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人2年需要多少糧食?
平均一人一天吃3斤,一天吃300萬斤,兩年吃22億斤,差不多2000萬石糧食。
算上損耗,兩年要往那裏送3000萬石糧食。
這相當於萬曆年間一年朝廷的總稅收!
而且,100萬人,有多少人此時此刻,已經埋骨在大西北了?
肯定有很多。
那些城寨下麵,是用人骨堆積起來的。
無數孩子失去了他們的父親。
那是用一代人燃燒出來的。
而且必須去燃燒。
如果這一代不做,指望下一代去做嗎?
時代的車輪啊,繁華的城市聳立起來,但下麵的背負者,卻傷痕累累,白骨皚皚。
沉默了片刻,崇禎才開口說道:“保障工作都做好了嗎?”
袁可立回答道:“回稟陛下,軍民的保障體係是完備的,有負傷者,或者犧牲者,都會得到撫恤。”
說到這裏,一邊的畢自嚴終於忍不住了:“陛下,國庫已經空了。”
嗬嗬,每次大家熱血的時候,畢老爺就會適當的出來倒一盆冷水:大家冷靜冷靜哦,現在咱們沒錢了哈!
“陛下,國債都用完了。”
皇帝笑道:“李岩,你來說說。”
李岩上前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必擔心。”
“此話怎講?”
“目前天津造船廠每年造200艘民用船,登萊造船廠每年造200艘民用船,海州造船廠每年造出100艘民用船,上海造船廠每年造出民用船300艘,廈門的造船廠每年也能造出150艘民用船,廣州甚至能造船350艘民用船。”
“隨著商船數量快速供應,沿海對遼東、朝鮮、扶桑的貿易正在快速擴大。”
“臣還看了台灣巡撫熊文燦的匯報文書,台灣在這幾年人口增長迅猛,海運發達,與大陸之間的貿易數量也大幅度增加。”
“另外,呂宋島上的土著人口也非常多,這些全部都是消費源,可以大規模增加國營商社的總收入。”
“去年一年國營商社對外貿易營收為1000萬兩,臣預計今年,可以達到3000萬兩。幾條鐵路也已經開通,內需進一步擴大,國營商社對內的營收也將進一步增長。”
“所以,臣以為,不必太擔心。”
李岩一上台,就表現出了他對大明朝目前商業形勢的熟悉和深刻的理解。
即便他才33歲,他的洞察能力和執政能力,也讓其他內閣大臣無話可說,心服口服。
崇禎說道:“既然如此,那諸位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陛下,鄭芝龍上報,他派人押送了一批戰犯,正在北上京師的路上。”
袁可立將那份匯報呈遞上來。
戰犯?
當然是西班牙總督瓦德斯,還有大漢奸李昌隆這些人。
另外,在台海之戰中,被俘虜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以及一些荷蘭人,也陸續在往北京送。
“這個李昌隆,就是呂宋島聯合廣州何家走私火器和蒸汽機的商人,他的祖籍在河南,他的先祖宋代靖康之難後南下到廣東一帶,在廣東一帶無田,生活艱難就南下做買賣,後來定居在呂宋島。”
崇禎想了想,說道:“將這個李昌隆帶回京師,跪到忠烈祠前吧,給海外的那些人立個榜樣。”
“另外,成立海外華人總府衙門,朕記得鄭芝龍引薦的一個叫陳立的人,讓他來做這個華人總府衙門的總理事,以後會有許多華人在海外,甚至去天竺、歐羅巴,這些人都得有一個聯繫紐帶,要加強管控。”
柳如是在一邊記錄。
李岩說道:“是,臣會去辦的。”
皇帝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說道:“對了,西夷人朕都要押送回京,朕要讓他們寫下他們國家的情況,對於他們寫的書,翰林院要做審核,審核通過的,就全版印刷。”
“天朝自古以來是取他人之所長,海納百川,朕不是那麽封閉自守的人,西夷人如果有可取之處,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借鑑。”
“我朝官員,也要多多了解他們,最好將他們的國情納入到一部分官員的考核中。”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明雖是天朝上國,但吾等不能被這個名聲所拖累,學習、了解、改正、反思,是朕,也是諸位為官之道。”
眾人說道:“臣等謹記陛下聖訓。”
“呂宋島的後續安排也盡快跟上吧。”
“臣等已經安排人。”
說完,崇禎站起來:“散會。”
大臣們剛離開不久,王承恩就進來說道:“皇爺,趙妃娘娘求見。”
趙妃娘娘當然是趙清月。
“讓她進來吧。”
不多時,趙清月進來了。
“陛下。”
崇禎連忙過去攙扶著她,溫柔地說道:“你有孕在身,還到朕這裏來,快坐。”
趙清月已經五個月了。
“陛下,也是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要告訴陛下。”
“哦,什麽情報?”
“紅夷人,正在和小弗朗機人,在滿剌加國(馬六甲)打仗,雙方已經開戰小半年了。”
平均一人一天吃3斤,一天吃300萬斤,兩年吃22億斤,差不多2000萬石糧食。
算上損耗,兩年要往那裏送3000萬石糧食。
這相當於萬曆年間一年朝廷的總稅收!
而且,100萬人,有多少人此時此刻,已經埋骨在大西北了?
肯定有很多。
那些城寨下麵,是用人骨堆積起來的。
無數孩子失去了他們的父親。
那是用一代人燃燒出來的。
而且必須去燃燒。
如果這一代不做,指望下一代去做嗎?
時代的車輪啊,繁華的城市聳立起來,但下麵的背負者,卻傷痕累累,白骨皚皚。
沉默了片刻,崇禎才開口說道:“保障工作都做好了嗎?”
袁可立回答道:“回稟陛下,軍民的保障體係是完備的,有負傷者,或者犧牲者,都會得到撫恤。”
說到這裏,一邊的畢自嚴終於忍不住了:“陛下,國庫已經空了。”
嗬嗬,每次大家熱血的時候,畢老爺就會適當的出來倒一盆冷水:大家冷靜冷靜哦,現在咱們沒錢了哈!
“陛下,國債都用完了。”
皇帝笑道:“李岩,你來說說。”
李岩上前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必擔心。”
“此話怎講?”
“目前天津造船廠每年造200艘民用船,登萊造船廠每年造200艘民用船,海州造船廠每年造出100艘民用船,上海造船廠每年造出民用船300艘,廈門的造船廠每年也能造出150艘民用船,廣州甚至能造船350艘民用船。”
“隨著商船數量快速供應,沿海對遼東、朝鮮、扶桑的貿易正在快速擴大。”
“臣還看了台灣巡撫熊文燦的匯報文書,台灣在這幾年人口增長迅猛,海運發達,與大陸之間的貿易數量也大幅度增加。”
“另外,呂宋島上的土著人口也非常多,這些全部都是消費源,可以大規模增加國營商社的總收入。”
“去年一年國營商社對外貿易營收為1000萬兩,臣預計今年,可以達到3000萬兩。幾條鐵路也已經開通,內需進一步擴大,國營商社對內的營收也將進一步增長。”
“所以,臣以為,不必太擔心。”
李岩一上台,就表現出了他對大明朝目前商業形勢的熟悉和深刻的理解。
即便他才33歲,他的洞察能力和執政能力,也讓其他內閣大臣無話可說,心服口服。
崇禎說道:“既然如此,那諸位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陛下,鄭芝龍上報,他派人押送了一批戰犯,正在北上京師的路上。”
袁可立將那份匯報呈遞上來。
戰犯?
當然是西班牙總督瓦德斯,還有大漢奸李昌隆這些人。
另外,在台海之戰中,被俘虜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以及一些荷蘭人,也陸續在往北京送。
“這個李昌隆,就是呂宋島聯合廣州何家走私火器和蒸汽機的商人,他的祖籍在河南,他的先祖宋代靖康之難後南下到廣東一帶,在廣東一帶無田,生活艱難就南下做買賣,後來定居在呂宋島。”
崇禎想了想,說道:“將這個李昌隆帶回京師,跪到忠烈祠前吧,給海外的那些人立個榜樣。”
“另外,成立海外華人總府衙門,朕記得鄭芝龍引薦的一個叫陳立的人,讓他來做這個華人總府衙門的總理事,以後會有許多華人在海外,甚至去天竺、歐羅巴,這些人都得有一個聯繫紐帶,要加強管控。”
柳如是在一邊記錄。
李岩說道:“是,臣會去辦的。”
皇帝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說道:“對了,西夷人朕都要押送回京,朕要讓他們寫下他們國家的情況,對於他們寫的書,翰林院要做審核,審核通過的,就全版印刷。”
“天朝自古以來是取他人之所長,海納百川,朕不是那麽封閉自守的人,西夷人如果有可取之處,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借鑑。”
“我朝官員,也要多多了解他們,最好將他們的國情納入到一部分官員的考核中。”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明雖是天朝上國,但吾等不能被這個名聲所拖累,學習、了解、改正、反思,是朕,也是諸位為官之道。”
眾人說道:“臣等謹記陛下聖訓。”
“呂宋島的後續安排也盡快跟上吧。”
“臣等已經安排人。”
說完,崇禎站起來:“散會。”
大臣們剛離開不久,王承恩就進來說道:“皇爺,趙妃娘娘求見。”
趙妃娘娘當然是趙清月。
“讓她進來吧。”
不多時,趙清月進來了。
“陛下。”
崇禎連忙過去攙扶著她,溫柔地說道:“你有孕在身,還到朕這裏來,快坐。”
趙清月已經五個月了。
“陛下,也是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要告訴陛下。”
“哦,什麽情報?”
“紅夷人,正在和小弗朗機人,在滿剌加國(馬六甲)打仗,雙方已經開戰小半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