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頁
悲劇發生前[快穿](上) 作者:莫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親把事情推到張閣老頭上就好,咱家本也是幫了對方,不得不幫,無奈之下,總是情有可原。”
這話實在有些昧良心,換一個角度,聶廣也會是那些譴責咒罵通敵叛國的人,然而,身在這個角度,就必然要想辦法維護親人,天下不公,何必在一家之中找一個法律公平。
聶父點頭,把這一句記在心底,然而能否脫罪也實在是難說得很,他的心中也是慌亂,聽著妻子的咒罵,心中也在想,是啊,為什麽非要做這樣的事,當個縣官不就好了嗎?
再想到已經在京中的兩個兒子,心中又是惴惴不安,跟著他們的叔父,那兩人可能倖免?
衙役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在他走近的時候,聶靈芸就急忙扯了扯聶父的衣角,屋中哭聲又盛,卻是罵聲不聞。
“好了,我稍後會送衣物過來,還要勞煩了。”
聶廣對衙役行禮,以前這樣的人,連給原主行禮都不配,根本見不到聶家公子的麵兒,如今卻要他來以禮相待,希望能夠讓對方對聶家手下留情。
這些公門中人,陰損手段最是多,為了聶家眾人好,總是要在此時低頭。
屋中人看著聶廣如此作態,悲聲又盛,聶家,聶家,就算是完了嗎?
“聶小公子客氣了。”衙役正麵受了一禮,臉上全是坦然,哪怕以前收了聶家不少好處,如今這案子就要通天,州府的大人都接手了,他卻是不敢做什麽小動作的。
聶廣也沒指望他能做什麽好的,不壞事就夠了,他點點頭,轉身離開,時間不多了,一定要在京中消息傳來之前把此案了解,最好給人一個錯覺,他這裏告發在先,否則,也有些嫌疑。
還要去跟那位大人談談,這樣的大案若是能夠速決,想來考評之上也能有個“上上”吧,再有聶家那些查封的財產,他這裏鬆鬆口,對方就能昧下一些,也當再給聶家找一個依靠。
走出府衙,聶廣輕嘆,他如今的三觀,可是越來越不正了。
第973章
“你說, 這是什麽意思?”
查封了聶家的姚大人有些不明白,怎麽還有人著急把案子判死的,不過轉念,這案子本來就太大,或許是對方膽子小怕連累自己吧。
“大人, 看看這封信。”
師爺遞上一封今日才到的信, 上麵說的就是朝中的事情, 張閣老的事發了。
當年今上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沒少受這位皇子師的不待見,先帝那麽多皇子, 誰也沒想到竟然是今上這個非嫡非長又不得寵的早早喪了母妃的後宮小可憐得了帝位。
張閣老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當年他屬意的那位皇子落敗,倒是沒連累到他,若是今上登基之後他早早低頭還好, 偏偏又披著“元老”的皮做出種種諫言,處處跟皇帝唱反調, 動不動就鄙薄對方的學識淺薄, 不堪受教。
講真,多少人都在等著他這個出頭的椽子先爛, 沒想到今上倒是耐性好,竟是忍了十多年。
信封已經打開,信紙是師爺看過的, 他連同信封一起遞過來, 姚大人不用再展開, 直接看了, 一目十行,直接看到了關鍵點,當下坐了起來,“竟是如此。”
張閣老倒了,攀附上張閣老門牆的那些人,他的門生故吏都要跟著倒黴,聶家,這個看似最外圍的當然也不例外,尤其這件事又真真切切跟聶家有關。
告發張閣老的那封信就跟聶家有著關隘,這件事,旁人都能跑,唯獨張家和聶家跑不了。
“沒想到聶小公子年紀輕輕,算計得倒是精明。”
姚大人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平靜下來,重新坐好,尋思著這件事是否有什麽利益可圖。
“大人何妨順水推舟?”
師爺建議著,他捋著鬍鬚說,“聶家家大業大,在當地猶如毒瘤,大人拔除他們,本是一件大好事,若是能夠發之於先,也好不令旁人專美於前。”
如今朝中告發此事的人是五皇子手下的人,既然張閣老必然要倒,這件事必然有功,又何妨在其中參上一腳,旁的不說,就是聶家那些甘願被隱下來的家財,也不算是無功而返。
姚大人並非五皇子派的,按照他的利益,自然是願意看到水越混越好,他微微點頭,應下了師爺所言,又匆匆寫了一封信,讓快馬加鞭送入京中,定要趕在京中消息傳出之前送到靠山手中。
聶廣再次來到府衙的時候,姚大人在後院見了他,笑容可親說:“聶小公子大義滅親,乃是善舉,此事不宜拖延,若是時間長了,民怨沸騰,反而不好,我意今日決斷,小公子覺得如何?”
“全由大人做主。”聶廣隻有答應的份兒。
旁邊兒師爺推過來一冊案卷,聶廣簡單掃過上麵的文字,留意到的卻是抬頭的時間,足足前推了一個月,這位大人,可真是夠大膽的。
“大人對聶家不法早有所覺,暗中調查,又求得實證方才動手,可謂是明察秋毫。”聶廣果斷誇讚,並且快速下筆簽下名字,表示上麵所述無誤。
時下死刑,除非真的緊急,否則都是秋後死刑,案卷合攏,本月便要大批量處置死刑犯,聶父,死定了。
“聶小公子深明大義,本官雖不能把聶家全部財產返還,卻也不好讓小公子這等忠義之人受苦,這個莊子,就給了聶家,這段時間避遠一些,也是好事。”
這話實在有些昧良心,換一個角度,聶廣也會是那些譴責咒罵通敵叛國的人,然而,身在這個角度,就必然要想辦法維護親人,天下不公,何必在一家之中找一個法律公平。
聶父點頭,把這一句記在心底,然而能否脫罪也實在是難說得很,他的心中也是慌亂,聽著妻子的咒罵,心中也在想,是啊,為什麽非要做這樣的事,當個縣官不就好了嗎?
再想到已經在京中的兩個兒子,心中又是惴惴不安,跟著他們的叔父,那兩人可能倖免?
衙役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在他走近的時候,聶靈芸就急忙扯了扯聶父的衣角,屋中哭聲又盛,卻是罵聲不聞。
“好了,我稍後會送衣物過來,還要勞煩了。”
聶廣對衙役行禮,以前這樣的人,連給原主行禮都不配,根本見不到聶家公子的麵兒,如今卻要他來以禮相待,希望能夠讓對方對聶家手下留情。
這些公門中人,陰損手段最是多,為了聶家眾人好,總是要在此時低頭。
屋中人看著聶廣如此作態,悲聲又盛,聶家,聶家,就算是完了嗎?
“聶小公子客氣了。”衙役正麵受了一禮,臉上全是坦然,哪怕以前收了聶家不少好處,如今這案子就要通天,州府的大人都接手了,他卻是不敢做什麽小動作的。
聶廣也沒指望他能做什麽好的,不壞事就夠了,他點點頭,轉身離開,時間不多了,一定要在京中消息傳來之前把此案了解,最好給人一個錯覺,他這裏告發在先,否則,也有些嫌疑。
還要去跟那位大人談談,這樣的大案若是能夠速決,想來考評之上也能有個“上上”吧,再有聶家那些查封的財產,他這裏鬆鬆口,對方就能昧下一些,也當再給聶家找一個依靠。
走出府衙,聶廣輕嘆,他如今的三觀,可是越來越不正了。
第973章
“你說, 這是什麽意思?”
查封了聶家的姚大人有些不明白,怎麽還有人著急把案子判死的,不過轉念,這案子本來就太大,或許是對方膽子小怕連累自己吧。
“大人, 看看這封信。”
師爺遞上一封今日才到的信, 上麵說的就是朝中的事情, 張閣老的事發了。
當年今上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沒少受這位皇子師的不待見,先帝那麽多皇子, 誰也沒想到竟然是今上這個非嫡非長又不得寵的早早喪了母妃的後宮小可憐得了帝位。
張閣老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當年他屬意的那位皇子落敗,倒是沒連累到他,若是今上登基之後他早早低頭還好, 偏偏又披著“元老”的皮做出種種諫言,處處跟皇帝唱反調, 動不動就鄙薄對方的學識淺薄, 不堪受教。
講真,多少人都在等著他這個出頭的椽子先爛, 沒想到今上倒是耐性好,竟是忍了十多年。
信封已經打開,信紙是師爺看過的, 他連同信封一起遞過來, 姚大人不用再展開, 直接看了, 一目十行,直接看到了關鍵點,當下坐了起來,“竟是如此。”
張閣老倒了,攀附上張閣老門牆的那些人,他的門生故吏都要跟著倒黴,聶家,這個看似最外圍的當然也不例外,尤其這件事又真真切切跟聶家有關。
告發張閣老的那封信就跟聶家有著關隘,這件事,旁人都能跑,唯獨張家和聶家跑不了。
“沒想到聶小公子年紀輕輕,算計得倒是精明。”
姚大人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平靜下來,重新坐好,尋思著這件事是否有什麽利益可圖。
“大人何妨順水推舟?”
師爺建議著,他捋著鬍鬚說,“聶家家大業大,在當地猶如毒瘤,大人拔除他們,本是一件大好事,若是能夠發之於先,也好不令旁人專美於前。”
如今朝中告發此事的人是五皇子手下的人,既然張閣老必然要倒,這件事必然有功,又何妨在其中參上一腳,旁的不說,就是聶家那些甘願被隱下來的家財,也不算是無功而返。
姚大人並非五皇子派的,按照他的利益,自然是願意看到水越混越好,他微微點頭,應下了師爺所言,又匆匆寫了一封信,讓快馬加鞭送入京中,定要趕在京中消息傳出之前送到靠山手中。
聶廣再次來到府衙的時候,姚大人在後院見了他,笑容可親說:“聶小公子大義滅親,乃是善舉,此事不宜拖延,若是時間長了,民怨沸騰,反而不好,我意今日決斷,小公子覺得如何?”
“全由大人做主。”聶廣隻有答應的份兒。
旁邊兒師爺推過來一冊案卷,聶廣簡單掃過上麵的文字,留意到的卻是抬頭的時間,足足前推了一個月,這位大人,可真是夠大膽的。
“大人對聶家不法早有所覺,暗中調查,又求得實證方才動手,可謂是明察秋毫。”聶廣果斷誇讚,並且快速下筆簽下名字,表示上麵所述無誤。
時下死刑,除非真的緊急,否則都是秋後死刑,案卷合攏,本月便要大批量處置死刑犯,聶父,死定了。
“聶小公子深明大義,本官雖不能把聶家全部財產返還,卻也不好讓小公子這等忠義之人受苦,這個莊子,就給了聶家,這段時間避遠一些,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