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被亡國帝卿纏上後[女尊] 作者:何日雞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說好要今日到達幽都的魏王大軍好幾天沒了消息。
派出去打探的人也一個未歸,就連往北邊的船運都不通了。
河麵上冷冷清清的,偶爾有烏鴉盤旋,淒聲婉婉。
羅綦之流隻能抱怨抱怨少了一半的生意。
而朝廷總是比百姓更敏感些,誰都不敢聲張,但背地裏已經開始籌劃。
直到幽都城裏出現了第一批逃進來的難民。
她們還帶來一個壞消息。
黔雲關早就在十天之前失守。
已上路回京的魏希淩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帶兵回擊,對戰中不敵北狄悍將塔木耳,被當場擒獲,如今正掛在城樓上梟首示眾。
此後短短幾天,狄人與早就融進漢人群裏的內應裏通外合,毫不費力地接連攻下十城。
一路勢如破竹,直取幽都而來。
消息一出,人心惶惶,整個幽都乃至於原本就不太平的南方諸地一下慌了神。
有人為大瞿殫精竭慮,有人想著如何保住自個兒的身份地位,想趁機撈幾把油水翻個身的更是不在少數。
敵軍打過來是一回事,關鍵是在她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竟能直直打進了大瞿的首都腰腹,連個風聲都沒有就已經兵臨城下。
實在叫人後背發涼。
國之不國,沒人敢直言,卻都清楚這大瞿的氣數怕是要到頭了。
原本準備好的王架儀仗直接被轉用成了喪禮,倉促辦了,設立衣冠塚。
晏行也親自去拜了一場。
喪禮上有傷心過度數度昏厥的新晉魏王,也有後續僥倖逃回來的魏家殘部。
沒了母親依託的魏源幾天不見瘦得脫了相,就算襲了魏王的爵她也隻是個空架子。
她沒上過戰場,就算是魏家軍還有忠誠的士兵,也沒有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好將領。
大瞿最精銳的部隊失了主將終成一盤散沙。
朝臣閣老紛紛扼腕,又不得不在窮途末路之際找尋著大瞿的前途。
早先混進幽都裏的北狄人不少被挨家挨戶地搜檢給抓了出來,還有不少藏在陰溝裏等待著對大瞿發動致命一擊。
幽都所有能對戰的軍隊加起來不過二、三萬人,其中皇孫貴族、老弱病殘無數。
遠在江浙、滇緬的駐軍都已經去了消息,令她們快速派兵回防,不知可否來得及解燃眉之急。
晏行作為大瞿帝卿,處在其間卻像個局外人,沒什麽實感。
即便是到了城破的那一天,他還是跟往常一樣沒什麽區別。
流雲急急忙忙從殿外跑進來:“帝卿,劉大人覲見。”
晏行點頭,允她進來。
“劉大人這是來辭行?”
臨陣脫逃實在不應是個女子所為,但留大瞿一份血脈在,隻等南遷之後再立朝綱,收復山河。
“臣懇請帝卿也同臣等一同撤去江南,以待天時。”
晏行微滯,隨即譏諷道:“這怕是劉大人一個人的意思吧,不知李相她們可願意本宮這樣的不吉之人跟著。白綾殉國許是本宮最好的歸宿。”
這是他唯一的路,亡國帝卿,不用受辱,不需要淪為戰利品和被人肆意侵占的玩物。
劉端大慟,俯身跪地道:“帝卿...”
晏行起身,扶起劉端:“劉大人不必再勸,請代我好好照顧皇妹,教她寬厚仁德,福澤萬民。長寧在此謝過。”
“臣,愧不敢當。”
“長寧還要去母皇寢宮看望,劉大人,若有緣再會。”
挽留的掌心隻剩一截錦緞輕紗,伴著輕盈的腳步匆匆滑走。
長寧,長寧,天下不安何來長寧。
劉端毅然轉身而去。
建安帝在晏行的服侍下吃下了最後一碗湯藥。
她睜著眼,渾濁的雙眼望著明黃色的床帳頂,天下隻有晏家人配用的顏色。
那雙眼睛裏的儒雅平和逐漸變成了恨意,如利劍般直射向她唯一的兒子。
“是你!是你!是你害死了你的父君!是你害的大瞿亡國!要不是你父君攔著當初就該把你溺死!災星!”
晏行靜靜跪坐在一邊受著她無盡的指責和謾罵,無知無覺。
等天邊浮現出殘紅,皇城上響起了喪鍾。
百官披麻跪地,哀悼著被她們拋棄的君王。
同天晚上,北方蠻狄一舉攻破本就不算牢固的幽都城門,衝進城門燒殺搶掠不絕。
新任魏王領著群殘兵敗將在皇城口死守到最後一刻,在刀戟相向的混亂中不知所蹤。
晏行坐在嵐月殿內,殿外宮人們拿著綿帛金銀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竄,求著保命。
流雲捧來一杯茶和一條潔淨無瑕的長綾,雙眸含淚,跪下道:“帝卿,流雲最後再敬您一杯茶。”
晏行終究不忍,動容道:“等我走後你也出宮吧,能...能活下去總會好的。總會好的,比現在要好...”
一杯茶水飲盡,晏行登上了早就備好的矮凳。
白綾裹梁,掛住他纖細脆弱的脖頸。
許是解脫,他眼前突然出現了幻想,視線模糊起來。
他想對著來接他父君俏皮道,他說的全是錯的。
作者有話說:
哈哈,發晚了,小羅加快速度呀
第6章 衝擊
都說北狄人打進幽都來要屠城示威,周圍村子裏已經有不少人拖家帶口地往南邊逃了。
派出去打探的人也一個未歸,就連往北邊的船運都不通了。
河麵上冷冷清清的,偶爾有烏鴉盤旋,淒聲婉婉。
羅綦之流隻能抱怨抱怨少了一半的生意。
而朝廷總是比百姓更敏感些,誰都不敢聲張,但背地裏已經開始籌劃。
直到幽都城裏出現了第一批逃進來的難民。
她們還帶來一個壞消息。
黔雲關早就在十天之前失守。
已上路回京的魏希淩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帶兵回擊,對戰中不敵北狄悍將塔木耳,被當場擒獲,如今正掛在城樓上梟首示眾。
此後短短幾天,狄人與早就融進漢人群裏的內應裏通外合,毫不費力地接連攻下十城。
一路勢如破竹,直取幽都而來。
消息一出,人心惶惶,整個幽都乃至於原本就不太平的南方諸地一下慌了神。
有人為大瞿殫精竭慮,有人想著如何保住自個兒的身份地位,想趁機撈幾把油水翻個身的更是不在少數。
敵軍打過來是一回事,關鍵是在她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竟能直直打進了大瞿的首都腰腹,連個風聲都沒有就已經兵臨城下。
實在叫人後背發涼。
國之不國,沒人敢直言,卻都清楚這大瞿的氣數怕是要到頭了。
原本準備好的王架儀仗直接被轉用成了喪禮,倉促辦了,設立衣冠塚。
晏行也親自去拜了一場。
喪禮上有傷心過度數度昏厥的新晉魏王,也有後續僥倖逃回來的魏家殘部。
沒了母親依託的魏源幾天不見瘦得脫了相,就算襲了魏王的爵她也隻是個空架子。
她沒上過戰場,就算是魏家軍還有忠誠的士兵,也沒有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好將領。
大瞿最精銳的部隊失了主將終成一盤散沙。
朝臣閣老紛紛扼腕,又不得不在窮途末路之際找尋著大瞿的前途。
早先混進幽都裏的北狄人不少被挨家挨戶地搜檢給抓了出來,還有不少藏在陰溝裏等待著對大瞿發動致命一擊。
幽都所有能對戰的軍隊加起來不過二、三萬人,其中皇孫貴族、老弱病殘無數。
遠在江浙、滇緬的駐軍都已經去了消息,令她們快速派兵回防,不知可否來得及解燃眉之急。
晏行作為大瞿帝卿,處在其間卻像個局外人,沒什麽實感。
即便是到了城破的那一天,他還是跟往常一樣沒什麽區別。
流雲急急忙忙從殿外跑進來:“帝卿,劉大人覲見。”
晏行點頭,允她進來。
“劉大人這是來辭行?”
臨陣脫逃實在不應是個女子所為,但留大瞿一份血脈在,隻等南遷之後再立朝綱,收復山河。
“臣懇請帝卿也同臣等一同撤去江南,以待天時。”
晏行微滯,隨即譏諷道:“這怕是劉大人一個人的意思吧,不知李相她們可願意本宮這樣的不吉之人跟著。白綾殉國許是本宮最好的歸宿。”
這是他唯一的路,亡國帝卿,不用受辱,不需要淪為戰利品和被人肆意侵占的玩物。
劉端大慟,俯身跪地道:“帝卿...”
晏行起身,扶起劉端:“劉大人不必再勸,請代我好好照顧皇妹,教她寬厚仁德,福澤萬民。長寧在此謝過。”
“臣,愧不敢當。”
“長寧還要去母皇寢宮看望,劉大人,若有緣再會。”
挽留的掌心隻剩一截錦緞輕紗,伴著輕盈的腳步匆匆滑走。
長寧,長寧,天下不安何來長寧。
劉端毅然轉身而去。
建安帝在晏行的服侍下吃下了最後一碗湯藥。
她睜著眼,渾濁的雙眼望著明黃色的床帳頂,天下隻有晏家人配用的顏色。
那雙眼睛裏的儒雅平和逐漸變成了恨意,如利劍般直射向她唯一的兒子。
“是你!是你!是你害死了你的父君!是你害的大瞿亡國!要不是你父君攔著當初就該把你溺死!災星!”
晏行靜靜跪坐在一邊受著她無盡的指責和謾罵,無知無覺。
等天邊浮現出殘紅,皇城上響起了喪鍾。
百官披麻跪地,哀悼著被她們拋棄的君王。
同天晚上,北方蠻狄一舉攻破本就不算牢固的幽都城門,衝進城門燒殺搶掠不絕。
新任魏王領著群殘兵敗將在皇城口死守到最後一刻,在刀戟相向的混亂中不知所蹤。
晏行坐在嵐月殿內,殿外宮人們拿著綿帛金銀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竄,求著保命。
流雲捧來一杯茶和一條潔淨無瑕的長綾,雙眸含淚,跪下道:“帝卿,流雲最後再敬您一杯茶。”
晏行終究不忍,動容道:“等我走後你也出宮吧,能...能活下去總會好的。總會好的,比現在要好...”
一杯茶水飲盡,晏行登上了早就備好的矮凳。
白綾裹梁,掛住他纖細脆弱的脖頸。
許是解脫,他眼前突然出現了幻想,視線模糊起來。
他想對著來接他父君俏皮道,他說的全是錯的。
作者有話說:
哈哈,發晚了,小羅加快速度呀
第6章 衝擊
都說北狄人打進幽都來要屠城示威,周圍村子裏已經有不少人拖家帶口地往南邊逃了。