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一點,李世民再看阿玉,那眼神又慎重了幾分,想想自家兒子近來的變化,想想這小子孤身一人的家,終於點了點頭說到:


    「行了,知道你兄弟多,玩起來熱鬧,帶著太子就帶著太子吧,不過太子的安全……」


    咦這是想套帽子?這事兒可不能幹,誰知道有多少人惦記太子的小命呢?不然那腿怎麽瘸的?所以萬萬不能接手,哪怕實際真幹了這樣的活,那名義上也不能接手,不然以後有事兒妥妥就是頂崗背黑鍋的,他如今還小,肩膀不寬,背脊不厚的,可沒這能耐。


    所以趁著李世民話還沒說完,阿玉睜著他那招牌大眼睛,一臉信任的說到:


    「有陛下在,太子能有什麽事兒?肯定安全,這可是長安?天子腳下……」


    嗯,這話堵的,李世民噎著了,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讓他還怎麽說?難道說自己這個皇帝連自己的長安都掌控不住?所以他隻能長嘆一聲,一臉無奈的對著阿玉說到:


    「我倒是沒想到,蘇家居然也出狐狸……」


    第60章 當李承幹的小夥伴7


    受到李世民召見並順利過關的阿玉在出宮後, 受到了所有小夥伴們一致的恭喜,甚至還有個混帳,居然提議, 去平康坊歡慶一夜。丫丫的, 這是為他高興?這是恨不得他被大板子拍吧。這要是讓皇帝知道, 自己一出來就這麽幹會怎麽想?視他為洪水猛獸?還是當皇宮是龍潭虎穴?即使這些都沒問題, 皇帝大度不計較,當他們是胡鬧,那對他的品行呢?還能放心他在太子身邊當個小幕僚?


    「行了啊,有這功夫,還不如趕緊的想想,下一次咱們這比賽怎麽玩的好, 說起來咱們花樣好像翻的不少了吧, 還有什麽沒比過?」


    比賽啊。這個確實是個現實問題, 自打阿玉整出這麽一個比賽的遊戲之後,從一開始的幾個人, 到如今最多時候二三十人, 這比賽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第一名的錢也越來越豐富, 可這比賽項目就……


    「跑圈,登樓, 跳遠,丟鐵餅,翻跟鬥, 挖坑種樹,伏地挺身,爬樹,跳繩,賽馬我想不出還能比啥?難不成比打架?這個我倒是不介意。」


    一聽說這話的就知道是武將家的孩子,對打架什麽的,不單不排斥,還挺熱衷,可惜這一群人裏頭可不僅僅隻有武將家的人,因為比賽內容豐富熱鬧,又有排名吊著,還有錢拿,屬於名利雙收的項目,所以啊,就是文官家的孩子有些也沒忍住誘惑,摻和了進來。


    說到這個,阿玉也忍不住為這個時代的二代們報一聲屈,不說生活上差距,就說經濟上,別看一個個都是什麽國公親王的孩子,這手頭那真是,還沒後世小富之家的娃娃有錢。這時候大唐建國時間並不長,這些老一輩人,就是世家也因為戰亂,折損嚴重,新貴更是家底有限,所以二代們一個個的其實都挺窮的除了不愁吃穿,別的真沒有,所以啊,能有這麽一個比賽讓他們看到憑本事掙錢,還不損害名聲,怎麽可能不心熱?


    既然人員複雜了,那麽自然一些專屬於武官人家的比賽項目就不能實施了對吧。不然多不利於團結?(其實是一人100文的數字擺著,沒人想把錢推出去,不然這些混小子可沒這麽好說話。)


    「我倒是想到了一個,跟我來,我先做個示範,讓你們也好有個準備,練練。」


    別人可以沒有比賽項目,阿玉怎麽可能沒有?當初為了用這個法子忽悠人,為他打開京城紈絝子弟社交圈子做準備的時候,阿玉就已經想了不下二十個項目,甚至都排列前後順序,如今,不過是拿出來而已,容易的很。


    「這是啥?」


    「這是套圈吧,這也能比賽?街麵上就有。」


    在阿玉家花園一邊的草地上,七七八八的瓶子就在地上擺著,還有一個個竹子做的圓圈在一處石桌上羅列,這東西,除了小白一樣的太子,其他經常在街麵上晃悠的紈絝們還是認識的,


    「阿玉,拿這個比?我們又不是小孩子?」


    「對,某隨便套都能弄個第一。」


    「確實不好比啊,這要是套中一樣的,可怎麽算?咱們人可不少。」


    真是嗬嗬了,一個個的,能在阿玉這裏參與遊戲的,能有多大?基本都不超過15歲,不是小孩子?是,有幾個都快成親了,確實有資格說這話,那幾個剛十歲的呢?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還學那些老頭子,自稱什麽-某?屁股癢了吧,再說了,阿玉這東西能和外頭的一樣?


    「你們看仔細了,我這可是特意定做的,每一個瓶子上都有數字,那是充當積分的。咱們這比賽光是套中東西,還有積分,同樣套中的圈數,還要排一個積分高低。最重要的是,看,這個是什麽?」


    箭?居然是木質的箭隻?難道……太子腦子一閃,插嘴問到:


    「難道還要加上擲壺?」


    自打跟著阿玉一起玩,太子徹底放開了約束,除了上朝或者遇上正經事的時候,其他時間,就好像這幾年的宮廷生活,就是個夢,重新回到了早年沒有被封為太子的時候,和這些自家老爹的鐵桿家的孩子們像是兄弟朋友一樣的相處,這讓太子感覺很不錯,甚至有些想享受,所以啊,對於阿玉的遊戲,他參與的一項很用心,很投入。


    更不用說,這一次,阿玉還了自家老爹這一關,這說明啥?說明他這些行為自家老爹都知道,還不在意,太子自然越發的高興了,連著腦子都變得快了幾分。和阿玉配合的那是相當的默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雨琉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雨琉璃並收藏[綜]和古代名人同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