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55年的時候,在寬紮盆地發現了第一口油井。


    此後的幾十年,為了這個油田,他們先是跟葡萄牙人打。75年獨立之後,內戰雙方一直圍繞著寬紮盆地的統治權在進行戰爭。


    約納斯很清楚,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卡賓達沿海石油帶和下剛果深海石油帶。


    安哥拉的陸基石油儲量並不大,但是海洋石油儲量卻非常豐富。


    1987年,安哥拉在蘇聯的幫助下發現了第一口近海油井,99年,他們發現了第一口深海油井。


    很快,安哥拉因為豐富的儲量,成為了歐佩克成員國。


    2002年內戰結束之後,數十家國際石油公司在安哥拉大肆開發,讓安哥拉成為了歐洲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後來還超過了利比亞,成為僅次於尼日利亞的第二大石油輸出國。


    如果能夠有參與先期石油勘探的機會,約納斯絕對不會放過。


    在整個石油行業,隻有上遊的勘探行業,才是真正的暴利。


    當然,石油勘探也是最冒險的,且不說高昂的勘探許可權,海洋石油勘探,一口油井的成本就差不多兩百萬美元,如果鑽了十口油井都沒有發現石油,兩千萬美元就白白扔掉。


    而很多時候,鑽幾沒有發現石油也是常事。


    但是約納斯不同,因為他知道哪裏有石油啊!


    蘇聯能源部長用德語說道:“約納斯,目前全世界能進行海洋石油勘探的公司隻有三家,而且以近海石油勘探公司最為先進。”


    聽了伊莎貝拉翻譯的話,桑托斯用英語說道:“安哥拉雖然獲得了蘇聯的技術支持,但是在海洋石油勘探方麵,近海石油有無可取代的作用。”


    約納斯點了點頭問道:“那麽,你們準備用什麽合作方式呢?”


    自從中東各國驅趕了西方了石油公司,將石油產業收歸國有之後,全世界的石油開采,主要分成了兩種合作方式。


    第一種,是整體授權勘探,開采,銷售,石油所在國收取許可費,汙染治理費,石油利得稅,包括出口稅。


    這種合作方式,石油所在國能獲得的利稅,基本占了石油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


    石油開采公司,銷售公司,能獲得大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收益。


    在巴比倫,因為有些油田的開采成本非常低,石油公司隻能獲得百分之十的利潤份額,依舊願意投資。


    也就是說,不管哪家石油公司,都不可能獲得超過石油利益百分之五十的份額。


    第二種,主要就是技術合作。


    許多石油所在國沒有開發油田的技術,他們又不願意讓外國公司來開發石油,那麽就成立國家石油公司,然後聘請石油技術服務公司來提供技術服務,支付服務費。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大部分石油利益都能保留在自己國家,但是同樣,風險也由自己承擔。


    如果耗費了幾億美元都沒有能發現石油,有可能就讓一個國家的經濟崩潰。


    以安哥拉為例,他們現在國家還在內戰,全國隻有幾個大城市有電力供應,百分之九十的人還生活在沒有電,沒有公路的原始社會。


    讓他們一下子拿幾億美元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果然,桑托斯說道:“目前我們準備聘請蘇聯的地質專家,對我們國家沿海地帶的海域進行完整的分析,有意將沿海地帶的海域分成幾大區域,對外授權。”


    約納斯問道:“是勘探權和開發權同時授出嗎?”


    有些國家,是把勘探權與開發權分開的,比如隻給你勘探權,要是發現石油,開發權不屬於你,隻會讓開發公司給勘探公司相應的收益。


    不過這種方式一般隻適合中東地區的陸基石油,那裏油田太多,風險很低。


    但是現在安哥拉是要勘探海洋石油儲量,這種方式的話,恐怕沒有人敢投資。


    桑托斯說道:“我很想分開,但是這不現實,我們可不是沙特。”


    約納斯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勘探權和開發權同時授予的話,不論許可費多高,我也會支持閣下。”


    這話雖然說不像一個生意人說的話,但卻是約納斯故意為之。


    他跟伊莎貝拉是同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有這層私人關係在,維護好了,比斤斤計較帶來的好處要多得多。


    桑托斯可是當了三十八年的總統,一直到2017年,他雖然從總統的位置上退下,卻依舊控製著那個國家的大權。


    果然,桑托斯聽到約納斯的話笑了起來。“約納斯,請相信我們對朋友的誠意和慷慨,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他臉色正經了起來,又說:“不過,我們需要你的越洋石油公司成為我們的近海石油承包商,除了為你們自己進行勘探,同樣也要為我們國家石油公司,提供從勘探,近海石油鑽探,開采到煉化的所有技術服務。”


    這才是重點啊……


    蘇聯雖然在陸基石油開采方麵又很多技術積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涉足過海洋石油開采。


    六十年代之前,海洋石油鑽探技術被西方各國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但是從馬克裏奇成為一隻鯰魚,已經攪亂了整個石油市場。


    六十年代,馬克裏奇用十年的時間,從歐美各國的石油公司,聘請了數百位工程師,利用資金優勢,打造屬於自己的鑽探公司。


    為了不跟西方各大石油公司直接競爭,他們將目標對準了海洋。


    二十多年來,越洋鑽探服務公司(近海石油)已經打造了十九艘海底鑽井移動船,五十二座海上鑽井平台,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服務商。


    約納斯如今擁有這家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也是這家公司最大的股東。


    當然,他對這家公司目前並沒有控製力,因為這家公司實際上還控製在沒有一點股份的馬克裏奇手中。


    約納斯點頭說道:“越洋石油自然願意成為貴國的石油服務商,但是服務費這方麵顯然閣下另有考慮。”


    桑托斯笑道:“是的,我們不會出一分錢,這筆資金可以由霍夫曼投行代為支付,代價是貴公司在我國的許可權。”


    約納斯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陸基石油開采,顯然是屬於蘇聯公司的業務範圍……”


    桑托斯沒有半點不好意思,說道:“我知道海洋石油的勘探風險很大,所以,我願意給貴公司開出二十年的專屬許可證。”


    “是安哥拉所有的沿海海域嗎?”


    “如果全海域的話,我最多隻能給十年的特許權。”


    約納斯很清楚,安哥拉的石油主要集中在北部卡賓達沿海和與剛果交界處的下剛果盆地。


    下剛果盆地是深海石油,目前的開采成本太高,並不劃算。但是,隻算卡賓達沿海區域的石油儲量,已經足以讓最貪婪的商人滿足了。


    卡賓達沿海的石油儲量就超過了一百億桶,按照九十年代國際原油每桶二十五美元的平均價來計算,這裏的石油價值就有兩千五百億美元。


    哪怕約納斯的收益隻有百分之四十,這也是一千億美元的大生意。


    當然,賬不能這麽算,因為他不可能開采所有石油。利潤不懂得分享,他隻會被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甚至包括合夥人們推翻,打倒。


    即便如此,約納斯依舊能獲得巨額回報。


    當然,這件事隻有約納斯知道,不管是蘇聯人,還是桑托斯,他們不知道就在距離海岸線不遠的海域,就有數十個大儲量油井。


    他看了一眼伊莎貝拉,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我願意為貴國提供開發資金,也願意說服越洋鑽探公司成為貴國的服務商,但是,這一切都應該按照商業模式來運行。


    如果霍夫曼投行提供資金,要設定一個風險警報線,我們不可能無止境地投入資金。


    另外,貴國的南方還在戰爭,我更偏向於在貴國的北方,以及飛地卡賓達附近海域勘探,同時,我需要合乎商業規則的許可期限。”


    桑托斯笑道:“我能給你最長的二十年期限,如果發現石油,自動轉成開發權限。每一座油井,必須在五年之內開采,否則等同放棄開采權。”


    許可權和開采權不是一回事,許可權是允許外國企業進入這一區域進行地質研究和石油勘探。


    發現石油之後,自動轉成開發權,這個就沒有期限限製了。當然,為了防止外國公司壓著油井不開發,等待漲價。


    所以各國有嚴格的法律來對這個現象進行限製,五年也是一個比較寬鬆的條件。


    約納斯點了點頭說道:“好的,我會積極推進這個決定,最遲明年二月,我會組建正式的商業小組,與貴國進行談判。”


    桑托斯笑著伸出手說道:“合作愉快。”


    旁邊的蘇聯代表和伊莎貝拉,也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約納斯喜歡這種共贏的生意,不管他賺了多少錢,桑托斯都不會因此憎恨他,就像在東瀛的投資一樣。


    當然,這裏麵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一定要懂得利益共享。


    走出桑托斯他們的房間,約納斯依舊有一種做夢般的感覺。後世石油新發現儲量最大的國家的油田,現在就被自己拿到手中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金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搖搖-欲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搖搖-欲墜並收藏黑金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