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們也表示,我們一定會率領城中英勇的將士,擊退明軍,陛下您就放心好了。
結果,貴族們出門左轉,立刻就跑去投降了,並且表示之前對抗、侵略明朝的行為,全部是沙皇的意思。
宰相:你們聽,我說的對吧,都是沙皇的意思!
當李定國抵達克裏姆林宮門口的時候,禁衛軍也紛紛倒戈。
沙皇繼續向宮裏的禁衛軍忽悠道:“他們打不進來,我們的大軍馬上就回來了。”
他一邊忽悠,一邊收拾行囊準備逃跑。
結果走到後門才發現,克林姆林宮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
沙皇很快被抓去見李定國,他說道:“這些那些事,其實都是宰相慫恿我做的。”
其實崇禎也不是要滅了沙俄。
滅了沙俄,歐洲以東失去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反倒對歐洲局勢不利。
他並不想到處滅國,那是小孩子才想的事情。
成年人,要的是推行銀鈔,全麵拉動大明朝的經濟。
滅國最多讓皇帝威名赫赫,但是推行銀鈔,卻能切實普惠到每一個平頭百姓。
這是他一直想要在中華文明圈內奠定的一個意識形態。
第1509章 姚啟聖的想法
9月初的時候,崇禎接到了李定國的匯報。
他也一併匯報了朱慈烺的情況。
看完匯報後,崇禎心頭一沉。
但他沒有立刻對李定國下達招朱慈烺回來的消息。
而是先找來了孫傳庭和李岩,將莫斯科的消息告訴給了孫傳庭。
還是那句話,要打下莫斯科,其實很簡單,要守住,才是真正的難題。
要守住,並不是靠純軍事手段,還要配合政治輸出。
李岩看完前方傳來的情報,立刻來了神,這種局麵,很簡單啊!
他說道:“陛下,既然沙皇和他的宰相已經徹底決裂了,何不繼續讓他們在那裏維持原來的身份呢?”
李岩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大家都明白了李岩的意思。
既然咱們本來就不是要滅他的國,又必須要他們有沙皇,有什麽比現在的沙皇和宰相更完美的組合呢?
相互出賣,賣得如此徹底。
這樣的一對合作,皇帝陛下您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嘛!
而且沙皇和貴族的矛盾也不可調和了。
崇禎說道:“你們可能還不太了解這個國家。”
大家都豎起耳朵聽起來。
崇禎說道:“教廷的神權和沙皇的世俗權是一起的,沙皇不僅僅擁有國家的最高行政權,還有宗教的解釋權。”
沒錯,東正教國家就是這樣。
當初的東羅馬帝國就是政教合一的國家。
與西歐那些神權淩駕世俗權的國家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政教合一,那麽沙皇依然還是宗教的解釋人。
僅僅是這一點,沙皇隨時可以凝聚許多教徒。
這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也是人類社會裏,為什麽會誕生宗教的原因。
本質上,宗教是一種秩序。
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的一種秩序。
隻不過西方人用宗教維護秩序,而東方人用儒家維護秩序。
相對於扯淡的儒家,宗教更加扯淡而已。
李岩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拆掉教堂。”
“這也不行,這樣會讓底層不明事理的人出現激烈反抗,給我們的遠征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現在遠征軍孤懸在沙俄帝國的腹部一帶,連鐵軌都還沒有達到,稍微處理不慎,就會給遠征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李岩又說道:“既是如此,那便將陛下的畫像也搬入他們的教堂中,要求他們的教堂大牧師重新解釋教義。”
“這是目前的穩妥之法。”
“待局勢穩定後,再派儒生過去傳道授業解惑。”
“此計可以試行。”
說完這個,大家都沉默下來。
過了一會兒,李岩說道:“陛下,請召大皇子回來吧。”
陳子龍也沉思了一下說道:“陛下,大皇子已經盡力了,即便這一次他違抗了李定國的命令,但也是將功贖罪,又治理伏爾加河有功,請傳召他回北京吧。”
孫傳庭說道:“大皇子既然受了傷,便要好好養書,長途奔波,對身體並不是好事,還需要留待一段時日。”
崇禎說道:“孫傳庭說的也有道理,讓他在薩馬拉養一段時間病吧。”
9月下旬,楚城的公主府。
朱彥霖接到了北京的通知,她這才知道朱慈烺在遠征中受傷了,而且傷得不輕。
在孫傳庭的幫助下,她接線到了莫斯科,並且給朱慈烺發去了電報。
但是,朱彥霖接下來陷入到一種悲傷和擔憂的情緒中。
這一天晚上,姚啟聖和施琅在喝酒。
他們伴著醋花生,吹著海風。
施琅說道:“姚兄,你帶我來這裏喝酒,不是隻為了喝酒吧?”
“那要不然還有什麽?”
“沒有妹子嗎?”
“施兄,你白天不是剛練完軍嗎,這樣你身體受得了?”
“嗬嗬嗬,姚兄太小看我!”
結果,貴族們出門左轉,立刻就跑去投降了,並且表示之前對抗、侵略明朝的行為,全部是沙皇的意思。
宰相:你們聽,我說的對吧,都是沙皇的意思!
當李定國抵達克裏姆林宮門口的時候,禁衛軍也紛紛倒戈。
沙皇繼續向宮裏的禁衛軍忽悠道:“他們打不進來,我們的大軍馬上就回來了。”
他一邊忽悠,一邊收拾行囊準備逃跑。
結果走到後門才發現,克林姆林宮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
沙皇很快被抓去見李定國,他說道:“這些那些事,其實都是宰相慫恿我做的。”
其實崇禎也不是要滅了沙俄。
滅了沙俄,歐洲以東失去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反倒對歐洲局勢不利。
他並不想到處滅國,那是小孩子才想的事情。
成年人,要的是推行銀鈔,全麵拉動大明朝的經濟。
滅國最多讓皇帝威名赫赫,但是推行銀鈔,卻能切實普惠到每一個平頭百姓。
這是他一直想要在中華文明圈內奠定的一個意識形態。
第1509章 姚啟聖的想法
9月初的時候,崇禎接到了李定國的匯報。
他也一併匯報了朱慈烺的情況。
看完匯報後,崇禎心頭一沉。
但他沒有立刻對李定國下達招朱慈烺回來的消息。
而是先找來了孫傳庭和李岩,將莫斯科的消息告訴給了孫傳庭。
還是那句話,要打下莫斯科,其實很簡單,要守住,才是真正的難題。
要守住,並不是靠純軍事手段,還要配合政治輸出。
李岩看完前方傳來的情報,立刻來了神,這種局麵,很簡單啊!
他說道:“陛下,既然沙皇和他的宰相已經徹底決裂了,何不繼續讓他們在那裏維持原來的身份呢?”
李岩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大家都明白了李岩的意思。
既然咱們本來就不是要滅他的國,又必須要他們有沙皇,有什麽比現在的沙皇和宰相更完美的組合呢?
相互出賣,賣得如此徹底。
這樣的一對合作,皇帝陛下您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嘛!
而且沙皇和貴族的矛盾也不可調和了。
崇禎說道:“你們可能還不太了解這個國家。”
大家都豎起耳朵聽起來。
崇禎說道:“教廷的神權和沙皇的世俗權是一起的,沙皇不僅僅擁有國家的最高行政權,還有宗教的解釋權。”
沒錯,東正教國家就是這樣。
當初的東羅馬帝國就是政教合一的國家。
與西歐那些神權淩駕世俗權的國家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政教合一,那麽沙皇依然還是宗教的解釋人。
僅僅是這一點,沙皇隨時可以凝聚許多教徒。
這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也是人類社會裏,為什麽會誕生宗教的原因。
本質上,宗教是一種秩序。
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的一種秩序。
隻不過西方人用宗教維護秩序,而東方人用儒家維護秩序。
相對於扯淡的儒家,宗教更加扯淡而已。
李岩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拆掉教堂。”
“這也不行,這樣會讓底層不明事理的人出現激烈反抗,給我們的遠征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現在遠征軍孤懸在沙俄帝國的腹部一帶,連鐵軌都還沒有達到,稍微處理不慎,就會給遠征軍帶來巨大的麻煩。
李岩又說道:“既是如此,那便將陛下的畫像也搬入他們的教堂中,要求他們的教堂大牧師重新解釋教義。”
“這是目前的穩妥之法。”
“待局勢穩定後,再派儒生過去傳道授業解惑。”
“此計可以試行。”
說完這個,大家都沉默下來。
過了一會兒,李岩說道:“陛下,請召大皇子回來吧。”
陳子龍也沉思了一下說道:“陛下,大皇子已經盡力了,即便這一次他違抗了李定國的命令,但也是將功贖罪,又治理伏爾加河有功,請傳召他回北京吧。”
孫傳庭說道:“大皇子既然受了傷,便要好好養書,長途奔波,對身體並不是好事,還需要留待一段時日。”
崇禎說道:“孫傳庭說的也有道理,讓他在薩馬拉養一段時間病吧。”
9月下旬,楚城的公主府。
朱彥霖接到了北京的通知,她這才知道朱慈烺在遠征中受傷了,而且傷得不輕。
在孫傳庭的幫助下,她接線到了莫斯科,並且給朱慈烺發去了電報。
但是,朱彥霖接下來陷入到一種悲傷和擔憂的情緒中。
這一天晚上,姚啟聖和施琅在喝酒。
他們伴著醋花生,吹著海風。
施琅說道:“姚兄,你帶我來這裏喝酒,不是隻為了喝酒吧?”
“那要不然還有什麽?”
“沒有妹子嗎?”
“施兄,你白天不是剛練完軍嗎,這樣你身體受得了?”
“嗬嗬嗬,姚兄太小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