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一敘?」聲音傳來。
思量幾息,他還是拿起劍,將門打開。
「你有何事?」
王公項笑笑,說:「告訴你等一些丞相派的謀劃。」
古怪。翦瑀打算直接送客,然而眼前這人卻毫不客氣地直接走了進來。
「莫急莫急,翦瑀姑娘,還請聽我一言。」
「姑娘」二字出,翦瑀瞳孔微縮、麵色陰沉,因為此人顯然在威脅他,不過也可能是在使詐。
「請勿羞辱我。」將門關合,他平靜回以一句。
對此,王公項未言,不置可否。他自顧自坐於桌前,比了個「請」的手勢,好似自己才是主人,翦瑀是客。
麵無表情的翦瑀坐到他對麵,手中依舊緊握著劍。
「不必緊張,我風朗軒向來特立獨行,不與任何一方結盟結派,南景也好,隱血樓也罷,風朗軒從未臣服。」
「請直言正事。」邪道的派係如何,翦瑀並無興趣。
摺扇一打,王公項輕笑,故意放輕放慢了聲音:「邪道打算——暗殺皇帝。」
聞言,翦瑀皺眉,卻無有緊張,畢竟他一不是保皇派,二如若皇帝死了,二皇子正好可以以清君側的名義殺丞相和太子,而後登基,還能落個好名聲,何樂不為。
然而王公項卻搖搖頭,道:「皇帝的死一定會與二皇子有關係,丞相派會藉此名正言順地除掉二皇子,給太子做好名聲,也堵住保皇派老臣的嘴。」
倒也是……二皇子勢弱,到時定會被兩方聯合進攻,約莫……不,一定會敗北。
「那依閣下之見,二皇子該如何行事?」翦瑀懂了王公項的意思,他是打算作一細作,如果所言為真的話。
「逃。」
「什麽?」
摺扇一合,拍打手心,王公項收斂笑意,嚴肅地說:「逃。」
「你在說笑?」
「現在是說笑的時候?」他不答反問。
「……」
「二皇子乃是被邪道扯進了這個局,他雖確實與邪道的一些人有些合作,但並非與邪道結盟,邪道不可能為了他而滅蘇門,滅蘇門隻可能是為了自己。那麽他們想做什麽?」王公項復又揚起笑,且賣起關子。
不,他是想要什麽。
「你的條件?」翦瑀挑眉。
果然,他笑意更濃,假意思量幾息,回道:「條件的話——翦瑀姑娘,你便恢復女兒身罷。」
此話真像是在說笑,可對方的眼神卻很認真。翦瑀很不解,這人為何這般執著自己的女子身份?對了,「太行翦瑀有斷袖之好」的傳聞也是他散布的,起初還以為是報復之舉,現下細想,莫非是想讓自己為了太行的名聲而恢復女兒身?
他還真猜對了,王公項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斷袖、磨鏡在他國和邊境不是什麽稀奇事,也無有什麽人介意,但在天原尚且並非如此。有不少「文人」批判過此等違背天道倫理的「背德之情」,還有史官將洛月的衰落歸結於——自洛昭帝時期開始盛行的女子稱帝與磨鏡風氣,可批判此事之人中有不少持此癖好,還有不少討不到娘子便狂發怨氣,真真是好笑。
然,這些言論對民眾之觀念影響頗大,甚至以為戰亂因此而起,從而十分排斥斷袖者與磨鏡者。
江湖威望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百姓,是以各大門派大多會注意不踏百姓之雷池。而江湖俠士有不少端是愛湊個熱鬧,雖不是那般介意此事,但就是要嘴欠議論幾句,討個閑趣。
王公項知曉太行這樣的正道古門派很在乎名聲,亦知人言可畏,是以才散布謠言來逼迫太行「放過」翦瑀,他以為翦瑀會女扮男裝,活成男子,乃太行所逼迫。
事實上,太行並未逼翦瑀如此,在他化鍾之後,秦珵就想讓其恢復女兒身,做太行唯一的女弟子,可惜遭到翦瑀拒絕,理由是不想為太行帶來閑言碎語。
畢竟太行自開山立派以來就隻收男弟子,一是因祖師想忘情滅欲以修仙道,二是太行功法講究陰陽多變,如若不慎走火入魔,怕對女子胞宮有所損傷。不過太行並不要求弟子一定不可成親。
當時化鍾之後的翦瑀最為接近太上忘情之境,一心想為太行開闢天路,已然不在意自己是男是女,隻願省些多餘的煩惱。然隨著鍾的破損,這仙路愈加成束縛,直至如今他確實想要脫離,卻也脫離不得……
如此,翦瑀自是拒絕了王公項的條件。在拒絕之前,他問王公項——為何有此執念。
王公項苦笑一下,講起了前塵往事。
在他還年少的時候,曾化名王項與父親遊歷行醫,受邀前往太休望青山的鎮子,在那裏遇見了貧苦的翦瑀母女。
父親與翦瑀的母親乃是青梅竹馬,翦瑀之母亦是父親的救命恩人,本來二人應是持此緣而相伴終生,可惜終無分。父親被朝廷的人發現,遭到追殺,因不想連累翦瑀之母,遂不告而別。
後來擺脫了追兵,父親去尋翦瑀之母,結果人已是尋不見,興許真的無有緣分,他便也不再執著,未過幾年與一鍾姓女子成親生子。
雖說不是被迫成的親,但實際上父親與母親並不相愛,鍾家想要一條延續血脈的後路,而「王公」想要尋得一方庇護,如此一拍即合。在他出生後不久,母親就不辭而別,而父親與他得到了鍾家一個外勢的庇護。
思量幾息,他還是拿起劍,將門打開。
「你有何事?」
王公項笑笑,說:「告訴你等一些丞相派的謀劃。」
古怪。翦瑀打算直接送客,然而眼前這人卻毫不客氣地直接走了進來。
「莫急莫急,翦瑀姑娘,還請聽我一言。」
「姑娘」二字出,翦瑀瞳孔微縮、麵色陰沉,因為此人顯然在威脅他,不過也可能是在使詐。
「請勿羞辱我。」將門關合,他平靜回以一句。
對此,王公項未言,不置可否。他自顧自坐於桌前,比了個「請」的手勢,好似自己才是主人,翦瑀是客。
麵無表情的翦瑀坐到他對麵,手中依舊緊握著劍。
「不必緊張,我風朗軒向來特立獨行,不與任何一方結盟結派,南景也好,隱血樓也罷,風朗軒從未臣服。」
「請直言正事。」邪道的派係如何,翦瑀並無興趣。
摺扇一打,王公項輕笑,故意放輕放慢了聲音:「邪道打算——暗殺皇帝。」
聞言,翦瑀皺眉,卻無有緊張,畢竟他一不是保皇派,二如若皇帝死了,二皇子正好可以以清君側的名義殺丞相和太子,而後登基,還能落個好名聲,何樂不為。
然而王公項卻搖搖頭,道:「皇帝的死一定會與二皇子有關係,丞相派會藉此名正言順地除掉二皇子,給太子做好名聲,也堵住保皇派老臣的嘴。」
倒也是……二皇子勢弱,到時定會被兩方聯合進攻,約莫……不,一定會敗北。
「那依閣下之見,二皇子該如何行事?」翦瑀懂了王公項的意思,他是打算作一細作,如果所言為真的話。
「逃。」
「什麽?」
摺扇一合,拍打手心,王公項收斂笑意,嚴肅地說:「逃。」
「你在說笑?」
「現在是說笑的時候?」他不答反問。
「……」
「二皇子乃是被邪道扯進了這個局,他雖確實與邪道的一些人有些合作,但並非與邪道結盟,邪道不可能為了他而滅蘇門,滅蘇門隻可能是為了自己。那麽他們想做什麽?」王公項復又揚起笑,且賣起關子。
不,他是想要什麽。
「你的條件?」翦瑀挑眉。
果然,他笑意更濃,假意思量幾息,回道:「條件的話——翦瑀姑娘,你便恢復女兒身罷。」
此話真像是在說笑,可對方的眼神卻很認真。翦瑀很不解,這人為何這般執著自己的女子身份?對了,「太行翦瑀有斷袖之好」的傳聞也是他散布的,起初還以為是報復之舉,現下細想,莫非是想讓自己為了太行的名聲而恢復女兒身?
他還真猜對了,王公項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斷袖、磨鏡在他國和邊境不是什麽稀奇事,也無有什麽人介意,但在天原尚且並非如此。有不少「文人」批判過此等違背天道倫理的「背德之情」,還有史官將洛月的衰落歸結於——自洛昭帝時期開始盛行的女子稱帝與磨鏡風氣,可批判此事之人中有不少持此癖好,還有不少討不到娘子便狂發怨氣,真真是好笑。
然,這些言論對民眾之觀念影響頗大,甚至以為戰亂因此而起,從而十分排斥斷袖者與磨鏡者。
江湖威望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百姓,是以各大門派大多會注意不踏百姓之雷池。而江湖俠士有不少端是愛湊個熱鬧,雖不是那般介意此事,但就是要嘴欠議論幾句,討個閑趣。
王公項知曉太行這樣的正道古門派很在乎名聲,亦知人言可畏,是以才散布謠言來逼迫太行「放過」翦瑀,他以為翦瑀會女扮男裝,活成男子,乃太行所逼迫。
事實上,太行並未逼翦瑀如此,在他化鍾之後,秦珵就想讓其恢復女兒身,做太行唯一的女弟子,可惜遭到翦瑀拒絕,理由是不想為太行帶來閑言碎語。
畢竟太行自開山立派以來就隻收男弟子,一是因祖師想忘情滅欲以修仙道,二是太行功法講究陰陽多變,如若不慎走火入魔,怕對女子胞宮有所損傷。不過太行並不要求弟子一定不可成親。
當時化鍾之後的翦瑀最為接近太上忘情之境,一心想為太行開闢天路,已然不在意自己是男是女,隻願省些多餘的煩惱。然隨著鍾的破損,這仙路愈加成束縛,直至如今他確實想要脫離,卻也脫離不得……
如此,翦瑀自是拒絕了王公項的條件。在拒絕之前,他問王公項——為何有此執念。
王公項苦笑一下,講起了前塵往事。
在他還年少的時候,曾化名王項與父親遊歷行醫,受邀前往太休望青山的鎮子,在那裏遇見了貧苦的翦瑀母女。
父親與翦瑀的母親乃是青梅竹馬,翦瑀之母亦是父親的救命恩人,本來二人應是持此緣而相伴終生,可惜終無分。父親被朝廷的人發現,遭到追殺,因不想連累翦瑀之母,遂不告而別。
後來擺脫了追兵,父親去尋翦瑀之母,結果人已是尋不見,興許真的無有緣分,他便也不再執著,未過幾年與一鍾姓女子成親生子。
雖說不是被迫成的親,但實際上父親與母親並不相愛,鍾家想要一條延續血脈的後路,而「王公」想要尋得一方庇護,如此一拍即合。在他出生後不久,母親就不辭而別,而父親與他得到了鍾家一個外勢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