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朕不願意娶的外族女人,你們就辛苦一下吧。


    放心,以後有的是外族女人進來。


    畢竟咱大明是要在大航海時代重新製定世界規則的。


    第150章 東南的反擊(第三章)


    處理宗室最好的好處就是釋放良田。


    宗室太多,處理起來當然得分批來。


    當務之急,最缺糧食的就是陝西,所以肯定優先搞西北親王的事。


    陝西西安的秦王已經被幹掉了,陝西的田產大致上也釋放出來了。


    第二個就是蘭州的肅王,良田少一些,畢竟蘭州比不得中原,大約也就三十萬畝。


    第三個是銀川的慶王,銀川可是塞上江南,黃河河東灌溉區,土地非常肥沃,慶王有田產一百萬畝。


    這些數據不看沒有個概念,一看看得崇禎頭皮發麻。


    這真的是國家的蛀蟲啊!


    寧夏銀川是寧夏衛的衛所所在,所謂製度崩壞,許多軍戶的軍田被吞併,這帳也差不多不必翻了,相當於部分都是慶王吞了的。


    最開始就先拿這兩個開刀。


    很快,禮部的人和錦衣衛就出發去了蘭州和銀川。


    幹什麽?


    查案!


    聽說蘭州和銀川最近發生了一些命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就是來查慶王和肅王的。


    請問什麽命案需要禮部和錦衣衛來查?


    肯定是牽扯親王的。


    實際上,和親王們有關的命案年年都有,畢竟在古代,泥腿子們的命那叫命嗎?


    親王府上的人出去玩,調戲或者強行抓回來睡覺的妹子,沒有百來個也有八十個。


    出去看人不順眼,打死人往河裏推,將當地官府買通後壓著的事情,數不勝數。


    畢竟泥腿子們是沒有任何反抗力的。


    既然年年都有,為何現在突然查起來了。


    這就不必多說了吧。


    結果是禮部和錦衣衛一過去,三天之內,就查出了肅王府上有三十幾條命案,慶王府上有五十幾條命案。


    怎麽會這麽快?


    當然是預先做主了功課的,這些辦事能力都沒有,禮部和錦衣衛豈不是吃幹飯的!


    當然,這命案沒有公布出來,公布出來之後,必然會鬧大,鬧到京師了,某些人必然又會興風作浪。


    被禮部和錦衣衛拿到了把柄,兩位親王現在都不約而同躲在那裏瑟瑟發抖,不知接下來該怎麽辦?


    天子該不會把我們都殺了吧?


    畢竟他殺了福王,秦王,還有代王!


    於是禮部的兩位員外郎(處長)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分別為慶王和肅王出了個主意。


    兩個選擇:


    一、在家裏啥也不幹,等錦衣衛和禮部將證據送回京師,三法司會審,公開判決。這個下場基本和福王、代王差不多。


    二、現在給我們點錢,我們去通融一下,隻要你們主動把名下財產上繳國庫,命應該可以保下來。


    如果是你,你會選哪一個?


    如此下來,這過去辦差的人,差事不僅成了,自己也撈了一筆錢,真是皆大歡喜的事啊。


    這個很奏效,慶王和肅王立刻在瑟瑟發抖中寫奏疏,奏疏以八百裏加急送到了北京的紫禁城,沒有經過內閣,直接放在了崇禎的桌案上。


    崇禎什麽態度?


    大筆一揮:準!


    這場戲的總導演本身就是他,到他這裏來了,當然是按劇本執行。


    但他又加了一些批註:王府殺人者,一律處死。


    西北的兩個親王處理的非常順利。


    但是,就在十二月,崇禎興高采烈準備將宗室的財產全部充公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什麽事?


    宗室的破事泄露了!


    這事從十二月五日說起,還沒有開始要整宗室,也沒有人知道皇帝打算整宗室,連禮部的幾個知情人都以為上麵可能隻是想拿住把柄而已。


    江南台州府的臨海縣衙門裏,來了一個客人。


    臨海縣的富商陳昭奇跟知縣張繼承說:“我花了八千兩銀子,在禮部買到了一個消息,現在禮部掌握了所有宗室的罪名,隻需要將這件事公開,翰林院的清流們必然會奏疏皇帝嚴查,屆時一旦公開,朱家的顏麵將蕩然無存,事情牽扯到所有宗室,狗皇帝必然不敢嚴懲,我們便以此做文章,讓東林書院的那群呆子在民間鬧事,朝堂之上必然又會掀起一陣風浪,隻要朝堂上風浪不止,狗皇帝就沒有心思管我們。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在民間到處宣傳老朱家的龍子龍孫私德敗壞!總之,讓狗皇帝倍感壓力,屆時什麽新政,再拖一拖,基本就泡湯了。”


    張繼承道:“隻要朝廷管不到我們這裏來,該賺的錢一分不少,該有的田,也一分不少。”


    就是這麽個事。


    禮部和錦衣衛前腳剛出發,北京城裏消息就立刻傳開了。


    而且還有一份宗室罪名的清單流傳出來。


    一時間,朝堂上的清流們都炸了。


    翰林院、國子監的清流們都瘋了,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封封奏疏往上呈遞。


    禮部尚書溫體仁在家中聽說了這件事,立刻頭皮炸了。


    該死,這件事一直被禮部壓著,準備悄悄處理的。


    知道這件事的禮部一共也就四個人。


    現在不是去找誰泄露的事,而是要趕緊進宮去麵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重生大明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