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戰,多爾袞親自帶兵突襲明軍後方糧草,導致軍心不穩,明軍敗。
七月二十六日,雙方決戰於漢城,多爾袞三萬主力大軍全軍覆沒。
為什麽?
擔心多爾袞不願意決戰,七月二十四日,明軍那一場戰敗,不過是故意示弱。
雙方在二十六日打了一場大會戰,從早上,打到晚上,戰局基本確定下來。
隨後的兩天是追擊。
到了七月三十日的時候,明軍確定多爾袞在釜山南渡日本九州島。
盧象升這才一封快報,走海陸送往天津,再快馬加鞭送到北京。
終於到了皇帝的禦案前。
那麽問題來了,多爾袞逃到日本,是不是要幹日本了?
崇禎坐在那裏想了想。
此時國庫緊張,所有的用度都是先用的國債,如果要出兵日本,從哪裏調兵?
他站起來,走到地圖前,開始思考起來。
作為21世紀的人,如果能幹掉日本,那肯定不會放過。
不過得找準時間。
畢竟治理國家不是黑幫幹架,不是情緒上來了就提刀子砍人。
現在大明朝剛收復遼東,漠北蒙古的情況還不能確定,西北戰線又出現摩擦,南邊海域又極其不穩定。
中央財政在崩潰的邊緣。
千絲萬縷,太多事情。
得梳理順了一件一件的辦。
從戰略層麵來說,打日本最大的好處:
一、得到大量的白銀,這個時代的日本產銀量非常大。
二、作為去美洲的前哨。
三、消滅一個潛在的威脅。
正好多爾袞去日本了,可以一封詔令給日本天皇、幕府將軍,讓他們乖乖將人送回來,不然就打。
而且,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派人去日本,表麵上是交涉多爾袞的事情,實際上是探查日本的情況。
如果天皇和幕府將軍不交人,就派兵過去搜查。
按照邏輯來推算,掌握實權的幕府將軍必然是會交人的。
畢竟萬曆年間明軍將日本打降了。
問題又來了,如果交人了,接下來還真沒有出兵的理由了。
想到這裏,崇禎倒是希望幕府將軍千萬不要將多爾袞交出來。
幾日之後,皇帝與大臣們就此事商議完,便讓人開始擬定聖旨,定欽差。
就在聖旨剛剛起草完,範景文的八百裏加急奏書送來了。
皇帝看完後,頓時感覺……
臥槽!太爽了!
朕正好想著萬一幕府將多爾袞送回來了怎麽辦?
沒想到日本人居然敢送西班牙人的錢,刺殺明朝大將?
這……
張凡不但不生氣,反而偷偷的笑出聲來了。
第1021章 蒸汽時代
八月的北京已經漸漸轉涼了。
所有的事情看似都有些緊迫,畢竟在缺錢的時候,任何問題都會被放大許多。
例如正在等著發放的撫恤金,不能再拖了。
例如西部軍區和南部軍區的軍費、擴建費用,都需要錢。
甚至要抽調一支軍隊出來幹日本人(日本這個稱呼是從宋朝開始的),也需要錢。
更別說將來在南洋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爭奪地盤了。
八月十六日,兵部郎中餘大成帶著大明天子的憤怒和責問,奉命出使日本。
他將前往天津港,從那裏出發。
這預示著大明朝與日本的關係,正式進入緊張狀態。
下午的時候,剛剛午休完的崇禎見了陳子龍。
陳子龍匯報了國債最新的數額,僅僅是北京,一共賣出去900萬兩,比預期的多100萬兩。
國庫裏還剩3500萬兩。
現在要發下去的撫恤金一共是2730萬兩。
撫恤金是最緊要的,關乎對陣亡者的關懷。
軍委會已經安排人在發放。
一旦全部發下去後,就隻剩下770萬兩了。
加上900萬兩國債,1670萬兩。
第三季度的軍費要發下去,500萬兩,軍糧要跟供應商結算,300萬兩。
南部軍區擴建,預計劃600萬兩。
西部軍區擴建,第一批預算已經劃了600萬兩。
這就需要2000萬兩。
擴建的軍費先發下去,部分軍區軍費先發。
剩餘需要的錢,現在畢自嚴在從各個國有商社的收入裏提前抽取出來。
預計在九月,可以抽取800萬兩。
撫恤金、軍餉、軍糧問題都不會太大,解決完後,還剩0萬兩。
第三季度軍隊的錢基本上解決了。
官員們的俸祿300萬兩(第三季度),也可以發下去。
最後剩下170萬兩。
再拿100萬兩齣來行政費,也就基本隻剩下70萬兩了。
下一個季度需要的錢?
得想辦法。
沒有人知道崇禎現在有多缺錢,軍隊在外麵打仗,物資絕對是充足的,但他們絕對不知道皇帝現在連借的錢都快沒了。
倒是袁崇煥最近上報了個數字,遼東抄出了300萬兩。
但這也絕對不夠第四季度的軍費。
不知道朝廷財務表的還在大肆讚美盛世來了。
真正看過朝廷財務表的估計會絕望。
不過,崇禎並不無絕望,因為朝廷每天都有大量銀子在進來。
七月二十六日,雙方決戰於漢城,多爾袞三萬主力大軍全軍覆沒。
為什麽?
擔心多爾袞不願意決戰,七月二十四日,明軍那一場戰敗,不過是故意示弱。
雙方在二十六日打了一場大會戰,從早上,打到晚上,戰局基本確定下來。
隨後的兩天是追擊。
到了七月三十日的時候,明軍確定多爾袞在釜山南渡日本九州島。
盧象升這才一封快報,走海陸送往天津,再快馬加鞭送到北京。
終於到了皇帝的禦案前。
那麽問題來了,多爾袞逃到日本,是不是要幹日本了?
崇禎坐在那裏想了想。
此時國庫緊張,所有的用度都是先用的國債,如果要出兵日本,從哪裏調兵?
他站起來,走到地圖前,開始思考起來。
作為21世紀的人,如果能幹掉日本,那肯定不會放過。
不過得找準時間。
畢竟治理國家不是黑幫幹架,不是情緒上來了就提刀子砍人。
現在大明朝剛收復遼東,漠北蒙古的情況還不能確定,西北戰線又出現摩擦,南邊海域又極其不穩定。
中央財政在崩潰的邊緣。
千絲萬縷,太多事情。
得梳理順了一件一件的辦。
從戰略層麵來說,打日本最大的好處:
一、得到大量的白銀,這個時代的日本產銀量非常大。
二、作為去美洲的前哨。
三、消滅一個潛在的威脅。
正好多爾袞去日本了,可以一封詔令給日本天皇、幕府將軍,讓他們乖乖將人送回來,不然就打。
而且,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派人去日本,表麵上是交涉多爾袞的事情,實際上是探查日本的情況。
如果天皇和幕府將軍不交人,就派兵過去搜查。
按照邏輯來推算,掌握實權的幕府將軍必然是會交人的。
畢竟萬曆年間明軍將日本打降了。
問題又來了,如果交人了,接下來還真沒有出兵的理由了。
想到這裏,崇禎倒是希望幕府將軍千萬不要將多爾袞交出來。
幾日之後,皇帝與大臣們就此事商議完,便讓人開始擬定聖旨,定欽差。
就在聖旨剛剛起草完,範景文的八百裏加急奏書送來了。
皇帝看完後,頓時感覺……
臥槽!太爽了!
朕正好想著萬一幕府將多爾袞送回來了怎麽辦?
沒想到日本人居然敢送西班牙人的錢,刺殺明朝大將?
這……
張凡不但不生氣,反而偷偷的笑出聲來了。
第1021章 蒸汽時代
八月的北京已經漸漸轉涼了。
所有的事情看似都有些緊迫,畢竟在缺錢的時候,任何問題都會被放大許多。
例如正在等著發放的撫恤金,不能再拖了。
例如西部軍區和南部軍區的軍費、擴建費用,都需要錢。
甚至要抽調一支軍隊出來幹日本人(日本這個稱呼是從宋朝開始的),也需要錢。
更別說將來在南洋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爭奪地盤了。
八月十六日,兵部郎中餘大成帶著大明天子的憤怒和責問,奉命出使日本。
他將前往天津港,從那裏出發。
這預示著大明朝與日本的關係,正式進入緊張狀態。
下午的時候,剛剛午休完的崇禎見了陳子龍。
陳子龍匯報了國債最新的數額,僅僅是北京,一共賣出去900萬兩,比預期的多100萬兩。
國庫裏還剩3500萬兩。
現在要發下去的撫恤金一共是2730萬兩。
撫恤金是最緊要的,關乎對陣亡者的關懷。
軍委會已經安排人在發放。
一旦全部發下去後,就隻剩下770萬兩了。
加上900萬兩國債,1670萬兩。
第三季度的軍費要發下去,500萬兩,軍糧要跟供應商結算,300萬兩。
南部軍區擴建,預計劃600萬兩。
西部軍區擴建,第一批預算已經劃了600萬兩。
這就需要2000萬兩。
擴建的軍費先發下去,部分軍區軍費先發。
剩餘需要的錢,現在畢自嚴在從各個國有商社的收入裏提前抽取出來。
預計在九月,可以抽取800萬兩。
撫恤金、軍餉、軍糧問題都不會太大,解決完後,還剩0萬兩。
第三季度軍隊的錢基本上解決了。
官員們的俸祿300萬兩(第三季度),也可以發下去。
最後剩下170萬兩。
再拿100萬兩齣來行政費,也就基本隻剩下70萬兩了。
下一個季度需要的錢?
得想辦法。
沒有人知道崇禎現在有多缺錢,軍隊在外麵打仗,物資絕對是充足的,但他們絕對不知道皇帝現在連借的錢都快沒了。
倒是袁崇煥最近上報了個數字,遼東抄出了300萬兩。
但這也絕對不夠第四季度的軍費。
不知道朝廷財務表的還在大肆讚美盛世來了。
真正看過朝廷財務表的估計會絕望。
不過,崇禎並不無絕望,因為朝廷每天都有大量銀子在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