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提供戰略支持,又是提供戰術和資源支持的。
崇禎看著朱彥霖,說道:“你覺得派誰西征合適?”
“就派小官人去,兒臣覺得他很合適。”
“你很好看他?”
“嗯!”
“那莫斯科呢?”
“莫斯科派李定國。”
“你也很看好李定國?”
朱彥霖很平靜地說道:“他們都年輕,且有理想,希望建功立業,能為我們所用。”
12月23日,崇禎禦駕抵達白沙瓦,見到了盧象升。
“陛下,沙賈汗的三子奧朗則布給臣寫信了,他說要投降。”
“他隻是個小角色,讓洪承疇去處理他好了,莫臥兒先交給洪承疇來處置,你我回北京吧。”
崇禎笑道:“你都在外麵打了這麽多年仗了,回去好好休息,朕要是再讓你打下去,你的夫人恐怕要來找朕理論了!”
盧象升老了,但他才48歲了,卻已經有一半的白髮,看起來像五十幾歲一樣蒼老。
他的皮膚曬得黑黑的,臉上有很明顯的皺紋。
但是他的腰杆依然挺直。
如果脫去這身軍裝,他倒像一個樸實的鄰家大叔。
“陛下,臣還能再為陛下征戰三十年!”
“走吧,跟朕回去吧,以後多陪朕下下棋!”
“陛下,還有一件事。”
“什麽事?”
“李定國那小子發來電報,他在打完羅斯人後,打到北方去了。”
“北方?”
“羅斯國,戰果頗豐,斬殺羅斯一萬多人。”
“這小子,倒是衝勁十足,像極了當年的你!”崇禎嘆了口氣,笑道,“給他發電報,讓他回來吧,朕都給他安排好嚮導了,沒有嚮導,他去不了莫斯科的。”
第1453章 每1代人有每1代人的使命
崇禎二十年的西征,在年底進入尾聲。
很快已經是崇禎二十一年,從吐魯番修建到莎車的鐵路基本已經竣工。
天山以北的鐵路已經鋪設到伊犁。
西域大開發戰略如火如荼,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人背井離鄉,選擇西遷。
這給西域輸送了新鮮血液。
一代人在西域搭建起來的新城鎮、新鐵路,無疑衝破了明末以來的地理枷鎖。
正如社科院的王夫之所說:“如果說南洋戰略打破了大明東部內卷化生態,那麽西域大開發,則打破了大明西部內卷化生態。”
“西域的貫通,盤活了甘肅、陝西、寧夏、山西、四川等諸省的經濟,為這些省的經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外向延伸。”
“至於莫臥兒、哈薩克、布哈拉的融匯,則將大明徹底與蔥嶺以西相連,自唐亡以後,開創了另一個全新的局麵。”
崇禎二十一年四月,關於王師西征凱旋的新聞,在報紙上連登半月有餘。
這場西征從出發到回來,整整持續了一年多。
據統計,有近十五萬人埋骨他鄉,包括正規軍,後勤部隊,還有臨時徵調的軍民。
當然,這個數字作為官方的機密,並未對外公開。
人們看到的是王師凱旋,大獲全勝。
阡陌的小老百姓們更多的關心是今年春耕的情況,農閑之餘,也會聚集在一起討論王師西征的一些事。
倒是很快,各地的官方都有編製一些西征小故事,印刷小人書,在各地流傳。
從皇帝陛下,到督師、總督,再到集團軍軍帥,師、旅、團、營,甚至連長等基層軍官,都有自己的故事。
還包括大量的普通士兵的故事。
多以正麵的形象,描述了他們在麵對敵人的時候,不畏艱險、勇敢前行的英勇故事。
還有描寫了一些人從小就懷有報效國家的赤誠之心。
這些故事,在接下來的許多年,都在民間流傳。
在這個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小說的年代,這種小人書,是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甚至還有一些人的事跡會被編入到新學的教材。
無論是官方,還是從民間,對這場興師動眾的西征,都持有正麵的評價。
對聖武皇帝陛下的英明、高瞻遠矚都懷有由衷的崇敬之情。
四月二十日,崇禎在北京城外,見到了文武百官,也見到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和宰相,率領百官前來迎接聖駕凱旋。
沿途百姓如同長龍,望不到盡頭。
君臣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下,回了北京。
父子之間也有說有笑,一切似乎都那麽的美好。
崇禎問朱慈烺:“去年戶部收支如何?”
“回稟父皇,去年國朝總營收約5億1千萬兩,開支4億3千萬兩,其中西域大開發用度最盛,約1億兩,3億兩為官員俸祿、軍費、中原各省交通投入,另外3千萬兩為海外投入。”
“其中西域大開發,移民一年移入100萬人,在天南南路,興建三座城鎮,連通莎車城,形成天南行省城市帶。”
“天北行省因戰事原因,些許緩慢,也籌備了兩座新城,直通伊犁和塔城。”
這些都是當初崇禎製定西域大開發的戰略中的一環,內閣作為執行層,這些年其實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執行著皇帝的戰略。
崇禎看著朱彥霖,說道:“你覺得派誰西征合適?”
“就派小官人去,兒臣覺得他很合適。”
“你很好看他?”
“嗯!”
“那莫斯科呢?”
“莫斯科派李定國。”
“你也很看好李定國?”
朱彥霖很平靜地說道:“他們都年輕,且有理想,希望建功立業,能為我們所用。”
12月23日,崇禎禦駕抵達白沙瓦,見到了盧象升。
“陛下,沙賈汗的三子奧朗則布給臣寫信了,他說要投降。”
“他隻是個小角色,讓洪承疇去處理他好了,莫臥兒先交給洪承疇來處置,你我回北京吧。”
崇禎笑道:“你都在外麵打了這麽多年仗了,回去好好休息,朕要是再讓你打下去,你的夫人恐怕要來找朕理論了!”
盧象升老了,但他才48歲了,卻已經有一半的白髮,看起來像五十幾歲一樣蒼老。
他的皮膚曬得黑黑的,臉上有很明顯的皺紋。
但是他的腰杆依然挺直。
如果脫去這身軍裝,他倒像一個樸實的鄰家大叔。
“陛下,臣還能再為陛下征戰三十年!”
“走吧,跟朕回去吧,以後多陪朕下下棋!”
“陛下,還有一件事。”
“什麽事?”
“李定國那小子發來電報,他在打完羅斯人後,打到北方去了。”
“北方?”
“羅斯國,戰果頗豐,斬殺羅斯一萬多人。”
“這小子,倒是衝勁十足,像極了當年的你!”崇禎嘆了口氣,笑道,“給他發電報,讓他回來吧,朕都給他安排好嚮導了,沒有嚮導,他去不了莫斯科的。”
第1453章 每1代人有每1代人的使命
崇禎二十年的西征,在年底進入尾聲。
很快已經是崇禎二十一年,從吐魯番修建到莎車的鐵路基本已經竣工。
天山以北的鐵路已經鋪設到伊犁。
西域大開發戰略如火如荼,在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人背井離鄉,選擇西遷。
這給西域輸送了新鮮血液。
一代人在西域搭建起來的新城鎮、新鐵路,無疑衝破了明末以來的地理枷鎖。
正如社科院的王夫之所說:“如果說南洋戰略打破了大明東部內卷化生態,那麽西域大開發,則打破了大明西部內卷化生態。”
“西域的貫通,盤活了甘肅、陝西、寧夏、山西、四川等諸省的經濟,為這些省的經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外向延伸。”
“至於莫臥兒、哈薩克、布哈拉的融匯,則將大明徹底與蔥嶺以西相連,自唐亡以後,開創了另一個全新的局麵。”
崇禎二十一年四月,關於王師西征凱旋的新聞,在報紙上連登半月有餘。
這場西征從出發到回來,整整持續了一年多。
據統計,有近十五萬人埋骨他鄉,包括正規軍,後勤部隊,還有臨時徵調的軍民。
當然,這個數字作為官方的機密,並未對外公開。
人們看到的是王師凱旋,大獲全勝。
阡陌的小老百姓們更多的關心是今年春耕的情況,農閑之餘,也會聚集在一起討論王師西征的一些事。
倒是很快,各地的官方都有編製一些西征小故事,印刷小人書,在各地流傳。
從皇帝陛下,到督師、總督,再到集團軍軍帥,師、旅、團、營,甚至連長等基層軍官,都有自己的故事。
還包括大量的普通士兵的故事。
多以正麵的形象,描述了他們在麵對敵人的時候,不畏艱險、勇敢前行的英勇故事。
還有描寫了一些人從小就懷有報效國家的赤誠之心。
這些故事,在接下來的許多年,都在民間流傳。
在這個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小說的年代,這種小人書,是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甚至還有一些人的事跡會被編入到新學的教材。
無論是官方,還是從民間,對這場興師動眾的西征,都持有正麵的評價。
對聖武皇帝陛下的英明、高瞻遠矚都懷有由衷的崇敬之情。
四月二十日,崇禎在北京城外,見到了文武百官,也見到了太子朱慈烺。
太子和宰相,率領百官前來迎接聖駕凱旋。
沿途百姓如同長龍,望不到盡頭。
君臣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下,回了北京。
父子之間也有說有笑,一切似乎都那麽的美好。
崇禎問朱慈烺:“去年戶部收支如何?”
“回稟父皇,去年國朝總營收約5億1千萬兩,開支4億3千萬兩,其中西域大開發用度最盛,約1億兩,3億兩為官員俸祿、軍費、中原各省交通投入,另外3千萬兩為海外投入。”
“其中西域大開發,移民一年移入100萬人,在天南南路,興建三座城鎮,連通莎車城,形成天南行省城市帶。”
“天北行省因戰事原因,些許緩慢,也籌備了兩座新城,直通伊犁和塔城。”
這些都是當初崇禎製定西域大開發的戰略中的一環,內閣作為執行層,這些年其實一直在兢兢業業地執行著皇帝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