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格局又在悄然發生變化。
一旦東南的鄭芝龍受阻,紅夷人和諸海盜做大,朝廷海軍未必能清掃海域。
袁可立的海軍總府威信受損,自然就無法壯大了。
這些都是朝堂權力鬥爭的那些事。
過了片刻,皇帝的眉頭才舒展開,笑道:“諸位想不想知道這兩份快報上說了什麽?”
諸位禦前大臣道:“請陛下明示。”
皇帝道:“國姓爺此次立了大功,擊敗紅夷人,全殲海寇!”
眾人一聽,立刻道:“恭賀陛下,吾皇萬歲。”
“還有一封,李性忠,抓住了叛賊周可言。”
眾人麵麵相覷,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收穫如此之大。
韓爌心頭一沉,腦中百般思緒急轉。
沒想到海軍的這一仗打得如此順利!
看來袁可立的威信……
想到這裏,韓爌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麽,心中頓時有數了。
“且說國姓爺,諸位這次認為當如何賞?”
閻鳴泰第一個站出來,因為他和鄭芝龍有私交。
閻鳴泰說道:“陛下,臣以為,鄭芝龍立下大功,實乃我大明棟樑之才,此等人才放在地方上實在浪費,可以調回北京授予官職,委以重任。”
“哦?”崇禎看了閻鳴泰一眼,這老小子居然說到朕的心坎兒上去了,“委以何官職?”
閻鳴泰道:“位列九卿,參論機要。”
好!崇禎其實早就跟鄭芝龍想好後路了。
鄭芝龍扔在福建,完全是尾大不掉的存在。
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調離福建,直接調來北京,以後也要監管。
鄭芝龍此人野性難馴,必須要放在眼皮子底下。
就說這一次,鄭芝龍的捷報中,就有一點讓崇禎非常不滿意。
俘獲了一百多荷蘭人,沒有殺!
這擺明著是不想把後路走絕,還想著跟荷蘭人日後和解做生意。
這一點,是皇帝決不允許的!
但是,韓爌就有不同的建議了。
第750章 國正,則民正
韓爌出列道:“陛下,臣也有一言。”
“但說無妨。”
“鄭芝龍海事經驗豐富,若是調到北京任職,難免人才浪費,但他此次又立了大功,可以調到海軍總府衙門,加兵部侍郎銜,任職海軍同知府堂,如此,既升了官職,又人盡其才,於陛下,於大明,皆有利。”
韓爌這麽說絕對思想不單純。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他知道,一旦鄭芝龍被調到海軍總府衙門,必然會造成和袁可立的對立。
要知道,同知府堂可是海軍總府的二把手,鄭芝龍自己家大業大,又有國姓爺、南安公爵位,還有戰功在身,憑什麽服袁可立?
如此一來,就相當於給袁可立扔了一個燙手山芋。
英國公張維賢道:“陛下,臣也贊同韓閣老的說法,朝廷正是用人之際。”
李邦華也出列道:“陛下,確實如此,臣也贊同,福建水師正好可以編入海軍總府衙門做統一管製。”
閻鳴泰道:“陛下,臣以為還不到時候。”
崇禎道:“孫愛卿,你以為如何?”
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孫承宗出列,說道:“老臣以為,先加兵部侍郎銜,具體官職牽涉到事務繁雜,不可輕做決斷。”
崇禎點了點頭道:“還是孫愛卿說的有理,便加鄭芝龍兵部侍郎銜。”
眾人見皇帝已經表態,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道:“陛下聖明。”
“至於李性忠的功勞,軍委會按照軍功審定提拔即可,朕就不參與了。”
“是!”
散會後,崇禎單獨讓孫承宗留下,然後將鄭芝龍的捷報給他看了。
崇禎道:“你如何看?”
孫承宗立刻就知道皇帝是什麽意思。
讓鄭芝龍殺掉所有紅夷人,這是皇帝之前的命令,但是鄭芝龍卻沒有照做。
這明顯是有抗命的嫌疑。
這是居功自傲的表現之一。
這若是放在先帝時代,倒也沒有什麽。
但放在當朝這位有漢武雄心的皇帝麵前,就是一根刺紮來了。
孫承宗心中感慨道:鄭芝龍也算是人才,有心報效朝廷,但他後麵終究家大業大,終究不願意拋棄那些財富,所以選擇和皇帝在這方麵討價還價,但他並不了解皇帝的個性。皇帝很大方也很捨得,但是,皇帝已經決定的事情,是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的。
這是在觸龍的逆鱗啊!
便在此時,王承恩小跑進來道:“皇爺,顧大人在外麵求見,說是已經擬好了最新的一批法案,需要您過目一番。”
“讓他進來。”
“是。”
不多時,顧炎武便進來了:“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
“陛下,這些是最新的法案,已經呈遞給所有部堂大臣看過,綜合了各方建議,但目前爭論依然很大,每一份法案臣都列舉簡化版,也做了批註,請陛下過目。”
顧炎武手中有多項方案。
例如《商稅法》、《合同法》、《刑法》、《民事法》等等。
一旦東南的鄭芝龍受阻,紅夷人和諸海盜做大,朝廷海軍未必能清掃海域。
袁可立的海軍總府威信受損,自然就無法壯大了。
這些都是朝堂權力鬥爭的那些事。
過了片刻,皇帝的眉頭才舒展開,笑道:“諸位想不想知道這兩份快報上說了什麽?”
諸位禦前大臣道:“請陛下明示。”
皇帝道:“國姓爺此次立了大功,擊敗紅夷人,全殲海寇!”
眾人一聽,立刻道:“恭賀陛下,吾皇萬歲。”
“還有一封,李性忠,抓住了叛賊周可言。”
眾人麵麵相覷,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收穫如此之大。
韓爌心頭一沉,腦中百般思緒急轉。
沒想到海軍的這一仗打得如此順利!
看來袁可立的威信……
想到這裏,韓爌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麽,心中頓時有數了。
“且說國姓爺,諸位這次認為當如何賞?”
閻鳴泰第一個站出來,因為他和鄭芝龍有私交。
閻鳴泰說道:“陛下,臣以為,鄭芝龍立下大功,實乃我大明棟樑之才,此等人才放在地方上實在浪費,可以調回北京授予官職,委以重任。”
“哦?”崇禎看了閻鳴泰一眼,這老小子居然說到朕的心坎兒上去了,“委以何官職?”
閻鳴泰道:“位列九卿,參論機要。”
好!崇禎其實早就跟鄭芝龍想好後路了。
鄭芝龍扔在福建,完全是尾大不掉的存在。
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調離福建,直接調來北京,以後也要監管。
鄭芝龍此人野性難馴,必須要放在眼皮子底下。
就說這一次,鄭芝龍的捷報中,就有一點讓崇禎非常不滿意。
俘獲了一百多荷蘭人,沒有殺!
這擺明著是不想把後路走絕,還想著跟荷蘭人日後和解做生意。
這一點,是皇帝決不允許的!
但是,韓爌就有不同的建議了。
第750章 國正,則民正
韓爌出列道:“陛下,臣也有一言。”
“但說無妨。”
“鄭芝龍海事經驗豐富,若是調到北京任職,難免人才浪費,但他此次又立了大功,可以調到海軍總府衙門,加兵部侍郎銜,任職海軍同知府堂,如此,既升了官職,又人盡其才,於陛下,於大明,皆有利。”
韓爌這麽說絕對思想不單純。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他知道,一旦鄭芝龍被調到海軍總府衙門,必然會造成和袁可立的對立。
要知道,同知府堂可是海軍總府的二把手,鄭芝龍自己家大業大,又有國姓爺、南安公爵位,還有戰功在身,憑什麽服袁可立?
如此一來,就相當於給袁可立扔了一個燙手山芋。
英國公張維賢道:“陛下,臣也贊同韓閣老的說法,朝廷正是用人之際。”
李邦華也出列道:“陛下,確實如此,臣也贊同,福建水師正好可以編入海軍總府衙門做統一管製。”
閻鳴泰道:“陛下,臣以為還不到時候。”
崇禎道:“孫愛卿,你以為如何?”
一邊一直沒有說話的孫承宗出列,說道:“老臣以為,先加兵部侍郎銜,具體官職牽涉到事務繁雜,不可輕做決斷。”
崇禎點了點頭道:“還是孫愛卿說的有理,便加鄭芝龍兵部侍郎銜。”
眾人見皇帝已經表態,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道:“陛下聖明。”
“至於李性忠的功勞,軍委會按照軍功審定提拔即可,朕就不參與了。”
“是!”
散會後,崇禎單獨讓孫承宗留下,然後將鄭芝龍的捷報給他看了。
崇禎道:“你如何看?”
孫承宗立刻就知道皇帝是什麽意思。
讓鄭芝龍殺掉所有紅夷人,這是皇帝之前的命令,但是鄭芝龍卻沒有照做。
這明顯是有抗命的嫌疑。
這是居功自傲的表現之一。
這若是放在先帝時代,倒也沒有什麽。
但放在當朝這位有漢武雄心的皇帝麵前,就是一根刺紮來了。
孫承宗心中感慨道:鄭芝龍也算是人才,有心報效朝廷,但他後麵終究家大業大,終究不願意拋棄那些財富,所以選擇和皇帝在這方麵討價還價,但他並不了解皇帝的個性。皇帝很大方也很捨得,但是,皇帝已經決定的事情,是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的。
這是在觸龍的逆鱗啊!
便在此時,王承恩小跑進來道:“皇爺,顧大人在外麵求見,說是已經擬好了最新的一批法案,需要您過目一番。”
“讓他進來。”
“是。”
不多時,顧炎武便進來了:“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
“陛下,這些是最新的法案,已經呈遞給所有部堂大臣看過,綜合了各方建議,但目前爭論依然很大,每一份法案臣都列舉簡化版,也做了批註,請陛下過目。”
顧炎武手中有多項方案。
例如《商稅法》、《合同法》、《刑法》、《民事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