直接最根本的東西。像是這一次這樣,若是讓他們得手了,命都沒了,還溫潤個屁啊,所以,學點防身的本事,那是相當要緊的事兒。」


    阿玉洗腦的本事從來不弱,再有這麽一個現成的,剛經過的,差點讓他們送了小命的例子在,被阿玉這麽一說,他們除了點頭還是點頭。就是李泰也不得不承認,書本什麽的,對上打打殺殺的確實沒啥作用。嗯,若是讓五姓七家的人知道,他們耗費了好幾年,好容易引到出來的一個文人皇子,就這麽快要給阿玉帶歪了,也不知道該是啥表情。估計對著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那個放藥的傢夥會恨不得圍毆致死吧。


    當然了,這會兒他們不知道,而隨著皇帝一步步的清理宮中,一步步的清洗皇子身邊的人,這知道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地降低著。未來什麽樣,其實已經不可預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