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天楊嗣昌在朝堂上一提出來,就被大臣們噴成狗了。
更有人高呼:天朝上國,豈能與蠻夷結親!
接下來,無數奏疏彈劾楊嗣昌妖言惑眾。
甚至有人上綱上線,楊嗣昌要顛覆國本。
本朝從來沒有皇親國戚迎娶韃子的先例。
有人甚至罵楊嗣昌是蓋世神奸!
不過,嘴炮大臣們還在噴的時候,有聰明的大臣早就悄悄給崇禎獻計獻策了。
誰?
老油條溫體仁!
溫體仁是何等人也,做夢都想入閣的人,他如何能入閣?
把頂頭上司崇禎伺候好了,就能入閣。
別人做的事他要做,別人恥於做但皇帝想做的事,他要堅決做!
就比如對蒙古諸部的政策,他一眼就看出來這是皇帝的意思,要不然楊嗣昌這個汝南道的右參政怎麽會平白無故跑到京師來,而且還敢在朝堂上當眾說這樣的話?
他不僅僅要幫助皇帝做這種事,還私下拜會了楊嗣昌,表示願意和楊嗣昌交個朋友,有妞一起泡,有財一起發,有官一起升。
溫體仁是什麽人?
禮部尚書,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部長!
正二品大員!
突然跑來給他這個小小的汝南道右參政交朋友,楊嗣昌自然是受寵若驚,於是兩人搖身一變,相談甚歡,竟然有一種相見恨晚的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無恥的溫體仁從側麵含蓄地告訴楊嗣昌,皇帝之所以願意重用你,其實是我在皇帝麵前推薦了。
這下楊嗣昌對溫體仁感激不盡。
溫體仁連忙表示都是為天子辦事,他這個人從來都是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的。
順便,溫體仁送了一千兩白銀,做了見麵禮。
大明官場收錢,都是不成文的規則,這對官員來說也沒什麽。
被禮部尚書如此器重,又馬上要去做北庭都護府的巡撫,楊嗣昌隻感覺自己的人生就要扶搖直上了。
接下來,溫體仁在一片罵聲中,立刻給崇禎在宗室裏麵選好了一些可以迎娶蒙古公主的親王和王子。
說起來,在崇禎出征之前,還讓溫體仁查宗室的。
這事溫體仁已經開始動手了。
正好趁著查宗室,抓宗室的把柄,讓宗室在這件事上配合一下,大家都好過。
蒙古那邊現在有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內喀爾喀部、喀喇沁部這四大部族尊崇禎為天可汗,很簡單的道理,找四個宗室出來迎娶。
溫體仁信手拈來,桂王朱常瀛,崇禎的叔叔,萬曆帝的第七子,今年也就才三十一歲,去年才去衡陽就藩。
萬曆帝第五子端王朱常浩,今年三十七歲,在陝西漢中老老實實待著。
萬曆帝第六子惠王朱常潤,今年三十四歲,在湖北荊州就藩。
另外,讓英國公的兒子張之極也娶一個。
張維賢好歹是京衛的大佬,張之極現在又是京衛參將,如果他娶一位蒙古公主,以後明軍和蒙古那邊更親近,自然是對崇禎有好處的。
張之極好說,他絕對不敢有反對意見。
就說萬曆帝的三個兒子,崇禎的三位叔叔,怕是不情願了。
不情願沒關係,老老實實執行就可以。
要不然溫體仁就敢讓你田裏的青蛙說話,從裏王府周圍的湖邊魚肚子裏發現小紙條,甚至還有可能從你田裏挖出提醒你能當皇帝的石碑。
總之,有福王的案例在前麵,三位叔叔相信不會那麽不珍惜腦袋的。
這件事所辦就辦,越快越好,擔心草原生變。
不知陵墓裏的萬曆帝知道崇禎弄死了他最心愛的兒子,又逼他另外三個兒子娶蒙古女人,會不會氣得從陵墓裏爬出來。
第105章 誰敢忤逆,一律處死
九月一日。
崇禎一大早就率領文武百官前去忠烈祠。
去忠烈祠做什麽?
當然是去祭奠此次隨他出征,戰死草原的兩千明軍。
這一日,崇禎穿著袞冕,朝臣皆著官服,隨天子一同到了忠烈祠。
忠烈祠位於城西,是去年年底開始修的,到目前尚未完全修好,不過已經有一批供奉進去。
另外,禦林衛指揮使孫傳庭、白杆兵總兵秦良玉,英國公張維賢,以及京衛總督李守琦、提督鄭其心等人也都一路相隨。
新軍與京衛各自分開。
錦衣衛簇擁在皇帝周圍,巡視四周。
一路上,兩道都圍滿了人。
聽聞天子要祭奠戰死沙場的將士,無數人都出來了。
這還是大明朝的頭一回,頭一次那些普通士兵死了全部進忠烈祠,頭一次皇帝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前去祭奠的。
人們看到禦林衛整齊劃一,所有的動作都高度一致,不免被這種場景所震撼到了。
隨同的京衛心中開始發酸,總督李守琦到英國公旁邊小聲道:“公爺,這禦林衛到底是可太不給咱們京衛麵子了,您看看,都在幹啥呢,故意那樣,顯得咱們好像很掉身價似的。”
張維賢笑了笑道:“有本事,李總督也把京衛整一整?”
李守琦微微一怔,道:“公爺,孫傳庭之前隻不過是個芝麻大的小官,現在成了天子身邊的紅人,若是再這樣下去,咱們可就危險了,李邦華天天在查帳。”
更有人高呼:天朝上國,豈能與蠻夷結親!
接下來,無數奏疏彈劾楊嗣昌妖言惑眾。
甚至有人上綱上線,楊嗣昌要顛覆國本。
本朝從來沒有皇親國戚迎娶韃子的先例。
有人甚至罵楊嗣昌是蓋世神奸!
不過,嘴炮大臣們還在噴的時候,有聰明的大臣早就悄悄給崇禎獻計獻策了。
誰?
老油條溫體仁!
溫體仁是何等人也,做夢都想入閣的人,他如何能入閣?
把頂頭上司崇禎伺候好了,就能入閣。
別人做的事他要做,別人恥於做但皇帝想做的事,他要堅決做!
就比如對蒙古諸部的政策,他一眼就看出來這是皇帝的意思,要不然楊嗣昌這個汝南道的右參政怎麽會平白無故跑到京師來,而且還敢在朝堂上當眾說這樣的話?
他不僅僅要幫助皇帝做這種事,還私下拜會了楊嗣昌,表示願意和楊嗣昌交個朋友,有妞一起泡,有財一起發,有官一起升。
溫體仁是什麽人?
禮部尚書,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部長!
正二品大員!
突然跑來給他這個小小的汝南道右參政交朋友,楊嗣昌自然是受寵若驚,於是兩人搖身一變,相談甚歡,竟然有一種相見恨晚的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無恥的溫體仁從側麵含蓄地告訴楊嗣昌,皇帝之所以願意重用你,其實是我在皇帝麵前推薦了。
這下楊嗣昌對溫體仁感激不盡。
溫體仁連忙表示都是為天子辦事,他這個人從來都是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的。
順便,溫體仁送了一千兩白銀,做了見麵禮。
大明官場收錢,都是不成文的規則,這對官員來說也沒什麽。
被禮部尚書如此器重,又馬上要去做北庭都護府的巡撫,楊嗣昌隻感覺自己的人生就要扶搖直上了。
接下來,溫體仁在一片罵聲中,立刻給崇禎在宗室裏麵選好了一些可以迎娶蒙古公主的親王和王子。
說起來,在崇禎出征之前,還讓溫體仁查宗室的。
這事溫體仁已經開始動手了。
正好趁著查宗室,抓宗室的把柄,讓宗室在這件事上配合一下,大家都好過。
蒙古那邊現在有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內喀爾喀部、喀喇沁部這四大部族尊崇禎為天可汗,很簡單的道理,找四個宗室出來迎娶。
溫體仁信手拈來,桂王朱常瀛,崇禎的叔叔,萬曆帝的第七子,今年也就才三十一歲,去年才去衡陽就藩。
萬曆帝第五子端王朱常浩,今年三十七歲,在陝西漢中老老實實待著。
萬曆帝第六子惠王朱常潤,今年三十四歲,在湖北荊州就藩。
另外,讓英國公的兒子張之極也娶一個。
張維賢好歹是京衛的大佬,張之極現在又是京衛參將,如果他娶一位蒙古公主,以後明軍和蒙古那邊更親近,自然是對崇禎有好處的。
張之極好說,他絕對不敢有反對意見。
就說萬曆帝的三個兒子,崇禎的三位叔叔,怕是不情願了。
不情願沒關係,老老實實執行就可以。
要不然溫體仁就敢讓你田裏的青蛙說話,從裏王府周圍的湖邊魚肚子裏發現小紙條,甚至還有可能從你田裏挖出提醒你能當皇帝的石碑。
總之,有福王的案例在前麵,三位叔叔相信不會那麽不珍惜腦袋的。
這件事所辦就辦,越快越好,擔心草原生變。
不知陵墓裏的萬曆帝知道崇禎弄死了他最心愛的兒子,又逼他另外三個兒子娶蒙古女人,會不會氣得從陵墓裏爬出來。
第105章 誰敢忤逆,一律處死
九月一日。
崇禎一大早就率領文武百官前去忠烈祠。
去忠烈祠做什麽?
當然是去祭奠此次隨他出征,戰死草原的兩千明軍。
這一日,崇禎穿著袞冕,朝臣皆著官服,隨天子一同到了忠烈祠。
忠烈祠位於城西,是去年年底開始修的,到目前尚未完全修好,不過已經有一批供奉進去。
另外,禦林衛指揮使孫傳庭、白杆兵總兵秦良玉,英國公張維賢,以及京衛總督李守琦、提督鄭其心等人也都一路相隨。
新軍與京衛各自分開。
錦衣衛簇擁在皇帝周圍,巡視四周。
一路上,兩道都圍滿了人。
聽聞天子要祭奠戰死沙場的將士,無數人都出來了。
這還是大明朝的頭一回,頭一次那些普通士兵死了全部進忠烈祠,頭一次皇帝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前去祭奠的。
人們看到禦林衛整齊劃一,所有的動作都高度一致,不免被這種場景所震撼到了。
隨同的京衛心中開始發酸,總督李守琦到英國公旁邊小聲道:“公爺,這禦林衛到底是可太不給咱們京衛麵子了,您看看,都在幹啥呢,故意那樣,顯得咱們好像很掉身價似的。”
張維賢笑了笑道:“有本事,李總督也把京衛整一整?”
李守琦微微一怔,道:“公爺,孫傳庭之前隻不過是個芝麻大的小官,現在成了天子身邊的紅人,若是再這樣下去,咱們可就危險了,李邦華天天在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