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總數一共3669個。”
“囤積糧食5000萬石,皆為軍備存儲糧,戰爭、災情的時候,皆可調用。”
“此次順天府較為特殊,順天府的儲備糧已經投入民間,但因為貨幣增發而導致漲價。”
“二、各個甲裏,每戶皆抽取一成年男子,農閑時訓練,軍政院於去年年末開始全國巡查,執行無誤,為我朝儲備了一支龐大的民間預備役。”
“三、第一階段的水泥路已經全部竣工,目前順天府到山西,山西到山西的水泥路也已經修建完畢,同時開始了華東、華北交通大動員,此次動員囊括北直隸、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南直隸五省,南北修建五條國家級水泥路,東西貫穿五條國家級水泥路。”
“五省調動人員達50萬,預計投入5000萬兩(約330億元),預計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內完成。”
孫承宗說的這第三點,絕對是這個時代巨大的工程。
十條國家級的水泥路,貫穿華東、華北五省。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以後這五個省的貿易效率至少提高三到五倍。
這十條水泥路,相當於經濟的大動脈。
那麽為什麽是由軍委會來匯報?
理由很簡單,目前所有水泥路名義上都是服務於軍政體係的。
簡單點來說,就是未來在對皇太極和漠北蒙古發動滅國戰的時候,皇帝一聲令下,整個華北和華東都可以快速動員起來,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和人員支撐。
什麽叫滅國戰?
對於張凡來說,就是幹掉所有當地的統治階層,讓當地的老百姓接受大明朝的這一套。
這可比蒙古帝國當年的滅國戰難度還要大。
這是文明的快速融合。
孫承宗補充了一點:“華東和華北五省的交通大動員,皇家銀行必須大量開動印鈔機,所造成的通脹,必須有大量的糧食、布匹、鹽、鐵、煤礦等日用品來做支撐。”
“四、西軍正式投入建設,陝西、寧夏,目前有總兵力30萬,正規軍12萬,後勤18萬。”
“由於西北資源地廣人稀,為了快速組建軍備體係,從長安到銀川,從長安到西寧,都將鋪設水泥路。”
“預計投入預算為1000萬兩(約65億元)。”
“五、對漠南草原的軍事收編已經完成,目前北府軍中混編入8萬蒙古士兵。”
“六、朝鮮義州的軍鎮建立完畢,我朝投入3萬大軍,朝鮮編入10萬人。”
“七、上海的海上運糧道正式進入對遼東糧草的調運。”
孫承宗繼續說道:“今年將完成對安南國的收復。”
孫承宗簡單匯報了一遍,崇禎指著西北說道:“要加強對長安縣的投入,建立以西安府為中心的西北大城。”
“朕倒是覺得,可以擢升西安為直隸州府,直接歸朝廷管,韓爌,你以為如何?”
什麽是直隸州府?
直轄市唄!
韓爌說道:“陛下深謀遠慮,臣以為可行。”
“那就將西安府歸入直隸府。”
“西北蒙古對我大明一直虎視眈眈,不可掉以輕心。”
“另外,安南與中原之間的航海線中還有一些紅夷人,要想辦法解決掉。”
崇禎指著澳門和台北。
那裏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待的地方。
既然新的航線已經搭建起來了,當然不允許半路有危險存在。
第876章 南下滅阮氏,葡萄牙人來作死?
崇禎繼續說道:“青黴素呢?現在生產了多少了?”
孫承宗作答:“回稟陛下,九邊皆已配備青黴素各1萬支。”
崇禎低眉沉思起來。
可以發動對皇太極的戰爭了?
剛剛穩定下來的順天府糧價,還是不要作妖了。
還是等上海港的規模再擴大一些,那時候從上海港持續輸入糧食到遼東,再大規模北伐,一舉掃平建奴。
眼下的核心是將安南的事情順利收尾,將澳門的葡萄牙人和台北的西班牙人先趕走。
而且西北的局勢也潛伏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隻能說穩住西北局勢,盡快處理掉南邊的問題。
“鄭芝龍。”
“臣在。”
“方才孫大人也大致介紹了目前大明朝的軍政情況,關於南邊的局勢,你怎麽看?”
鄭芝龍出列,他說道:“方才孫大人提到華北與華東五省修建十條水泥路,朝廷需要投入下去5000萬兩,僅此一點,臣以為當下有兩件事需要盡快做好。”
“哪兩件事?”
“一、收復安南全境,晚一天,則風險大一分。”
“二、加快對南洋的貿易,尤其是糧食的貿易,否則交通大動員產生的銀鈔下行,必然會再次引發如此次北京城這般糧價飛漲。”
“那你以為,多久能收復安南全境,多久又能全麵打開與南洋的貿易?”
這種事,問鄭芝龍是最好的。
在座的論打海戰,有誰是鄭芝龍的對手?
鄭芝龍,縱橫東南海域,曾經的東方海洋霸主。
他沉吟片刻,說道:“按照目前安南的局勢,阮氏必然會議和,但朝廷已經占據大義,要發動全麵戰爭,臣以為4個月之內,可以攻下順化。”
“囤積糧食5000萬石,皆為軍備存儲糧,戰爭、災情的時候,皆可調用。”
“此次順天府較為特殊,順天府的儲備糧已經投入民間,但因為貨幣增發而導致漲價。”
“二、各個甲裏,每戶皆抽取一成年男子,農閑時訓練,軍政院於去年年末開始全國巡查,執行無誤,為我朝儲備了一支龐大的民間預備役。”
“三、第一階段的水泥路已經全部竣工,目前順天府到山西,山西到山西的水泥路也已經修建完畢,同時開始了華東、華北交通大動員,此次動員囊括北直隸、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南直隸五省,南北修建五條國家級水泥路,東西貫穿五條國家級水泥路。”
“五省調動人員達50萬,預計投入5000萬兩(約330億元),預計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內完成。”
孫承宗說的這第三點,絕對是這個時代巨大的工程。
十條國家級的水泥路,貫穿華東、華北五省。
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以後這五個省的貿易效率至少提高三到五倍。
這十條水泥路,相當於經濟的大動脈。
那麽為什麽是由軍委會來匯報?
理由很簡單,目前所有水泥路名義上都是服務於軍政體係的。
簡單點來說,就是未來在對皇太極和漠北蒙古發動滅國戰的時候,皇帝一聲令下,整個華北和華東都可以快速動員起來,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和人員支撐。
什麽叫滅國戰?
對於張凡來說,就是幹掉所有當地的統治階層,讓當地的老百姓接受大明朝的這一套。
這可比蒙古帝國當年的滅國戰難度還要大。
這是文明的快速融合。
孫承宗補充了一點:“華東和華北五省的交通大動員,皇家銀行必須大量開動印鈔機,所造成的通脹,必須有大量的糧食、布匹、鹽、鐵、煤礦等日用品來做支撐。”
“四、西軍正式投入建設,陝西、寧夏,目前有總兵力30萬,正規軍12萬,後勤18萬。”
“由於西北資源地廣人稀,為了快速組建軍備體係,從長安到銀川,從長安到西寧,都將鋪設水泥路。”
“預計投入預算為1000萬兩(約65億元)。”
“五、對漠南草原的軍事收編已經完成,目前北府軍中混編入8萬蒙古士兵。”
“六、朝鮮義州的軍鎮建立完畢,我朝投入3萬大軍,朝鮮編入10萬人。”
“七、上海的海上運糧道正式進入對遼東糧草的調運。”
孫承宗繼續說道:“今年將完成對安南國的收復。”
孫承宗簡單匯報了一遍,崇禎指著西北說道:“要加強對長安縣的投入,建立以西安府為中心的西北大城。”
“朕倒是覺得,可以擢升西安為直隸州府,直接歸朝廷管,韓爌,你以為如何?”
什麽是直隸州府?
直轄市唄!
韓爌說道:“陛下深謀遠慮,臣以為可行。”
“那就將西安府歸入直隸府。”
“西北蒙古對我大明一直虎視眈眈,不可掉以輕心。”
“另外,安南與中原之間的航海線中還有一些紅夷人,要想辦法解決掉。”
崇禎指著澳門和台北。
那裏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待的地方。
既然新的航線已經搭建起來了,當然不允許半路有危險存在。
第876章 南下滅阮氏,葡萄牙人來作死?
崇禎繼續說道:“青黴素呢?現在生產了多少了?”
孫承宗作答:“回稟陛下,九邊皆已配備青黴素各1萬支。”
崇禎低眉沉思起來。
可以發動對皇太極的戰爭了?
剛剛穩定下來的順天府糧價,還是不要作妖了。
還是等上海港的規模再擴大一些,那時候從上海港持續輸入糧食到遼東,再大規模北伐,一舉掃平建奴。
眼下的核心是將安南的事情順利收尾,將澳門的葡萄牙人和台北的西班牙人先趕走。
而且西北的局勢也潛伏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隻能說穩住西北局勢,盡快處理掉南邊的問題。
“鄭芝龍。”
“臣在。”
“方才孫大人也大致介紹了目前大明朝的軍政情況,關於南邊的局勢,你怎麽看?”
鄭芝龍出列,他說道:“方才孫大人提到華北與華東五省修建十條水泥路,朝廷需要投入下去5000萬兩,僅此一點,臣以為當下有兩件事需要盡快做好。”
“哪兩件事?”
“一、收復安南全境,晚一天,則風險大一分。”
“二、加快對南洋的貿易,尤其是糧食的貿易,否則交通大動員產生的銀鈔下行,必然會再次引發如此次北京城這般糧價飛漲。”
“那你以為,多久能收復安南全境,多久又能全麵打開與南洋的貿易?”
這種事,問鄭芝龍是最好的。
在座的論打海戰,有誰是鄭芝龍的對手?
鄭芝龍,縱橫東南海域,曾經的東方海洋霸主。
他沉吟片刻,說道:“按照目前安南的局勢,阮氏必然會議和,但朝廷已經占據大義,要發動全麵戰爭,臣以為4個月之內,可以攻下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