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跪地叩首,毫不猶豫。
而三個大公笑著,等他完全匍匐於地,那最年長的大公才說:「不用不用,柏小將軍也是為我大幹江山社稷著想,我等怎會怪責。隻是——希望小將軍下次莫再自作主張,嗬嗬嗬……」
「是,臣遵旨。」
「起來罷,這兒水坑多,將軍這衣裳都濕了。」黑須大公笑著,「將軍,你可曉得聖上已駕崩?」
「聖……臣不知。」剛站起的柏曉明顯有幾分驚詫。
「唉,聖上去了,太子也沒了,我等隻好將流落民間的皇子接來,他日輔佐其成為一『好皇帝』。就是這魏副相啊、周烐啊、謁氏一黨啊都是居心叵測的奸臣賊子,此番新帝登基,得好生料理料理才是啊……」
花發大公話裏藏話。
對此,柏曉當即表忠心:「請大公放心,柏曉會派精兵強將來青豐保新皇平安,亦會替我大幹剷除奸臣賊子!」
「嗯~」花發大公笑眯眯頷首,又說,「那瞅準了丞相之位,手裏還握有聖上任命聖旨的邪道該如何?」
「諸位大公不必擔憂,柏曉可作一細作,找到掌控邪道之人,並尋合適機會剷除之,讓我大幹再無內憂。」
「好好好!柏將軍不愧是我大幹的棟樑。」黑須大公笑意更甚。
語落,他轉身,悠悠撂下一句:「勞煩將軍把洞堵實了,莫再將『狗』放出去。」
意味深長。
「是!」柏曉恭敬地抱拳垂首,未敢瞧他們的背影。
待那腳步聲消卻,他才抬起頭,走向荒院。
進門即遭一劍疾襲,他兩指夾住那劍,而後動了動嘴唇,無聲地道出三字——配合我。
雖不知是怎麽回事,但旻羲瑤明智地選擇了配合。
於是隻聽「刷——」的一聲,幾根髮絲飛舞,旻羲瑤捂著脖頸瞪著眼倒地,發悶響。
「當」,劍歸鞘,於暗處偷聽者之氣息霎時消失無蹤。
又靜待少時,待再無有任何他人氣息,柏曉才來到「屍體」邊,蹲下,依舊謹慎地以唇語說——莫將此事外傳,隻告知二皇子即可,往南快走。
旻羲瑤眨了下眼,以作回應,而後悄悄地起身,小心地走出院子,從狗洞爬了出去。
接著柏曉才開始補洞,同時回憶畫卷於腦海中鋪展開來。
去年深秋之際,約莫是皇帝處死趙鋒後不久,有一神秘人拜訪了他的南地軍營。
那人說著一口流利的北炎方言,讓他以為其乃北炎使臣。結果待與其獨處,其摘下鬥笠顯露真麵目之後,可是把人驚嚇。
誰能料到早已死去的人會「死而復生」?
博允箏,這個在六年前已被皇帝處斬的人還活著?怎麽可能!
可事實就是如此。
據博允箏所言,當時他已知曉幹最大的秘密——掌控整個幹的不是皇帝,而是十八開國元老,也就是大公。大公推出幹姓者坐表麵帝王,隻是為了順從古製,不會因為改革太過,像雙壬、合歸一樣把江山葬送。
也就是說,幹不是指幹姓者,而是指團結一致的□□公,他們才是幹(天)。
初聞此,柏曉確實震驚無比,卻也並非不敢置信。他唯一的胞妹,因為太過美貌而被數位大公看上……哼,若是話本子,興許會出現大公為爭奪妹妹而自相殘殺的戲碼,可惜不是。
他們竟二話不說直接將妹妹殺死,為了團結一致,他們將一切可能導致分裂的事物盡皆扼殺。
思及此,柏曉將手中石塊捏成了粉,平復好一會兒心境才繼續回想。
既然博允箏知曉了秘密,大公怎可能不除掉他,於是就借洛月神秘謀士的局,借謁氏之手殺死了博允箏。
可惜啊,洛月那位謀士用了一招「狸貓換太子」,將博允箏救出並安置於北炎,不錯,就是北炎。
誰能想到,那神秘謀士竟然會是北炎王的親妹妹。這些年,她可真是在這沙場布了一盤大棋……
雖說博允箏基本歸順於北炎,但其在這幾年並未將幹的秘密透露給神秘謀士,隻是透露了一些幹的軍防布置,以及眾將軍的情況。僅是如此,也足以讓那神秘謀士將幹玩弄於股掌。
不過柏曉覺著,即使無有博允箏,那位也能做到如此,不然在博允箏歸順北炎前,身為大公親黨的李禮也不會戰死在雲中老渝山,同為大公親手提拔上來的紀海靈也不會死在古吉人之手。
另外他也曾問過博允箏為何不透露秘密,博允箏答:「知曉越早,越容易在行事中透露蛛絲馬跡給大公,他們的勢力太大,在無有把握將大公這幹之毒瘤除掉之前,最好是不做任何事。」
所以趙鋒之死其實與大公無甚幹係,那約莫是神秘謀士原本的計劃,就與李禮和紀海靈會死一樣。
「並且,我還要考教北炎王是否為這天下的正主。」
其既然來到南地策反自己,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回憶畢。柏曉輕笑,心道:你等(大公)可是惹了天底下最聰明的兩個人,以及一個為報仇處心積慮、不顧一切的瘋子,不,興許還不止一個。
嗬,善惡到頭終有報,走著瞧罷,諸位——大公。
……
皇宮外南側,費渡獨自歸隊後不久,二皇子軍前路受阻。阻礙者乃太子埋伏兵,五萬人。對於已經傷亡慘重的二皇子軍而言,這簡直就是噩夢。
而三個大公笑著,等他完全匍匐於地,那最年長的大公才說:「不用不用,柏小將軍也是為我大幹江山社稷著想,我等怎會怪責。隻是——希望小將軍下次莫再自作主張,嗬嗬嗬……」
「是,臣遵旨。」
「起來罷,這兒水坑多,將軍這衣裳都濕了。」黑須大公笑著,「將軍,你可曉得聖上已駕崩?」
「聖……臣不知。」剛站起的柏曉明顯有幾分驚詫。
「唉,聖上去了,太子也沒了,我等隻好將流落民間的皇子接來,他日輔佐其成為一『好皇帝』。就是這魏副相啊、周烐啊、謁氏一黨啊都是居心叵測的奸臣賊子,此番新帝登基,得好生料理料理才是啊……」
花發大公話裏藏話。
對此,柏曉當即表忠心:「請大公放心,柏曉會派精兵強將來青豐保新皇平安,亦會替我大幹剷除奸臣賊子!」
「嗯~」花發大公笑眯眯頷首,又說,「那瞅準了丞相之位,手裏還握有聖上任命聖旨的邪道該如何?」
「諸位大公不必擔憂,柏曉可作一細作,找到掌控邪道之人,並尋合適機會剷除之,讓我大幹再無內憂。」
「好好好!柏將軍不愧是我大幹的棟樑。」黑須大公笑意更甚。
語落,他轉身,悠悠撂下一句:「勞煩將軍把洞堵實了,莫再將『狗』放出去。」
意味深長。
「是!」柏曉恭敬地抱拳垂首,未敢瞧他們的背影。
待那腳步聲消卻,他才抬起頭,走向荒院。
進門即遭一劍疾襲,他兩指夾住那劍,而後動了動嘴唇,無聲地道出三字——配合我。
雖不知是怎麽回事,但旻羲瑤明智地選擇了配合。
於是隻聽「刷——」的一聲,幾根髮絲飛舞,旻羲瑤捂著脖頸瞪著眼倒地,發悶響。
「當」,劍歸鞘,於暗處偷聽者之氣息霎時消失無蹤。
又靜待少時,待再無有任何他人氣息,柏曉才來到「屍體」邊,蹲下,依舊謹慎地以唇語說——莫將此事外傳,隻告知二皇子即可,往南快走。
旻羲瑤眨了下眼,以作回應,而後悄悄地起身,小心地走出院子,從狗洞爬了出去。
接著柏曉才開始補洞,同時回憶畫卷於腦海中鋪展開來。
去年深秋之際,約莫是皇帝處死趙鋒後不久,有一神秘人拜訪了他的南地軍營。
那人說著一口流利的北炎方言,讓他以為其乃北炎使臣。結果待與其獨處,其摘下鬥笠顯露真麵目之後,可是把人驚嚇。
誰能料到早已死去的人會「死而復生」?
博允箏,這個在六年前已被皇帝處斬的人還活著?怎麽可能!
可事實就是如此。
據博允箏所言,當時他已知曉幹最大的秘密——掌控整個幹的不是皇帝,而是十八開國元老,也就是大公。大公推出幹姓者坐表麵帝王,隻是為了順從古製,不會因為改革太過,像雙壬、合歸一樣把江山葬送。
也就是說,幹不是指幹姓者,而是指團結一致的□□公,他們才是幹(天)。
初聞此,柏曉確實震驚無比,卻也並非不敢置信。他唯一的胞妹,因為太過美貌而被數位大公看上……哼,若是話本子,興許會出現大公為爭奪妹妹而自相殘殺的戲碼,可惜不是。
他們竟二話不說直接將妹妹殺死,為了團結一致,他們將一切可能導致分裂的事物盡皆扼殺。
思及此,柏曉將手中石塊捏成了粉,平復好一會兒心境才繼續回想。
既然博允箏知曉了秘密,大公怎可能不除掉他,於是就借洛月神秘謀士的局,借謁氏之手殺死了博允箏。
可惜啊,洛月那位謀士用了一招「狸貓換太子」,將博允箏救出並安置於北炎,不錯,就是北炎。
誰能想到,那神秘謀士竟然會是北炎王的親妹妹。這些年,她可真是在這沙場布了一盤大棋……
雖說博允箏基本歸順於北炎,但其在這幾年並未將幹的秘密透露給神秘謀士,隻是透露了一些幹的軍防布置,以及眾將軍的情況。僅是如此,也足以讓那神秘謀士將幹玩弄於股掌。
不過柏曉覺著,即使無有博允箏,那位也能做到如此,不然在博允箏歸順北炎前,身為大公親黨的李禮也不會戰死在雲中老渝山,同為大公親手提拔上來的紀海靈也不會死在古吉人之手。
另外他也曾問過博允箏為何不透露秘密,博允箏答:「知曉越早,越容易在行事中透露蛛絲馬跡給大公,他們的勢力太大,在無有把握將大公這幹之毒瘤除掉之前,最好是不做任何事。」
所以趙鋒之死其實與大公無甚幹係,那約莫是神秘謀士原本的計劃,就與李禮和紀海靈會死一樣。
「並且,我還要考教北炎王是否為這天下的正主。」
其既然來到南地策反自己,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回憶畢。柏曉輕笑,心道:你等(大公)可是惹了天底下最聰明的兩個人,以及一個為報仇處心積慮、不顧一切的瘋子,不,興許還不止一個。
嗬,善惡到頭終有報,走著瞧罷,諸位——大公。
……
皇宮外南側,費渡獨自歸隊後不久,二皇子軍前路受阻。阻礙者乃太子埋伏兵,五萬人。對於已經傷亡慘重的二皇子軍而言,這簡直就是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