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正在繡帕子,見到他來了,很是高興。


    「聽秀芸說過,你的繡活很好,來幫嬸子看看,這蝶戀花的蝶翅怎麽繡的。」


    秀芸是李揚媳婦的閨名,全名是秦秀芸。


    周子墨很自然的湊過去看了看,指出了點問題。


    這麽久以來,他也算把原主的繡活給撿起來了,也能在繡活上說上點自己的見解。


    就這樣,周子墨陪著何氏一起繡帕子,順便等周子奇下課。


    周子墨自己咂摸了一下現在的情形,就是送小孩上幼兒園吧,第一次,總想接送小孩。


    許紋繡坐在一邊看他們繡帕子,時不時的提出點問題來,三人倒是和樂融融。


    周子奇這邊就沒有這麽高興了,雖然重新開始讀書讓他很高興,但許大哥太可怕了。


    倒不是說許文崇很嚴厲會打手心,但許文崇問的問題犀利而刁鑽,大部分問題周子奇都回答不上來,雖然許文崇全程都很溫和,但周子奇仍舊覺得許文崇可怕。


    等許文崇摸清了周子奇的底子,這才微微點頭,「還不錯,這樣你後年出了孝,就可以下場準備童試。」


    周子奇眼一亮,原本覺得自己基礎太過於薄弱,但許大哥認同了他,是不是他其實還不錯的。


    「這兩年,你就來我這裏學三個時辰。」


    說完,許文崇便正式開始教他。


    許文崇教了周子奇幾天,對於怎麽教導心裏也有了數後,就去找了趙村長,提出了可以教導孩童識字。


    「晚輩年紀尚輕,於科舉一途也未有什麽見解,但自認教導孩童識字還是不在話下的。」


    趙村長倒是沒想到許文崇先來找的是他,想到許家也是半途加入的周家眾人隊伍裏的,對許文崇的態度頓時熱情了不少。


    下河村是個大村子,之前秀才就有兩個,還有一個舉人,大夫都有一個,人口也是汴梁府城附近最多的,但之前讓他們繁華有底氣的人口眾多這一點,卻讓他們成了遭受瘟疫創傷最嚴重的一個村子。


    好在裏正還是他們村子裏的,別的村子也隻敢在背地裏笑話他們兩句,但一朝沒落,村裏人以前習慣的在家附近上私塾,走幾步路就能看到病的生活,現如今是什麽都沒了。


    但許秀才願意教書的話,就算隻是教幾個字,那也免了孩童跑到老遠去上私塾。


    稍微大一點了,完全可以送去府城讀書,那就不必去別的村子讀書,還要擔心受欺負。


    趙村長更在意的是,許郎君聽說是十四考的秀才,還是當地的第一名,這樣的人,考中舉人的可能性那可大多了,要是能一步登天,考中進士,哪怕許郎君是逃難來的,那也是落籍到了他們下河村的,就是他們中間出了個文曲星!


    這個時候,就沒有什麽原村民和外來的區別了,這麽一想,趙村長就更是熱情,「許郎君年紀輕輕能中了秀才,教村中的孩童識幾個字而已,這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說實在的,要是許郎君說要教村中的孩童考科舉,他還覺得許文崇在說大話,不是質疑許文崇考秀才的能力,這一考就中的有什麽可質疑的。


    但就因為他一次過,趙村長才覺得他教不好,又不是人人都是許郎君這般的人物,多的是人不是靠靈氣過的童試,而是老秀才總結出來的應考技巧,許郎君憑自己能力就能過,他又哪來的技巧可以教給孩子們?


    許郎君還這麽年輕,肯定是要繼續考的,又哪來的時間去研究對他而言沒有意義的技巧?


    許文崇自己也是很清楚,才沒有托大說要教孩子們考童試,周子奇是他交談過幾回,也聽他背過文章,清楚他頗有幾分靈氣,這才敢對周子墨打包票說保證他考過童試,但說考院試中秀才,那他也不敢保證。


    周子墨就不清楚這些了,他想的比較現代化,對他而言,這和請個高中生輔導小學生小升初是一樣的,並沒有想到考童試的難度和小升初並不相等。


    就這樣,等趙村長通知了所有村民後,大部分送孩子去外村上私塾的原村民都把孩子送到了許文崇這兒開始識字。


    逃難的村民是不用說的,他們沒有這多餘的銀錢來讓孩子上私塾。


    就這樣,他們迎來了冬日的第一場雪。


    原本老人們都擔心今年會不會沒有雪了,老話瑞雪兆豐年,上一年就沒有雪,今年雖然沒有絕收,但還是減收了的,多少受到了旱情的影響,不過舒州魚米之鄉,減收也不妨礙他們養活自己,還能調出糧來賑濟災民和供應糧草。


    但這麽持續下去,再幹旱個一兩年,持續減收下來,種地可能就交不上稅了,畢竟歷來舒州的田稅是最高的。


    下雪後,趙村長就宣布正式封山。


    而下河村則開始準備起來過年了。


    下河村原村民是今年死了太多人了,要熱熱鬧鬧的過個年節,把今年的晦氣洗掉,逃難的人就是因為苦了這麽久,想要好好的吃一頓,休息幾天,所以大家都忙碌而喜氣洋洋的。


    周子墨也去了府城,好準備年貨,之後他就開始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宅家生活。


    作者有話要說:


    小可愛們求求營養液,評論呀~


    看看我期待的小眼神~


    第三十二章


    在臘八前兩天, 李楊媳婦和何氏拉著周子墨說要帶他去好好的趕趟大集,這個集不在府城裏,而是在附近的一個平地上, 都是附近的村民來這裏交換東西, 就是換年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去逃荒[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翊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翊渝並收藏帶著空間去逃荒[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