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頁
悲劇發生前[快穿](上) 作者:莫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認得的顯然不止他一個,很快大家便分散開,看這些真實的歷史了。
女生跟著老教授,來到了最末一端的棺槨前,那棺槨的大小,女生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通道上那個小小的屍骸,棺槨是打開的,那並不大的縫隙也就能夠讓小孩子鑽出來了。
老教授看著那簡單立下的碑文,從那邊兒一路看過來,自然知道這可能是末代皇帝的,而這樣簡單的碑文,看完也是讓人一嘆,竟然還不是末代皇帝。
“這位就是歷史上的幼帝了。”老教授這般說著,給女生講了講七國時期的安國歷史,安國的發家史其實相當於部落酋長變成國王的經過,當然,本國的傳統都是稱呼為皇帝的,然後因為是小國就向中原稱臣。
傳承到晉皇的時候也有七位皇帝了,這位幼帝就是第七位皇帝,歷史上還算有些名氣,如果歷史要靠一個“最”,他就是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五歲就繼位,也是史上唯一的了。
而他出名的地方其實也不全在於自己,而在於當朝的攝政長公主,女子議政的歷史是從那裏開始的,當然後來的晉皇並沒有提倡這種行為,也就因此滅絕了一段時間,後來有位女皇帝自立為帝,為了自己背書,這才給女子找榜樣,找到了那位安國長公主身上。
再後來一段時間,有太後公主之類的想要攝政,也是多以那位安國長公主為源頭的樣子,這才讓安國在七國之中相對出名一些。
這位幼帝另一件出名的事情就是排除眾議,立了一個“大匠”,初步提高了工匠地位,這一點如果說到史上第一位大匠是誰的話,就會附帶提一下對方的國家,如同說起某個出名詩人就必要說到其國籍朝代一樣。
再有,便是史上第一位六元及第了,這人說來爭議還挺大,幼帝對他有知遇之恩,長公主跟他有夫妻之情,但危難之際,他獨自逃往他國,隨著晉皇一統,他又想到晉皇膝下效力,卻被對方以“如此小人,人人誅之。”為名給一劍斬殺。
“那,這便是那位幼帝的屍骸了?”女生又回頭看去,“他入葬的時候還活著?這是他自己試圖出來的結果?”
老教授一時無言,從表麵上看,的確是這樣,但,皇帝入殮哪怕匆忙,總不會不檢查一下真死假死吧,便是一時閉過氣去了,但從死亡到入葬總是有時間的,不可能不檢查就封棺的,所以… …
似乎是這樣,但是完全說不通啊!
“這個,還是應該檢查一下再說,咱們現在看起來的確是這樣,但,可能是什麽意外情況,或者是盜墓的損毀了屍身也不一定。”
後麵這種說法完全立不住腳,盜墓者根本就沒有進這一層的墓門好吧,女生這樣想著,也沒有反駁。
從地宮出來,重新曬到太陽的時候,女生深深呼吸了一口幹熱的空氣,從來沒覺得夏天這麽美好,然後打了個打噴嚏,底下都快把人凍感冒了。
考古一般是不挖掘帝陵的,這次的意外讓所有的專家都興奮起來了,對幼帝屍骸的考察很快就出現在紙麵上,幼帝是一劍穿心死的,碑文上是這麽記載的,他們也沒有在骸骨上發現別的外傷,排除中毒等其他答案,那麽隻能默認這個結果,但,幼帝的棺槨蓋子內壁上,明顯可以看到血手印的痕跡,所以這是幼帝自己推開棺槨出來的。
問題來了,一劍刺中心髒沒有死(?),然後自己出棺(?),所以,幼帝是死於傷勢過重還是窒息?
或許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又可以多一個了,反正老教授是沒辦法說服自己幼帝一個八歲的孩子具有推開棺槨蓋子的力量,以及被刺中心髒不死,甚至直接閉氣若幹天不被發現然後再… …一定是還有哪裏沒弄明白。
——考古的魅力就是這樣,總有些未解的謎題,等待下一次的探索。
第419章
夜晚的天空並非一片漆黑, 泛著橙色紅暈的月亮有幾分詭異的感覺,看不到星星,地麵上街道的燈光卻如星辰一樣點綴著夜色的迷茫。
窗紗是純白鏤空的,上麵那些圖案自然褶皺的時候看不出來是什麽,但是當被風展開, 就能夠看到那一朵朵開到荼蘼的花朵,零星的, 有些好似花蕊一樣的點滴在花瓣上麵, 再仔細看,似乎能夠看出那是人的圖案,一片花瓣和另一片花瓣,隔著一段距離接壤,如人的存在在花瓣的邊緣遙望, 他跳得過去嗎?那對他來說或許太遠了,於是,可能等待他的就隻有絕望,也許在下一次隨風搖曳的瞬間, 那個人就會徹底被抖落花瓣的邊緣。
眼睛睜開好久, 已經有了些酸澀,眨眨眼,那些放大到眼前的場景好像遠了一些, 連同鏤空花朵之上的血色也都遠了一些, 這樣的月色, 可真談不上浪漫。
思維有些遲鈍, 好一會兒才能反應到疼痛,然後就是久久的疼,好像被火燒烤之後的疼,連綿持續,讓人的心情都煩躁起來了。
——我、還活著。
這樣的念頭一起,好似有無限的喜悅讓人忍不住翹起嘴角,哪怕很快又被那些疼痛逼得拉平了唇線,但心裏還是高興的。
從來不曾嚐試過用魂絲代死,但這本也應該是個平常的事情,隻不過,或許因為不曾認真修煉靈力的緣故,又或者他那時候的身體太過脆弱了,以至於差點兒承受不住一根魂絲被滅掉的疼痛,好像整個人都被弄死過一回一樣。
女生跟著老教授,來到了最末一端的棺槨前,那棺槨的大小,女生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通道上那個小小的屍骸,棺槨是打開的,那並不大的縫隙也就能夠讓小孩子鑽出來了。
老教授看著那簡單立下的碑文,從那邊兒一路看過來,自然知道這可能是末代皇帝的,而這樣簡單的碑文,看完也是讓人一嘆,竟然還不是末代皇帝。
“這位就是歷史上的幼帝了。”老教授這般說著,給女生講了講七國時期的安國歷史,安國的發家史其實相當於部落酋長變成國王的經過,當然,本國的傳統都是稱呼為皇帝的,然後因為是小國就向中原稱臣。
傳承到晉皇的時候也有七位皇帝了,這位幼帝就是第七位皇帝,歷史上還算有些名氣,如果歷史要靠一個“最”,他就是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五歲就繼位,也是史上唯一的了。
而他出名的地方其實也不全在於自己,而在於當朝的攝政長公主,女子議政的歷史是從那裏開始的,當然後來的晉皇並沒有提倡這種行為,也就因此滅絕了一段時間,後來有位女皇帝自立為帝,為了自己背書,這才給女子找榜樣,找到了那位安國長公主身上。
再後來一段時間,有太後公主之類的想要攝政,也是多以那位安國長公主為源頭的樣子,這才讓安國在七國之中相對出名一些。
這位幼帝另一件出名的事情就是排除眾議,立了一個“大匠”,初步提高了工匠地位,這一點如果說到史上第一位大匠是誰的話,就會附帶提一下對方的國家,如同說起某個出名詩人就必要說到其國籍朝代一樣。
再有,便是史上第一位六元及第了,這人說來爭議還挺大,幼帝對他有知遇之恩,長公主跟他有夫妻之情,但危難之際,他獨自逃往他國,隨著晉皇一統,他又想到晉皇膝下效力,卻被對方以“如此小人,人人誅之。”為名給一劍斬殺。
“那,這便是那位幼帝的屍骸了?”女生又回頭看去,“他入葬的時候還活著?這是他自己試圖出來的結果?”
老教授一時無言,從表麵上看,的確是這樣,但,皇帝入殮哪怕匆忙,總不會不檢查一下真死假死吧,便是一時閉過氣去了,但從死亡到入葬總是有時間的,不可能不檢查就封棺的,所以… …
似乎是這樣,但是完全說不通啊!
“這個,還是應該檢查一下再說,咱們現在看起來的確是這樣,但,可能是什麽意外情況,或者是盜墓的損毀了屍身也不一定。”
後麵這種說法完全立不住腳,盜墓者根本就沒有進這一層的墓門好吧,女生這樣想著,也沒有反駁。
從地宮出來,重新曬到太陽的時候,女生深深呼吸了一口幹熱的空氣,從來沒覺得夏天這麽美好,然後打了個打噴嚏,底下都快把人凍感冒了。
考古一般是不挖掘帝陵的,這次的意外讓所有的專家都興奮起來了,對幼帝屍骸的考察很快就出現在紙麵上,幼帝是一劍穿心死的,碑文上是這麽記載的,他們也沒有在骸骨上發現別的外傷,排除中毒等其他答案,那麽隻能默認這個結果,但,幼帝的棺槨蓋子內壁上,明顯可以看到血手印的痕跡,所以這是幼帝自己推開棺槨出來的。
問題來了,一劍刺中心髒沒有死(?),然後自己出棺(?),所以,幼帝是死於傷勢過重還是窒息?
或許歷史上的未解之謎又可以多一個了,反正老教授是沒辦法說服自己幼帝一個八歲的孩子具有推開棺槨蓋子的力量,以及被刺中心髒不死,甚至直接閉氣若幹天不被發現然後再… …一定是還有哪裏沒弄明白。
——考古的魅力就是這樣,總有些未解的謎題,等待下一次的探索。
第419章
夜晚的天空並非一片漆黑, 泛著橙色紅暈的月亮有幾分詭異的感覺,看不到星星,地麵上街道的燈光卻如星辰一樣點綴著夜色的迷茫。
窗紗是純白鏤空的,上麵那些圖案自然褶皺的時候看不出來是什麽,但是當被風展開, 就能夠看到那一朵朵開到荼蘼的花朵,零星的, 有些好似花蕊一樣的點滴在花瓣上麵, 再仔細看,似乎能夠看出那是人的圖案,一片花瓣和另一片花瓣,隔著一段距離接壤,如人的存在在花瓣的邊緣遙望, 他跳得過去嗎?那對他來說或許太遠了,於是,可能等待他的就隻有絕望,也許在下一次隨風搖曳的瞬間, 那個人就會徹底被抖落花瓣的邊緣。
眼睛睜開好久, 已經有了些酸澀,眨眨眼,那些放大到眼前的場景好像遠了一些, 連同鏤空花朵之上的血色也都遠了一些, 這樣的月色, 可真談不上浪漫。
思維有些遲鈍, 好一會兒才能反應到疼痛,然後就是久久的疼,好像被火燒烤之後的疼,連綿持續,讓人的心情都煩躁起來了。
——我、還活著。
這樣的念頭一起,好似有無限的喜悅讓人忍不住翹起嘴角,哪怕很快又被那些疼痛逼得拉平了唇線,但心裏還是高興的。
從來不曾嚐試過用魂絲代死,但這本也應該是個平常的事情,隻不過,或許因為不曾認真修煉靈力的緣故,又或者他那時候的身體太過脆弱了,以至於差點兒承受不住一根魂絲被滅掉的疼痛,好像整個人都被弄死過一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