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偏偏莫氏先祖在一百多年前跪降大明朝,這一百年來,一直都是大明朝的一條狗。


    現在大明朝為了吸引大家都來跪舔,就不能對第一個來跪舔的太冷漠了。


    就算崇禎要做渣男,也不能渣的太明顯,渣的太無情,要不然腳踏四條船的遊戲還怎麽玩下去?


    所以,才有了現在四處撩騷的戰術。


    你別說,高平莫氏本事沒有多大,欲望還挺強。


    他們得知升龍城的鄭梉被明軍摁在地上摩擦後,歡天喜地,立刻派人跑到升龍城一頓恭賀之後,表示希望能快一點讓自己回升龍城。


    注意,他們用的是“回”這個字。


    為什麽是這個字?


    莫朝建立的時候,是黎朝權臣莫登庸逼迫黎朝君主退位的,當時莫朝的首都定在升龍城。


    隻不過後來實在打不贏鄭阮聯軍,才倉皇出逃,蝸居到北邊的高平。


    讓莫氏回來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是大明朝的第一條狗,也不可能太寵愛。


    為什麽?


    假設現在讓莫氏回來,南邊的鄭阮必然再次聯合,討伐升龍城,甚至西邊的保主武氏也會出兵。


    這個時候你能指望莫氏出兵和這三家玩?


    局麵必然變成明軍一家抵達這三家,這不是往自己身上捅刀子麽?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升龍城裏的君主位置先空著。


    用崇禎的話來說,君主之位空了,局勢自然就熱鬧起來了。


    這叫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實際上,正如崇禎所料,四家都已經蠢蠢欲動起來。


    曹操說自己為了復興漢室,罵劉備和孫權是反賊。


    劉備說自己是漢室之後,是真正的為了復興漢室,罵曹操和孫權是反賊。


    孫權更是沒臉沒皮地說自己是漢室忠臣,實在看不下去了,要剷除曹操和劉備這兩個奸臣。


    最後呢?


    哎喲,不好意思哦,先稱個帝玩玩。


    我稱帝都是為了復興漢室江山,我容易嘛我!


    同樣的,在安南國現在這種局麵下,四家都相互開始攻訐(jie,二聲)對方是反賊。


    攻訐是開戰的第一步。


    現在就坐等他們相互打仗了。


    十月底的時候,已經有上百艘船運載著一船船糧食,從紅河三角洲一路東出紅河。


    進入欽州灣,越過瓊州(海南島)海峽,抵達大明朝的南海海域,一路北上。


    而且後麵的船隊接連不斷。


    而此時紅河平原,無論是官僚地主,還是平頭百姓,都或多或少開始賺錢了。


    他們生平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麽銀子,笑得嘴都合不攏。


    大概他們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遊戲叫做割韭菜。


    他們以為自己賺到了明朝皇帝的錢,但實際上,他們拿到的是肥料,因為韭菜的生長需要施肥。


    為什麽說他們拿到的是肥料?


    很簡單,以後升龍城開設大明銀行後,推行大明銀鈔,他們手裏的銀子都得到銀行裏換成銀鈔。


    安南老百姓從銀行兌換的這些銀鈔從哪裏來?


    當然是崇禎這個不要臉的開動印鈔機印出來的。


    所以說,他們手裏的銀子,不過是崇禎暫時放在他們那裏保管而已。


    這就是後世美帝割全世界韭菜的慣用方法。


    這就是金融戰爭,掌握軍事、經濟等絕對主動權的國家,向其他地區施肥料的遊戲。


    而安南國的糧食,多少錢一石?


    0.2兩一石!


    大明朝的糧食多少錢一石?


    糧食最富裕的湖廣省大約要0.5兩一石,北方差不多要0.8兩一石。


    這樣運輸到大明朝北方,賣多少錢一石?


    看你運輸的量,量越大越便宜。


    定價是由市場決定的。


    現在順天府由於在搞大基建,下放下去大量的銀鈔,糧價已經漲到了1.5兩每石。


    如果大量糧食投入順天府,價格可以調整回0.8兩一石,不出意外可能甚至會壓到0.6兩。


    而朝廷在裏麵能賺多少錢呢?


    不多,除去造船、人力、物力等成本,每石最多賺0.3兩,最少也能賺0.15兩。


    如果運回1000萬石,就能賺150萬兩到300萬石!


    那是不是就隻賺了這麽一點點呢?


    經濟學告訴我們,這隻是直接收入。


    還有那些收入?


    造船要給船工錢,這些錢就是從糧食收入裏發下去的,但發下去的這些錢都會流入到民間消費,商業就會興旺,稅收當然也會擴大。


    所以,國家的收入,是不能隻看自己賺了多少錢的。


    隻要日後能穩住安南國的局勢,這場戰爭絕對是賺錢的。


    甚至可以在安南國內推行新農政,大肆鼓勵那裏的老百姓種地。


    將那裏變成大明朝另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糧倉。


    十一月初的時候,當運輸糧食的船隊臨時停靠在白礁港的時候,崇禎親自去檢驗過那些糧食。


    都是有非常飽滿的占城大米。


    安南國盛產水稻。


    這還隻是紅河三角洲一帶的水稻。


    在更南邊的占城,以及九龍江平原,那裏的水稻更多。


    一望無際的稻田,肥沃的土地,那都是自然給予那裏人民的饋贈。


    看到這些糧食,崇禎心裏踏實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重生大明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