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麽會不知道?
“朕當然知道,朕還知道,你跟朕說這些的目的,你以為跟朕說這些,會讓朕無法接受這件事?”
“你能接受嗎?”
“能。”
“你不能,你這一代,還不會發生,下一代呢?當你死後,你難道還指望,那些在和平年代長大的人,在社會發生劇變後,承認朱家的皇室地位?”
丁在年自信地看著張凡,他說道:“過去的時代,轉製以弱民、疲民為帝王術,當民間的個人力量徹底成長起來之後,沒有人會允許一個高高在上的特權家族永遠成為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也許你很英明,你帶著大明走向強盛,但下一任皇帝呢?朱慈烺?還是朱慈炤?或者朱慈清?”
“如果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貪念權勢,都會與現有的諸多發生衝突,大明內部矛盾會快速演變成朱家與其他人之間的矛盾,我說的對吧,我的陛下?”
“你說得對,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規律,在朕以後的時代,普通人不會允許一個特權家族做皇帝來統治這個國家的。”
“那您打算怎麽辦呢?”
這個問題就是誅心之言。
這就是丁在年的目的,陰謀確實沒辦法了,跑來誅心了。
見崇禎沒說話,丁在年繼續補刀:“忘了告訴您了,您最喜愛的那個女兒,她跟我們接觸了兩年多了。”
“朕知道。”
“你知道?”丁在年再次驚訝。
“知道,她跟朕提及過。”
“那為何她要延長在南大陸的任期?”
“因為她也知道你說的這些,也贊成你說的這些,並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也可能那個丫頭跟你配合,是想引你出來吧,她可以想殺了你。”
“小丫頭心機倒是不淺。”
張凡笑而不語。
“你為什麽會贊成?”丁在年很震驚,“你是皇帝,你為什麽會贊成這樣的後果,你不是應該很痛苦嗎,你不是因為立刻開始收權,為你的子孫後代鋪路嗎?”
張凡說道:“你難道還不知道嗎?”
“知道什麽?”
“我們是一類人。”
丁在年微微一怔,他不太懂張凡這句話,但當他看見張凡的眼睛的時候,似乎一瞬間又懂了。
張凡說道:“你走吧。”
丁在年沒想到皇帝居然不殺自己了。
“為什麽放我走,你不是一直在抓我嗎?”
“不,你想多了,朕沒有一直在抓你,朕的日常是處理國事,陪陪家人,有你的消息了,可能朕會看看。”
這樣一說,丁在年忽然苦笑起來:“看來在下在陛下眼中,隻是個跳樑小醜。”
“不,你不是跳樑小醜,看來你沒有理解朕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哪句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請陛下賜教。”
“大明一直在變,在過去的時代,一個外敵林立,內部動盪的時候,你被視為毒瘤,而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後,你的想法,可能部分是正確的,你的行為,可能是正義的。”
“同樣的一件事,放在不同的大環境下,是不一樣的。”
張凡最後總結道:“你不是一個野心家,你隻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已,朕不殺你,你走吧。”
丁在年感覺自己輸了,但又感覺自己沒有輸。
他站起來,對張凡作揖行了一個禮,轉身便走出了幹清宮。
走出去的時候,丁在年知道,自己一切的行為和計劃,甚至組織,都沒有意義了。
又是一個桃花盛開的春天,張凡坐在樹下飲酒。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罷了。
飲到微醺的時候,張凡想起上一世,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父母,想起朋友。
忽然,他在樹下看到一個神秘的影子,向他走來。
他潛意識裏的一些記憶似乎被激發起來。
“原來如此。”
正文 完結心得
不少讀者對最後的比較好奇。
我說一下,這是埋的一個伏筆。
是的,以後你可能會看到與本書相關聯的故事。
張凡的主題故事可能就到這裏了。
有讀者疑惑,為什麽不統一歐洲。
我在剛開始寫的時候就在群裏表明過,世界是無法統一的。
大明寫了近一年半,一路走來,認識了很多書友。
你們在評論區的騷氣……哦不對,是帥氣,我都看到了。
謝謝諸位的支持和陪伴,這本書能走到這裏,都是靠大家的支持了。
寫作的過程中,其實經歷過無數次的痛苦。
非常痛苦,有時候甚至在夢中寫情節。
除了查閱無數資料以外,還要修改無數次大綱。
總歸有許多瑕疵,幸得諸位包容。
關於皇位繼承的問題,讀者群中也分出兩部分。
一部分是女皇派,一部分是太子黨。
我這裏想重點說說朱慈烺這個人物。
我在這裏安插這個人一個人物,其實是想告訴讀者朋友們,我們都年輕過。
“朕當然知道,朕還知道,你跟朕說這些的目的,你以為跟朕說這些,會讓朕無法接受這件事?”
“你能接受嗎?”
“能。”
“你不能,你這一代,還不會發生,下一代呢?當你死後,你難道還指望,那些在和平年代長大的人,在社會發生劇變後,承認朱家的皇室地位?”
丁在年自信地看著張凡,他說道:“過去的時代,轉製以弱民、疲民為帝王術,當民間的個人力量徹底成長起來之後,沒有人會允許一個高高在上的特權家族永遠成為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也許你很英明,你帶著大明走向強盛,但下一任皇帝呢?朱慈烺?還是朱慈炤?或者朱慈清?”
“如果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貪念權勢,都會與現有的諸多發生衝突,大明內部矛盾會快速演變成朱家與其他人之間的矛盾,我說的對吧,我的陛下?”
“你說得對,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規律,在朕以後的時代,普通人不會允許一個特權家族做皇帝來統治這個國家的。”
“那您打算怎麽辦呢?”
這個問題就是誅心之言。
這就是丁在年的目的,陰謀確實沒辦法了,跑來誅心了。
見崇禎沒說話,丁在年繼續補刀:“忘了告訴您了,您最喜愛的那個女兒,她跟我們接觸了兩年多了。”
“朕知道。”
“你知道?”丁在年再次驚訝。
“知道,她跟朕提及過。”
“那為何她要延長在南大陸的任期?”
“因為她也知道你說的這些,也贊成你說的這些,並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也可能那個丫頭跟你配合,是想引你出來吧,她可以想殺了你。”
“小丫頭心機倒是不淺。”
張凡笑而不語。
“你為什麽會贊成?”丁在年很震驚,“你是皇帝,你為什麽會贊成這樣的後果,你不是應該很痛苦嗎,你不是因為立刻開始收權,為你的子孫後代鋪路嗎?”
張凡說道:“你難道還不知道嗎?”
“知道什麽?”
“我們是一類人。”
丁在年微微一怔,他不太懂張凡這句話,但當他看見張凡的眼睛的時候,似乎一瞬間又懂了。
張凡說道:“你走吧。”
丁在年沒想到皇帝居然不殺自己了。
“為什麽放我走,你不是一直在抓我嗎?”
“不,你想多了,朕沒有一直在抓你,朕的日常是處理國事,陪陪家人,有你的消息了,可能朕會看看。”
這樣一說,丁在年忽然苦笑起來:“看來在下在陛下眼中,隻是個跳樑小醜。”
“不,你不是跳樑小醜,看來你沒有理解朕那句話的真正含義。”
“哪句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請陛下賜教。”
“大明一直在變,在過去的時代,一個外敵林立,內部動盪的時候,你被視為毒瘤,而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後,你的想法,可能部分是正確的,你的行為,可能是正義的。”
“同樣的一件事,放在不同的大環境下,是不一樣的。”
張凡最後總結道:“你不是一個野心家,你隻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已,朕不殺你,你走吧。”
丁在年感覺自己輸了,但又感覺自己沒有輸。
他站起來,對張凡作揖行了一個禮,轉身便走出了幹清宮。
走出去的時候,丁在年知道,自己一切的行為和計劃,甚至組織,都沒有意義了。
又是一個桃花盛開的春天,張凡坐在樹下飲酒。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罷了。
飲到微醺的時候,張凡想起上一世,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父母,想起朋友。
忽然,他在樹下看到一個神秘的影子,向他走來。
他潛意識裏的一些記憶似乎被激發起來。
“原來如此。”
正文 完結心得
不少讀者對最後的比較好奇。
我說一下,這是埋的一個伏筆。
是的,以後你可能會看到與本書相關聯的故事。
張凡的主題故事可能就到這裏了。
有讀者疑惑,為什麽不統一歐洲。
我在剛開始寫的時候就在群裏表明過,世界是無法統一的。
大明寫了近一年半,一路走來,認識了很多書友。
你們在評論區的騷氣……哦不對,是帥氣,我都看到了。
謝謝諸位的支持和陪伴,這本書能走到這裏,都是靠大家的支持了。
寫作的過程中,其實經歷過無數次的痛苦。
非常痛苦,有時候甚至在夢中寫情節。
除了查閱無數資料以外,還要修改無數次大綱。
總歸有許多瑕疵,幸得諸位包容。
關於皇位繼承的問題,讀者群中也分出兩部分。
一部分是女皇派,一部分是太子黨。
我這裏想重點說說朱慈烺這個人物。
我在這裏安插這個人一個人物,其實是想告訴讀者朋友們,我們都年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