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皇後是清流大儒的孫女兒,自小讀著女四書長大,對於女子之德過於篤信,乃至於和當今談不攏,想想也是,誰喜歡那種一言一行都是教科書的女人啊,開個玩笑還要被指責不莊重,任誰也受不了。


    皇帝是個有底線的,即便這位正妻不合心意,但也給了該有的尊重,當上皇帝之後也沒有說廢後什麽的,隻不過默默立了個貴妃。那位貴妃是個短命的,不曾有育,早早去了,成了皇帝心裏頭的硃砂痣,如今後宮得寵的淑妃據說就頗類貴妃相。


    除此之外,還有賢德二妃,有太後捧上去的,有皇後捧上去的。不甚得皇帝喜歡,但有了女兒有了位份,皇帝喜歡不喜歡,其實也都不是很重要了。


    剩下的嬪,長公主就不太熟悉了,這其中也沒有特別得寵的,今兒這個風頭旺,明兒可能就是那個占上風,因皇帝喜歡詩書畫作,後宮的女子也多有才氣,而這些才女更是有一個通病,那便是身體不好,三天兩頭鬧病,個個都是惹人憐的嬌花。


    隻可惜憐花人隻有一個,有時候還更愛自己畫在紙上的花,後宮這些美人少有不為此抑鬱的,連帶著整個後宮都是一股子病弱氣。


    長公主就不是那種類型的女子,若是,她也不能夠自己挑選夫婿了。相較於這些惹人憐的嬌花,她更喜歡朝陽公主那般明艷大方又端莊規矩的女子,也因此不禁兒子與之來往。


    “你舅舅那份孤芳自賞的毛病真是要好好治治了,再怎樣都是子嗣更重要,他也不小了,是該急一急了。”


    長公主說著又覺失言,似乎不應該跟兒子說這些的,顯得自己像個碎嘴婦人,李喆察言觀色,笑了一下,撿起了《壽山圖》的話頭。


    這幅畫當時就是他親手拿出來的,此時也帶在了車上,並未隨其他禮物一處放置,倒是方便展開觀看。


    長公主是個喜好文雅的,在這一點上她其實和皇帝是一個愛好,原主的親爹不就是“嬌花”類型的文弱書生模樣麽,所以對於這類文雅事,長公主也是有些鑑賞能力的,隻不過,出於某些敏感,她第一時間看的不是畫作好壞,而是瞧那紅色印章。


    見了就笑了,“你是怎麽應對的?可是還記得娘給你說的話?”


    在獨子麵前,長公主就如同普通的娘親一樣,平添幾分親切感。


    “自然是要誇讚一番了,這樣的畫作正好合適臨摹,過幾日送上去,也好表表心意。”


    李喆樂得這般輕鬆交流,最開始的時候他其實不太敢跟長公主多說話,畢竟母子連心,若是被發現換了芯兒就不好了。


    後來他才發現自己多慮了,貴族女子撫養孩子都是一個模式,長公主身份尊貴,從小孩子就沒喝過一口母乳,平日裏也自有一大幫子下人照看,她能做的就是詢問一二,然後逗弄一二,所謂的教養也都是在孩子能夠說話懂事之後,且,多半是請了名師來教。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難得的與兒子交流的時候,長公主的自稱都是“娘”,不僅是為了親切,也是讓孩子懂得這個詞代表的意義,免得讓那些奶了孩子長大的嬤嬤們占了母子情分。


    凡此種種,導致長公主見到李喆的變化之後並沒有一絲不好的想法,誰都會把自己的孩子往好了想,何況李喆之前的表現也並不壞,如今不過是喜歡上了某事更上進了而已,有什麽大不了。


    摸清楚這個脈絡之後,李喆跟長公主的相處就自然了許多,說話也不是那般放不開了,畢竟,有了好的興趣之後積極向上什麽的,也不是不能夠解釋通順的。


    成長期的少年人,一天一變也是正常嘛。


    長公主也自然地接受了這個變化,既然知道兒子懂事了長大了,她就樂意在一些事情上多說一說,平日裏除了進宮能跟太後說些心裏話,其他時候,身邊都是下人環繞,有什麽心事也不好隨意傾吐,免得讓人聽了生了私心雜念。


    “正該如此。”


    親自動手捲起了畫作,長公主眼含笑意看著兒子,果然是長大了,都知道惦念舅舅的生辰了,往日裏,哪裏見他惦記過這些。


    “你舅舅見了必然高興。”心裏頭很滿意兒子的成長,又不由得有些感慨時光如梭,轉眼間兒子就長大了,一時還有些許酸,之前還不曾收過兒子親手做的畫,如今竟要先送給弟弟了。


    李喆沒理會長公主這些心事,念頭轉到那夜明珠上,試探著說:“畫作再好也不算珍奇,我在舅舅那裏見到一顆夜明珠,放置在禦桌之上,舅舅極是喜愛的模樣。”


    “夜明珠乃稀世奇珍,得之不易,也就是賢妃那等人家才能弄到,咱們可比不得。”長公主說此話的時候頗有些不忿之意。


    李喆怕惹她不高興,也不再問,忙岔開話題,隻說“心意最重”,又拿皇帝賞賜的珍品說話,母子兩個聊開了別的。


    回到府中,李喆卻沒有把這件事放下,某日畫畢,找了個話頭就說起了夜明珠,少不得也問了一句賢妃根底。


    他身邊沒有嬤嬤,也不好鄭重其事為了此事去詢問,便隨口問問,想要知道一些大眾都知的常識,免得日後詢問露了馬腳。


    玉瓊和玉環來了幾日都不得重視,早已心急,聽得有問題,也不管妄議宮中娘娘是什麽罪過,互相補充著把知道的都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悲劇發生前[快穿](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向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向晚並收藏悲劇發生前[快穿](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