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西班牙有貿易?
還真有,而且貿易非常繁盛。
不僅僅與西班牙有貿易,與葡萄牙也有貿易。
“大弗朗機人現在四麵受敵,一旦與日本的貿易被切斷,必然損失巨額,實力大減。”
皇帝這麽一說,大臣們似乎才意識到,原來還有這麽一出。
“日本敢窩藏多爾袞,還敢派人刺殺朕的大將,萬曆年間還妄圖通過朝鮮,攻占我大明,這一次新仇舊怨,一起算!”
當然,除了有台北捷報,鄭芝龍關於葡萄牙人的態度,也上奏上來了。
經過商討之後,內閣也同意暫時對葡萄牙人開放廣州,以緩和雙方關係,給南部軍區的組建贏得時間。
說到日本,現在餘大成便已經抵達日本。
日本正處在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掌權。
德川幕府創始人德川家康,現在傳到第三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手中。
歷史上日本真正開始閉關鎖國就是從德川家光手中完成的。
其實早在天啟四年,日本就與西班牙斷交了,此後明令禁止日本與外國商船交易。
為什麽?
為了利益,為了集權。
在17世紀,隨著大航海的推進,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中國沿海一帶,與日本人貿易非常頻繁。
而剛剛結束戰國時代的日本,逐步開始統一。
既然是統一,必然麵臨著中央集權的局麵。
德川幕府是擔心地方上的大名與海外諸國貿易,增強自身實力。
一旦地方上的實力增加,必然會與中央叫板,再次陷入戰國時代。
而此時日本的民心是統一,是穩定。
德川家光尚未也對幕府統治施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例如在管理地方大名上,就採取了嚴格的“參覲交代”。
什麽是參覲交代?
就是地方大名(諸侯)必須在幕府將軍所在地居住一年然後回領地,在領地待一年後又必須回將軍所在地參覲。
大名回自己領地的這一年,家人必須在將軍幕府所在地。
這就對大名進行了非常嚴格的管理。
與此同時,幕府閉關鎖國,禁止大名與外國來往。
但是這並不代表幕府不與外國來往。
幕府掌控長崎和平戶,專門以這個地方對海外開放,這樣海外的貿易就可以有效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
而幕府之所以與西班牙斷交,是因為西班牙人想在日本傳天主教,這是幕府強烈反對的。
雖說的確是斷交了,但其實商貿還沒有斷幹淨,至少在正統歷史上,還要等幾年,才會大規模和西班牙人斷交。
斷交之後,幕府和荷蘭人攪合在了一起。
為什麽?
因為荷蘭人在全世界的殖民,不在當地傳教,荷蘭人對殖民地的管理很寬鬆,他們隻想賺錢。
這是符合幕府利益的,所以正統歷史上,到大明朝快滅亡的時候,幕府隻與荷蘭、中國、朝鮮做貿易往來。
後來葡萄牙人的貿易也斷幹淨了。
而在崇禎九年,至少這一年,日本還有不少商人和西班牙人打得火熱。
此時的餘大成在長崎登岸了,正趕往江戶(東京)的路上。
幕府將軍是在江戶(東京)開府,從長崎到東京還是有些距離的。
不過大明使者到來的消息,還是引起了日本國內的轟動。
大明朝是中原正宗,是東方世界最強大的帝國,日本原本是不服氣的,經歷了萬曆朝鮮之戰,日本服了。
天朝上國使者來訪,自然是最好的招待,一路派諸多士兵護送,生怕掉一根頭髮。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十月了。
餘大成抵達江戶的那一天,幕府將軍帶領所有大臣前來迎接。
德川家光說道:“恭迎大明使者到訪,替在下向大明皇帝陛下致以誠摯的問候,願大明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翻譯很好的將德川家光的話翻譯了過去。
餘大成客套了幾句,眾人便被迎進了江戶城,到了將軍府。
隨即設下了國宴招待餘大成等人。
德川家光的得力助手酒井忠行說道:“不知大明使者來訪,是有何貴幹?”
餘大成直言不諱地說道:“我朝與遼東建奴之戰剛剛結束,聽聞建奴大將多爾袞逃到貴國,吾奉大皇帝陛下鈞令,前來要人。”
酒井行忠立刻怒道:“胡說八道!根本沒有這個人!”
他此話一出,氣氛頓時有些緊張起來。
而餘大成卻麵色淡定沉穩,他說道:“這就是貴國對天朝使者的態度?”
“吾代表大皇帝陛下,汝若不敬,則是忤逆天子,是要開戰否?”
第1026章 遠東諸國之間的博弈
雖說是客場,但餘大成卻絲毫不落下風。
在明朝,華夏還是很自信的,更別說對待日本這種彈丸小國。
酒井行忠是德川家光的得力助手,德川幕府的實權人物之一,就像韓爌、袁可立、王永光等人在大明的地位。
即便如此,餘大成依然不給麵子,當場質問。
酒井行忠霍然而起,拔刀嗬斥:“使者狂妄,敢在將軍閣下麵前如此放肆!不怕命喪於此乎?”
餘大成也站起來,瞬間拔出劍,語言鋒利:“汝等如此侮辱天朝使臣,不怕滅國乎?”
還真有,而且貿易非常繁盛。
不僅僅與西班牙有貿易,與葡萄牙也有貿易。
“大弗朗機人現在四麵受敵,一旦與日本的貿易被切斷,必然損失巨額,實力大減。”
皇帝這麽一說,大臣們似乎才意識到,原來還有這麽一出。
“日本敢窩藏多爾袞,還敢派人刺殺朕的大將,萬曆年間還妄圖通過朝鮮,攻占我大明,這一次新仇舊怨,一起算!”
當然,除了有台北捷報,鄭芝龍關於葡萄牙人的態度,也上奏上來了。
經過商討之後,內閣也同意暫時對葡萄牙人開放廣州,以緩和雙方關係,給南部軍區的組建贏得時間。
說到日本,現在餘大成便已經抵達日本。
日本正處在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掌權。
德川幕府創始人德川家康,現在傳到第三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手中。
歷史上日本真正開始閉關鎖國就是從德川家光手中完成的。
其實早在天啟四年,日本就與西班牙斷交了,此後明令禁止日本與外國商船交易。
為什麽?
為了利益,為了集權。
在17世紀,隨著大航海的推進,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中國沿海一帶,與日本人貿易非常頻繁。
而剛剛結束戰國時代的日本,逐步開始統一。
既然是統一,必然麵臨著中央集權的局麵。
德川幕府是擔心地方上的大名與海外諸國貿易,增強自身實力。
一旦地方上的實力增加,必然會與中央叫板,再次陷入戰國時代。
而此時日本的民心是統一,是穩定。
德川家光尚未也對幕府統治施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例如在管理地方大名上,就採取了嚴格的“參覲交代”。
什麽是參覲交代?
就是地方大名(諸侯)必須在幕府將軍所在地居住一年然後回領地,在領地待一年後又必須回將軍所在地參覲。
大名回自己領地的這一年,家人必須在將軍幕府所在地。
這就對大名進行了非常嚴格的管理。
與此同時,幕府閉關鎖國,禁止大名與外國來往。
但是這並不代表幕府不與外國來往。
幕府掌控長崎和平戶,專門以這個地方對海外開放,這樣海外的貿易就可以有效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
而幕府之所以與西班牙斷交,是因為西班牙人想在日本傳天主教,這是幕府強烈反對的。
雖說的確是斷交了,但其實商貿還沒有斷幹淨,至少在正統歷史上,還要等幾年,才會大規模和西班牙人斷交。
斷交之後,幕府和荷蘭人攪合在了一起。
為什麽?
因為荷蘭人在全世界的殖民,不在當地傳教,荷蘭人對殖民地的管理很寬鬆,他們隻想賺錢。
這是符合幕府利益的,所以正統歷史上,到大明朝快滅亡的時候,幕府隻與荷蘭、中國、朝鮮做貿易往來。
後來葡萄牙人的貿易也斷幹淨了。
而在崇禎九年,至少這一年,日本還有不少商人和西班牙人打得火熱。
此時的餘大成在長崎登岸了,正趕往江戶(東京)的路上。
幕府將軍是在江戶(東京)開府,從長崎到東京還是有些距離的。
不過大明使者到來的消息,還是引起了日本國內的轟動。
大明朝是中原正宗,是東方世界最強大的帝國,日本原本是不服氣的,經歷了萬曆朝鮮之戰,日本服了。
天朝上國使者來訪,自然是最好的招待,一路派諸多士兵護送,生怕掉一根頭髮。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十月了。
餘大成抵達江戶的那一天,幕府將軍帶領所有大臣前來迎接。
德川家光說道:“恭迎大明使者到訪,替在下向大明皇帝陛下致以誠摯的問候,願大明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翻譯很好的將德川家光的話翻譯了過去。
餘大成客套了幾句,眾人便被迎進了江戶城,到了將軍府。
隨即設下了國宴招待餘大成等人。
德川家光的得力助手酒井忠行說道:“不知大明使者來訪,是有何貴幹?”
餘大成直言不諱地說道:“我朝與遼東建奴之戰剛剛結束,聽聞建奴大將多爾袞逃到貴國,吾奉大皇帝陛下鈞令,前來要人。”
酒井行忠立刻怒道:“胡說八道!根本沒有這個人!”
他此話一出,氣氛頓時有些緊張起來。
而餘大成卻麵色淡定沉穩,他說道:“這就是貴國對天朝使者的態度?”
“吾代表大皇帝陛下,汝若不敬,則是忤逆天子,是要開戰否?”
第1026章 遠東諸國之間的博弈
雖說是客場,但餘大成卻絲毫不落下風。
在明朝,華夏還是很自信的,更別說對待日本這種彈丸小國。
酒井行忠是德川家光的得力助手,德川幕府的實權人物之一,就像韓爌、袁可立、王永光等人在大明的地位。
即便如此,餘大成依然不給麵子,當場質問。
酒井行忠霍然而起,拔刀嗬斥:“使者狂妄,敢在將軍閣下麵前如此放肆!不怕命喪於此乎?”
餘大成也站起來,瞬間拔出劍,語言鋒利:“汝等如此侮辱天朝使臣,不怕滅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