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哥兒操心李家的生計,特地和李家合夥開了肉鋪,現在開始擔心小許的前途了哈哈哈。


    第四十六章


    時間匆匆流逝, 時間一晃到了金秋十月。


    周子墨開始高度關注起了蟹池,有些時候一天要去兩三趟,撈起幾隻螃蟹, 再稱重, 好在這池螃蟹出自空間裏, 生命力頑強,不然就讓他這麽反覆往上撈綁起來再稱重再放回去的,實在是活得艱難。


    終於,在撈出來的螃蟹有三四兩重得時候,周子墨就宣布可以賣了。


    這裏吃螃蟹的辦法挺多,比如蟹黃包這類的, 這麽多的螃蟹也不愁賣, 在別的酒樓還在偶爾提供螃蟹菜單的時候, 吉祥酒樓就宣布近期將舉辦蟹宴。


    當然除了賣給吉祥酒樓的, 還有不少是周子墨指明了送給李夫人的。


    李夫人也舉辦了一場賞菊宴,主菜基本是螃蟹。


    周子墨憑藉這批螃蟹掙到的錢比起魚來講也不少了, 之前一段時間, 周子墨就陸陸續續的開始撈足夠大的魚拿出來賣了, 而且這些魚他也要留一部分讓他們繼續繁衍魚群。


    而且之前他要挑選了一批親蟹準備培育下一代的蟹苗, 所以沒有把全部的螃蟹全部拿去賣了。


    挑選二兩以上附肢齊全,蟹體健壯的螃蟹,按照雌雄比三比一的比例,每天餵食新鮮的餌料促使它們發育,為了區分他還圍繞著大的蟹池再挖了兩個小的池塘, 其中一個就是淡水池塘放入了挑選出來的親蟹。


    在水溫慢慢下降到八到十二攝氏度時, 才放入到了海水池中。


    本來周子墨看到這的時候還覺得自己養蟹業務要中道崩殂了, 他雖然學了點水產養殖, 但他畢竟也隻是去幫忙的,大多隻了解了這些水產的飼料,他還以為河蟹不需要海水呢。


    好在他瘋狂翻書,總算在一本水產養殖的書裏找到了海水的配比方法。


    隻是需要用到海鹽,這個朝代鹽的種類很是齊全,井鹽,海鹽,礦鹽,湖鹽,土鹽都有。


    汴梁作為一個繁華的府城,花了兩天時間他還是找到了海鹽,海鹽很貴,比普通的細鹽還要貴上一些,但周子墨算了算帳,還是自己繁育蟹苗來的劃算。


    也就買了海鹽準備自配海水。


    李楊媳婦在一旁幫忙感覺心疼不已,哪怕肉鋪開起來了,他們家也有了點積蓄了,但這十幾二十斤鹽灑進去還是叫她心疼。


    但這筆帳周子墨和她算過了,她雖然覺得這鹽貴,但也明白了這反而是要付出的價錢最少的一種,還是要比買蟹苗便宜的。


    不僅如此,周子墨還叫她好好記住鹽水比例,不要忘了。


    等海水池配好了,再晾曬幾天除氯,就可以讓挑選出來的親蟹們,繼續投食餌料,但這也就是例行公事了,何氏就能做。


    在十一月的水稻收割前,吳清嶸就準備啟程離開汴梁了,他要回京過年了,現在再不走,可能都趕不上元旦。


    周子墨也開始著急了,他這段時間一直在和許文崇打聽,但一直沒聽到說吳先生收徒了。


    直到在臨行前兩天,吳清嶸講完了內容後,瞥了眼跟在許文崇身後的童子一眼,他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那個哥兒的弟弟吧。


    他開口喚住了那個童子,「你們家是之前賣給吉祥酒樓稻花魚的?」


    周子奇驚了驚,穩定了心神後答道,「是的,不知先生有何指點。」


    吳清嶸哼笑一聲,「指點談不上,你把這個東西帶回去給你大哥,再幫我問一問你大哥,稻花魚一定要等到水稻收割了才能捕撈嗎。」


    說完,就揮了揮手叫周子奇退下,神色和緩的看向了許文崇,「你這段時間的表現我也看在眼裏,現在我問你,你可願拜我為師?」


    許文崇眼睛睜大了一點,連忙就要下拜,被吳清嶸攔住了,「哎哎,我可沒說要就這麽收你為徒,你先回答我我的問題。」


    許文崇大約猜出吳清嶸想要給他設置一個考驗了,不假思索的回道,「文崇自是願意。」


    吳清嶸滿意的點了點頭,「你父親可有給你取字?」


    許文崇恭謹的道,「未曾。」


    「你年歲大了點,本來天資不俗,可惜我當年說過不收超過十歲的孩童入我門下。但前不久,有個哥兒拿著一個令牌找上了我師弟,拿著令牌還有稻花魚的養殖方法求我師弟為你美言幾句。」


    說到這,吳清嶸停頓了一下,注意到了許文崇神色驚訝繼而變得柔和的樣子,心裏冷哼一聲,繼續說話時又好像帶著一點陰陽怪氣的意味,「本來我師弟答應的,那就是我師弟的事,我是不管的,但沒想到那位哥兒竟如此和我妹妹眼緣,也為你說和。」


    「我這不答應也不近人情啊。」


    許文崇眼皮一跳,但這都是周子墨替他爭取來的,他倒是可以假作清高,說不為難先生,那墨哥兒又是稻花魚又是令牌,又是說動了李夫人又算什麽,他緊閉著嘴,沒有出聲。


    吳清嶸都要給這兩人氣笑了,閉了閉眼,「這樣吧,倘若你下場舉人試中能得中前三名,我就收你為徒。」


    許文崇恭敬的俯身一拜,「文崇定不負先生所望。」


    吳清嶸輕笑一聲,「汴梁不僅是富饒的江南水鄉,也是文人墨客的集中之地,盛產名士,你可不要掉以輕心。」


    「是,敬遵先生教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去逃荒[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翊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翊渝並收藏帶著空間去逃荒[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